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劉一原的結果 展開

劉一原

畫家

人物簡介


1942年7月,劉一原生於武漢市。17歲即以仿製中國古代繪畫為職業。1979年考取湖北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研究生,畢業后留校執教山水畫和花鳥畫,並從事現代水墨藝術的探索與研究。現潛心致力於“心象風景”創作。出版專集:《山水畫藝術處理》、《劉一原作品集》、《劉一原水墨藝術》、《當代中國畫家精品·劉一原》。作品編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當代美術》、《今日中國美術》、《中國當代美術圖鑑》、《中國·水墨實驗二十年》、《二十世紀末·中國現代水墨藝術全集》、《當代中國山水畫集》、《當代中國花鳥畫集》。2008年出版《心象風景――劉一原水墨藝術1986-2008》(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年10月中國美術館舉辦“劉一原心象風景展”。
劉一原
劉一原

出版著作


心象風景 劉一原水墨藝術
出 版 社:人民美術出版社
作 者:劉一原
開 本:8
印 次:2008年9月第一次
所屬類別:中國畫
定 價:317.00
I S B N:978-7-102-04397-5
心象伸延•劉一原水墨藝術
出 版 社:上海美術出版社
作 者:劉一原
開 本:8
印 次:2014年12月第1次印刷
所屬類別:中國畫定 價:360.00
I S B N:978-7-5322-9107-6

主要展覽


2015年
5月,在廈門美術館舉辦“心象之春--劉一原現代水墨展”;
2013年
12月,湖北省博物館舉辦“筆走風雲——劉一原山水花鳥作品回望展”;
2012年
3月,上海美術館舉辦“一原心象——劉一原現代水墨藝術展”;
9月,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辦“感時心象——劉一原現代水墨藝術展”;
2010年
11月,武漢美術館舉辦“水墨伸延——劉一原作品展”;
2008年
10月,中國美術館舉辦“劉一原心象風景展”;
2003年
4月,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劉一原心象水墨展”;
1998年
10月,北京國際藝苑美術館舉辦“心象風景——劉一原水墨藝術展”;
1992年
4月,法國卡斯特爾(CASTRES)市政府出資邀請赴法舉辦畫展和講學;
劉一原
劉一原

