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久邇稔彥
東久邇稔彥
東久邇宮稔彥王,日本皇族,陸軍大將,唯一的皇族首相。久邇宮朝彥親王第九子,昭和天皇的叔叔。作為第二軍司令官參加了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後來成為日本本土防衛軍總司令。1945年8月15日天皇廣播投降詔書後,由於他的皇族地位加上他的陸軍大將銜,能夠控制住當時日本的局勢,因此東久邇宮便成了日本第一位皇族首相。他在54天的任期內迅速平穩的解除了700萬日本海陸軍的武裝,也算創造了一個紀錄。
東久邇宮稔彥王
久邇宮朝彥親王第九子。昭和天皇的叔叔。他的叔叔總參謀長閑院宮載仁親王和三個兄長久邇宮邦彥王、梨本宮守正王、朝香宮鳩彥王和都是大將。後來成為昭和天皇的皇后香淳皇后久彌宮良子女王是他的侄女,他的兒子盛厚王還娶了昭和天皇的長女,這樣他又和昭和成為親家。少年時曾就讀於學習院。1906年11月賜予東久邇宮宮號。1908年5月27日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第20期步兵科,同年12月25日授予步兵少尉軍銜,任近衛步兵第3聯隊附。
1914年11月27日畢業於陸軍大學校第26期。步兵第29聯隊中隊長,近衛步兵第3聯隊附,1915年與明治天皇之女聰子內親王結婚,分配到參謀本部(作戰課)。1917年10月31日授予大勛位菊花大綬章。步兵第7聯隊大隊長,陸軍士官學校附,以少佐軍銜赴法國留學(1920-1926)。1922年7月31日畢業於法國陸軍大學。陸軍士官學校附,第1師團司令部附,近衛步兵第3聯隊長。
1929年12月10日晉陞陸軍少將。參謀本部附,步兵第5旅團長,參謀本部附,第2師團長,第4師團長,軍事參議官兼航空本部長(七七事變),第2軍司令官,軍事參議官。1939年8月1日晉陞陸軍大將。防衛總司令官兼軍事參議官,軍事參議官。1945年8月17日就任第43任內閣總理大臣,10月15日內閣總辭職。
1947年10月脫離皇籍(改名為東久邇稔彥)。后曾任日本文化振興會總裁,世界聯邦建設同盟會長。1990年1月20日去世。曾獲一級金鵄勳章。長子陸軍少佐盛厚王(陸士49期,陸大58期,戰後改名東久邇盛厚),第三子陸軍少佐栗田彰常侯爵(陸士54期,降為臣籍)。
東久邇宮稔彥王
回來當然誰也不敢說這位昭和天皇的姨父。昭和六年年底他有一封信“對滿蒙問題的愚見”告知當時擔任陸軍省軍務局長的小磯國昭和原首相清浦奎吾——後者之子清浦末雄陸軍大尉時常出入王府。信里稔彥王力陳要“保證佔領東四省(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說什麼“現在的國聯沒什麼好害怕的”,“陸軍以前的方針太老實了”,“幣原(喜重郎,時任外務大臣)不行的話就讓他走人,現在的內閣(第二次若槻禮次郎內閣)不行的話就讓它倒台,組個能按軍部的意思解決滿洲事變的內閣就是了”。昭和七年夏天,參謀次長真崎甚三郎和參謀本部第三部部長小畑敏四郎等皇道派首腦主張,天皇既然不能按自己的意思解決滿洲問題,不如就靠皇族的力量施加影響,首要人選就是稔彥王,他對皇道派不感冒,稔彥王在信里對於調任一事說:“有說要我去參謀本部的,準備推掉。我倒是想去滿洲獨立守備隊做司令官,不行的話旅團長也可以”,結果當年11月成為步兵第5旅團長。
到了昭和八年年中,稔彥王任仙台第二師團長那會,又起池魚之禍。給他當過御付武官的安田銕之助預備陸軍中佐在神兵隊政變未遂計劃(企圖殺害首相齋藤實以下諸閣僚、內大臣牧野、民政黨總裁若槻禮次郎、海軍大將山本權兵衛等並擁立東久邇宮組閣)中受到連坐,稔彥王也被懷疑參與了此事。當時擔任宮內省宗秩寮總裁兼內大臣秘書官長的木戶幸一等強烈懷疑稔彥王參與了此事。
後來侵華戰爭爆發,他來到華北接替西尾壽造擔任第2軍司令官佔領徐州,然後率4師1旅17萬人長距離機動到壽春,正陽關附近,以淮河為補給線,沿大別山北麓突破。第十三師團、第十六師團在富金山遭到張自忠,宋希濂的堅強抵抗,可是第三師團、第十師團深遠迂迴,在信陽突破了胡宗南的防線,導致第五戰區部隊有陷入重圍的危險,最終導致中國軍委會作出放棄武漢的決定。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他已經是本土防衛軍總司令,位高權重,曾有人提出要讓他擔任首相,但木戶幸一擔心萬一要與英美開戰皇族可能會受責難而反對,推薦了東條英機擔任首相。由於他到歐美留過學,知道日本與西方的技術差距,因此致力於科技改造,1942年的千葉工業大學的航空動力系就是他的傑作。
東久邇內閣
新內閣的核心人物除他之外,還有地位相當於副首相的近衛文麿國務相及緒方竹虎內閣書記長,陸軍大臣是他在陸士的同學下村定,其他成員選自政界、財界和言論界的頭面人物,按東久邇的話說:“都是典型的老練、保守之人,而不是具有革新思想的新進氣銳之人。”此外,東久邇還聘請賀川豐彥、大佛次郎、兒玉譽士夫等為內閣參議,納為幕僚。
東久邇宮稔彥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