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營鎮

利川市下轄鎮

汪營鎮位於利川市西部,是八百里清江的源頭。全鎮國土面積355.02平方千米(2017年),4個居委會,轄47個村,55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8834人(2017年)。東與涼霧鄉接界,南與忠路鎮相連,西與重慶市石柱縣接壤,西北與建南鎮謀道鎮毗鄰,北與南坪鄉交界,326省道、滬渝高速徠、宜萬鐵路和渝利鐵路穿鎮而過。交通便利,物產豐盈,正在規劃與建設中的農業科技園、清江土家民族風情園、白羊塘物流園、石壩建材工業園,逐漸成為投資熱土。

汪營鎮區現有建成區面積近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萬人。鎮區現有清源街、萬福大道、大唐路、興盛福路、百和街等五條街道,街道全為混凝土路面。近幾年,城鎮化建設取得了較大發展,新建了水廠、垃圾處理場,安裝了集鎮路燈,鎮區現有市二中、鎮一中、鎮二中、鎮希望小學等中小學四所,鎮中心衛生院為一級甲等醫院,人居環境和投資環境有了明顯改善。汪營鎮屬典型商貿型、交通樞紐型小城鎮,商業貿易十分繁榮,是利川市西部地區農副產品集散地和商品交換的重要據點,集鎮內設有黃連交易中心和屠宰市場。農曆二、五、八趕集,趕集人數最高時達2萬人。

歷史沿革


民國初,流寇餘黨擾境,有汪姓者率鄉民立營禦敵,因以為名汪家營。民國時設過區和鄉公所,解放後設汪營區。1958年改汪營公社,1961年復為汪營區。1975年撤區並社,為汪營公社。1984年為汪營區。1986年析汪營區置石壩鎮。1996年撤汪營區,設市轄汪營鎮。
1996年,汪營鎮面積325.7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轄交椅台、沙子坎、蘇家橋、巷子口、甘泉、五七、井壩、興盛、貊丘、新房、秀水、香樹、釣魚、梨樹、白泥塘、大跳墩、白屋庄、白羊咀、小溪、石板水、清江、十戶場、馬鞍山、石朝門、大溝、林口、天上坪、手爬岩、皂角嶺、團合、白羊塘、高筍塘、石門坎、石廟子、魚泉、插旗、王家寨、興隆、水杉壩、冷槽口、石碾壩、鷂子池42個行政村;石壩鎮面積74.3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高坎子、大路平、石壩、齊躍橋、雙嶺子、紅鶴壩、馬道壩、蔬菜8個行政村。
?年,撤銷石壩鎮,併入汪營鎮。2004年,鎮政府駐汪營,人口89799人,面積524平方千米,轄清源、五七、齊心、沿江4個居委會和蘇家橋、插旗、石朝門、冷朝口、十戶場、天上坪、興盛、水杉壩、石碾壩、新房、馬安山、貊丘、釣魚、梨樹、秀水、香樹、井壩、巷子口、交椅台、沙子坎、甘泉壩、白泥塘、白屋庄、大跳墩、興隆、魚泉口、高筍塘、團合、石廟子、石門坎、白羊塘、皂角嶺、林口、大溝、白羊咀、石板水、小溪、清江、王家寨、鷂子池、石壩、雙嶺子、紅鶴壩、馬道壩、齊躍橋、大路坪、高坎子47個行政村。
利川市轄鎮。面積52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0984人(2010年六普)。轄5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清源居委會。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2802102:
249121沿江村 200122蘇家橋村201220插旗村202220石朝門村
203220冷槽口村204220十戶場村205220天上坪村206220興盛村
207220水杉壩村208220石碾壩村209220新房村210220馬鞍山村
211220貊丘村212220釣魚灘村213220梨樹村214220秀水村
215220香樹村216220井壩村217122巷子口村218220交椅台村
219122沙子坎村220122甘泉壩村221220白泥塘村222220白屋庄村
223220大跳墩村224220興隆村225220魚泉口村226220高筍塘村
227220團合村228220石廟子村229220石門坎村230220白羊塘村
231220皂角嶺村232220林口村233220大溝村234220白羊嘴村
235220石板水村236220小溪村237220清江村238220王家寨村
239220鷂子池村240220大路坪村241220高坎子村242220石壩村
243220雙嶺子村244220紅鶴壩村245220馬道壩村246220齊躍橋村
247121清源村248220齊心村

行政區劃


汪營鎮政府駐汪營,面積524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47個村委會:
清源五七齊心沿江蘇家橋插旗
石朝門冷朝口十戶場天上坪興盛水杉壩
石碾壩新房馬安山貊丘釣魚梨樹
秀水香樹井壩巷子口交椅台沙子坎
甘泉壩白泥塘白屋庄大跳墩興隆魚泉口
高筍塘團合石廟子石門坎白羊塘皂角嶺
林口大溝白羊咀石板水小溪清江
王家寨鷂子池石壩雙嶺子紅鶴壩馬道壩
齊躍橋大路坪高坎子  

