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望鎮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轄鎮

平望鎮,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隸屬於蘇州市吳江區,連結長江三角洲中的蘇錫常地區和杭、嘉、湖地區。

平望全鎮總面積135.65平方公里;總人口129173人(2017年),全鎮轄21個行政村,7個社區。

2013年,平望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100億元,同比增長15.4%;實現工業總產值270億元,增長1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6億元,增長23.1%;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56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進出口總額4.05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億元。

2019年10月,平望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平望鎮為2019年國家衛生鄉鎮。

歷史沿革


平望鎮
平望鎮
自吳至唐,平望為嘉興縣屬地。
唐開元間屬湖州府烏程縣。
唐開元二十八年間,蘇州耆民請求將平望驛西至南潯五十里歸屬吳縣,平望驛南仍屬烏程縣
後梁開平三年,吳越王錢鏐請割吳縣南地、嘉興北境至吳江縣。
元至正十六年,張士誠佔據江蘇平江路,築城於平望下塘,屬隆平府。
明洪武元年,名將遇春擊敗張士誠,毀平望土城為鎮,屬蘇州府
清雍正四年,舊吳江縣分吳江、震澤兩縣。平望以運河、爛溪塘為界,東屬吳江,西屬震澤。
辛亥革命后,吳江、震澤兩縣合併為吳江縣,全縣劃分為六市十二鄉,平望為平溪鄉。
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8月,全縣18個市、鄉划並為10個區,平望為第八區。
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9月,吳江全縣划並為8個區,平望仍為第八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入中國,平望淪陷。
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汪偽政權設平望區。平望32年(1943),平望區為吳江縣第三區。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國民黨政府接管政權,設平望區。
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3月,平望區改為橫扇區。
1949年5月3日,平望解放,設平望區。
1953年5月,平望鎮由區屬鎮上升為縣屬鎮。
1956年3月,平望區與盛壇區合併為盛壇區。1957年10月,撤盛澤區,平望農村成立平望鄉。
1958年9月,平望農村成立平望公社。
1959年5月,平望公社與平望鎮合併,平望鎮由平望公社管理委員會管理。
1965年9月,平望公社與平望鎮分開,平望鎮為縣屬鎮,農村仍為平望公社。
1983年7月,平望公社改為平望鄉。
1985年10月,平望鄉與平望鎮合併為縣屬平望鎮,實施鎮管村新體制。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平望鎮
平望鎮
清道光二十年《平望志》載:平望為范隅鄉,轄二都,五圖十五圩。
辛亥革命后基層組織形式有了改變。民國元年(1912年)平溪鄉轄平望、溪港。
民國十八年(1929)8月,平溪鄉、梅堰鄉合併為第八區(平梅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3月,平望區改為橫扇區,轄2鎮9鄉:平望鎮、橫扇鎮,平北鄉、平西鄉、溪港鄉、溪西鄉、充浦鄉、光榮鄉、梅堰鄉、周平鄉、忠烈鄉。
1949年5月3日平望解放。通過接管,成立平望區,轄平望鎮、橫扇鎮、梅堰鄉、溪港鄉。廢保甲制,鎮以下成立街道委員會,下編為居民小組,農村建立行政村,下為村民小組。
1957年10月撤區並鄉,盛澤區撤去。平望農村成立平望鄉,轄平北、大古、平西、溪港4鄉。
1958年9月平望鄉撤銷,成立平望公社,轄23個大隊。
1959年調整為21個大隊,189個生產隊。
1968年3月平望公社轄共28個大隊。
名稱
群星小圩
黎星幸福
金星三聯
新豐同心
聯豐紅旗
勝墩新聯
聯農金聯
聯合建新
柳灣莊田
溪港勝利
新民公聯
前進新農
顧扇復興
增厙漁業
1981年,平望人民公社轄共32個大隊。
名稱
黎星紅旗
金星新聯
新豐金聯
勝墩建新
聯農莊田
聯合勝利
柳灣公聯
溪港新農
新民復興
前進聯南
顧扇聯東
增厙聯北
小圩平東
幸福藏龍
三聯長浜
同心漁業
1983年7月,平望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為平望鄉人民政府,大隊改為村,設村民委員會。1985年10月,實行鎮管村新體制,轄33個村。
名稱
平望鎮區端市
雪湖平西
小西金聯
新豐前村
勝墩莊田
聯農雙廟頭
上橫公聯
柳灣廟扇復興
溪港聯南
厙灣聯東
南楊聯北
顧扇平東
增厙藏龍
小圩長浜
鶯湖蔬菜
北萬漁業
同心——
區劃詳情
截至2015年11月平望鎮轄21個行政村、7個社區。
河西社區南大社區西塘社區新建社區南新社區新誠社區梅堰社區
群星村金聯村聯豐村勝墩村中鱸村平西村上橫村
溪港村南楊村顧扇村鶯湖村萬心村端市村廟頭村
聯合村雙浜村龍南村三官橋村新南村平安村秋澤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平望鎮位於吳江境中部,處太湖之濱,北緯30°58'49.16"東經120°38'17.32",東臨黎里鎮,西連梅堰,南靠盛澤鎮,北接八坼。全鎮面積為135.6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地勢平坦,屬太湖平原區。地形微有起伏,東北較高,逐漸向西南傾斜,地質構造屬新四紀沉積物,鎮區地面高程4.1~4.8米(吳淞基面,下同),鎮郊田面高程3.12~3.3米,鎮西部圍墾田高程1米左右。

