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大型綜合醫院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市區內西五路157號,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直屬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醫院,國家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創立於1937年。
2017年11月1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獲得“2017年度全國優質服務示範醫院”稱號。
2018年12月,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為首批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
成立及更名時間 | 名 稱 | 隸屬及說明 |
溯源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 京師大學堂醫學實業館 |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京師大學堂設立醫學實業館,1912年改創北京醫學專科學校,1924年改為北京醫科大學,1928年並為國立北平大學之醫學院。 民國二十六年(1937)七月七日盧溝橋變起,九月,教育部令平大、師大、北洋工學院三校合組為臨時大學遷西安。 臨大聯大醫學院皆承平大之舊,1939年七月部令獨立設置,改稱國立西北醫學院。 摘自黎錦熙《國立西北大學校史》 |
1912年10月26日 | 國立北京醫科專門學校(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前身)正式成立 | 中國第一所國家創辦的傳授西醫的學校,隸屬民國政府教育部。地點在北京和平門外八角琉璃井衚衕。 |
1915年2月15日 | 國立北京醫學專科學校附屬診察所 | 1914年12月30日,民國教育部批准北京醫科專門學校設立附設診察所。1915年2月15日建成開診, |
1923年9月 | 北京醫科大學校附設診察所 | 隨學校易名 |
1927年4月 | 國立北京醫科大學校附屬醫院 | 診察所改建為北京醫科大學校附屬醫院。 |
1927年8月 | 國立京師大學校醫科附屬醫院 | 北京醫科大學校與其他8校合,易名為京師大學堂醫科,附屬醫院隨之更名。 |
1928年6月 | 國立北平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 京師大學校改組為國立北平大學,醫科改稱醫學院,醫院改稱北平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京城百姓慣稱'平大醫院'。 |
1937年10月18日 | 國立西安臨時大學正式成立 |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平津淪陷。國民政府教育部令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西遷西安,組建西安臨時大學。附屬醫院隨校奉教育部命令遷西安,地點北大街通濟坊。 |
1938年4月3日 |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醫學院 | 國立西安臨時大學南遷漢中,教育部令西安臨大改名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醫學院隨之更名。 |
1938年 |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醫學院附屬診所 | 醫學院租借南鄭衛生院成立臨時附屬診所。校常務委員會決議自1937年9月按照北平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項下撥付經費。 |
1939年5月29日 |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 附屬診所遷至漢中東郊文家廟,建重傷醫院,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
1939年8月8日 | 國立西北醫學院附屬醫院 | 國民政府行政院決定,改國立西北聯合大學為國立西北大學,醫學院獨立設置為國立西北醫學院,附屬醫院隨之更名,后更名為國立西北醫學院附設醫院。 |
1946年8月1日 | 國立西北大學醫學院附設大學醫院 (簡稱西北大學醫院) | 由漢中遷至西安崇禮路(現西五路157號)。2月6日院務會決定簡稱為:西北大學醫院 |
1950年4月28日 | 國立西北醫學院附設醫院 |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國立西北大學醫學院改為國立西北醫學院,行政管理歸西北軍政委員會衛生部領導。 |
1950年12月8日 | 西北醫學院附設醫院 | 國立西北醫學院奉西北軍政委員會令改名 |
1953年9月1日 | 西北醫學院附屬醫院 | 1953年4月1日起歸中央衛生部直接領導,根據中央衛生部8月3日批複精神更名為附屬醫院 |
1956年5月28日 | 西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 經國家衛生部批准:新建於南郊的附屬醫院起名為第一附屬醫院,留在原址的原附屬醫院更名為西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
1956年9月1日 |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 接國家教育部、衛生部通知改名為西安醫學院。 1958年6月領導關係歸陝西省高教局。 1978年1月確定實行國家衛生部、陝西省政府雙重領導,衛生部為主的領導體制。 1985年6月8日口腔系分出建附屬口腔醫院 |
1985年6月20日 | 西安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1985年6月20日接衛生部批複:西安醫學院改名為西安醫科大學 |
1991年10月10日 | 西安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 與西安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一套班子,兩個牌子,機構編製人員不變 |
2000年4月27日 |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醫院 | 2000年4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醫科大學、陝西財經學院三校合併組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學。5月27日,醫院更名為: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醫院。隸屬國家教育部、國家衛生部。 |
2004年11月26日 |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 經西安交通大學校長辦公會研究決定更名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
