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泉寺

太原市著名歷史遺跡之一

懸泉寺景區在烈石口(現名二龍山)、著名學府中北大學西北,汾河二庫所在地,鐵路、公路都可直接到達。

建設背景


碑文記載

懸泉寺一角
懸泉寺一角
千年古剎懸泉寺就坐落在景區內的懸崖峭壁上,據碑文記載:“在唐、宋、元、明、清各代規模不同,興衰不一。”另載:“宋咸平三年(1000)這裡已成為旅遊勝地,後晉王朱木岡據為‘晉王府柴炭之地’明英宗八年(1433)又成為‘晉藩國主香火院’明成化三年(1467)迫於民聲返院還寺,歸還民眾。”懸泉寺上列岩崖石檐,下列百尺汾水,古人贊其曰:“鳥飛聚散,魚躍沉浮,樵子擔荷,漁翁釣游,秀峰環繞,汾水引流,深谷建立,岩崖造修,恍如雲夢,不啻瀛州。”

史料記載

寺廟始建年代不詳,據碑文記載,這裡原為“晉王府的柴炭之地。”后因山景秀麗,氣候宜人,晉王朱楓及其後裔,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遂把這一帶的山劃為禁地,非官家子弟不得在此砍伐、狩獵或賞游。當地百姓稱這一帶為“官山”。據寺廟鐵鐘上的銘文記述:明英宗正統八年(1443年),這裡又成了“晉藩國主香火院。”即晉王府的家廟。明成化三年(1467年),晉王府又增修正殿、藏經殿、地藏殿等建築20餘間。在寺廟西20多米的崖壁上有一摩崖刻石一處,高寬各一米,為正方形,刻有魚、劍、輪迴等佛寶文字殘跡,並刻有“咸平三年三月十八日(北宋真宗趙恆咸平三年,即公元1000年)和“明昌三年三月二十六日(金章宗完琿蝗昌三年,即公元1192年)”等文字,筆墨題記也有十幾處,如“懸泉勝景”“勝景壯矣”。由這些殘存的題記中不難看出在宋金時期,懸泉寺早有人來賞景遊玩,而摩崖石刻極有可能鐫於唐初。

建築特色


懸泉寺整個建築建造在半崖峭壁間,分上中下三層,山門第一景為懸泉滴水,進入山門,便是立著長短不一小木棍的“平安壕”。過平安壕東行,依次有伽藍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堂、經閣樓、七佛洞等人文景觀。伽藍殿面闊三間,大雄寶殿亦面闊三間,深為兩間,坐北向南,背靠石壁,面對汾河,殿內塑有三世佛坐像,台下左右兩側立反護法金剛。西山牆有壁畫,為十地葯叉神將和十二圓覺,為明代所繪。大雄寶殿東側為地藏殿,懸山式建築,裡面為十殿閆君鐵鑄像(明正德年鑄造),形態逼真,工藝精妙,為珍貴文物。東行數十米,是觀音堂,觀音堂頂上建有經閣樓,從經閣樓後門出來,沿途有仙人洞、打兒窟、水簾洞、龍王殿等景觀,其中著名景點是七佛洞,洞口下方是懸崖,下面距汾河37米,位置險奇,往東便是巧奪天工的古棧道,寬處1.5米,窄處僅0.3米,上覆石檐,下臨汾水,雖歷幾百年,棧道仍保存完好。
懸泉寺坐落在景區內的懸崖峭壁上,坐北朝南,建於高出汾水30米之凹處,有正殿、地藏殿、偏殿、神堂等殿堂16間,佔地800平方米。東向100米處有七佛堂,下岩有偏院等建築。大殿面寬3間、進深2間,單檐歇山頂,施單翹斗拱。內有抹角斜梁梁架,通體彩畫,三面佛台,存羅漢、神將、人物等壁畫5平方米。地藏殿3間,懸山頂,明正德年間鐵鑄的地藏菩薩、羅漢坐像11尊;殘存泥塑八尊;明嘉靖十八年(1539)鐵鐘一口,四十五年(1566)鐵磬兩隻,明、清碑六通。
懸泉寺西側則是著名的汾河二庫,碧水悠悠,平面如鏡。懸泉寺碑記中曾有這樣的描述:“秀峰環繞,汾水引流,深谷林立,岩崖選修,恍如雲夢,不啻瀛州。”看來在一千多年前,懸泉寺已是一處觀光勝地了。

主要景觀


寺內有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殿、藏經樓、觀音堂、七佛洞、龍王殿、羅漢洞殿堂,有神仙洞、仙人島、平安壕、觀音賜福、成仙洞、棒槌石、龍王洞、同心石、打兒窟等自然景點,還有兩層千米古棧道,懸泉滴水瀑布,石映山門,春花爛漫,雲霧山峰,碧血紅葉,雨簾珠屏等奇特景觀更為遊人賞心悅目,趣味無窮。
站在二層棧道頂部龍王洞山頂,汾河二庫全景盡收眼底,湖面碧波蕩漾,汽艇往複穿梭,馳騁遨遊,更為遊客增添了無限樂趣。山頂后的綠草坪,猶如仙人鋪就的地毯。相對應的奇山怪石崢嶸險峻,趣味無窮。有的像狗熊,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猴子,有的像烏龜……。千姿百態,總讓人有看不夠的感覺。遠處的山峰穿透雲層,只露出層層疊疊的峰尖,置身此地恰似進入雲飛霧涌的仙境,使遊客流連忘返,遐思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