氣候特徵

平望鎮地處中緯度,屬北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水熱同季,無霜期長,季節分配亦比較均勻。年平均氣溫為15.70℃,年平均降水量為1015.6毫米,年平均日照2058小時,全年無霜期226天。

水文

流經平望鎮內的主要河道有大運河太浦河、頔塘、爛溪、新運河、市河等。境內主要湖盪有鶯脰湖、草盪、雪湖、唐家湖,尚有與鄰鎮相連的大龍盪、張鴨盪、楊家盪、長盪、西下沙盪、南萬盪、東下沙盪、前村盪等。農田灌溉、舟楫往來,人民生息都依諸水。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平望鎮有林木資源28種,如黃楊銀杏泡桐、、雪松。有水生植物45種,如車前草、金錢草、益母草。藥材類資源有48種,如蒲公英、車前子、枸杞、金銀花野菊花。竹類資源有9種,如箬竹、篾竹、鳳尾竹
平望鎮有水產資源35種,如鯉魚、鯖魚銀魚、塘鯉魚、鱖魚。家畜有15種,如山羊、綿羊、豬、雞。蟲類有22種,如蜻蜓、蚱蜢、蠶、卷葉蟲。

人口民族


清道光《平望志》載:隋唐以來,平望是一個居民鮮少的村落。唐開元間(713~741)建驛,設水陸兩站。後置驛亭於堤旁,居民稍集。明洪武二年(1369),為八省通衢中繁華之地,地三里,居民千家。清雍正年間物產畢陳,商賈輻湊,居民數千家。民國十八年(1929年)全區有10871戶,40168人。民國十九年(1930年)8月組織清鄉分局,開始戶口調查,全區計10435戶,40479人。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6月調查結束,全區10462戶,40126人。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全區有11182戶,47417人。平望鎮區1949年人口總數為4100人,1957年增至6046人,增加47.4%。但自1957年至1970年,人口增加很少。這12年中,凈增人口只有24人。
截止2015年11月平望鎮有人口12.5萬人,民族為漢族。
129173人(2017年)。

經濟


綜述

2015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9.48億元,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41億元,增長8.79%;工業用電量27.5億度,增長7.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74.71億元,其中工業投資完成55.5億元。
2013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100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270億元,增長1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6億元,增長23.1%;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56億元,增長11%;實現進出口總額4.05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億元。
2012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6.65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01億元,增長5.58%;內資新增註冊資本15.1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3.56億元。
2011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03億元,工業開票銷售收入189.7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3.75億元,同比增長48.00%;進出口總額3.23億美元。

第一產業

截至2010年4月平望鎮保持特種水產、苗豬、水果、蔬菜、蠶桑基地,新辟了特種玉米、黃瓜、辣椒、肉羊等基地,平望副食品交易市場年交易額超過5億元,全鎮機械化作業率已達90%,全鎮420畝農田實現穩產、高產,糧食總產量穩定在2480萬公斤,水稻單產548公斤,小麥單產254公斤、油菜單產145公斤的較高水平上。
2012年實現農業總收入5.6億元。試種水稻面積3.84萬畝,農業機械化率93%,完成示範園區主體框架建設和800畝果桑、果樹種植;新增高標準農田5529畝,與蘇州大學合作成功開發桑蠶蛹蟲草;與中科院廣東珠江所合作,成功引進優鱸一號,並成為吳江地區唯一試養基地。全年水產品總產量1.37萬噸,漁業總產值2.78億元,效益達7000萬元。投入3800萬元,全年新建防洪閘10座,排澇站5座,護坡2公里。

