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海戰

羅馬艦隊與迦太基艦隊進行的海戰

米拉海戰是指第一次布匿戰爭期間,羅馬艦隊與迦太基艦隊在西西里島東北岸米拉(今米拉佐)海角附近進行的海戰。戰爭初期,羅馬人為改變海上劣勢決定建立海軍,趕造120餘艘大型戰船,並針對士 兵不諳海戰而擅長白刃格鬥的特點,在船頭安裝一種稱作“烏鴉弔橋”的接舷弔橋(前端有鐵鉤,兩側裝欄桿)。前260年,執政官G.杜伊利烏斯率羅馬艦隊與迦太基艦隊(130艘戰船)在米拉海角附近遭遇。迦太基人仗恃其戰船航速快、機動性好、人員訓練有素,採用撞擊戰術。羅馬人採用接舷戰戰術:靠近敵船后立即放下接舷弔橋,鉤住敵船甲板,士兵迅速衝上敵船與敵格鬥。面對從未見過的烏鴉弔橋,迦太基人驚惶失措,結果戰敗,損失50艘戰船。羅馬新建海軍取得首次海戰的勝利。

不擅長海戰的羅馬


米拉海戰
米拉海戰
古羅馬並不是一個靠海的港口城市
古羅馬並不是一個靠海的港口城市
雖然義大利是一個三面環海的半島,但城邦時代的羅馬卻不是一個港口城市。所以,一直到佔據大半個義大利為止,他們都沒有建立海軍的想法。而布匿戰爭中,戰場換到了隔海相望的西西里,羅馬人被迫面對一個以海軍強大而聞名的對手。這逼得羅馬人必須從南方的大希臘區招募大量船隻幫助運輸。
儘管從塔林敦墨西拿的短距離航程還能應付,但羅馬人還是很快吃到了沒有海軍的苦頭。迦太基人用手裡的艦隊不斷襲擾西西里各海岸,不僅維持了很多據點的駐軍存在,也讓一些原先支持羅馬人的城邦又不得不倒戈。
第一次布匿戰爭初期 墨西拿海峽的狹窄幫了羅馬人
第一次布匿戰爭初期 墨西拿海峽的狹窄幫了羅馬人
不光如此,迦太基人開始橫行於義大利西海岸,將戰火燒到了羅馬共和國的本土。對此無法容忍的羅馬人開始思考,如何從迦太基人手上把海權奪過來。否則,戰爭將在沒完沒了的狀態下持續。迦太基的金錢和海軍,遲早會將需要動用大規模陸軍的羅馬拖垮。所以,羅馬元老院就為發展海軍而提供了專項資金。
然而,毫無航海經驗的羅馬人,在內部連最基本的造船業也不存在。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一艘迦太基人的擱淺戰艦被他們發現。由於船體保存完好,就被羅馬人拖回去作研究樣本。羅馬的工匠也可以通過對逆向研究,學習如何製作當時流行的五列槳戰艦。加上元老院專門從大希臘區和敘拉古招募的希臘工匠指導,羅馬人就建立了自己的造船產業。
擱淺的迦太基戰艦 讓羅馬人得以研究海軍技術
擱淺的迦太基戰艦 讓羅馬人得以研究海軍技術
技術問題解決后,羅馬人的充沛的資源進行了大規模生產。在短短60天內,就成功地建造了100艘五列槳戰艦和20艘較小的三列槳戰艦。這個速度足以讓對面的迦太基人汗顏。
同時,專業海軍人才的培養也緊鑼密鼓的展開。元老院還是從希臘人那裡招募了經驗豐富的海員,一些人以教官身份為共和國訓練驅動戰艦的划槳手。另外一些人則索性加入了初創的羅馬海軍。不僅包括能熟練操作風帆的水手,還有至關重要的舵手和船長。因為這些崗位都不是能在短時間裡特訓出來的。由於希臘人本身就是迦太基人的傳統仇敵,所以對一邊賺錢一邊屠殺商業對手的行為非常熱衷。
至於羅馬人自己,只需要思考如何在之後的海戰中發揮自己的步兵優勢即可。當時的海戰是無可避免要發生跳幫肉搏的。但大部分成熟的艦隊,都會優先選擇進行撞擊作戰。作為傳統海上強權的迦太基人,自然是深諳此道。羅馬人要彎道超車,只能想法設法地反其道而行。
羅馬在希臘人幫助下 迅速組建了海軍部隊
羅馬在希臘人幫助下 迅速組建了海軍部隊

