共找到14條詞條名為丁村的結果 展開
丁村
山西省襄汾縣下轄村
丁村,因“丁村遺址”而聞名中外,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新城鎮下轄行政村,中國傳統村落,地處汾河東岸、襄汾縣城南5公里處,村域面積3.72平方千米。
丁村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汾水古驛村寨、老街深巷宅院、家風族訓共同構成了北方地區漢文化的活化石。丁村村南發掘出的“丁村遺址”,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人類化石的空缺;丁村民宅恢宏完整、數量眾多、分佈集中,是中國北方漢民族四合院建築的珍貴標本。“丁村遺址”和“丁村民宅”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丁村是第六批國家歷史文化名村,是山西省首批100家3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
2012年12月17日,丁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丁村
丁村遺址,是一片片斷崖溝壑中的沙礫地,就在這裡,發掘出我國歷史上舊石器時代的化石而聞名中外。丁村遺址是1953年的挖沙工程中發現的。1954年秋天,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山西省的專業考古人員組成挖掘隊在丁村長約11公里、寬5公里的範圍內,進行了考察發掘。從黃土下的古代河流沙礫層中,發現了3枚丁村人的牙齒化石,兩千多件丁村人打制的石器,丁村石器多以角頁岩為原料,佔總數的95%以左右,少量為燧石、石灰岩、玄武岩、石英、石英岩、閃長岩製成。丁村石器以石片石器為主,石核石器數量較少,其數量略少於總量的1/3。大部分石片均有使用痕迹,很少進行第二步加工,多以碰砧法製成。石器類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和石球等,其中厚三棱尖狀器為其所特有。丁村石器類型區別較明顯,有些尖狀器修整得較平整,部分石片較規則等,表現了丁村石器的進步性。但以單面加工為主,尖狀器數量較大,而且保持著舊石器時代初期文化的特點。與藍田人文化與匼河文化有較密切的關係。還發現同丁村人同時生存的28種哺乳動物,5種魚類和30種軟體動物化石。從這些化石的特徵和地層堆積的情況判斷,含化石及石器砂礫地質時代為上更新世下部,距今約有10萬年之久。因此,丁村被定為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址。這個時代,介於北京猿人和現代人之間,較接近於現代黃種人。1976年又發現一塊小孩右頂骨化石,更加證實了丁村人存在的事實。
丁村周邊環境優越、資源豐沛,早在十萬年前即有人類活動。
金元時期,丁村已成規模,侯氏、殷氏、任氏、丁氏等聚居於該村。
元末明初,丁復從河南襄城遷居丁村,篳路藍縷,其後人在明中後期崛起,遂成村落主姓,是晉南“太平商幫”的重要分支。
明萬曆至清咸豐年間,丁氏陸續購置土地、營建院落,形成了丁村村落的主體。
位置境域
丁村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新城鎮,地處汾河東岸、襄汾縣城南5公里處,村域面積3.7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丁村地形形態為河谷丘陵,村北為開闊農田,村南為土岡,東西皆有山嶺,海拔570米。
氣候特徵
丁村所處的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水文條件
丁村村西有汾河穿過,對村莊形成三面環抱之勢,方便村民們飲水灌溉。
選址理念
丁村
丁村的左首,汾水宛如青龍一條;丁村的右邊,崗坡狀若猛龍而卧,是為龍盤虎踞之地,藏風聚氣。丁村坐南朝北的方位上,前面是廣闊的農田,作為村子的“明堂”;遠處面對的是汾河,河床與明堂之間高地可作案山;村南的土崗便是丁村的靠山。村東南的巽方,雨季的水流形成風水格局中的“水口”,這樣就達到了堪輿學中“左繞青龍,右卧白虎,背有靠山,前有明堂”的最佳風水格局。
空間布局
丁村從空中俯瞰,村落布局形狀形似“金龜戲水”,村落的四角分別有魁星閣、財神閣、文昌閣、玉皇廟,四座殿閣是為龜足;東面的狼虎廟,西面的彌陀院,它們為龜的首尾;整個村寨為龜身。
丁村坐落在汾河東岸一塊凸起的台地上,距離河岸僅有1公里左右。
