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風險
企業經營風險
企業經營風險是從風險產生的根源看,可分為可控風險和不可控風險,可控是指是否人為可控。那麼,可控風險中的人為因素是什麼呢?由於有不同利益的偏好,不同的人對風險的意識、對風險的態度就不一樣。比如內控有時會與企業戰略產生矛盾,原因就在於CEO和CFO有不同的利益偏好,CEO要擴張、要投資,要併購;CFO則更關注一系列風險問題。
對於風險的意識,有的人淡薄,有的人關注。對於風險的態度則有的人敢於、願意冒險;有的人知道有風險,他覺得可以試試;有的人則厭惡、害怕風險。到拉斯維加斯的賭場上,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三種人。對風險不同的意識和態度使人產生了不同的行為,而不同的行為則決定了這個企業風險的大小。
企業風險是指某一對企業目標的實現可能造成負面影響的事項發生的可能性,企業在制定和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風險,所以需要進行風險管理。企業風險管理就是通過分析公司的內外風險,制定系統的管理策略來處理這些風險,從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實現企業的目標。風險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企業風險管理框架要素包括:內部環境、目標制定、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監控。
每個企業都是在風險中經營的,小企業也不會例外。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是極大的,但相對而言,風險對小企業來說遠遠超過大企業。小企業雖然“船小好掉頭”,但它由於“本小根基淺”,故只能“順水”,不能“逆水”,不能左右風險的發生。從實際情況看來,小企業消化吸收虧損的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小企業更應了解在經營中可能遇到的風險,以求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創業風險 這類風險主要在企業創業的初始時期容易發生。它的主要特徵有三個:一是在企業的所有經營風險之中最早到來;二是它有相當的隱蔽性,業主不易覺察或無暇顧及;三是它是小企業其它經營風險的根源。這類風險尤其值得創業者防範。小企業容易出現的創業風險有:業主過分注意產品的研製、生產而忽視了事關企業長遠發展的問題,如企業產權的明晰、管理體制的規範等;對市場的潛在需求研究不透徹;對市場變化趨勢沒有預見性;對宏觀行業形勢的估計過於樂觀;經營者缺乏全面管理的能力;沒有建立必要的財務帳目;設備和技術選擇不當;低估所需資金,忽視稅務。
許多成功的小企業,在達到一定的規模后,業主或經理髮現由他一個人唱“獨角戲”管理企業全部業務的局面難以為繼。此時就需要將部分管理工作授權其他人承擔而由自己抓主要工作。一般認為,生產過程比較簡單的企業,職工人數達25人以上便會產生這種需要。如果生產工藝和銷售職能較為複雜,即使職工人數達不到25人,僅靠經理和業主個人也難以有效地經營企業。授權風險的主要表現有:人員選擇的不確定性;不能授權別人分擔沉重的責任和繁雜的決策事務;存在心理障礙,授權者認為“只有我才能幹好”,缺乏選拔和指導別人的能力;對下級缺乏信任感;業務發展,責任增加,但業主或經理用於經營管理企業的時間並沒有增加。
當小企業發展到有職工150到250人的水平時,就會面臨企業的領導風險。處於擴張趨勢的企業一到這個階段,經營者就需要一套新的管理體制和技巧。經營者應該放棄過去曾經為自己帶來成功的老經驗、老辦法,重新學習現代管理知識。領導風險的主要表現有:僅業主或幾個合伙人無法承擔逐漸變大的企業的管理責任;不願授權別人分工負責並建立一個管理班子;不採用有效的領導和管理方式,一切靠自己的老辦法;對具有領導才能的專門管理人才不能堅定不移地起用。
當企業經營達到一定階段,原業主已無力繼續提供所需資金。尤其是發展迅速的增長型企業,往往會面臨資金不足的籌資風險。它們便會從各種渠道籌措資金,例如,發起人增股;向公眾招股或尋求無擔保貸款;請金融機構認股或給予定期貸款;從租賃公司租賃設備等。問題在於每種獲得資金的途徑都是各有利弊,如果經營者不善於揚長避短,為我所用,便會陷入困境。
有些小企業在度過了一段好時光后開始自滿,過分自信,急於求成,企圖來個“大躍進”,但沒有做好躍進的準備。或者放棄了過去獲得成績的踏實作風,把精力和時間范在投機或其他事務上。許多事證明,這些發展前景充滿希望的企業經營者被勝利沖昏了頭腦,驕傲自滿,結果還是被成就風險所壓垮。成就風險的主要表現:滿足於眼前成就,開始注重個人享受,對市場佔有率和利潤的下降不以為然;不注意新的競爭形勢、技術變革、原材料替代、新產品和消費者愛好的變化。
隨著時間的延續,企業的原管理者會逐漸衰老,年齡的增大,事務的繁忙,會使其越來越無法像當初那樣勝任自己的工作。而當創辦人或業主死亡、長期生病或喪失工作能力時,持續經營風險就會降臨。此時出現三個問題,首先是由誰來照看企業的管理;其次是解決表決權或控制權的分散,推動統一的控制,尤其是家族制企業,家屬間在企業一控制上的意見分歧,將為企業帶來災難。最後一個問題是接班人要求獲得其他所有者(股東)、職員、僱員的擁護和支持,還要獲得金融機構、客戶和供應商的信任。深謀遠慮的企業所有者從企業一開始就能認識到遲早都會遇到這一問題。但是許多小企業所有者不願考慮自己離開這個世界時出現的問題,而企業則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持續經營風險主要表現在:在風險降臨時沒有準備好由誰來接替管理責任;二把手在企業里沒有佔有必要的股份;沒有授權,缺少規劃,過分自信;遺產稅產生的債務。
