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昆

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名

堅昆(漢語:Jiānkūn日本語:けんこん俄語:Цзянькунь),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名。唐代稱“黠戛斯”,元代稱“吉爾吉斯”,清代稱為“布魯特”。和境外的吉爾吉斯斯坦國的吉爾吉斯民族(境外稱吉爾吉斯族俄語Киргизы)同根同源,是一個民族。

基本概況


史記》作鬲昆;《漢書》除保留鬲(隔)昆稱號外,通稱之為堅昆;《魏略·西戎傳》亦作堅昆。首先將“堅昆”勘同於“柯爾克孜”的是初唐人,宋朝人繼承了這一成果。考古發現及近代人研究證明,這一論斷完全正確。堅昆的地理方位,據史料為當今葉尼塞河上游至阿勒泰一帶。西漢李陵且鞮侯單於封為堅昆國王。
堅昆
堅昆
蒙古崛起以前北亞白種人和黃種人的分佈區域大體以西西伯利亞的葉尼塞河為界,葉尼塞河流域是白種人,東邊則是黃種人勢力範圍。堅昆是赤發碧瞳的白種人,同期的丁零主體是黃種人。

民族歷史


漢代時,該國地在今西西伯利亞平原葉尼塞河上游,從事畜牧,兼營農業和狩獵。《魏略·西戎傳》稱:堅昆"隨畜牧,亦多貂,有好馬。"這是堅昆社會生活的主流。這就是說堅昆人從事的是游牧生活,屬游牧經濟,同時兼營狩獵。據考古資料發現,葉尼塞堅昆人的游牧經濟已相當發達,放養的牲畜主要有馬、牛、羊等,且馬和牛居多。在葉尼塞古岩畫中常常可見一座圓頂的氈房,四周有羊群、牛群和馬群,這一幅幅游牧圖,便是當時游牧經濟的寫照。在同一地區的岩畫中還可見鹿群和獵手以弓箭射擊虎、豹等獵物的狩獵圖,由此可知其狩獵活動的一斑。
漢代,堅昆的牧地已相當遼闊,已經佔有了葉尼塞河流域十分廣袤的草場。《漢書》載"堅昆東去單於庭七千里,南去車師五千里",東與丁零為鄰,西與烏孫塞種毗鄰,南與匈奴相接。從當時的記載來看,堅昆是居住在大漠最北部的部族。
匈奴冒頓單於徵服了周圍許多民族,堅昆亦在被征服之列。堅昆同丁零、烏桓、烏孫等一起曾積極進行反抗匈奴貴族統治的鬥爭。漢將李陵降匈奴后,匈奴單於任其為右校王(或右賢王),管轄堅昆等地區。漢朝李陵長期在堅昆地區任右賢王,他的子孫後代均融入堅昆人之中,另外漢人王昭君的後代也融入了堅昆人之中。
堅昆故地
堅昆故地
公元前49年,匈奴郅支單於西征,敗烏孫,兼并烏揭、堅昆、丁零三國,留都於堅昆,於是堅昆陷入匈奴單於的直接統治之下。繼匈奴而起的鮮卑在極盛時亦統治到了堅昆等地區。這樣,匈奴被漢朝消滅之後,“堅昆”又相繼被鮮卑、柔然高車突厥統治。
三國時,堅昆勝兵3萬。其族過著游牧兼營狩獵的生活;亦有一定的農業與手工業,手工藝品製作精巧。與鄰族有經濟、文化聯繫,漢族的經濟、文化對堅昆有明顯的影響。這一時期的堅昆人已開始使用青銅器鐵器、木器、陶器以及皮製品。除生活用品外,還有農具、兵器等,特別是從器物上精美的工藝美術圖案不僅可以看出當時堅昆人已經有較高的工藝技巧。這時的堅昆已經出現了貧富的分化和階級的對立。
隋唐時堅昆受突厥統治。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堅昆首領親赴唐朝要求歸屬。唐朝以其地設堅昆都督府,封其首領為左屯大將軍、堅昆都督,隸屬燕然都護府。公元840年,堅昆滅了回鶻,建立黠戛斯汗國,與唐關係甚密。時黠戛斯擁眾數十萬,勝兵八萬,多次助唐征突厥和李克用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