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婦女聯合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婦女聯合會
烏魯木齊市婦聯是市委領導下的全市各族各界婦女聯合起來的社會群眾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婦女群眾的橋樑和紐帶。內設機構有: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權益部、城鄉部、兒童部、機關黨委、紀檢辦、老乾處、婦兒工委辦公室。下屬事業單位有婦女幹部學校、兒童發展中心、《新疆婦女》雜誌社、《伴侶》編輯部;下屬企業單位有新疆婦女旅行社。
目錄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婦女聯合會現位於烏魯木齊市民主路42號,前身是"新疆省民主婦合會"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主婦女聯合會" ,始建於1951年8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婦聯佔地2900平方米,建築面積4600平方米,全區16個地州市、68個縣、849個鄉鎮都成立了婦聯組織;城鄉基層村屬婦代會11250多個;鄉鎮企業婦代會200多個;個體勞協、私營企協和專業市場婦委會40個,其它新經濟領域婦代會110多個;黨政群機關、教科文衛等事業單位婦委會1663個;團體會員組織2061個,自治區級的婦女聯誼組織和學術團體10多個,初步形成了婦女組織網路化、婦女工作社會化的新格局。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全區總人口1747萬,其中少數民族有60.07%,婦女佔48.60%,兒童少年佔30.03%。自治區婦聯有維、漢、哈、回、蒙、錫伯、俄羅斯7個民族60餘名在職幹部職工。 50年來自治區婦聯以馬克思主義的婦女觀、民族觀為指導,堅持婦女工作為經濟建設服務,為社會穩定服務,為各族婦女兒童服務的方針,一手抓維權,一手抓發展,帶領全區800多萬各族婦女,積極投身"兩個文明"建設,為改變新疆一窮二白的面貌,為把新疆建設成為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新新疆做出了"半邊天"的貢獻。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會以來,圍繞自治區"一黑一白"經濟發展戰略,在廣大城鎮婦女中積極開展崗位練兵、崗位建功、崗位成才的"巾幗建功"競賽活動,增強了廣大職業婦女的改革競爭意識和勤勉敬業精神。在農牧區婦女中開展了學政治、學文化、學技術、比團結、比成績、比貢獻的"三學三比"競賽活動,引導農牧區婦女學文化、學科學、用科學,進一步提高了各族婦女的素質。十年的時間,共培訓婦女160餘萬人次,使廣大農村婦女掌握了果樹栽培、糧棉種植、藥材開發、牛羊育肥、桑蠶養殖、大棚蔬菜、各種花卉的栽培技術;發展精練了縫紉、刺繡、編織、民間工藝、食品加工等傳統的工藝技術,學到了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的知識,建成了婦聯自辦農業基地90個,"三八"綠色基地66個。各族婦女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生產出來的具有新疆特色的香梨、葡萄乾、哈密瓜、雪蓮、奧斯曼化妝品、地毯、絲綢、刺繡品、民間器樂等遠銷國內外,為再現古絲綢之路的輝煌發揮了各族婦聰明才智。這些年來,為加強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自治區婦聯在城鄉廣大婦女中大力開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引導廣大婦女建立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家庭生活質量,湧現出眾多的"愛國之國"、"勤儉之家"、"民族團結之家"、"科技之家"、"文體之家"等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型家庭,有力地促進了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自治區婦聯積極推動對"兩法"、"兩綱"的貫徹實施,將法律賦予婦女的平等權利、兒童的合法權益逐步落到實處,斷優化了婦女兒童工作、學習、生活的大環境。為緊緊把握西部大開發歷史機遇,自治區婦聯在全區婦女中實施開展了巾幗社區服務、女性素質,巾幗科技致富、巾幗家庭文明、巾幗民族團結"五大工程",動員各族婦女在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充分展示新疆婦女的風采。自治區婦聯建設竣工了新疆婦女兒童教育發展培訓中心,佔地27畝,建設面積10400平方米,這是一座集教育、培訓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服務樓,內有婦女幹部學校、兒童發展中心、雜誌社、旅行社等單位。自治區婦聯為加大對女性素質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在原有婦女幹部學校的基礎上,經教委和勞動部門批准,於2000年3月又成立了新疆女子職業學校。新疆婦女婦幹部學校、新疆女子職業學校,是廣大婦女幹部、各族婦女姐妹、下崗女職工接受崗位培訓、提高學歷教育和接受再就業培訓基地。新疆兒童發展中心是自治區兒童少年綜合性校外教育基地和兒童發展應用科學研究基地,是新疆兒童事業對外交流的窗口。 《新疆婦女》雜誌社由《新疆婦女》維文編輯部和《伴侶》(漢文)編輯部組成。《新疆婦女》在全區少數民族期刊發行中位居首位,深受全區少數民族婦女的喜愛。《伴侶》雜誌在全國範圍發行,這兩種期刊融思想性、藝術性為一體,是各族婦女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新疆婦婦旅行社是宣傳新疆的窗口,她們熱情周到的服務,會使更多的人了解美麗富饒的新疆,感受到新疆濃郁的民族風情。新疆是個神奇的地方,新疆各族婦女姐妹勤勞善良,自治區婦聯熱情歡迎全國各地、海內外的婦女工作者及婦女姐妹們到新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