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
泛指留居外國學習或者研究的學生
留學生,是指在母國以外進行留學的學生。“留學生”一詞起源於中國唐朝時期中日文化交流,意為當遣唐使回國后仍然留在中國學習的日本學生,現在泛指留居外國學習或者研究的學生。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5年度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2.37萬人,回國40.91萬人,較上一年增長了12.1%。而在從1978年到2015年底的37年間,走出國門的留學生累計達404.21萬人,畢業后回國發展的佔79.87%。
2020年1月30日,為幫助肺炎疫情在美留學生募集340萬套防護服捐武漢,價值3.15億。
留學生
唐朝時,日本政府為了吸取中國的先進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來中國。遣唐使團是外交使節,在中國停留的時間不能過長,因而難以更好地吸取中國的先進文化。所以日本政府從第二次派遣唐使起,就同時派遣“留學生”和“還學生”。
所謂“留學生”就是當遣唐使等回國后仍然留在中國學習的學生,“還學生”則在遣唐使回國時一起回國。
後來,“留學生”這個詞就一直沿用下來,其語義也有了變化發展:凡是留居外國學習或研究的學生,都稱作“留學生”。
舊中國第一批留學生
日本最重要的“遣隋使”是聖德太子於隋大業三年(607年)派出的。他派小野妹子攜帶日本天皇的國書到達隋朝東都洛陽,謀求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藉以提高日本的國際地位。這是當時日本在外交上一項重大的措施。從開皇二十年(600年)至大業十年(614年),日本派“遣隋使”達5次之多。公元608年,開創了隨團派留學生來中國學習的先例。這不僅僅是基於政治上的考慮。聖德太子漢學功底深厚,很重視發展同隋朝的關係,希望通過這種措施,積極地從中國導入各種先進的文化和制度,以建立完善的國家體制,因而所派遣的遣隋使團中有許多留學生和留學僧。
唐朝的時候,中國同日本的友好往來更是盛況空前。從貞觀年間開始,日本先後派遣了13次“遣唐使”,還有6次迎送唐朝的使者。每次所派遣唐使團規模都很大,最多的時候達到了600人。留學生和留學僧都是跟隨使團到達中國,使團回日本時,留學生(僧)們則仍留下來學習中國文化。
日本留學生一律被安排在國子監學習。唐朝國子監有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各學招生對象不同。唐玄宗命國子監的四門助教趙玄默在鴻臚寺教授這些留學生們的功課。日本留學生們在中國學習幾年甚至幾十年,再回到日本傳播中國文化,促進日本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發展。他們中間最有名的是從奈良來到中國的阿倍仲麻呂和吉備真備。
晁衡(阿倍仲麻呂):留唐任職,一住54年,阿倍仲麻呂(698—770)是中日友好關係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中國名字叫晁衡。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晁衡因漢文修養良好而被選為遣唐留學生,當時他還不滿20歲。入唐以後,他的學識和品行,很快受到唐朝皇帝和學界的讚賞,先後任校書、左補闕、秘書監、左散騎常侍和鎮南都護等職。秘書監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左散騎常侍是從三品,可見他很受唐朝的重用。
晁衡和唐朝著名詩人王維、李白、儲光羲等都有過親密交往。儲光羲對他十分讚賞,曾寫詩《洛中貽朝校書衡》相贈。晁衡曾經送給李白一件日本裘,李白很受感動。
天寶十三年(753年),晁衡想隨“遣唐使”回國探親,唐玄宗許之,並且命他為回訪使者。他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等,共乘一舟回國,途中遭遇風暴,李白誤聞晁衡在歸日本時翻船遇難,非常悲痛,寫下了著名的《哭晁卿衡》一首,情意深厚:“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成為中日友誼史上傳誦千年的名作。
