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濤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王二濤,男,1979年9月出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黨委委員、研究員。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2003年大學畢業后,被推免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讀書,何祖華是王二濤讀博期間的導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植物-微生物共生的營養交換和遺傳改造
植物和微生物共生及相關激素信號轉導
從事植物和微生物共生的分子機理研究。
(1)模式植物水稻苜蓿和菌根真菌共生的分子機理;(2)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分子機理;(3)模式植物對共生相關激素strigolactones識別及信號轉導;(4)非豆科植物水稻、玉米小麥結瘤固氮可行性的探討。
代表論著
1. ET. Wang. et. al. Control of rice grain-filling and yield by a gene with a potential signature of domestication. Nature Genetics 40, 2008.
(Preview Article: Y, Wang, J, Li. Rice, rising. Nature Genetics. 40, 2008. Preview in Nature Review Genetics: G, Chris. Plant genetics: Rice stands up. Nature review genetics 9, 2008)
2. ET. Wang. et. al. Duplication and independent selection of cell-wall invertase genes GIF1 and OsCIN1 during rice evolution and domestication. BMC Evol. Bio. 10, 2010.
3. ET. Wang, et. al. A common signalling process that promotes mycorrhizal and omycete colonisation of plants. Current biology 22, 2012.
(Preview Article: Mycorrhizal Symbiosis: Ancient Signalling Mechanisms Co-opted. Current biology 22, 2012)
4. E. Gobbato, JF. Marsh, T. Vernié, ET. Wang, F. Maillet, J. Kim, J. B. Miller, J. Sun, SA. Bano, P. Ratet, K. Mysore, J. Dénarié, M. Schultze and G.E.D. Oldroyd. A GRAS-type transcription factor with a specific function in mycorrhizal signalling. Current biology 22, 2012.
(Preview Article: Mycorrhizal Symbiosis: Ancient Signalling Mechanisms Co-opted. Current biology 22, 2012)
推翻教科書的“糖”理論
2010年,王二濤正在英國做博士后。在克隆一些共生植物基因時,王二濤發現,有些問題根本無法用已有的“糖”理論解釋。儘管許多科學家一直沒找到糖的轉運蛋白,不知道糖究竟從何而來,卻堅持認為: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為共生的菌根真菌提供碳源營養的主要形式。多年來,也很少有人提出質疑。1999年,有科學家通過碳標定實驗得出“糖可能是碳源營養的主要形式”這一結論。雖然並不是直接的證據,但科學界對此深信不疑。
菌根真菌的脂肪酸主要由植物合成,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脂肪酸只用來合成真菌的細胞膜。那麼,營養源有可能是脂肪酸嗎? 
2017年6月8日,王二濤團隊在《科學》上發表論文,通過穩定同位素標定實驗,首次否定了糖是植物傳遞給菌根真菌主要碳源形式。揭示了脂肪酸是光合作用碳源的主要傳遞形式,推翻了傳統認識,對於理解生態系統碳氮循環具有重要的意義。
研究成果
2020年12月10日,王二濤團隊在《自然》上發表論文,揭示了豆科植物為什麼能結瘤固氮這一科學謎題。該項研究發現了控制豆科植物根瘤共生固氮的關鍵分子模塊,不僅加深了人們對共生固氮的理解,也為非豆科植物皮層細胞命運的改造奠定了基礎,為今後減少作物對氮肥的依賴,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獲得榮譽


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8年“中國青年科技獎”;
2019年“CSPB傑出青年科學家獎”和2020“科學探索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