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林潤的結果 展開

林潤

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進士

林潤(1530-1569)明代福建莆田城內下務巷人(現屬荔城區),字若雨,號念堂。嘉靖進士。由臨川知縣官至南京御史,不畏權貴。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進士。初任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知縣,后授南京山東道御史。

人物生平


林潤任職期間,正色立朝,敢於嚴懲奸惡。先後彈劾祭酒沈坤殺人案、嚴世藩死黨鄢懋卿五大罪狀,章奏嚴嵩之子嚴世蕃及羅龍文之大逆罪。
林潤故居
林潤故居
林潤所處的時代內外交困,政治腐敗,嘉靖皇帝昏庸無能,任用奸臣。當時,首輔嚴嵩和他的兒子嚴世蕃工部左侍郎,專橫跋扈,籠絡黨羽,獨攬大權,權傾朝野,萬民切齒。朝中正義之臣個個氣憤填膺,不少大臣仗義執言,上疏彈劾嚴嵩父子種種罪行。但是,昏君不聽忠言,袒護了嚴氏父子。結果後來一個個被嚴氏父子以莫須有之罪名加以陷害。有的被殺害,有的流放邊疆,有的下獄治罪,有的降職,有的削職為民。一時,朝中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無人敢言及嚴氏父子之事。林潤秉性剛直,調任南京山東道御史時,為國為民,忠直敢言,勇於針砭時弊。嚴嵩之子嚴世蕃對林潤直言諫諍,心有畏懼,想方設法拉攏收買。林潤要赴任時,嚴世蕃假意特地備辦酒席為他餞行,還請了其他御史陪同。酒席之上大家只說些客套話,不敢多言,免得觸犯嚴氏父子。林潤的態度與眾不同,無所顧忌,在席上高談闊論,談笑風生。嚴世蕃覺察到林潤的舉止有些反常,心裡感到不踏實。酒後,他便托賓客與林潤敘談。說客說,嚴侍郎望你不可隨便議論朝政,以免惹來禍災,往後還是少說為佳。但是,林潤把嚴世蕃的話當作耳邊風,他不屈服於嚴家父子的淫威,敢於直言。一調任南京山東道御史就先後彈劾祭酒沈坤、副都御史鄢懋卿等人罪惡。他對嚴氏父子肆意妄為,結連黨羽極為痛恨。

故居


莆田境內,明代名人的故居能完整保存到現今的,為數不多,其中,御史林潤的故居就是其中之一。
林潤故居也稱為“御史大夫第”,原坐落於莆田城關下務巷,建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當時宅第規模宏大,坐北朝南,臨街有大門七個,小門二十一個。大門懸掛“諫臣世第”匾額;其門額枋板上就有楷書“御史大夫第”5個大字。大門聯為“九牧家聲大,諫臣世澤長”,宅內大廳4進,兩旁依次為正房、廂廳、廂房及護厝等,為落檁品架本結構,間有天井,青磚大埕等。每廳形成一個單元,由一個大門出入,整體錯落有致,又主次分明,布局十分嚴謹。採光、通風、排水等設備良好。整個建築群原佔地近6000平方米。400多年來,經過幾個年代的修繕,其主體建築迄今依然保持明代士大夫官宦第的特色。2002年,因舊城改造需要,故居最核心的建築被整體易地搬遷至現在莆田一中新校園的東南側。政府撥巨資修繕,保持了林潤故居的原貌。
如果站在校園高處瞭望,可以看到林潤故居建築群有一條明顯的南北中軸線,沿中軸線用連續對稱的房廳,形成自南至北前高后低逐步展開的建築序列,蔚為壯觀。走近看,第一道是照牆,繞過照牆就看到了南大門,門上“御史大夫第”的枋板字跡雖經磨損,但依然可辨。門兩旁就有一堆螺旋形保鼓石,十分古樸。進了南大門,往北走,依次是下廳、中廳、綉樓。各大廳之間和廂廳之間配有天井間隔,天井的左右為廊屋。下廳是正厝的第一進,古建築布局、結構和裝飾都特別講究。其最主要特點是前後出檐均深達三米,因此形成的廊道就特別寬敞。而由於后檐伸,於是在平常只有一廳四房架構的後房又加添一房,形成一廳六房的獨特布局。大廳寬七米,採用明代廳堂建築特用的抬梁移柱的手法,廳前廊檐和廳內梁架的斗拱均施以簡樸的雕飾,是莆仙明代民居建築中十分罕見的。與下廳平行的東廂房原為客廳,廳的後部福堂用八扇格扇門隔開,堂上保留古色古香的擺設。
林潤故居的東邊原是一條小巷,所以臨巷加建一排護厝,共五間房,中間一間還開了一個向東的門。邊門與南正門格式相似,只是門額板上寫的是“世諫臣第”四個字,門前的抱鼓石也換做方形的枕石。
值得一提的是,林潤故居又是我國當代著名半導體專家、中科院院士林蘭英(1918-2003年)的故居。林蘭英自出生到赴美留學之前,一直生活在這座古民居中。林潤故居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故居內有“林蘭英紀念館”。

憂國憂民


他冒著殺身之禍,在大學士徐階的支持下,與同僚御史鄒應龍多次上疏劾奏嚴氏父子和幕客中書羅龍文,搜刮民財,殘害百姓賣官受賄等罪狀。他的奏疏得到嘉靖皇帝的准許,嚴世蕃先被治罪。嚴嵩削職為民寄食墓廬至死。下旨把嚴世蕃發放雷州戍邊,羅龍文發配潯州充軍。嚴世蕃通過關係不去雷州,中途潛回江西分宜老家。羅龍文到潯州后也逃回老家徽州。他們在家鄉繼續作惡多端,兩人常往來,圖謀不軌。嘉靖43年(1564年),皇帝下詔命林潤巡察江南江防。他到江西巡察時得知嚴、羅違抗聖旨均不在戍所,並在家為非作歹,壓迫百姓。林潤查明實情后,上疏彈劾嚴羅兩人罪惡。嚴世蕃“乘軒衣蟒,有負險不臣之心,日夜與龍文誹謗朝政,盅惑人心。”嘉靖皇帝大為憤怒,立即命林潤前往拘捕押赴京都問罪。嘉靖44年(1565年),嚴世蕃、羅龍文等人被依法處死。並從嚴家搜查出家財二百萬兩,一時大快人心。《明史》評嚴嵩父子之敗,乃”發於鄒應龍,成於林潤”。

人物評價


后擢南京通政司參議,升僉都御史,巡撫蘇松。此時倭寇屠掠興化城,林潤特疏請朝廷發帑金賑恤,並免征賦稅三年。並乞發公帑重建興化府學,他又發起修築加固東角鎮海堤以防潮水為害,后邑人在和美巷造“林公祠”,崇尚其忠政愛民之德。著有《願治疏稿》。林潤被擢為南京通政司參議、太常少卿。隆慶元年(1567年)出任應天巡撫,有盛名,多寬政。居官三年,病逝於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