晁衡後來東渡失敗,輾轉漂泊后又回到長安,繼續在唐朝任職,直至大曆五年(770年)以73歲高齡在長安逝世。晁衡在中國生活、工作長達54年之久,為中日友好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日本人民為其在東京的護國寺建了雕像和紀念堂。
吉備真備:用漢字偏旁創片假名,另一個著名的日本留學生是吉備真備,原名下道真備,開元五年(717年)隨“遣唐使”來華。他在長安就學於四門助教趙玄默,深通五經三史、歷算、刑律、漏刻、軍制、陣法、韻學、書道等諸藝。他在唐朝留學17年,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十一月攜帶中國典籍1700多部歸國。與吉備真備同時回國的留學僧玄防,受到日本聖武天皇的重視,吉備真備也因此受到器重,官至右大臣。
吉備真備在華期間,精研經史,博學多聞,成為飽學之士,回國后被天皇拜為大學助教。當時日本的大學設有明經、文章、明法、算學、音韻、書法六科,學生有四五百人。吉備真備為六科的學生講授學自中國的各種新知識,教讀《史記》、《漢書》、《後漢書》。高野天皇也跟他學習《禮記》、《漢書》。
對於日本文化傳承,吉備真備最重要的歷史功績之一是根據部分漢字偏旁部首創製了日語片假名。這些漢字共50個,被稱為“母字”。古代日本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利用漢字作音符來書寫日本語言,著名的《萬葉集》就是用這種方法寫成的,因而稱為“萬葉假名”。用漢字作音符,書寫很不方便。吉備真備利用漢字偏旁創造了日本表音文字———片假名,從此,日本有了自己的文字。後來,留學僧空海(弘法)又利用漢字行書體創造日本行書假名———平假名。
日本留學生在中國的墓誌銘
許多日本留學生經歷了隋朝的滅亡和唐朝的繁榮,看到了唐朝的先進位度對周邊的影響。他們回國后就對日本的部民制提出了改革要求。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任用從唐朝歸來的留學生高向玄理做國博士,仿照中國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實行了大化革新。
入唐留學的僧人和留學生一樣,回國后在政治、文化和佛教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留學僧除本身的天賦外,與朝廷達官之間關係密切,也是基本條件之一。最早回國的僧人玄防就是與改革派發生關係得到重用。大多數在唐留學回國的僧人,都在宣傳佛教和傳播唐文化方面做出了貢獻。公元653年入唐留學的道照,在中國學習法相宗,回國后在奈良右京建立禪院,在日本創立法相宗。留學僧智藏在唐朝學習三論宗,回日本后即創立三論宗。公元743年左右,佛教各宗派如華嚴宗、法相宗、天台宗、禪宗都傳入了日本,與佛教有關的建築、雕刻、繪畫工藝都在日本有了新的發展。留學生和留學僧作為中日文化傳播的載體,對中日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留學的原因主要有下:
旅遊
開闊眼界和經驗
學習與該國有關的語言、文化知識
追求更好的教育條件。在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留學的學生中,這個原因最為常見
外交原因。政府之間為了表示親善合作,可能互派學生、官員或者軍人到對方學校學習
就業因素,以取得外國名校之有效力畢業文憑做為個人未來就業市場優勢為主要原因
青春期心理,急於離開父母
鍛煉生活獨立能力
與移民有關的原因,例如:
隨父母暫時居住在外國的未成年人。
以留學生身份申請學生簽證,獲得暫時定居權。
熟悉該國社會,積累經驗,為以後永久性定居作準備。
單親家庭,跟隨監護人。
心理適應
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多,很多工薪家庭也開始將子女送出國門去留學。
調查顯示,中國留學生已位居世界第一,有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留學人數達33.97萬,其中九成靠自費。留學已從“精英教育”轉化為“大眾教育”,此外,留學“低齡化”日益顯著,出國讀本科甚至是高中的人數大幅增加。
