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綱要

中國史綱要

《中國史綱要》是2006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翦伯贊

1982年應讀者要求,《中國史綱要(上下)》改為上、下兩冊。1994年修訂再版。2006年進行第二次修訂,並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這兩次修訂都是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並對一些內容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增補,力求使《中國史綱要(上下)》符合當前研究水平和教學需要。

內容簡介


《中國史綱要(上下)》是1961年高等學校文科教材編選計劃會議決定,委託翦伯贊教授組織編寫,作為高校文科中國通史教材之用的。在寫作、討論過程中,翦伯贊教授經常就體例、理論運用和史料鑒別等問題與編寫組同志們反覆商討。他再三強調,一定要堅持從歷史出發,用歷史事實說明問題,把論述建立在堅實的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最後定稿時,他還字斟句酌地進行推敲。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他作為主編的認真負責精神和對歷史科學的嚴肅態度。

圖書目錄


中國史綱要:上冊
中國史綱要
中國史綱要
第一章 史前時代
第一節 舊時石器時代
第二節 新石器時代
第三節 文獻與傳說中的古史
第二章 夏與商
第一節 夏
第二節 商
一、商的興起 高王朝的建立和發展
二、商的經濟和社會結構
三、商的政治制度
四、商的衰亡
五、商朝的文化藝術
第三章 西周、春秋和戰國
第一節 西周
一、周族的興起和西周王朝的建立
二、西周的經濟結構和社會階層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四、周和其他各族的關係
五、西周的衰亡
第二節 春秋
一、春秋時期的政治形式
二、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
三、西周、春秋的文化
第三節 戰國
一、社會經濟的發展
二、各國的變和君主集權制度的形成
三、七國的兼并戰爭和秦的統一
四、各少數民族
五、戰國的文化
第四章 秦漢時期
第一節 秦 統一的專制國家的形成
一、秦始皇建立專制統治和鞏固統一的活動
二、推翻秦朝的農民戰爭
第二節 西漢時期統一的專制國家的確立
一、西漢初年的“休養生息”政策和削弱王國勢力的措施
二、西漢社會經濟的發展
三、西漢社會各階級的狀況
四、漢武帝時期統一的鞏固和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加強
五、邊境各民族 西漢王朝同邊境各族的關係
六、社會矛盾的發展與王莽改制
七、推翻王莽政權的農民戰爭
第三節 東漢時期豪強大族勢力的擴張和統一國家走向瓦解
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豪強勢力的擴張
二、專制體制的完備和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
三、邊境各民族 東漢王朝同邊境各族的關係
四、東漢後期的社會矛盾和農民戰爭
第四節 秦漢時期的文化
一、學術思想和宗教
二、史學、文學、藝術
三、自然科學
第五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第一節 三國鼎立和西晉短期統一
一、割據勢力和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二、魏國的政治和經濟
三、蜀國的政治和經濟
四、吳國的政治和經濟
五、從西晉統一到八王之亂
六、西、北邊疆各族的內遷
七、漢族流民和內遷各族人民大起義
……
第六章 隋唐時期
中國史綱要:下冊
第七章 五代十國宋遼金元時期
第八章 明清時期
第九章 近代時期上
第十章 近代時期中
第十一章 近代時期下

社會影響


中國史綱要
中國史綱要
本書是高校文科的權威教材,出版至今已近五十年。本書行文很嚴謹,對史實作了大量考證。內容方面,對歷史事件的敘述較為簡略和平淡,對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制度、民族關係等方面下功夫較多,列出了不少數據,引用了古籍文獻,有些枯燥,會磨滅掉非歷史專業讀者的興趣。本書從舊石器時代寫到五四運動之前,分為史前、夏與商、周(西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遼金元、明清、近代。
本書是近年的增訂版本,與基礎教育階段的歷史教材相比,指導思想是一致的,仍體現了階級鬥爭理論。如書中認為,專制皇權與儒家禮教的傳統力量同佛教的矛盾鬥爭,終於使佛教沒有取得國教的地位,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具有深遠意義的。對於中國古代的文化與技術成就和國家的強大,則沒有體現出優越感。對農民起義多有注重,全書給人的感覺就是底層人民的苦難史,除唐太宗前中期外,人民都背負著沉重的服役,生活悲慘。