這種風險主要表現為損益表上利潤的期末餘額巨大,但實際上企業現金錶中的期末數額卻小到幾乎為零甚至是負數。經營者以為,帳面上的利潤就是現金,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這是因為賒銷雖然也計入收益,但銷售時並沒有收到現金。另一方面,賒銷增加了銷售/存貨的成本,但並沒有立即支出現金。這種誤解往往使企業的現金狀況發生假象,經營者因而在企業擴張或新項目上馬時忽視了對現金供需的平衡核算。現金是企業的血液,從日常經營活動看,只有提供足夠的現金,企業才能正常運轉。沒有充足的現金,將給企業帶來嚴重後果,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因而降低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信用等級,最終使企業資金周轉不靈,甚至資不抵債,走向破產。現金風險主要表現在:業主只對企業的主要財務指標如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等感興趣,而忽視了指標掩蓋下的問題;過分注意利潤和銷售的增長,而忽視手中掌握的現金;固定資產投資過多,使企業的變現能力降低,導致資金沉澱;企業規模盲目擴張,缺乏相應的短、中、長期計劃。
我區國有企業由於開展全面風險管理工作起步較晚、推進較慢,管理水平還不能適應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風險管理工作發展也不夠平衡,部分企業還沒有建立風險管理體系,防範和化解風險能力不強。
此外,有的企業由於缺乏風險意識,對重大決策、重要生產經營活動的法律論證和審核把關不嚴,因而面臨較為嚴峻的風險防控形勢。
業內人士認為,在我區國有企業中,有的存在決策程序不夠科學、規範,先決策后論證、項目論證與實際投資效果偏差較大等現象,企業投資風險隱患較大。尤其在併購或合資項目中,存在的問題更多。如有的企業對合作方情況調查了解不深入,合同或協議存在缺陷和漏洞,埋下風險隱患;有的企業股權設置不合理,不利於重大決策風險的控制,甚至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有的企業自有資金不足,整體負債較高,負債結構不夠合理,財務負擔沉重,資金鏈一旦斷裂,將難以為繼;有的企業集團風險管控能力不強,對子公司的風險預警、風險識別、風險管理、風險控制和化解的能力較弱。
投資風險;發展方式相對落後產生的風險;融資與債務風險;市場風險;生產運營風險;境外投資與併購風險;法律風險;人力資源和勞務糾紛風險。
肖文蓀同時提出了應對以上十個風險問題的辦法,即增強企業自身調控能力和水平;防止出現重大決策失誤;提高投資和項目管理能力;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防範財務風險及危機事故發生;進一步提高抗市場風險能力;有效防範生產運營事故發生;進一步增強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有效防範風險事故的發生;促進企業與員工和諧發展。
同時各監管企業針對年度風險報告中的風險隱患,要抓落實促整改;結合企業實際,紮實推進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開展風險評估,制定風險管理策略和解決方案;優化管理制度,建立適應全面風險管理要求的內部控制機制;強化考核監督,建立風險管理的監督約束機制,對違反有關規定和程序造成重大損失的有關責任人追究相應責任。
對於企業經營過程存在的各種風險問題以及相關處理方法,企業培訓講師王軍恆做出了以下總結:
公司治理實質的涵義就是基於一種受託責任的法律合同關係,並以此來規範各利益相關者的權利和義務,並讓他們充分發揮各自的功能。基於受託責任下的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即公司股東會、公司董事會、公司經理層以及對受託責任履行行為實施監督的公司監事會的權利和責任的法律確認和有效執行。有效的公司治理是防範企業經營風險,增加公司價值的組織保障。
從表面上看,安然、世通公司的倒閉是因財務舞弊引起的。但在實質上,這兩個公司都是由於在公司治理上存在嚴重缺陷,才導致公司在財務上造假行為成為可能,公司倒閉的根源在於公司治理。美國的公司治理科學性被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推崇,也是我國主要借鑒的。在美國公司治理中董事會設置最典型的特點是獨立董事制度,擔任大公司獨立董事的很多都是知名學者、教授,獨立董事在公司董事會人員中站多數,他們的作用主要是站在公正的立場,代表中小股東利益。但據調查,安然、世通公司的獨立董事是公司的獨立董事沒有在公司董事會中發揮應該起到的作用,導致公司治理失敗,內部控制制度沒有很好執行,造成公司經營風險。
我國在借鑒美國公司治理的獨立董事制度同時,也借鑒了德國公司治理的監事會制度。監事會在德國的公司治理中發揮著很關鍵的作用,但在我國,公司的監事會卻沒有真正發揮作用。
