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聖旨的結果 展開
- 聖旨
- 詔令文書
聖旨
聖旨
聖旨,是指古代中國社會時皇帝下的命令或發表的言論。今常用於比喻,假傳聖旨。
聖旨是中國古代帝王權力的展示和象徵。
1. 帝王的意旨和命令。
漢 蔡邕 《陳政事七要疏》:“臣伏讀聖旨,雖周成遇風,訊諸執事,宣王遭旱,密勿祗畏,無以或加。”漢荀悅《漢紀·元帝紀下》:“延壽、湯 承聖旨,倚神靈,總百蠻之軍,攬城郭之兵,出萬死之計,入絕域之地。”《三國志·魏志·張遼傳》:“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遼 奉聖旨,豨 必不敢害故也。”唐杜甫《江陵望幸》詩:“甲兵分聖旨,居守付宗臣。”宋王讜《唐語林·品藻》:“上曰:‘李林甫之材不多得。’ 士淹 曰:‘誠如聖旨,近實無儔。’”《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使命口宣上皇聖旨:‘教 俞良 到德壽宮見駕。’”《花月痕》第四六回:“劍秋 口才,本是好的,對答如流。是日奏對,洋洋洒洒,大稱聖旨,就放個 岳鄂 節度。”老舍《寶船》第二幕:“皇上有聖旨,大夥兒用心聽!”
2. 今多用於比喻不能違反的意見或話語,有諷刺意。
3. 元 代特指從蒙語譯為漢語,多用白話的皇帝訓敕。
《<經世大典>序錄》:“國朝以國語訓勅者曰聖旨,史臣代言者曰詔書。”
4. 聖人的意旨。有時專用於 孔子。
漢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銘》:“休 少以好學,游心典謨,既綜七經,又精羣緯,鉤深極奧,窮覽聖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淮水》:“蓋丘明親承聖旨,錄為實證矣。”南朝 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若乃尊賢隱諱,固尼父之聖旨,蓋纖瑕不能玷瑾瑜也。”唐歐陽詹《懷州應宏詞試片言折獄論》:“夫子之言,蓋非於季路之雲也。后之人不窮聖旨,以為夫子美於 季路,任一時之見輕而折獄者十有八九焉。迂哉!斯人也!”
5. 佛教徒稱佛諭。
《金石續編·北齊宋顯伯等造像龕記》:“朝尋聖旨。”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大乘者,正理也,宜改先執,務從聖旨。”唐高墉《龍華寺窣堵波塔銘》:“彌勒佛前,親承聖旨。”
聖旨是中國古代帝王權力的展示和象徵,其軸柄質地按官員品級不同,嚴格區別: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右圖為明代正統年間聖旨。
聖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為上好蠶絲製成的綾錦織品,圖案多為祥雲瑞鶴,富麗堂皇。聖旨兩端則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為防偽標誌。作為歷代帝王下達的文書命令及封贈有功官員或賜給爵位名號頒發的誥命或敕命,聖旨顏色越豐富,說明接受封贈的官員官銜越高。
清朝的是官職越大顏色越多,多彩聖旨頒發給五品以上官員,發給五品以下官員的聖旨顏色單一,為純白綾。最高等的是七色聖旨。同時聖旨的軸柄質地也是按官員品級不同而有嚴格區別: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五品為黑牛角軸。關於聖旨的長度歷代並沒有硬性的規定。