現在的留學生則可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學有所成、帶著抱負回國型;二是“被留學”型,多為“官二代”或“富二代”,他們在國外所學無幾;三是認為“國外的月亮圓”型,出國是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學習新文化、新理念。其中超過百分之七十的留學生選擇回國就業,成為“海歸”。然而,與出國時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元的留學費用相比,他們回國后的就業情況卻不甚樂觀。
如今“海歸”面臨的心理壓力,大多與出國動機有關。一般來說,第一類“海歸”不會有太多的困擾,第二類、第三類則要經歷一次心靈的歷練,尤其在4個方面承受著壓力。
1.競爭加劇。
“海歸”群體不得不面臨就業競爭日益加劇,用人單位僱用“海歸”愈加謹慎的尷尬。西南大學心理學院楊東副教授表示,有些人在留學期間並未學到真本事,歸國后又不適應國內的規則,這都導致“海歸”就業難。此前高昂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又讓他們對工作要求較高,內心難免感到失落。
2.東西方人際關係不適。
在英國留學4年的小劉對國內複雜的人際關係很頭疼。剛進公司時,自己就像個“異類”,似乎與同事溝通都得從頭學起。楊東表示,中國式人際交往的特點是重感性,講人情;國外則重理性,講自由。海歸們在處理人際關係時,難免會有價值觀與文化上的衝擊。
3.外界眼光壓力大。
“海歸”吸引著更多的目光。領導認為他們有獨特的經歷,就應有優秀的表現;同事認為他們理應有更強的能力;街坊鄰居覺得“留洋歸來”必然要有更好的發展……這些來自外界的眼光不可避免地給他們增加心理上的壓力。
4.婚戀問題難解決。
有調查顯示,近六成“海歸”依然單身。不少人在心理上更傾向於尋找有共同經歷的伴侶,但“海歸”畢竟是相對少數的。苛刻的條件很可能讓他們一無所獲。
對於這四種壓力的調整,問渠心理網認為,主要是給心態歸歸零。“要客觀、全面、辯證、發展地看問題,而不是主觀、片面、極端和災難地看事物,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合理情緒理論。”林永和解釋,人的思維決定行為,只有積極地看事情,才能用健康的心態去面對現實。其實,不管就業也好,婚姻也罷,問題都源於期望過高、經驗缺乏和能力恐慌。
那麼,“海歸”怎麼才能更好地適應國內生活呢?
1.接受現實
“海歸”應認清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不要好高騖遠。未來若想更好地發展,還需不斷地重新學習。要知道,只有與環境彼此接納之後,才能發揮自身所長,獲得更多的認可。
2.摘掉光環
“海歸”不妨先摘掉海外“鍍金”歸來的光環,用“歸零”的心態重新審視自己和環境。放棄心中的優越感,打消不切實際的慾望,轉而腳踏實地、認真用心地做好每件事。在人際交往方面,要多觀察國人的相處之道與人際技巧,多與同事、朋友交流,儘快融入集體。
3.心理定位
在心理上,“海歸”要準確給自己定位,到最能發揮個人價值的地方去,並不斷提升自我。客觀講,“海歸”群體擁有視野國際化、外語能力強等優勢,只要踏踏實實做人做事,時間會證明他們的能力。在尋找人生伴侶時,也不妨將眼界放寬一點,或許會有很好的收穫。
教育適應
中國學生,因為長期不能適應國外生活,無法“割捨”國內女友,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出現一系列問題,最終被對方學校遣送回國,終止留學。這對於家長和學生來說不僅浪費大量的金錢、耽誤學業更重要的是消耗了寶貴的時間。同時這也給更多的家長和學生敲起警鐘,出國留學並不是簡單地將孩子送出國門。
目前,國外的教學大多注重個性發展,基本技能的培養,重在培養創新及動手能力。而中國孩子長期習慣了應試教育,出國留學后,要面對這種學習、生活上的較大差異,無疑會是不小的挑戰。
基礎差外語弱成退學主因
近些年,出現國外留學被退學的失敗例子雖少,卻不容忽視。
從目前來看,造成國外留學退學的主因多為自身基礎差、外語程度不高,王海燕表示,這主要和一些家長盲目出國觀點有很大關係。眼下,有些孩子在國內上不了好的學校,就會選擇出國留學。而通常這些孩子的基礎相對較差,外語程度也不高,接收全日制英文的教學成了最大的挑戰。
此外,目前,個別學生抵達國外之後盲目更改了留學計劃,在不了解課程的情況下單憑個人的想象更換本來已經申請好的專業課程,之後發現自己跟不上課程,又換回原專業,雖然沒有退學,但也浪費金錢和時間。
因此,學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要格外謹慎、根據個人的職業規劃結合個人的學習特長、興趣愛好並且聽取國內的專業留學諮詢顧問或者是國外院校的學術指導顧問的建議,全面綜合地考慮選擇專業。