因此,控制企業經營風險,不但要有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構,更主要的是要有基於受託責任下的公司治理各責任主體的法律責任的有效履行。
所謂內部控制,是為實現經營效率和效果,財務報告的可信性及相關法律的遵循等組織目標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其實施者為公司董事會、經理層和其他員工。內控制度是企業為有效實現其目標而設計的內部制度安排,它是為整個企業而設計的系統,企業不應該有任何人能脫離該系統的控制而自由運作。
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就是授權和監督。公司所有人的許可權都是在這個組織中被授予的,並要得到有效監督。
世通公司所犯的錯誤在於公司大權握於個別人手中。公司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在公司董事會決議中發揮著絕對影響,並且首席財務官打破內部控制制度,下令有關部門違反行業慣例和會計準則調整會計處理。公司把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負有監督職能的內部審計的關鍵業務外包給會計師事務所,嚴重違反了內部控制原則。內部控制制度的失效,致使個人的權利不受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約束,導致公司財務舞弊成為可能,最終導致公司毀滅。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更是內部控制制度的缺失,中航油集團先後給公司派去的兩任財務經理都被公司董事長以種種理由調離,而集團派去的黨委書記在新加坡兩年多,一直不知道公司董事長從事場外石油期權投機交易,公司“一個人說了算”,內控制度在這裡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最終導致公司巨額虧損而破產。
正是由於注意到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會給企業造成重大風險,美國在2002年7月頒布了《薩班斯-奧克斯利》(sox)法案。Sox404條款要求公司在報送的財務報告中,對公司的內部控制架構和它的有效性進行評估,所有的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都要達到Sox404條款規定的標準要求。可見,內部控制制度對防範企業風險的重要性。
要能夠很好的防範企業經營風險,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企業風險防範制度。公司治理和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是從企業組織架構上控制因內部管理失誤造成公司經營風險。而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可能遇見的各種具體的風險,還必須建立相應的具體風險防範制度進行防範。如企業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資金流動風險,作業風險,法律風險,會計風險,信息風險,策略風險等。在中航油事件中,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報告認為,對油價走勢的錯誤判斷,沒有針對期權交易的風險管理規定,公司董事會特別是審計委員會就公司投機衍生品交易的風險管理和控制未能完全盡職,是導致中航油新加坡巨虧的主要原因。巴林銀行的倒閉也要歸根於沒有一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太相信它的僱員造成的,讓一個人即做交易又管理風險,這樣就等於沒有風險管理。
以企業經營風險為導向的審計方法稱為經營風險審計,通過專門的審計方法對企業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區別於傳統的財務審計。審計關注的重點不僅僅是企業財務錯報,而是通過對企業的公司治理、內部控制制度、企業經營策略、企業法律環境等方面的測試,評估企業的經營風險。以企業經營風險為導向的審計越來越被許多國家所重視。美國sox法案404條款要求公司管理當局在報送財務報告時對企業內部控制情況進行聲明,由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的經營風險進行評估。隨著以企業經營風險為導向的新的審計方法在審計理論研究與實務運用中的日趨成熟,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委員會(IAASB)、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的審計準則制定機構,都已制定和修訂了一系列的相關準則,簡稱“風險審計準則”。我國也正在借鑒國際審計準則和其他國家審計準則的經驗,積極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風險審計”相關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