丁村村中街巷多為“丁字”形交接,“四方村落丁字街”是丁村的空間格局,東西主街與南北巷子將村落劃為北院、中院、南院和西北院四大群組,以村中心的觀音廟為中心,以丁字街巷為經緯,院落建築依附街巷逐漸展開,分佈於四方。
丁村,還存有明清兩代民居。這些明代四合院,房架不高,樸實無華,舒適幽雅,裡外都有彩畫。清代四合院,院小房高,端莊大方,裝飾華麗,注重雕刻,雕刻成組配套,栩栩如生。一座座古老的建築,一件件精美的雕刻,都放射著中華民族智慧的光芒。
丁村
1954年秋,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主持,並與當地文博部門合作,在丁村村莊以南“丁村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發掘,共出土有3枚丁村人的牙齒化石,2000餘件丁村人打制的石器以及與丁村人同時生存的28種哺乳動物、5種魚類、30多種軟體動物的化石。發現的石器類型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石球等,其中尤以三棱大尖狀器最具特點,后被正式定名為"丁村文化"。丁村遺址為了解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存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彌補了十餘萬年前中國舊石器時代人類化石的空缺,證明了丁村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丁村遺址”196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丁村
丁村民宅,現存40多座,其中明代及明代以前的院落9座、清代院落31座,民國時期的院落3座。明代的四合院,房架不高,樸實無華,舒適優雅,裡外都有彩畫;清代的四合院,院小房高,設計大方,裝飾華麗,雕刻成組配套,栩栩如生。其中丁坤一組乾隆期建築民宅,有10多座宅院、60多間房屋,院連院,宅連宅,以甬道或跨院連通,形成一組由多座四合院組成的連體院,是丁村最大的明清民宅建築群。“丁村民宅”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從臨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館獲悉,在國家文物局發布的《關於更新<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通知》中,丁村古建築群與陝西省韓城市黨家村古建築群聯合申報的“山陝古民居”榜上有名,位列《中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第6項。我省此次列入預備名單的還有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山西應縣木塔、山西省運城市關聖文化建築群。
交通
丁村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縣城南5公里處,毗鄰京昆高速公路,自駕從丁村下高速,交通便利,也有從襄汾縣直通丁村的公交車。
導覽
丁村觀音廟前共有東、西、北三條主街,經東西主街與南北巷子,可以分別到達村落北院、中院、南院和西北院四大群組院落。
2012年12月17日,丁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2014年2月19日,丁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19年6月17日,丁村被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公示為山西省首批100家3A級鄉村旅遊示範。
2020年11月,丁村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
人口
據2020年3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丁村以漢族為主,有戶籍人口1042人,常住人口950人。
經濟
2017年3月,丁村成立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註冊社員60戶。2018年,丁村旅遊專業合作社實現總收入130萬元。