“受命於天,天意之所予也,故號為天子者,亦視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春秋繁露·深察名號》。這是“奉天”的來源。至於“承運”,又牽扯到鄒衍的“五德始終說”。鄒夫子認為五行相生相剋,五行又配之五德,每一個朝代都代表其中一德,如黃帝尚土德、夏尚木德、殷尚金德、周尚火德。五德循環往複,朝代便興亡絕續。奉天成運皇帝,詔曰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奉上天之命而承世運之道的皇帝下詔書說”。欽此就是皇家專用名詞,就是到這裡結束的意思。其實真實的皇帝聖旨並沒有奉天成運,皇帝詔曰和欽此的這些套話,這主要是古代戲文中是這麼唱的,電視也這麼演,大家就認為是這樣的。一般古代聖旨分兩種:聖旨開頭是昭曰,是由皇帝口述旁人代寫的;而開頭為制曰,是由皇帝親手所寫的。
聖旨均為捲軸形式,軸柄質地按官員品級不同而有嚴格區別: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五品為黑牛角軸。據介紹,聖旨的寬度一般在33厘米左右,它的長度歷代並沒有硬性規定,長的可達5米,短的也有約兩米。
聖旨的材料看上去十分考究,均為上好蠶絲製成的綾錦織品,圖案多為祥雲瑞鶴,十分富麗堂皇。聖旨兩端則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為防偽標誌。聖旨的顏色也很有講究:顏色越豐富說明接受封贈的官員的官銜越高。根據明清的定製,給五品以上官員的聖旨顏色相對比較豐富,有三色、五色和七色的,五品以下的顏色一般為單一的純白綾。
有些聖旨還有另一個防偽絕招,聖旨的絹布上印滿了祥雲圖案,而且所有的聖旨開頭的第一個字,必須寫在右上角第一朵祥雲上。有待考證。
龍岐村出土的聖旨
價值從幾千元到數十萬不等。要到權威機構鑒定一下清制規定,頒給親王、世子、親王福晉、公主的為金冊,頒給郡王、郡王福晉的為鍍金銀冊,貝子及貝勒、貝子夫人、外藩蒙古親王、郡王貝勒的為龍邊紙冊。頒給五品以上官員的聖旨,顏色、底紋圖案比較豐富,有三色、五色、七色之分;給五品以下的官員,則顏色是純白色的。這些聖旨所採用的布料,是“江寧織造”專供皇宮頒發聖旨而織就的提花錦緞。頒發給五品以上官員的多彩聖旨,含有金黃、大紅、咖啡、赭石、橘黃等色,錦緞底紋有仙鶴、獅子、捲雲等圖案,絢麗多姿,雍容華貴。詔書均為33厘米寬,最長的為500厘米,最短的約有300厘米。
聖旨兩端織成兩條提花翻飛的銀龍,“奉天誥命”四個篆字端莊古樸,望之令人頓生威嚴肅穆之感。清代聖旨均用漢文和滿文合璧書寫,漢文行款從右至左,滿文行款從左至右,合於中幅書寫日期,並鈐蓋“制誥之寶”。聖旨內容由翰林院撰擬,經內閣大學士奏定后,再按品級填發。書寫則由皇帝從進士中親自評點選拔出來的最優秀者“庶吉士”來承擔。由於聖旨從擬稿到繕寫均由頂尖文化高手來完成,因而這些聖旨在頗富史料價值的同時,更具有極大的藝術欣賞價值。其行文的精悍洗鍊,幾乎達到了增一字嫌其累贅、減一字達意不確的程度。其漢文書法為端莊的小楷,氣度雍容,圓潤飄逸,布局奇正相參,跌宕有致,字跡筆畫突兀,猶如浮雕一般,歷經滄桑卻風采不減。
1、關於畢諴之父贈承德郎翰林院學士
