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因子
神經元細胞體的營養中心
神經元因子是神經元細胞體的營養中心,只有在胞體沒有死亡的條件下才有纖維再生的可能。胞體約於損后第3周開始恢復,胞質內的尼氏體重新出現,胞體腫脹消失,胞核恢神經纖維復中央位置。胞體的完全恢復需神經元因子的調控,恢復中的胞體不斷合成新的蛋白質及其他產物輸向軸突,使殘留的近側段軸突末端生長出許多新生的軸突支芽。
研究表明,人體神經細胞呈三角形或多角形,可以分為樹突、軸突和胞體三個區域。而神經元因子存在的神經元細胞體分佈於神經節的皮質,每個神經元外都有神經膠質細胞和其突起形成的鞘包裹著,細胞體質膜內陷分枝形成胞管系;尼氏體在各神經節神經元細胞體中都呈細顆粒狀均勻分佈,其數量隨生理狀況而改變。
隨後科學家發現,神經元胞體的細胞質含有較發達的粗面內質網、遊離核糖體、微絲、神經絲和微管以及高爾基複合體等。粗面內質網常呈現規則的平行排列,遊離核糖體分佈於其間,它們在光鏡下呈嗜鹼性顆粒或小塊,稱尼氏體(Nissl bodies)。大神經元尤其是運動神經元的尼氏體豐富而粗大,呈斑塊狀;小神經元的尼氏體則較小而少。大神經元胞體內含大量尼氏體和發達的高爾基複合體,表明細胞具有合成蛋白質的旺盛功能。合成的蛋白質包括複製細胞器所需蛋白質和產生神經遞質有關的酶等。這些酶能夠直接參與細胞的基因表達與生理信號的傳遞,修復神經細胞,阻斷老化,另一方面可使胞體、胞突、胞核、尼氏體、核仁腦細胞、軸突、樹突、髓鞘、血管內皮細胞、以及相應神經纖維的再生分化與生長,促使神經細胞分裂,產生與之相似細胞,實現逆病理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