第二產業

2012年,工業總產值240億元,增長22.76%;工業開票銷售收入228.21億元,增長20.25%。
2007年,平望鎮工業產值160.66億,企業總資產94.6億元,完成工業開票銷售收入93.8億元,工業增加值32.1億元,利稅總額8.6億元,進出口總額9152萬美元。

第三產業

平望實驗小學
平望實驗小學
2012年完成註冊外資8654萬美元,同比增長15.8%,其中註冊外資在1000萬以上企業3家,實際利用外資4819萬美元,增長4.71%,完成情況居全區前列。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4.4億美元,增長49.5%,其中出口2.2億美元,增長35.8%,增幅列全區首位。完成服務外包執行合同額200萬美元。
2012年服務業投資8.22億元,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4.66億元,增長13.87%,佔GDP比重達到40%,比去年提高一個百分點;服務業貢獻稅收1.9億元,增長18.70%;新增註冊資本9億元,增長114.9%。服務業新增就業人數1150人次,增長4.55%。5家企業實現非核心業務分離,完成年初任務的167%。
服務業投資8.22億元,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4.66億元,增長13.87%,佔GDP比重達到40%,比2011年提高一個百分點;服務業貢獻稅收1.9億元,增長18.70%;新增註冊資本9億元,增長114.9%。服務業新增就業人數1150人次,增長4.55%。5家企業實現非核心業務分離,完成年初任務的167%。開拓發展商務服務業,引進註冊資金2000萬美元的融資租賃項目1個,投資1.2億元的雷克薩斯4S店開工建設。
全年完成註冊外資8654萬美元,同比增長15.8%,其中註冊外資在1000萬以上企業3家,實際利用外資4819萬美元,增長4.71%,完成情況居全區前列。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4.4億美元,增長49.5%,其中出口2.2億美元,增長35.8%,增幅列全區首位。完成服務外包執行合同額200萬美元,列全區第三位。進一步加強政企溝通,建立平望和梅堰外貿商會。
2007年平望鎮金融信用系統各項存款餘額達36.8億元。

社會


科技

1970年成立農機研究所,所址在平望鎮,1978年遷至松陵鎮,編製14人。1975-1985年平望中學成立地震測報點。1977年4月成立水產研究所,所址在平望鎮,1984年5月17日成立平望鎮科學技術協會,1985年水產養殖場設地震測報點觀察魚類。
2012年吳江區首個企業“國家”工作站;全年完成產學研合作開發項目16個;申請專利2176件,授權208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32件;獲批市級以上項目68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項;獲得省高新產品13項,獲批省工程技術中心1個,蘇州市工程技術中心4個;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家。備案科技開發項目52個,研發經費達2.08億元。

文化事業

鶯湖書場
鶯湖書場
清光緒初年,平望鎮上建有戲台二處,一在城隍廟內,一在劉王廟內,每逢諸神會期都登台演戲,名為供神,實則供大家娛樂,建國前,鎮上有“芳苑”、“文樂園”兩家書場,說唱評彈為主。后“芳苑”改為“梅園”劇場,主要演出文明戲和紹興戲
1998年,平望文化站創辦了文學季刊《石榴花》,作者有言錦瑞、徐海燕、錢水生、秦志源、李小船、范炳生、潘小雯,其中范炳生,李小船的作品多次被《雨花》刊載。徐海燕的文章也開始在《蘇州日報》、《姑蘇晚報》、《新民晚報》上發表。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小學教師潘小雯酷愛文學,雖身患絕症,還堅持為《石榴花》寫稿,每次開會從不缺席,在臨終前還牽掛著《石榴花》的出版。
1999年,平望鎮創辦了《鶯湖》報,並開闢了副刊《聞鶯閣》,當時有不少作者踴躍投稿,其中有秦志源、徐海燕、錢水生、俞前、黃小林、潘小雯、范雍良、陳志強、黃積蘇、張志遠、林芳、唐忠仁、黃酉林,在當時平望鎮上又形成了一個新的寫作熱潮,並湧現了一批新的作者。
2005年,平望鎮創辦了《鶯湖》文學季刊,出版53期,在五年中堅持每季一期,平望鎮文學社共有重點作者40多人。鶯湖文學社成立,已有1人加入蘇州市作協、6人加入吳江市作協。在國家、省市各級報刊雜誌上發表的文章據不完全統計有一千多篇,其中在國家,省,市得獎有三百多篇。
2014年10月15日鶯湖文化沙龍在平望鎮玫瑰園舉行,作為2014中國吳江鶯湖文化旅遊節的子活動之一,鶯湖女子文學聯誼會正式宣布成立。