教育理念不同需提前適應
對於從小接受中國教育的學生來說,到國外留學最大的不適應就是教育制度的不同。
首先,教育理念方面有很大的差別。中國每年的高考,非常正規,競爭激烈,而國外學校只需提供中學成績,通過面試就可以上大學。但進入高校后,就會有很嚴格的學分制,老師對學生比中國高校更為嚴格,淘汰和競爭同樣激烈。國外大學好進難出,而國內則是難進易出。
其次,教學模式不同。中國的教育是被動接受,老師強制灌輸知識,國外注重啟發教育,授課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去找答案、查資料,通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補充知識內容,提高學生興趣。中國學生剛去國外如不主動轉變學習方式,日久了學業將會跟不上。
最後,教育制度的差異。通常,在國內,習慣了老師教什麼,就學什麼的中國學生不習慣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所以,“中國學生不積極參與課堂發言”已經成為國外校方在總結中國學生特點時最常提到的方面。通常,國外的老師上課不帶教科書,而是列十幾本參考書讓學生課後到圖書館借閱;新學期剛開課就要寫論文,如何完成論文,怎麼在圖書館中博採眾家之長,成了中國學生的難題。針對這一點,中國學生在出國之前要有心理準備,不能死抱著國內的學習習慣不變,這樣無法適應國外的學習生活。
要點提醒
1.平穩度過“適應期”先充分了解目標國家
據留學機構權威負責人表示,通常到國外留學,其適應期最短時間是半年甚至兩年。因此怎樣平穩度過“適應期”,成為出發前的重點話題。
2.出國前給孩子展現自我的機會
專家表示,首先,英語水平必須加強,必須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這樣在生活、學習上才能適應。其次,出國前家長要學會放手,不要干預太多,讓孩子有展現自己的機會。
很多學生在出國留學初期,容易出現抵觸情緒。這與學生的出國目的不明確有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年紀較小的孩子身上。這種情況首先要改變家長的想法,不要強迫孩子做自己沒有興趣的事,可以在留學前幫助他們了解留學這件事情,在其中找到自己孩子的興趣點。
3.培養愛好可沖淡思念與孤獨感
而對於初期產生孤獨感的學生來說,主要是由語言障礙和生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李一嵐表示,這種情況每個人出國以後都會遇到,只不過是程度不同。因此應先在國內時培養一個愛好是十分必要的,出國后,這種愛好會吸引你學習以外的注意力,沖淡思念與孤獨。
同時,應在留學前把各種可能遇到的問題都想一想,在獨立的環境下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國外更要學會自我激勵。
最後,出國后前半年的不適應,主要是因為兩個國家的文化、生活方式等差異造成的,所以留學前做足功課,盡量詳細地了解前往國家,大到文化歷史,小到圖書館怎麼用,公共汽車怎麼坐,了解得越清楚,準備得越充足,心裡就越有底,出國后的生活也就更加順利。
留學生
2、資金準備充分。申請人必須證明有足夠的資金支付學費、健康保險和生活費。如果申請人已獲得獎學金,則需提供獎學金髮放機構願意並有能力支付費用的證明。
3、學習計劃合理。申請人一定要證明自己有合理的學習計劃和理由。一旦簽證官認定學習計劃不合理,就可能被判定為有移民傾向而被拒簽。
4、面談表現優秀。
根據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發布的最新數據,2014到2015學年,中國大陸在美國大學留學的學生數量達30.4萬人,約佔在美所有外國留學生總數的1/3,在所有輸美留學生國家和地區中遙遙領先。而1995到1996學年,中國大陸在美留學的學生不到4萬人。如今,排名第二到第十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印度、韓國、沙特、加拿大、巴西、中國台灣、日本、越南、墨西哥。其中印度學生13.3萬,不及中國大陸學生一半。中國台灣學生不到2.1萬,連續7年減少,只是其巔峰期(1993到1994學年)的一半多。數據顯示,2014到2015學年,中國大陸留學生數量比上年增加10.8%,是過去8年增幅最小的一年。中國來美大學生數量過去8年有5年增幅在兩成以上。