據2020年3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丁村主要產業有農業、養殖業、手工業,村集體年收入為3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為1.15萬元。
歷史人物
人名 | 簡介 |
---|---|
丁庄武 | 字敬一,號次齋,嗣男丁理享壽七十有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科武舉人。 |
丁溪賢 | 字鈞台,號慎庵,嘉慶六年(1801年)辛酉科舉人。“由拔貢登賢書,學行兼優,尤沉浸於古文辭,邑中修建祠宇,碑版志序,多所撰記,性耿介,非公事不私竭,游其門者,多知名士”。 |
丁嘉珍 | 由陝西籍,嘉慶六年(1801年)辛酉科武舉人。 |
丁待詔 | 字彬亭,恩賜檢討,嘉慶五年(1800年)庚申科恩賜副貢,嘉慶六年(1801年)辛酉科舉人。 |
丁仕昌 | 附籍陝西寧夏,明萬曆末年舉人,由貢以戰功敘錄功貢,官監屯同知。 |
丁鴻圖 | 清順治乙酉科拔貢。 |
丁世德 | 字允修,府學,清乾隆年間歲貢,性極孝慈,幼失怙,少繼母四歲,事之如生。孝慕真摯,雖耄不衰。仕稷山訓導,以終養歸。母弟遺孤兒女方髫齔,撫之成人,一時罔不重之。 |
丁洵 | 清乾隆甲子科歲貢。 |
丁啟悟 | 字星齊,陝西試用典史,保舉縣丞,加六品銜,賞戴藍翎。 |
● 丁村家戲
每年的春節和農曆二月二,在丁村都要唱丁村家戲。丁村家戲是以敬神為宗旨的民間同樂班子,人員自願參加,演出不索報酬,凡參加演出人員,都要吃“燙牙飯”。
● 送寒食
每年的清明節,丁村人有“送寒食”的習俗,清明節前三天或五天,丁村人成群結隊按族排輩到祖墳支掃墓,叫“連五”、“連三”,丁村凡有已經出嫁女兒的人家,在清明節前幾天都要用白面蒸一條大刺魚,重者可達二三斤,蒸個蛇盤饅頭,再蒸一個虎饅頭,分送給出了嫁的女兒、女婿和外孫,就叫“送寒食”。
● 炸油糕
元宵節炸油糕,是丁村人一項重要的習俗,而且丁村油糕的紅棗餡很特別,製作時將紅棗砸裂,選其無蟲者,直接水洗、上籠蒸熟,晾去水分,再用熟油炸,去其硬皮,就做成了餡,中間過程並不去紅棗核。包油糕的時候,將一個個帶核的紅棗放進糕皮內,捏成滾圓或半月形,下油鍋炸熟即可。
丁村
丁村由於氣候與地理條件的優越性,丁村人四千多年前就會耕作燒陶,尤其是紡線織布,從“丁村遺址”里出土的陶紡輪,就可以證明。丁村土布非常有特點,是民間傳統棉紡技藝的代表。丁村土布從采棉紡線到上機織布,要經過軋花、彈花、整棉絮條、紡線、打線、染線、落線、整花型、整經作緯、掏棕、栓機、織布等大大小小72道工序,均為純手工製作,製品有白布、藍條紋布、紅條紋布、綠條紋布、花色方瓣布、素提花布、色提花布等十多個品種,織成的土布質地柔軟、手感厚實、透氣吸汗、圖案絢麗、綠色天然,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使用價值。丁村保留了明清以來北方勞動人民的許多生產生活習俗,家家戶戶都會種棉和紡織,這種傳統技藝一直在繼承和發展,並組建了棉紡土布作坊,有10多台傳統手工織布機,加工製作純棉紡織品,用於床上用品和服裝鞋襪。2011年6月,丁村民間傳統棉紡技藝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丁村
丁村《丁氏宗譜》,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丁氏十一代孫丁比彭編撰,主要內容有丁氏家譜序、北院、南院與中院等族譜,保存完好。
丁村以農業、養殖業、手工業、小雜糧生產為主要產業,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以及一定比例的玉米,主要經濟作物為棉花與藥材。
丁村
丁村蒸饃的特點是發麵時不使用鹼,而是用“酵面”,俗稱“酵窩子”或“接面”,蒸出的饃不酸口感好,可以製作成饅頭、花捲、菜卷、油心卷、紅棗卷等各種形狀。蒸饃是丁村人的主食,往往一次蒸許多,晾涼後放在鐵鑄的籠圈裡,隨吃隨取,俗叫“吃酥饃”。
丁村臊子面很有特色,丁村喜慶宴席有“早面午席”的習俗,其中的早面指的就是臊子面,也是丁村有名的待客飯。丁村臊子面分清湯、混湯兩種,清湯是涼麵回鍋,用調料湯反覆沖涮浸熱入味,再澆臊子加湯上碼;混湯則是把熱面撈在碗里,澆臊子開吃就可。臊子有葷有素,葷臊子以豬肉、雞肉為主,素臊子以雞蛋、豆腐為主,都要切成0.5厘米大小的方丁,加油鹽等上鍋烹調成湯劑。面要“和硬咂軟”,手工擀好,切細如鞭稍,切出的麵條精細一致,細長而不斷。吃面時的砧碼有蔥蒜、姜未、香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