母葛氏封恭人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未有躬自累善,而其後不振者也。朕豈吝於褒貺哉。爾畢矩乃翰林學士,畢諴之父,其性之義,其行之良,允文允武,四方之綱,慶延乃子,翰墨奇香,甚悼爾之,弗躬者也。是宜褒編,以彰潛德。茲特贈爾:承德郎,翰林院學士。爾靈不昧,其尚知榮。
敕曰:德之在人,親者父母均也。故朝廷追錫之典並逮之,爾翰林院學士畢諴之母葛氏,孝敬勤儉,貞靜淑懿,篤生哲嗣,克舉其官。茲特贈爾為恭人,九原有知,欽承無數。
敕命 大中四年五月二十八日之寶
2、關於畢諴授邠寧節度使
妻侯氏封夫人的聖旨
奉天承運
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爾翰林院學士畢諴,燃薪達旦,破卷通經,授以文職理宜然也。不意朕訪邊務,羌賊擾我河西,爾援古今頗牧,近在禁中。茲特授爾為邠寧節度使,錫之敕命於戲,威振夷狄。深眷元戎之駿烈功宣華夏,用昭露布之貔熏,暫錫武弁,另加丕績,欽哉。
敕曰:大臣有奉公之典,藉內德以交修,朝廷有疏爵之恩視夫皆而並貴,懿範彌彰崇嘉永。錫爾翰林院學士畢諴之妻侯氏,坤儀毓秀,月室垂精,錦線穿雲,佐夫子以青燈,肅針偃月,贈良人以征袍,治行有聲,亦宜榮寵。是宜贈爾為夫人,錫之敕命於戲,徽著蘭房委佗,如山河之足式儀隆桂殿儆戒若翱翔之不遑,金箋甫賁,紫誥遙臨。
敕命 宣宗十年九月三十日 之寶
3、關於畢言封亞中大夫的聖旨
奉天承運
皇帝敕曰:忠孝之家,庭訓早膺乎節義繩武之胤堂諭切凜乎綱常,光前無沗,貼後有方,爰申疏爵之榮,用章式谷之報。爾畢言,乃先王相國畢士安之子,耀州太原畢仲游之父,英資俊爽,目光如電,惠族睦宗,類晏嬰之貸眾,解衣推食同范純之好仁篤啟亢宗之嗣茂顯體國之忠,茲以覃恩,加贈爾為亞中大夫,錫之敕命於戲,麟趾超群,青鎖彰義方之訓,班衣煥采,紫宸表餘慶之光。
龍章遠紹馬鬛題旌
敕曰:龍樓彩煥遡大母之恩,斯鳳閣詔書,表皇朝之霈澤,爾知耀州太原畢仲游之母嚴氏,四德咸備,三從無忒,秀毓干城,徽音載著於史管,寵宣綸挬介福昆耀於彤章,茲以覃移,贈爾為淑人。錫之敕命於戲,輝增寶冊,純禧集於蘭房慶溢,寰宇景福,凝於月殿,壺范彌昭,金花永誥。
敕命 宋元佑五年八月十八日 之寶
明朝正德皇帝聖旨
明朝聖旨 只用一種漢文的文書來書寫;清代聖旨文書則分為兩種,用漢文和滿文合璧書寫,漢文行款從右至左,滿文行款從左至右,然後合於中幅而書日期,並鈐蓋“制誥之寶”或“敕命之寶”。專業人士告訴記者,聖旨上的漢文書法大多是端莊的小楷,這些字體氣度雍容,圓潤飄逸,布局奇正相參,跌宕有致,字跡筆畫突兀,猶如浮雕一般,歷經滄桑卻風采不減,令人驚嘆。據介紹,明清兩代聖旨的誥命和敕命(授予一至五品官員稱誥命,六品以下稱敕命)都是由翰林院撰擬的,然後經內閣大學士奏定后,再按品級填發。值得一提的是,清代書寫聖旨的人都是由皇帝從進士中親自評點選拔出來的最優秀者——“庶吉士”來承擔。由於聖旨從擬稿到繕寫均由頂尖文化高手來完成,所以行文精悍洗鍊,幾乎達到了增一字則嫌其累贅,減一字則達意不確的程度。因此這些聖旨在頗富史料價值的同時,更具有極大的藝術欣賞價值。
河北省邱縣文史工作人員日前在一位名叫孫登選的老人家中,發現一道“巨長”的明萬曆年間聖旨,長達360餘厘米,保存大致完好。
這道聖旨原件為青黃兩色絹本,通體有織錦雲紋,長度達到360餘厘米,寬度約為33厘米。兩頭無軸,略有破損,但字跡清晰可辨。聖旨前端為青色絹布,上有銀色雙龍圍繞“奉天誥命”四字。正文內容大意為:皇帝感激一位名叫孫維城的官員及其家人為國盡心儘力,讚揚孫維城為國事日夜操勞,表揚其成績顯著,敕封其為山西布政使。