留學生
1、2張近期護照照片(要求白色背景)
2、填寫完整的簽證申請表
3、署名簽字的護照
4、正確的簽證費
5、身份證原件,父母身份證原件
6、英國學校錄取通知書原件最
7、高學歷證書或在讀證明及最近三年的成績單——(中英文)
8、英語成績證明(如IELTS,TOEFL)
9、出生公證或親屬關係公證書、戶口本原件(中英文)
10、資金證明
11、至少六個月以上的資金來源證
12、擔保人在職/收入證明
13、擔保人工資銀行賬戶(如果適用)
14、擔保人個人所得稅稅單
15、本人學習計劃(英文):寫明赴英國學習的理由,將來的學習計劃及學成后的打算
16、其他有利簽證的文件(中英文)請注意:所有銀行存單必須與其存款證明書一同遞交
合併圖冊
2.1張照片(3.5cmx4.5cm)
3.簽證申請表(應回答表內所有的問題)
4.俄羅斯移民局簽發的邀請函原件
5.俄羅斯邀請學院(大學)的有效邀請函原件及其複印件
6.申請人與該學院(大學)的有效合同原件及其複印件
7.申請人畢業證書複印件
8.證明有足夠支付能力的銀行存款證明(如是父母的賬戶必要提供戶口本證明親屬關係)
9.有效(有效期為3個月)健康證明書、艾滋病檢疫報告(如在俄羅斯停留的時間超過90天)
10.18歲以下的孩子應提供父母同意的公證
留學簽證
2、出色的面試表現。申請人必須通過法國語言與學術評估中心(CELA)的語言與學術評估面試。面試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認識並了解學生;評價學生的法語或英語水平;了解學生的學習計劃;聽取學生的留學意向。CELA顧問最關注的是學生是否有明確的學習計劃,以此來評估該計劃與學生在國內所受教育及與未來學業、職業的規劃是否協調。
1、學生身份很重要。移民部在評審時,非常重視申請人學生身份的真實性,包括留學目的、回國發展的打算、是否遵守簽證上的簽證條件等。
2、資金保障要充足。申請人需要提供一些文件性的材料,來證明足夠、可信的資金來源,包括學校提供的獎學金、申請人所在國家提供的擔保,或者在金融機構的現金存款及貸款。
3、英語水平足夠高。雅思成績可以作為英語水平的證明。申請簽證時,對申請人英語水平的要求是不同的,取決於其準備學習的課程。
4、健康情況不能少。體檢是證明健康的好方法。體檢應到由移民處指定的醫院進行,醫院名單可以從澳大利亞使館的網站上查詢。
簽證類型:570語言類簽證/571中小學類簽證/572職業培訓(TAFE)類/573大學課程類研究生(碩士)類簽證/574研究類碩士或博士生類簽證/575非文憑類簽證/576澳洲援助類簽證
1、明確的留學目的。需要有明確的學習計劃,包括語言學習、專業學習等,並有大學的相關信件。如果簽證官覺得申請人的學習計劃不可行,將影響簽證申請的結果。
2、充裕的資金保障。紐西蘭目前認可兩種方式:留學貸款和存款證明。存款期限至少超過6個月。申請人還必須解釋這些存款的來源,可能要求申請人的父母提供工資收入證明等。
3、健康與品德要求。符合體檢要求才能最後頒發籤證。超過17歲的申請人計劃去紐西蘭攻讀2年以上的課程,一定要提交無刑事犯罪記錄。
簽證類型:訪問簽證/學生簽證/工作簽證/移民簽證
留學生
2、足夠的經濟保障。申請人的經濟狀況是審核重點,以往申請留學只需提交一張銀行存款單,但新制度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存摺複印件、過去3年的收入證明,此外還需提交有關費用承擔人的職業和收入資料等。
1、韓國留學與日本留學相似,但比日本留學便宜。如果連基本的韓語會話也不能應付,這樣也可以先去韓國各個大學的語學院學習韓語,再申請韓國全球名校。外國人申請韓國大學的時候,需要TOPIK、TOEFL等。
2、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保障,除了韓國濟州島,無法拿到韓國簽證。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線城市學生或戶籍容易申請韓國簽證。
2020年1月30日,學生們利用身邊醫藥資源,成立了“百萬口罩小組”,在全世界範圍內採購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準備捐往武漢,以行動支持醫護人員。目前,這個活動已籌集到340萬套防護服,聯繫到國內企業,談好包機途徑,準備發往國內。活動的主辦者確認,這批防護服市場價值大概在3.15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