米萊海戰的初露鋒芒


在羅馬人籌備海軍時 迦太基戰艦已經在沿海頻繁出沒
在羅馬人籌備海軍時 迦太基戰艦已經在沿海頻繁出沒
經過2個月的籌備,羅馬共和國就實現了海軍從無到有的轉變。如此巨大的成就讓他們信心十足,準備到海上去和迦太基人一決雌雄。
初次下水的艦隊,很快就得到的第一個任務:肅清迦太基劫掠船和保衛義大利海岸。由於已經居於數量上的絕對優勢,這個任務被很輕鬆地完成了。隨後,執政官西庇阿又命令艦隊航向墨西拿海峽。他自己率領的17條戰艦作為先頭部隊,走在全艦隊的前面。但在半途中,倒霉的羅馬執政官就在西西里北部利帕拉島(利帕里島)被20條迦太基戰艦包圍。無力抵抗的羅馬旱鴨子們,沒有等到援軍就成為了迦太基海軍的高級俘虜。
在早期的小規模戰鬥中 羅馬海軍還是占不到便宜
在早期的小規模戰鬥中 羅馬海軍還是占不到便宜
這次旗開得勝,讓迦太基人對海戰變得更加自信。當指揮官漢尼拔聽說有羅馬艦隊正趕往西西里的時候,就極不謹慎的帶著50艘戰艦前去偵查,結果剛好撞上了隊形嚴整的羅馬戰艦。因為迦太基人對自身海軍技術的自信,他們經常會選擇以更加鬆散的狀態參加戰鬥。所以也容易被有準備的對手給徹底擊敗。
在損失了大部分艦船后,勝利的羅馬人安全抵達了西西里島附近。雖然發現自己的執政官被俘,還是很快通知島上的陸軍指揮官杜以里亞斯(杜伊利烏斯)來代為指揮。正是在這個階段,陸軍思維濃厚的羅馬人,開始改進他們的海戰裝備。
位於西西里島以北的 米萊
位於西西里島以北的 米萊
考慮到自己剛組建的海軍還有很多不足,羅馬人決心進一步強化艦隊的跳幫肉搏戰實力。所有船隻開始在前方樹立了一根木杆,木杆上用滑輪和繩索固定了一個可以轉向的弔橋。弔橋長12米,寬1.2米,橋頭的底部裝有一個粗大的鐵釘,弔橋的另一端約3.7米處則開有一個洞,弔橋通過這個洞就可以連接到設在船頭的吊杆上。
這個弔橋的兩側還裝著護欄,並在前端的下方裝有一個大鐵錐。這種被羅馬人稱為烏鴉座的登陸設備,可以牢牢釘住對方艦船,以便陸軍士兵從橋上直接衝上敵船。而這也是過去的所有海軍強權都沒有遇到過的情況。
在羅馬人積極備戰的同時,迦太基人也不可能閑著。他們乘船劫掠了西西里東北角的米萊地區,希望阻斷島上駐軍和義大利本土的聯繫。當整裝完畢的羅馬人得知敵人的這一動向後,沒有絲毫猶豫就選擇出海攻擊。
羅馬人的革命性武器 烏鴉座
羅馬人的革命性武器 烏鴉座
公元前260年的米萊之戰,就在103艘羅馬戰艦和130艘迦太基戰艦之間打響。起初,迦太基人蔑視羅馬旱鴨子,未保持隊形就像羅馬戰艦衝去,羅馬戰艦並沒有象迦太基人想像中的那樣躲閃,反而掉轉船頭以艦首逼近迦太基戰艦,雙方的前鋒很快就撞作一團。

大獲全勝


但這樣的零散衝擊非但沒有撼動羅馬艦隊,反而讓迦太基人自己的船被羅馬人用烏鴉弔橋死死咬住。無法脫身的迦太基艦船,隨即遭到不斷湧入的羅馬士兵強攻。
迦太基戰艦上大都是水兵和划槳手,他們早已經習慣撞擊戰和在遠處用弓箭等遠射武器對戰的海戰模式。而少量重步兵和輕裝兵,都沒法抵抗住成隊的軍團士兵。最先接敵的30艘迦太基艦全軍覆沒,其中還包括了指揮官漢尼拔所乘坐的一艘7列槳旗艦。
見勢不妙的迦太基人,立刻讓餘下的戰艦都調轉方向。他們試圖與對面拉開距離,並伺機進行圍繞包圍,準備從側面和船尾進行攻擊。但他們接著發現,羅馬戰艦上的烏鴉弔橋是可以左右轉向的。因此,任何攻擊側面和船尾的嘗試都很難躲開弔橋打擊。就這樣,毫無思想準備的迦太基人,在羅馬新式武器打擊下慘敗。
迦太基統帥翰尼巴見敗局已定,慌忙中下令撤退,自己則在貼身衛隊的保護下,乘傳令快船逃離了旗艦,他的身後,迦太基水兵的慘叫聲響徹茫茫大海。
羅馬海軍的新式戰術 讓迦太基人很不適應
羅馬海軍的新式戰術 讓迦太基人很不適應
有近50艘迦太基戰艦被摧毀或奪取(捕獲30艘,撞沉15艘),超過萬人死傷及被俘(殲敵3000,俘虜7000),迦太基殘餘兵力只得后倉惶逃跑。
米拉海戰的勝利極大的鼓勵了羅馬人的信心。羅馬人確信他們的“烏鴉戰艦”是無敵的。隨後,羅馬人依靠“烏鴉座”,在埃克諾穆斯角海戰中再次擊敗迦太基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