民生

2015年重點民生工程建設紮實推進,工程總體形象進度達到80%以上,鶯脰湖生態公園主體工程啟動建設;完成“碧水工程”三年計劃,形成“3+7”工業污水處理站點布局和“1+X”治理模式;“亮點村莊”整治三年計劃累計打造100個亮點村莊。

體育

健身區
健身區
平望民間群眾體育活動有打拳、玩兵器、舉石擔、舞石鎖、弈棋等。清末始逐漸有現代體育活動,但大都行於學校,民間很少問津。建國后,全鎮各單位先後組織籃球隊、乒乓球隊,開展單位間友誼比賽,1963年,全鎮成立工人籃球隊5個,組織較正規的籃球、乒乓球比賽36次。1980年舉辦球賽和棋賽外,還舉辦火炬賽、冬季長跑賽和通訊賽,1982年,全鎮舉辦乒乓球選拔賽,選出男運動員4名,女運動員3名,參加吳江縣職工乒乓球錦標賽。1983年,平望鎮職工籃球隊參加全縣職工籃球錦標賽后。
1985年出現了吳江皮革二廠的女子籃球隊。同年11月,全鎮舉辦首屆“鶯湖杯”男子乒乓賽,參賽88名,通過144場比賽,化肥廠獲冠軍。並於1985年成立老年人體育協會,委員9人,會員80餘人,由汝賢浩、周世林、鮑乃梁三同志領導離退休老人開展練功十八法、太極拳、太極劍、老年門球、跑步等各項體育活動。
1985年全鎮在校學生參加縣以上運動會74人次,在縣比賽中有7個項目得名次,24人獲獎,1978~1980年間在全國團體操錦標賽中先後獲得個人自由式體操第三名和第四名,1979年參加中國體操隊出訪朝鮮,1980年參加中國體操隊出訪智利、巴西、委內瑞拉、墨西哥等國家。

文化


飲食

平望鎮主食以米飯為主,一日三餐,夏季晚餐一般都吃粥,同時搭配家禽、蛋、海貨為輔助。而農村在50年代初,菜肴以自己種植的蔬菜為主,很少上市場購買魚肉葷菜,每當豆類成熟期,將豆類煮熟與麵粉配製、晾晒成醬。每年立冬之前腌制鹹菜,以作一日三餐的菜肴。這種傳統沿襲至今。60年代農村集鎮稍有差距,而80年代鄉鎮飲食已相同,一干二稀改為二干一稀,菜肴以魚、肉、蛋、家禽為主,搭配蔬菜。另外,鄉鎮人們為了調節口味,偶爾吃麵條、餛飩、饅頭、湯糰之類的當午餐。點心:本鎮家制點心以糯米為主要原料,大多是逢年過節或有客時製作。糰子:多數之類的當月小年夜製作的,內有餡子。建國后,鄉鎮人民仍沿舊規。80年代集鎮製作糰子日趨減少。

特產

平望辣油辣醬以其辣中有甜,甜中生香,說辣不辣,說不辣還真有點辣的獨特味道,被江南人所熟知。平望
辣油辣醬一直嚴格沿用老祖宗的獨特秘方,絕不添加色素和防腐劑,保證品質。在吳江水鄉,辣、甜、鮮、色、香、味俱全的平望辣油辣醬,一定會讓您體會到江南的獨特辣味。
平望醬菜對於原料的選擇有著很高的要求,以最著名的平望乳黃瓜為例,以前的腌制醬菜的老師傅對於醬黃瓜的原料有著很高的要求。“顏色要嫩黃,條勻、身直、無大肚和彎頭,最好上面還帶著花,更重要的是要在最合適的時間採摘。