作者簡介


中國史綱要
中國史綱要
翦伯贊(1898~1968)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湖南桃源人,維吾爾族。
1916年,翦伯贊考入北京政法專門學校,後轉入武昌商業專門學校。1924年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留學。1926年回國后,南下廣東參加國民革命軍。大革命失敗后,在歷史學家呂振羽等人影響下,開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潛心研究中國社會和歷史問題。先後發表了《中國農村社會之本質及其歷史的發展階段之劃分》《前封建時期之中國農村社會》等論文,與呂振羽合著了《最近之世界資本主義經濟》一書,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反動本質和侵略我國的滔天罪行。 1937年5月,翦伯贊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在黨的領導下,長期從事統一戰線、理論宣傳和史學研究工作,為我國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撰寫的《歷史哲學教程》,宣傳歷史唯物主義,闡明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中國史綱》則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剖析了商、西周、春秋時期的社會性質,以及我國自戰國至秦漢社會性質的轉變,是一部影響深遠的史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翦伯贊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燕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長,以及中央民族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職。
從50年代初開始,翦伯贊即致力於史學建設。首先發起編纂了兩千多萬字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並親自主編了其中的《戊戌變法》和《義和團》兩個專題。還與范文瀾、胡華等人合著出版《中國歷史概要》一書。從1961年春開始,他兼任全國高等學校歷史教材編審組組長,主編通用教材《中國史綱要》和《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資料》。同時,他還先後發表《對處理若干歷史問題的初步意見》和《目前史學研究中存在的幾個問題》等論文,批評史學界從50年代後期開始出現的極左思潮。
翦伯贊治學嚴謹,著作宏富,至今仍為史學界所推崇和頌揚。他是馬列主義新史學“五名家”(郭沫若、范文瀾、翦伯贊、呂振羽、侯外廬)之一,運用馬列理論研究中國的社會和歷史問題,功獻卓著。特別是在中國古史分期的研究上,主張的西周封建論,獨樹一旗。雖然已受到黃現璠,張廣志等學者的有力挑戰,完全否定。但其影響力不可抹殺。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翦伯贊被劃為“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慘遭迫害。1968年12月18日夜,與夫人同時在北京大學含冤去世。1978年9月1日,中共北京大學黨委為他平反昭雪。

創作背景


在總體上,中國文化,特別是古代中國文化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農耕文化或農業文化。但就自然環境而言,不論在歷史上還是在今天,中國西部和北部地區主要是草原分佈地帶,因此,這些地區也就成為了以草原畜牧業經濟為主的區域。一般認為,自我國東北大興安嶺東麓—遼河上游—陰山山脈—鄂爾多斯高原東緣及青藏高原以西的廣大地區,都屬於歷史上傳統的游牧經濟分佈地區。而在此界線以南和以東則屬於傳統的農耕經濟分佈地區。從一定程度上講,我國的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以及歷史上的整個西域地區,都屬於歷史上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動區域,因此,宏觀地說,也屬於傳統的以游牧經濟為主要特色的區域。但是,歷史上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之間的界線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從遠古至今,這種文化界線在不同歷史時期都產生了許多變化。總的趨勢是農耕文化的分佈面積越來越大,而游牧文化的分佈區則日益縮小。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1.歷史上氣候的變遷。根據有關學者的研究論證,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幾次周期性的氣候變遷,大體上而言,歷史上幾次大規模民族融合時期,都是相對的寒冷期。寒冷期的出現,所帶來的後果往往是傳統游牧區域的南移,迫使游牧民族南下;而出現相對的溫暖期時,如歷史上的漢唐時期,造成的結果便是農耕區域的北移,促成了農耕民族紛紛北上開墾農田。2.歷史上人類的活動。歷代統治者對北部、西部邊疆的開發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移民實邊”,主要是把農業人口移往西北邊疆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墾荒種田,如軍屯、民屯等,其中就會將牧場開墾為農田。例如,西漢以前的河西走廊基本上是游牧民族的天然牧場,但是,隨著河西四郡的設置,這裡就逐漸被開發為農耕經濟區了。這種人類活動的結果必然是農耕經濟區向游牧經濟區的推進和游牧經濟區的逐漸縮小。另外,歷代統治者,包括游牧民族的一些統治者在內,濫伐森林,大興土木,在草原地帶發展農耕經濟等,都對歷史上草原地帶的生態環境帶來破壞,無疑也是造成游牧經濟地區不斷縮小的一個重要原因。3.歷史上的游牧民族在發展游牧畜牧業生產的過程中,為了維持基本的生計,片面地追求牲畜的數量或生產規模,使得在一定歷史時期內,過載放牧,造成了一些地區草原生態系統的失衡,從而導致草場的退化,草原面積因而減少。4.歷史上自然的農牧界線反過來又不斷強化了兩種不同類型文化間的區別界線,使得游牧經濟與農耕經濟,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間沒有形成有機的結合。似乎在幾千年的歷史上,游牧民族永遠是游牧民族,而農耕民族也永遠是農耕民族。這樣就產生了中原與周邊,內地與邊疆,蠻荒之地與禮儀之邦等文化觀念上的對立。當然,歷史上農耕經濟區和游牧經濟區的範圍的變化,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且也不是單純某一個因素的結果。實際上正是上述諸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