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於竇六郎宅宴

初秋於竇六郎宅宴

"駱賓王(約626或627~684后),唐代詩人。調露二年(680)

詩人介紹


駱賓王(約626或627~684后),唐代詩人。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駱賓王和王勃楊炯盧照鄰齊名,號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其父官青州博昌縣令,死於任所。他7歲能詩,有“神童”之稱。父死後,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兗州瑕丘縣,在貧困落拓的生活中度過了早年歲月。高宗永徽(650~655)年間,為道王李元慶府屬,道王叫他陳述才能,他恥於自炫,辭不奉命。拜奉禮郎,為東台詳正學士。因事被謫,從軍西域,久戍邊疆。后入蜀,居姚州道大總管李義軍幕,平定蠻族叛亂,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時,與盧照鄰往還唱酬。儀鳳三年(678),由長安主簿入朝為侍御史,因事被誣下獄。次年,遇赦得釋。出獄后,曾北游幽燕,再度投身戎幕。調露二年(680),出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光宅元年(684),武則天廢中宗李顯廬陵王,積極準備改唐為周。這年9月,徐敬業(即李敬業)據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駱賓王參加了這一軍事行動,被任為藝文令,掌管文書機要。著名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就是這時寫的。11月,徐敬業兵敗,駱賓王下落不明。《駱賓王集》最早為中宗時郗雲卿所輯10卷本,其書已佚。明、清兩朝流行的有4卷本、6卷本和10卷本,所收篇目大致相同,均為後人重輯。清人陳熙晉駱臨海集箋注》后出,最為完善,有中華書局排印本。

作者簡介


駱賓王(626年?—687年?),字觀光,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唐代大臣、詩人、儒客大家,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
駱賓王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間,成為道王李元慶文學、武功主簿,遷長安主簿;儀鳳三年(678年)擔任侍御史,因事下獄,遇赦而出;調露二年(680年)出任臨海縣丞,坐事免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隨英國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撰寫《討武曌檄》。徐敬業敗亡后,下落不明,或說被亂軍所殺,或說遁入空門。
駱賓王詩作辭采華膽,格律謹嚴。長篇《帝京篇》,五七言參差轉換,諷時與自傷兼而有之;小詩如《於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涼慷慨,余情不絕,有《駱賓王文集》存於世。清代陳熙晉輯有《駱臨海集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