聖旨文中列舉出孫維城歷經十三任官職。頒旨時間為萬曆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聖旨全文700餘字,字體為風格端莊的小楷,氣度雍容,圓潤飄逸,聖旨整篇布局工整嚴謹,跌宕有致,字跡筆畫突兀。聖旨中段及末端均蓋有皇家“制誥之寶”和“廣運之寶”的方形印章。
據邱縣文史專家楊鳳奎介紹,聖旨中所指的孫維城,字宗甫,是孫登選老人的先人,邱縣孫庄村人。他學識淵博,見多識廣,尤其精通聲律,善於寫詩填詞。1570年中舉人,后中進士。曾任湖廣道監察御史,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布政使。他為官期間清正廉明,愛民如子,這道聖旨正是孫維城被提為山西布政使時收到的。
康熙五彩聖旨
經聖旨的主要收藏者之一關堤村任氏家族成員任紹儉先生講述,任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名臣,深得康熙皇帝賞識,康熙認為是任璇之母教子有方,同時認為任璇之妻通明達理,賢良聰慧,為一流的賢內助。康熙皇帝於是在康熙四十年五月三日一天之內,連下了上述兩道聖旨。任紹儉說,2007年,他攜帶這兩件寶貝趕到北京中央檔案館,專家們看到后連連稱奇,說:“真是國寶,連中央檔案館都沒這東西!”
聖旨
河北省深州市委宣傳部2013年6月26日透露,該市東四王村日前在修訂村志時,發現兩張清代雍正時期的聖旨,這對研究清代時期文教禮儀提供了文字和實物佐證。
據聖旨保存者、東四王村77歲的村民孟國振介紹,雍正十三年(1735年),其先祖孟麟中武進士,官封陝西河州鎮標右營游擊,協副將之職,從二品。兩張聖旨為雍正皇帝分別敕封孟麟祖父母、父母的誥命。兩聖旨均為五色織錦所制,上面織就數十朵祥雲。由於年代久遠及歷史原因,聖旨周邊已出現絲狀或部分破損。每張聖旨橫長約2米,豎寬0.4米,正文部分均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漢字為2厘米見方楷書,分別寫有“孟麟之祖父敬持躬忠,能啟后威宣外,家傳之書,澤沛天地”、“孟麟之祖母劉氏壹儀,是式令問昭振劍之家,聲輝流奕世播絲綸之國”、“孟麟之父羲方俊,躬樹良型”、“孟麟之母崔氏,七誡嫻明三遷,勤令儀,不忒早流”等字樣,兩個紅色大印也清晰可見。
兩張聖旨開首為“奉天誥命”4字,正文部分每段皆以“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或“制曰”開頭。深州市文物部門稱,一般明清聖旨開頭多為“皇帝詔曰”和“皇帝制曰”,區別在於,“詔曰”由翰林院撰擬,內閣大學士奏定后,由皇帝欽定的庶吉士書法大家書寫,最後鈐皇帝玉璽,而“制曰”是由皇帝對他所器重的受旨人或重要事件親手書寫。因此,孟家保存的聖旨或為雍正皇帝親自書寫。
明成化年間聖旨
這道聖旨為明成化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對明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白圭進行的誥封,內容為對白圭生前功績的褒揚,並封贈其為榮祿大夫、少傅,謚號為恭敏。
此聖旨材料為七彩祥雲瑞鶴提花錦緞,現存總長2.5米、寬0.29米,聖旨正文部分用楷書書寫,行款從右至左,共計25行,145個漢字。尾處蓋有篆書“制誥之寶”璽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