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有感

《有感》是清代革命家譚嗣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寫面對國土被侵、主權旁落的深重民族危機,詩人滿懷悲痛和無助,雖身處陽光和煦的春日,仍無法慰藉內心深處的愁緒,詩人憂國憂民,感懷於國家的懦弱與苦難,困惑國家的出路到底在何方,不禁與同胞們一起潸然淚下。全詩風格悲愴蒼涼,情感濃烈真摯,閃爍著愛國精神之光。

作品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寫大憂和大痛的七言絕句。
首句“世間無物抵春愁”直抒胸臆,世間沒有什麼能夠抵得了自己的“春愁”,極言自己愁之大、愁之重。“抵”這個動詞使後面春愁一詞一下子具體化形象化了,並給人無盡的想象。春天本來是充滿生機和希望的,但是在一年前的春天,清政府因甲午戰爭失敗而與日本簽定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從此,為春天留下了民族恥辱的陰影。當春天再次來臨時,這種亡國之恨當然是撕心裂肺、刻骨銘心的。
第二句“合向蒼冥一哭休”,緊承首句,進一步寫悲。只有面對蒼天,放聲痛哭一場才能罷休,然而這“哭”字又不僅僅寫悲,因為是向著蒼天去哭而不是向隅而泣,那悲必然是悲中有憤。
第三句“四萬萬人齊下淚”,由個人悲轉向億萬廣大同胞悲,表現的是更大的悲痛。同時也表明了詩人的思想情緒與億萬廣大人民是一致的。
末句“天涯何處是神州”,點明了以上三句所寫憂愁和悲痛的原因。在蒼茫的大地上,昔日的神州不知到底在何處。被帝國主義瓜分了,這必然使詩人和全國億萬人民痛哭。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國土淪陷、國家危亡的無限憂慮和悲痛,表達了對清王朝腐敗無能、賣國求榮的憤慨,但這首詩寫憂寫痛並不使人沉溺於憂愁和悲痛,而給人一種催人警醒、奮爭的潛在力量。直抒胸襟,感情激越,視野廣闊,筆力沉重,以反詰收束,更增添了悲痛感慨的力量,這是此詩寫作上的特色。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春。先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清政府因甲午戰爭戰敗而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這對譚嗣同刺激極大。他在《興算學議》中說:“經此創巨痛深,乃始屏棄一切……當饋而忘食,既寢而屢興,繞屋傍徨,未知所出。”因此,當又一個春天來臨之際,他又激起了萬斛“春愁”,作了這首詩。

作者簡介


譚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省長沙府瀏陽縣(今湖南省瀏陽市)人,生於順天府(今北京市),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后被殺,年僅33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