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國
西周時期諸侯國
霸國,西周時期諸侯國,未見有史料記載。版圖疆域等信息不詳。發現於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大河口西周墓地,考古工作者根據大河口墓地出土的青銅器銘文確定是一個新發現的諸侯國,並未在史料中有記載。從墓地中出土的文物可知霸國歷史可能貫穿整個西周並延續至春秋初期,霸國的最高統治者為:霸伯。其餘信息目前尚不清晰,需考古方面進一步研究。
從大河口墓地出土文物情況看,霸國人口數量較少。青銅器銘文還證明,霸國與當時的晉國、倗國、燕國、周王室有過禮尚往來。車馬坑的布局又與天馬──曲村墓地有共同之處。陶器組合和青銅器風格具有周文化的特徵,商、周文化因素都比較明顯,自身文化特色獨具。考古人員分析,西周時其所居城邑和所轄區域不會很大,大河口墓地與橫水倗國文化性質相近,但特徵獨具,可能屬於媿姓狄人族群的一支。
出土文物證明,霸國與當時的晉國、倗國、燕國、周王室有過禮尚往來。
大河口西周“霸伯”墓地位於翼城縣以東約6公里處一片兩河交匯形成的三角洲高地上,墓地年代橫貫西周,晚期進入春秋初年。2007年5月大河口墓地被盜發現,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同年9月至2008年5月進行了考古勘探和試掘,2008年9月至12月進行了全面普探,2009年5月至今進行大規模搶救性發掘。
霸國墓地青銅器
迄今,大河口西周墓地揭露面積1.5萬餘平方米,發現墓葬615座,車馬坑22座,墓葬內出土的青銅器種類有食器、酒器、水器、兵器、工具、車馬器、樂器等;陶器組合主要有:鬲,鬲罐,罐,鬲盆罐等。玉、石、骨、蚌器、貝和串飾較多,部分墓葬隨葬錫器或漆器,個別墓葬甚至發現有金器。
考古隊從發掘出的青銅器物的銘文間發現了“霸”字。銘文顯示,墓地主人的族名為“霸”,“霸伯”應該是這裡的最高權力擁有者。隨後的考古發現證明,霸國與晉國、倗國、燕國和周王室有往來關係。在傳世的文獻記載中,未曾見到與“霸”國相關的蛛絲馬跡。
山西省考古所副所長謝堯亭認為:“有兩種原因會導致‘霸’國在現存史料中沒有記載:一是在過去的史料中確實存有‘霸’國的記載,但在漫長的歷史流傳中遺失了;二是根據大河口墓地的面積及墓葬埋藏數量可判斷出當時大河口人群規模不大,我們推測‘霸’是個很小的國家。西周時期像‘霸’這樣的小國數量眾多,被傳統史料遺漏也在情理中。”
專家認為,大河口墓地的發現讓我們有機會認識不見於歷史文獻記載的西周“霸”國的歷史及文化,並為研究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度、器用制度和族群融合等問題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霸國墓地出土的最早漆木俑
青銅新器型及漆木俑
此外,在“霸伯”墓地出土的珍貴文物中,有一種叫鳥盉的青銅器備受關注。據謝堯亭介紹,這是在我國考古史上首次發現新的器型。
根據河南大學黃錦前、張新俊兩位學者發表的《西周金文中的“霸”與“格”》一文,通過字形分析認為,西周銅器銘文中作族氏稱謂“霸”與“格”所指實一。之前所謂的“霸國”或“霸族”與以往見於銅器銘文中的“格國”或“格族”所指亦同。這一論斷,也被謝堯亭認可。
霸國文物展覽
2017年6月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獲悉,經過考古工作者3年再發掘,翼城大河口西周“霸國”墓地已全部發掘完成。10年間,共發掘墓葬2200餘座,出土器物2.5萬餘件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