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07.1-2009.12 2007.1-2009.12 2007.1-2009.12
通過教育部專家組(2010.11)驗收
工程中心-依託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依託中國礦業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安全技術及工程(國家重點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國家重點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等博士點學科進行建設。工程中心始建設於2007年9月8日。
工程中心-平台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礦山數字化促進礦山安全生產為目的,建立三個方向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平台:(1)礦山信息獲取技術;(2)礦山網路技術;(3)礦山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工程中心下設辦公室、研究發展部、產業化推進部、礦山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研究所、礦山信息獲取技術研究所、礦山網路技術研究所、工業控制網路技術中心、軟體分析測試中心、成果轉化基地和試驗示範基地。工程中心實行項目合同制和人員聘任制。研究開發隊伍由固定人員和客座流動人員組成,規模在120人左右。
工程中心-團隊研究中心主任 夏士雄教授 彙報中心建設情況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現有正式員工68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及高級工程師35人,具有博士學位40人。“中心”研究人員中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孫越崎青年科技獎1人,教育部優秀跨世紀人才(新世紀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人,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 2人,另有20多人次獲其它省部級以上拔尖人才稱號。多名研究人員在國內外學術團體中擔任重要職務,如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儀器儀錶學會,江蘇省激光與光學工程學會,江蘇省儀器儀錶學會等,是一支高素質、有朝氣、具有創新意識和奉獻精神的科研隊伍。學術帶頭人:夏士雄 教授 博士生導師王潛平 教授 博士生導師童敏明 教授 博士生導師錢建生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工程中心-設備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擁有單價2萬元以上固定儀器設備110多台件,儀器設備總價值1470多萬元。近3年來,通過“211工程”建設、“985優勢學科平台”建設、學校配套及科研開發等多種渠道籌集和落實建設資金共計1050多萬元,其中直接用於“中心”儀器設備購置經費550多萬元。研發和成果轉化用房建築面積總計5050平方米,其中科研和實驗室用房建築面積3850平方米,轉化及示範基地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
工程中心-論證礦山數字化教育部2007.8.18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論證會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論證會於2007年8月18日中國礦業大學舉行,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通信信息中心、江蘇省教育廳、徐州礦務集團的有關專家對《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論證。中國礦業大學黨委書記羅承選和副校長繆協興參加了論證會。羅承選同志在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著重強調了礦山的信息化對礦山安全和高效生產、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對帶動我校信息學科的發展的重要作用。論證專家現場考察擬組建工程中心的條件及實驗場地、實驗儀器和成果轉化基地等,聽取了擬組建的工程中心負責人夏士雄教授關於組建工程中心目的意義和發展趨勢、組建工程中心建設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情況及承諾、擬組建的工程中心的主要目標、任務、總體設計、布局、人員和設備添置及經費預算、工程中心組建后的水平和發展思路的報告。專家經過認真討論,一致通過可行性研究報告,並建議教育部和中國礦業大學對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項目給予重點支持。江蘇省教育廳科技產業處王曉天處長以專家身份參加了論證會,並在會上做了重要講話,王處長在講話中對工程研究中心建設方案給予肯定的同時,強調指出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應注重行業特色,發揮優勢,將中心建設成國內外一流的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中心-領域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信息獲取方面根據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要求,重點研究全方位無障礙危險源探測監測、精確定位和信息獲取技術,為礦山安全監測提供可靠的災害預測信息和事故隱患信息獲取裝備;在信息傳輸方面主要研究適應礦山網路信息技術與裝備,實現全方位監測的無線網路技術,提高信息傳輸可靠性的冗餘技術等,為礦山安全監測監控提供信息集成和傳輸平台;在智能信息處理方面主要對礦山安全監測過程中採集的實時數據和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和綜合,對礦山重大災害的預兆進行辨識,為構築基於全礦井安全監測數據的災害預警系統、為礦山安全生產和決策指揮提供可靠的信息軟體支持平台。同時,還可為礦山的救災訓練、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事故調查分析提供有效的手段。