旅遊


福寶山

汪營鎮
汪營鎮
福寶山原名“佛寶山”。福寶山過去叫佛保山,因山上建有白雲寺,寺中供奉釋迦牟尼,山民有求佛保佑之意,因而得名。被譽為“世界蒓菜之都”、“中國黃連之鄉”。福寶山生態旅遊區總面積44.5平方公里,以福寶山林場為主體,包含福寶山藥材總場及水庫營養處部分地段,交通便利,距重慶萬州和州府恩施僅120千米,距利川城區35千米,距318國道和漢渝公路僅10千米,距規劃建設中的宜萬鐵路站點和滬蓉高速公路出口也僅有15千米左右。
福寶山有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旅遊區內生物資源十分豐富,種類繁多,有各種維管束植物98科132屬257種,其中珍稀瀕危植物有珙桐、水杉、銀杏、巴東木蓮、紅豆杉、香果樹、禿杉、鵝掌楸等十餘種;野生動物資源有204種,其中珍稀動物20餘種,主要有香獐、麂、水獺、果子狸、紅嘴相思、紅腹錦雞等;名貴中藥材主要有黃連、人蔘、天麻、黨參、田七、厚朴、黃柏等。有人工林及天然林3萬餘畝、大小河流29條,形成自然水庫5座,湖面面積達5000多公頃。旅遊區屬高山丘陵地帶,山勢平緩,大部分地段海拔在1400-1600米之間,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2.7℃,最高月均氣溫21.3℃,最低月均氣溫-1.8℃,是旅遊、療養、避暑及民俗風情考察的理想場所。
福寶山是蒓菜的盛產之地。蒓菜又名水葵、馬蹄草,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屬睡蓮科,其貌似嬌美的睡蓮,碧綠鮮嫩,風味獨特,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有清熱解毒、防癌治癌之功效,早在晉代即為貢品。蒓菜也是一種珍稀名貴的蔬菜,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生長歷史,在國內只有杭州西湖和利川福寶山生長。福寶山蒓菜現已出口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尤以日本為最,年產值達6000多萬元。

白雲寺石

白雲寺風景區:白雲寺又名“九龍歸位”,相傳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三國劉備入川,路經此地發現風景秀麗,四周八龍朝山,欲建都於此,但獨少一龍,故放棄之,后入成都,孔明知道此事後,對劉備說:“您只數了八龍,您自己就是一龍,唯獨忘記您自己,其實是九龍歸位”,皇叔恍然大悟,可趕到這裡時,發現已建了寺廟白雲寺。又有人說此寺始建於明,復修於清,終毀於文革等,眾說紛紜,給白雲寺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清江源

清江,古稱“夷水”,又名“鹽水”,是長江中游在湖北境內僅次於漢水的第二條支流。其名始見於《禹貢》,《漢書·地理志》、《水經注》亦皆有記載。清江之先稱夷水,是土家族先民——巴人(白虎夷)的緣故,故至今人們稱她為土家人的母親河;而鹽水的得名,則定然是與它流經的地域產鹽有關,如長陽漁峽口之鹽池溫泉、巴山峽的鹽泉,至新中國建立前都還有人在此煮鹵熬鹽。又榔坪有咸池河,賀家坪有白咸池等等。魏晉時期的酈道元在為《水經》作註:“夷水,即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見其清澈,因名清江也。
汪營鎮
汪營鎮

福寶山漂流

汪營鎮
汪營鎮
漂流按國家AAAA景區精心設計開發建造,它位於海拔1400米、總面積44.5平方公里的佛寶山國家森林公園內,距滬渝高速公路汪營出口僅7公里。漂流起點為青崗河源頭,終點為忠路鎮永興村,河道全長5.8公里,落差165米。佛寶山大峽谷漂流以迷人的峽谷風光、淳樸的土苗風情、獨特的地質景觀、清幽碧綠的河水為依託,精心打造出一個集漂流激情運動、峽谷探險穿越、森林康體娛樂、民風民俗體驗等綜合性的原始峽谷風情漂流景區

賀龍紀念碑

徠“賀龍智取汪家營”,紅軍十進十齣汪營,打土豪分田地,活捉匪首李鐵拐。

白雲寺石佛

白雲寺石佛位於福寶山白雲峰上,該石佛為明代白雲寺遺物,白雲寺佛是用砂石雕刻,底座高40厘米,寬1.5米,石佛盤腿座上,通高2.25米,頭中心線長55厘米,橫軸長34厘米,肩寬70厘米,兩耳垂肩,面帶微笑,神態慈善,全身金漆裹身,造型端莊。該石佛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現寺廟已毀,石佛金漆剝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