專家點評


劉一原的作品從基本傾向上看是一種抒情繪畫,但他不是一般的抒情,而是帶著比較多的一些文化感覺、人生感覺,這種抒情還帶有一點人生況味在裡面。語言上有兩個重要的東西:一個是他的白粉,另一個是自然的抽象,即從中國“以象觀道”的山水精神自然而然地趨向抽象,而不是硬做抽象文章;另一個特點就是白粉,在他的畫面中,白粉的運用和水墨的運用似乎形成兩個空間,水墨運用是他的底層空間,白粉的運用是他的潛層空間,這兩個空間的分離是清楚的。劉一原沿著這條路走了二十年,相當不容易。
--------劉驍純(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劉一原的作品是在抽象和具象之間,他肯定是對於西畫有很好的感悟能力,但是他又保持了自身對於自然的一種感悟,然後再將它們提升到抽象表達的層面上。這樣他的作品就不能說是沒有東方傳統的了,也不能說他是沒有現代性的。他是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種平衡,形成自己的東西。這些作品在視覺上看來為之一新,再認真看下去,又發現很耐看。而且和同類型的西方抽象作品比較來看,很具有中國畫家的獨創性
---------范迪安(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 美術批評家)
劉一原是由傳統向現代轉型中的一個典型,一個代表。他的畫水墨部分用了中國傳統語言,引進白粉和色彩,有點西方繪畫語言。他把兩種語言有機地揉合在一個畫面中,做出一個中西結合的新品種,但仍以中國的為主。在具象與抽象當中,他也在二者之間找到了一個結合點。
-----------翟墨(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在我看來,劉一原註定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因為他至今仍然深信人類感情是藝術的永恆主題,對崇高的感情、高尚的人格充滿崇敬之心,並且殫精竭慮尋求個性化的藝術樣式,企求在表現情感生活的藝術升華中獲得對個體生命的超越。
我想劉一原大概是通過繪畫來尋求生活中的快樂,以此拒絕現實社會中迫使人碌碌營利的世俗壓力。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歷時數月、重複疊加的色痕墨跡,這既是他筆隨意行、心手相應,人與畫不斷對話的結果,也是他的心緒流淌、思接千載的心路之痕。
如果說,劉一原的創作在90年代初還保留著大自然的物象,那麼,在近些年來的作品中,這種自然的意象已經日趨簡化,更加接近與符號化的“心象”。我認為劉一原的作品已經逐步脫離了中國傳統的“山水畫”概念,正在作為一種“心象風景”進入當代人的視野。他對於生態環境的關注,已不再是古典的天人合一的文人景觀,而是在畫面的衝突中尋求新的和諧,在遮蔽的風景中敞開人的內心,這是一個畫家以個性的方式觀察世界的結果。我們在他筆下的混沌世界中,回溯到自然的本原,從中領悟宇宙的永恆秩序,觸摸自己的心靈深處。
------------殷雙喜(《美術研究》編輯 美術批評家)
沈偉
我將劉一原視為這樣一位藝術家;他總是力圖在個人情感表現和藝術課題試驗之間以及在東方古典傳統和西方當代影響之間尋找到一種理性的平衡,這使他的作品既不同於那些完全放棄傳統造型程式的“抽象水墨”,也不同那些執守筆墨因素的“新文人畫”。對於缺乏明確藝術目標的人而言這類中性方案往往會以犧牲個性為代價,但劉一原卻準確地把握了在傳統意境和現代手法間進行個性創造的適度張力,從而使他的藝術在變化紛繁的當代中國水墨畫界獲得了應有的位置。他的這些作品大氣而不流於粗放,雄渾而又精深內省,是作者“心象”和實驗母題“風景”之間近乎完美的組合。
著名英國詩人,文學批評家托·斯·艾略特在本世紀初(1917年)所著的名篇《傳統與個人才能》中曾討論藝術家的“歷史意識”與他的“個人表現”之間的關係,他引用詩人華茲華斯對詩歌的著名定義來說明我們的理性選擇、歷史意義和個性感情在創作中的份量:
詩歌是強烈感情的自然洋溢,它的來源是在平靜中回憶起來的感情。
艾略特討論的是詩歌,但它所提倡的價值原則同樣適合繪畫,在一個充斥著“表現”、“觀念”的藝術環境中,愛略特的教誨或許已成絕響,但我仍然相信一個具有對自己的歷史和傳統具有強烈意識的藝術家,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解決他所面臨的當代問題,在我看來,劉一原的藝術正蘊含著這樣的品質。