代表人物


百年安德橋
百年安德橋
楊芷,字文植,湖北安陸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嘉靖三十二年任吳江縣令。
張起元,字貞仲,平望鎮溪港人,明代諸生。
潘檉章(1626—1663),字聖木,號力田,平望鎮溪港人,著《國史考異》、《松陵文獻》。他又仿《史記》體例與友人吳炎、王錫闡共撰《明史記》。
吳炎(?一1663),字赤溟,號赤民,平望鎮溪港人,明代生員。念明代未有成史,與潘檉章於溪港“觀物草廬”合作撰《明史記》。他博採國史家傳及群縣誌勤奮編纂,寒暑無間,撰世家、列傳200多篇。
潘耒(1646—1708),字次耕,號稼堂,平望鎮溪港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布衣中博學鴻詞科,授翰林院檢討,參與纂修《明史》,主纂《食貨志》。
吳瓊仙(1768—1803),女,字子佩,號珊珊,平望鎮六鎮地人。著有《寫韻樓詩集》、《雙巢翡翠閣小扎》。
翁廣平(1760—1842),字海琛,號海村,又號鶯脰漁翁,平望鎮沖水灣人,居室名“聽鶯居”,一生安貧力學,年四十七始補府學生。清道光元年(1821),撰《吾妻鏡補》,世系表10卷,地理、風土、食貨、職官、藝文、兵事20卷,凡30卷,還著有《聽鶯居文鈔》、《平望志》等。
黃兆檉(生卒不詳),號子眉,平望鎮人,清咸豐十一年(1861)舉人。曾任戶部浙江司員外郎、河南司郎中、軍機處行走、方略館協修和福建道監察御史。
殷兆鏞(1806—1883),字序伯,號譜經、補金,又號唚咈老人,平望鎮人,家居鎮北東溪河。清道光十五年(1835)中舉人,二十年中進士,選為翰林院編修,入上書房,授鍾主奕詒、孚王奕譓侍讀,還為道光帝講解經傳史鑒。曾主持湖北、陝西等鄉試和京城會試,歷官大理寺少卿、禮部左侍郎。
王振歐(1920—1951),平望鎮人。民國36年(1947)任平望鎮鎮長。後任大有錢莊、晉大錢莊經理和仁愛醫院院長。
秦東園(1885—1953)平望鎮人。民國23年(1934),任吳江縣中醫公會平望分會會長,並任吳江縣中醫師婦科鑒定委員及平望鎮夏令施診所負責醫師。
王彭年(1909—1967),字楚良,平望鎮人,家居啟昌弄,民國15年(1926)畢業於蘇州私立東吳大學附屬湖州中學高中部,后即從事教育工作。歷任平望小學校教員,平望民眾教育館館長,平望殊勝寺小學校教導主任和平望螽斯港小學校長。
顧其行(1911—1969),一名顧劍心,家住平望鎮下塘街(北大橋東堍),后遷司前街輪埠樓上。民國32年(1943)3月,由金佩揚介紹加入中共地下黨組織,為解放前平望地區黨組織負責人之一。
陳奎元(1944—1969),平望鎮增厙人。農民家庭出身,為人誠懇老實,謙虛謹慎。1969年春,被群眾推選為平望公社增厙大隊革委會副主任。
王二仁(1892—1975),幼名彬熙,后號二辰,行醫時改名二仁(取仁心、仁術之意),平望鎮人。民國27年(1938)4月,他在黎里鎮賃屋開診。民國29年返回平望鎮寓居正心堂藥鋪及顧老龍家,潛心研究中西醫結合之療法,補中醫傳統療法之不足,醫術日臻精良。於1951年與黃德亨、秦東園創建平望聯合醫院。1958年與倪君安等去梅堰公社創建梅堰醫院,深得群眾好評。
沈月箴(1920—1981),女,原名月珍,平望鎮人。民國27年(1938)8月,赴上海由王紹鏊介紹參加“華東人民武裝抗日會”,沈月箴愛好舊體詩詞評彈,她曾與評彈名家楊振雄合作編寫《長生殿》、《武松》等長中篇評彈。

獲得榮譽


“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衛生鎮”、“省文明創建先進鎮”、“蘇州市文化建設示範鎮”等諸多榮譽稱號的江南水鄉名鎮。
2019年10月,平望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2月,平望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平望鎮為2019年國家衛生鄉鎮。

交通


平望鎮
平望鎮
平望鎮位於滬蘇浙皖的中心,南距嘉興30公里,北距蘇州35公里,東距上海95公里,西距湖州55公里。從區位上看平望不僅是地處沿海經濟發展帶和長江流域經濟發展帶的交匯部,而且還是長江中下游最富裕的蘇錫常地區與杭嘉湖地區的結合部。境內不但有318國道、227省道複合穿鎮而過,還有京杭大運河、長湖申線(太浦河),蘇嘉杭高速公路、滬蘇浙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與308、312國道和滬寧、滬杭高速公路相銜接,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318國道、227省道、蘇嘉杭高速、滬蘇浙高速、南北快速幹道貫通鎮區,京杭大運河、長湖申線、太浦河在鎮郊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