2006年12月11日 | 西北醫院 | 為有效保護醫院歷史文化傳統和無形資產,經西安交通大學校長辦公會討論,同意使用“西北醫院”為第二院名。 |
2012年 |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 為保障附屬醫院的臨床教學科研性質,經西安交通大學研究同意,正式使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名稱,機構人員編製保持不變。 |
2015年 |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2014年經西安交通大學校長辦公會研究決定更名 |
醫院現設有48個臨床醫技科室、專科病院。
職務 | 姓名 |
院長 | 李宗芳 |
黨委書記 | 鞏守平 |
副院長 | 高亞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滕文葆 |
副院長 | 劉原 |
黨委副書記 | 黨變玲 |
副院長 | 張蓬勃 |
副院長 | 李小鵬 |
總會計師 | 李文博 |
院徽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院徽釋義 該院徽以人形為核心構造元素,以杏花為基本外形,以深藍為基本色,既繼承了傳統,又彰顯出時代的新信息,適應了醫院未來發展的內在訴求。杏花外形既比喻杏林,即醫療衛生行業,又以五朵花瓣比喻醫、教、研、防與管理工作。中間的人形體現醫院以病人為中心,以人為本。配上雙曲線既呈“西”字,又顯“北”形,表示西北二字。同時雙曲線還象徵人體血液循環,代表健康,體現生命至上的理念。“1937”表明醫院誕生於1937年。“西北醫院”為醫院第二名稱。“Xibei Hospital”為醫院英文名稱。“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為醫院的全稱。 |
院訓
仁心仁術 尚德尚醫 求實奉獻 開拓創新
宗旨
生命至上 質量第一 構建和諧 追求卓越
願景(建設目標)
秉承傳統 彰顯特色 國內一流 國際知名
1994年4月學院被上級評定為衛生部三甲級醫院,同年又被評為陝西省衛生支農工作先進集體。
1995年元月被國家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人事部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1995年3月被陝西省教工委、教委評為創佳評差最佳單位。
1997年3月被評為西安地區20所醫院行風建設先進單位。
2020年6月19日,獲得“陝西省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2020年11月14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排名第89位。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號。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醫院(原西安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是衛生部在西北地區直屬高等院校西安交通大學下設的一所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服務、健康指導等為一體、院繫結合形式的大型綜合性臨床醫學院,創建干1938年5用,在西安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基礎上發展而來,其前身是建國前原西北地區著名的西北醫院。
學院位於歷史名城西安市中心繁華地帶西五路中段,土地10.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5萬平方米,編製病床745張,職工1400餘名,衛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76%,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佔11%以上。年收住病人1萬餘人次,年門診量達50萬人次以上。學院設有臨床科室28個,專科專病門診80個,醫技科室14個,教研至12個,研究室13個,博士、碩士學位授與專業26個,承擔著博士、碩士、五年制本科、七年制本科等七個層灰600餘人的臨床教學任務及省內外200餘人的進修學習任務。學院現有西安交通大學重點學科4個、A級教研室2個、A級科研實驗室4個、重點學課2個,是西安交通大學微型外科科研教育中心、陝西省小兒麻痹遺症治康復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臨床藥理基地。
經過60年的不懈努力,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學院發展迅速,己形成多個具有特色的學科,向社會提供了優質的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血液內科、普通外科、骨外科、小兒外科、心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皮膚科、眼科、耳鼻喉科、傳染科、中醫科等診治疾病方面的獨到之處,居西北地區領先地位。皮膚病、小兒血管瘤、心血管疾病等的診治,超聲診斷以及普外科、消化內科、骨外科的某些方面均處國內領先地位,或填補了國內空白,在國外也有一定影響。其中普通外科對臟器移植、門脈高壓以及肝血管瘤的研究與治療,消化內科關於消化運動障礙性疾病的研究、骨科關於頭頸椎運動域測定方法分別獲衛生部科技成果獎和國家發明獎,自1980年以來學院共有73項科研成果獲國家、部和省級獎勵。學院主辦的《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中國醫學文摘.皮膚科學》、《中華兒童保健雜誌》發行全國各地。學院共有110位專家教授分別在省級以上學術組織中擔任主委、副主委、常委和委員職務。
學院裝備有先進設備,如核磁共振機、醫用直線加速器、全身螺旋CT、 ECT、多種型號的彩色B型超聲波診斷儀、多種型號遙控X光機組、多功能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電子胃鏡、膽道手術鏡、人工心肺裝置、多種型號心電監護系統統和ICU系統、電子計算機等己廣泛用於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和管理。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學術和人員交流,先後與美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法國、英國、瑞士、澳大利亞等國家以及香港、台灣地區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關係。近10年來共接侍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名學者名流來院講學或短期學習,並派出3000多名醫護人員出國學習,不少人在國外學術界成績斐然,回國后己成為學院醫療、教學、科研骨幹。
改革開放給學院注入了新的活力,科學管理給學院帶來了勃勃生機,知院、愛院、興院己成為全院職工的自覺行動,學院自我發展能力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