"心象風景",最初是殷雙喜在1998年策劃劉一原個人藝術展時提出、用以概括劉一原的水墨藝術風格的一種簡潔描述。按照黃專的說法,也許"心象風景"這個半中半西的名詞本身,就已經說明了劉一原藝術方案的性質:它是力圖在一種當代藝術的知識背景中,完成林風眠所倡導的那種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學術目標。目前,劉一原的"心象風景"已經"為中國的美術批評界提供了一批可從眾多角度和層面闡釋的水墨性‘文本'"(皮道堅),由於他在開拓水墨的當代表現力及融合中西繪畫語言方面的長期探索,劉一原成為一些關注當代中國文化轉型問題的批評家的注目對象。
----沈偉/心象風景--劉一原的水墨藝術/<<美術觀察>>2003年04期
湖北美術學院教授、美術評論家 沈偉:劉一原的作品,因為1998年他在北京也搞個人展,近些年也做過一些個人展,那麼他的這種面貌呢,比方說就必須突出,就是我們一直就以這個心象水墨這樣的一個概念,來概括他的這樣的一些作品。就是說,他的這個作品呢,就是說我們一直把他看成是對這個傳統寫意繪畫的一種現代解釋。比方說表面上看,它像一種抽象畫,那麼也不可否認呢,這個繪畫呢,是改革開放以來,那麼就受到西方藝術的一種影響。但是骨子裡呢,它其實是一種傳統水墨在現代發展的一種變化的方式。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長、美術評論家張曉凌:這需要很高的修養才能看得懂,很高的境界,那種很高妙的筆墨,那種境界是非常難的,這裡面蘊涵著一生的這個道德修養,蘊涵了一種知識積累。
劉一原的水墨作品展現的是一些平凡而單純的自然景物。畫家似乎是在著意描繪大自然赤裸裸的身軀,通過富有節奏的線條著意放大它那有節律地呼吸。因此,劉一原筆下的大自然既是一種精神境界的象徵,又是我們返照人生的一面鏡子。這種審美所引發的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種種複雜交織的心境和思緒也正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趣味。因此,一些目光比較獨特的收藏家馬上被劉一原的作品吸引住了。
劉一原心象風景作品是在中國水墨走向現代走向當代的一個獨特貢獻
范迪安
范迪安(中國美術館館長)
對於的劉一原心象風景作品,我在 十 年前就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1998年,他在北京辦了一個小型的展覽,那時,一批美術評論家看到了劉一原的作品就認為他的作品展現了一種新的物象。大家一致地讚賞他在水墨這個載體上能夠堅持走一條不落時尚的、不與人同的屬於自己的道路。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發達的時代中,藝術家很容易跟著前人走,跟著別人走,特別是跟著西方人走。所以,中國的藝術家要堅定自己的藝術信念,並且在藝術探索上持之以恆,這非常重要,也是藝術家非常可貴的素質。而劉一原是真正能夠沉得住氣,能夠沉下來深入作文章的一位畫家。
十年之後的今天,他又一次帶著他的新作來到北京,我作為中國美術館館長非常高興在中國的藝術殿堂看到這批新作。他的新作擺在這樣一個藝術空間裡面,更能夠顯示出他的藝術探索方向是具有積極意義的、語言是有力量的。我們常說,許多作品在藝術家的工作室里效果不錯,但到了中國美術館的大展廳就要重新接受檢驗,也就是說作品在精神上、文化內涵上、視覺結構上及筆墨特徵上是否能經得起大家的檢驗和綜合的審視。其實,這不僅是一種專業角度的要求,也是在當代非常豐富的圖像世界面前,對藝術的一種獨特的要求。所以,我覺得劉一原的這批大畫,反映了他在近 十 年來繼續朝著他的藝術目標努力的成果。我覺得,他這種努力重點表現在兩方面:一個是他在探索中國的水墨如何能夠和他自己的心理、性格、學養等因素結合起來,所以,他的心象風景,可以說是他在畫他自己心裡的風景。當然,他心裡的風景不是空洞的,而是他對自然風景的感懷,更是他在思想上、哲學上去理解天地人的關係的結果。他的心象風景是他內心對外部世界的理解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共振、一種共鳴、一種感動、一種回應;二是他把握了水墨藝術在今天的公共空間下的審美需求,這又是另外一個難題,而在這方面許多藝術家吸收了西方現代的抽象的語言,試圖使水墨融入現代的審美空間。劉一原在這方面也是這麼做的,所不同的是他強化了自己對水墨材料的實驗,加進了多變的畫法。比如,從濃墨到淡墨,再加粉色顏料,注意畫面結構的變化。特別是把濕墨和乾擦相結合的探索,都為他的作品增添了一種耐看的視覺效果。這是他藝術上很重要的一個特徵,也可以說是在中國水墨走向現代、走向當代的一個獨特貢獻。
劉一原
劉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