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7條詞條名為李瑞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內地男演員
- 曾任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
- 中國大學生籃球運動員
- 貴陽市花溪區委書記
- 國家勞動部人力資源師系列專家組成員
-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 原第四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 山東沂南籍烈士
-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
- 酒泉市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
- 白血病患兒
- 榆林市政協原副主席
- 海原縣南華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
- 江蘇省道德模範評選候選人
- 中學一級教師
- 中國通信建設集團原總經理
- 邯鄲市委組織部駐魏縣小姜村工作隊員
- 成都理工大學教授
- 保定民生耳鼻喉專科醫院醫生
- 南陽師範學院環境科學與旅遊學院教授
- 元盛電子高級工程師
-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副主任醫師
- 著名造型師
- 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學博士
- 江西都昌籍烈士
-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副教授
- 製片人
- 貴州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副教授
- 上海金融學院應用數學系副教授
- 蘇州大學教授
- 江蘇康乃馨廣告有限公司媒介部經理
- 包頭市廣播電視局局長
- 合肥藝星醫療美容醫院執業醫師
-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碩士生導師
- 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骨科醫生
- 上海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 賀蘭縣刑偵大隊民警
- 廣東畫家
- 舉重運動員
-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
- 原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 安徽畫家
- 大連交通大學副教授
- 濱州市市場保供穩價專班青年志願服務隊志願者
- 鄭州市中牟縣人民醫院人員
- 河南省駐馬店市基礎教學研究室職工
李瑞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徠李瑞,男,1963年1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副主任醫師,1986年畢業於天津中醫學院針灸系,任教於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從事中醫、針灸、推拿的教學、臨床和科研工作。其間於北京中醫藥大學獲針灸學專業碩士學位,中醫醫史文獻各家學說專業博士學位。
李瑞,博士、副教授。1986年畢業於天津中醫學院針灸系。此後一直在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從事中醫、針灸的教學、臨床及科研工作。對中醫針灸的經典理論及腧穴有較深入的研究。
主編中醫針灸專著30餘部,撰寫學術論文40餘篇,主持及參加各級科研課題10餘項,曾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中醫藥學會三等獎,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學一等獎、科技進步一等獎。
李瑞[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著作
潛心研究經絡腧穴理論,尤對特定腧穴的理論及臨證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和心得,如對採用五行互藏理論對五輸穴的主治作用進行深入的論述,認為《難經》中“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對應於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的主治作用,應從五行之中復有五行的角度認識和理解,如此才能對五輸穴中不同經脈、不同五行屬性的治療有著較為合理的解釋。五輸穴向心性的流注方向與十二經脈的半離心半向心不同,究其原因是兩者是兩種不同的理論淵源,五輸穴的向心循行體現了四肢為本,陽受氣於四末的傳統理論,同時,陰經五輸穴的以輸代原也證實了五輸穴與原穴的密切聯繫,兩者都是以原氣循行為依據,因此,在人體之中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循行體系,即十二經脈如環無端的營衛氣的流注,以及十二經脈自手足末端向軀幹部的原氣的向心性循行。在交會穴理論上,交會不是交叉,因此交會穴不是經脈之間的交叉點,而是經脈脈氣盛大融合之處,而交會穴中80%以上為正經與奇經的交會,而大部分交會穴亦分佈於頭身軀幹部,這也正是奇經蓄溢調節、統率作用的反映,是氣街理論的在經脈中的實際體現,等等。
其也長時間從事腧穴的教學研究,對腧穴的取穴、定位、穴性功能等有較為系統深入的研究。認為現行的許多腧穴定位不符合臨床實際,注重取穴的實際操作性,不能單從骨度上量取穴位,穴位在不同的人體、不同的疾病都存在著不同,因此,穴位的尋取應以實體為主,以揣、攝等手法尋找取穴的手感,如此才能真正達到取穴的目的,提高針感和療效。另外,對於腧穴主治作用的理解應從穴性入手,深入研究穴位的不同特定,如此才可與臨床證相結合,切實應用適當的腧穴。
在針刺方面,認為針感可以分為四個不同的層次,不同層次的針感決定了不同療效,而現在的迎隨補瀉法只是傳統迎隨補瀉的一部分。其十分注重臨床,認為臨床是中醫、針灸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靈魂,因此十數年一直堅持臨床診療,採用針灸、推拿、中藥治療各種疑難雜病,對臨床常見的病因病機進行深入分析,提出其治療的宜忌,如面癱的病機為任督失衡,治療當以任督為主,頭為諸陽之會,陽有餘而陰不足,故不可妄用灸法。腰痛可從經脈、病因等角度辨證,但更應注重從骨傷方面辨證,如此才能達到治本的目的。將傳統理論應於臨床辨證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
李瑞[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著作
《徠針灸腧穴彩色圖譜》(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年獲北京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三等獎。
(2)論文主要著作:
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如:
1)《中醫雜誌》:通陽法在針灸臨床中的應用、通腑法在針灸臨床中的應用;
2)《中國針灸》:從中醫發生學考證經絡之實質、十二經脈氣血流注與五輸穴向心性循行方向相悖的探討、從五行互藏理論探討五輸穴的五行屬行及其主治規律、髓海虛實探析及臨床應用。
3)《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迎隨補瀉古今異同辨析、中醫方證客觀化研究初探;
4)《針灸臨床雜誌》:嘔吐從腎論治的探討、試論經氣的內涵與組成等。
5)《中國中醫藥學報》:命門位置爭鳴的思考。
6)《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試論“腎無實證”與腎命學說的理論淵源
主編中醫、針灸專著20餘部,參與編寫10餘部。
如《針灸腧穴彩色圖譜》(中國中醫藥出版社);《針灸學》(工人出版社);《執業中醫師臨床診療禁忌叢書》--《針灸科分冊》、《骨傷科分冊》(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袖珍針灸快速取穴圖卡》(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等。
(3)課題:
主持及參與校級及國家和部局級課題10項。
主持中醫藥大學校級課題:“針灸治療戒斷綜合征的臨床觀察及機理探討”、“針灸醫案中古代針灸臨床思維方法研究”。
參加國家重大科研項目(973課題)“方劑配伍中關鍵問題”(第四名);
國家科技部“方證對應的方法學研究”(第四名);
國家教委博士點課題“腧穴三維結構”(第五名);
中國中醫藥管理局“艾灸足三里預防流感的多中心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第四名);
北京市科協科研課題“針灸腧穴學多媒體教學系統”(第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