工程中心-驗收教育部專家組(2010.11)驗收會議2010年11月30日上午,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驗收會在計算機學院A510會議室召開。教育部科技司副處長黃安國,驗收專家組組長、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校長潘一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卞長弘,中國礦業大學黨委書記羅承選、副校長趙躍民,以及驗收專家組成員出席驗收會,學校黨政辦、科技處、計算機學院和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相關人員參加了驗收會。會議由黃安國副處長主持。會上,校黨委書記羅承選致辭,代表學校向與會的驗收組領導和專家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年來在成果孵化和成果轉化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他指出: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項目是學校實現從研究教學型大學向研究型大學的轉變,實現以能源資源領域為主的多學科協調發展,力爭建成特色鮮明、國際一流的高水平礦業大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將進一步做好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和研究工作。計算機學院院長、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夏士雄向專家組進行了彙報。他介紹到,工程中心建設期內,凝練了礦山信息獲取技術、礦山網路技術、礦山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和礦山安全生產可視化與虛擬現實技術四個研究方向;建成了工業控制網路技術、感測器信號採集分析、礦井災害氣體分析等研發實驗平台;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礦山數字化研究的科技隊伍,為礦山行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工程技術人才;工程中心為依託高校相關學科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有力地推動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和電氣工程三個一級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他還就資金與財務決算、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工程中心近中期任務、目標與經營戰略進行了彙報。教育部專家組(2010.11)驗收現場隨後,專家組對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其孵化基地進行了現場考察。專家組對礦山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對工程中心的進一步建設提出了寶貴意見。專家組認為,工程中心圓滿完成了建設任務,達到了預期建設目標,有較好的示範作用,一致同意通過驗收。專家組建議,依託單位應進一步加大投入,爭取成為國家級工程中心,引領我國礦山數字化行業的發展。最後,副校長趙躍民代表依託單位表示:工程中心建設與發展離不開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和支持,離不開各位專家的指導和幫助。工程中心將以這次建設驗收作為新的起點,以創新引領全局,進一步完善管理和運行機制,不斷加強工程中心建設。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別 | 負責人 | 項目批准號 | 項目執行時間 | 研發經費/萬 |
1 | 突水前兆信息演化規律及實時監測理論 | 973課題 | 童敏明 | 2007CB209407 | 2008.1-2012.12 | 140 |
2 | 煤礦瓦斯感測技術和預警系統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 | 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 | 童敏明 | 50534050 | 2005.1-2009.12 | 72 |
3 | 煤礦安全監測數據解析整合模型研究及應用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夏士雄 | 50674086 | 2007.1-2009.12 | 26 |
4 | 壓電瓦斯感測器及礦井瓦斯分佈場的基礎研究 | 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 童敏明 | 50874106 | 2009.1-2011.12 | 30 |
5 | 礦井瓦斯突出預測信息的實時獲取和處理 | 教育部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培育資金項目 | 童敏明 | 706029 | 2007.1-2009.12 | 30 |
6 | 全礦井安全監測數據解析整合模型研究與應用 |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 夏士雄 | 20060290508 | 2007.1-2009.12 | 6 |
7 | 礦井災害監測預警技術的研究 | 863課題 | 童敏明 | 2006AA06Z119 | 2007.1-2009.12 | 98 |
8 | 礦井采場瓦斯分佈無線監測技術的研究 | 863課題 | 劉曉文 | 2007CB209407 | 2008.1-2010.12 | 100 |
9 | 礦井瓦斯感測器及監測預警裝置的研究 | 863課題 | 郝繼飛 | 2007AA06Z114 | 2008.1-2010.12 | 84 |
10 | 基於聚類分析的不確定數據集知識發現及應用研究 | 國家博士后基金 | 周勇 | 20070421041 | 2007.11-2008.11 | 3 |
11 | RFID安全與隱私研究 |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 | 曹天傑 | BK2007035 | 2007.1-2009.12 | 6 |
12 | 基於互動式遺傳演演算法的煤礦複雜多源數據關聯分析 | 江蘇省博士后基金 | 周勇 | 0701045B | 2007.9-2008.11 | 3 |
13 | 煤礦井下斜巷絞車軌道運輸遠程安全綜合監控關鍵技術研究 | 江蘇省產學研聯合創新資金項目 | 李世銀 | BY2009114 | 2009.1-2011.12 | 60 |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完成人 | 獲獎時間 | 獲獎等級 |
1 | 煤礦安全生產監控系統技術 | 錢建生 | 2008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2 | 礦井提升機遠程監測與智能故障診斷系統 | 夏士雄 | 2009 |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3 | 礦用綜合接入網關 | 錢建生 | 2009 | 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4 | 礦井風網監控關鍵技術開發 | 錢建生 | 2009 |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
5 | 礦用系列化工業乙太網交換機 | 錢建生 | 2008 |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安全生產科技成果三等獎 |
6 | 催化感測器應用基礎研究 | 童敏明 | 2009 | 國家安全生產科技成果三等獎 |
7 | 基於防爆工業乙太網的煤礦綜合自動化系統 | 錢建生 | 2008 | 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8 | 基於防爆工業乙太網的煤礦安全多元素信息監管系統應用研究 | 李世銀、錢建生 | 2007 | 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