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夜飲

唐代張說創作的五言律詩

《幽州夜飲》是唐代詩人張說創作的五言律詩。詩的首聯描寫出北地秋天雨夜的蕭瑟。頷聯一轉而寫高堂宴會,以宴會能暫忘“遲暮心”而影射出平日的遲暮之感。頸聯字面上說的是身在軍中“宜”作劍舞,地處塞上只“重”笳音。然而不難看出,實則是說在邊地軍府中只有粗獷的劍舞、笳音可供觀賞。尾聯承前而抒情,表面上說能作為邊城將領觀舞賞樂全賴君主恩惠,實則也是含沙射影表達出了牢騷之意。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詩“夜飲”二緊扣題。始二句描“夜飲”環境,渲染氛。“涼吹夜雨,蕭瑟寒林”。值秋深涼,幽州城夜晚,雨交,吹樹林,片凄涼蕭瑟。切,形描繪夜荒寒景。二句暗宋玉九辯》中的詩意:“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益發渲染了詩句中悲傷的色彩。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悲愁的心緒,已經見於言外。而這“夜飲”,就是為了要驅走這惡劣環境帶來的悲苦,宴會還沒有開始,從著力渲染、暗示中,已經給“夜飲”罩上了一層愁苦的陰影。
二聯緊、二句,“夜飲”,抒詩嘆:“堂宴,忘遲暮?”“”轉巧妙,緊承首聯環境描,轉宴。“忘”句句,詩鬱勃曲折露。遲暮衰,竟強烈,揮,即“夜飲”,排遣。詩化屈原離騷》句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將詩人心意表達得更加婉曲、深沉。第三聯,隨著宴會開始,並逐漸進入高潮的時候,詩人的情緒也隨之興奮起來,詩情也有了亮色:“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在都督府的宴會之間,軍士們舞起劍來,那矯健剛勁的舞姿,慷慨雄偉的氣魄,令詩人為之感奮。《史記·項羽本紀》中項莊說:“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舞劍是為了助興,增加席間的歡樂氣氛。一個“宜”字,傳出詩人對劍舞的欣賞。但接著吹奏起胡笳時,那嗚嗚的聲音,使席間短暫的歡樂頓然消失,而充溢著一片悲涼的情調,詩人的心情也隨之沉重起來。塞上本來就多悲涼之意,與詩人的遠戍之苦、遲暮之感,融合在一起,成為心靈上的沉重的負擔,詩情在稍稍有了亮色之後,又忽然黯淡起來。這一聯在豪壯中寓悲涼,在跌宕起伏中展現出詩人難以平息的滾滾思潮,直至引出最後一聯。
“城,誰恩遇深!”鏗鏘,似乎愁苦掃,轉激皇派遣深恩,城、榮。際聯完逼憤激語,朝廷腹牢騷,隱藏似激含怨,河決堤似噴涌,思強烈憤慨深沉痛苦。聯確托遙深、措語婉曲,謂“騷緒”,寄寓詩悲憤慨,首聯悲苦塞荒寒景,恰照,益彰。詩景,,首尾照,耐味。
詩歌在語言上遒健質樸,寫景之語,並無華麗之辭,與邊塞情調極為相稱。遣詞用字也十分精當,例如“吹”、“動”、“宜”、“重”這些字,看似一任自然,實際經過認真錘鍊,用得恰到好處,對寫景、抒情起了很好的作用。

名家點評

明·唐汝詢《唐詩解》卷三二:此有不樂居邊意。……不作邊將,安知天子寵遇乎?自寬之詞也。
明·徐增《而庵說唐詩》卷十三:說上說下,總是一個不樂幽州。世稱燕公“大手筆”,吾嫌其尖利。此詩畢竟非忠厚和平之什,不免狹小漢家矣。
清·王夫之《唐詩評選》卷三:一氣順凈。
清·顧安《唐律消夏錄》卷二:“正有”、“能忘”、“宜”字、“重”字、“不作”、“誰知”,只在虛字上用力。要說是“恩遇”,卻究竟拗不過“邊塞”、“遲暮”、“風雨”六字。詩可以觀,豈不信哉!
清·吳昌祺《刪訂唐詩解》卷十六:燕公詩清而健,去“四友”之堆砌矣。
清·屈復《唐詩成法》卷一:唐時重內輕外,故貴至出鎮,意尚如此。
清·沈德潛《說詩啐語》卷上:收束或放開一步,或宕出遠神,或本位收住。張燕公“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就“夜飲”收住也。
清·陳德公:前如一氣直筆,五六稍一頓,結以渾厚語意振之,遂不淡率。
清·盧麰、王溥《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卷二:滿腔蕭瑟之感。五六“劍舞”、“笳音”,亦見止此或堪自遣耳。結故繳言邊城不若內臣之恩遇,章法最有開拓。
清·姚范《唐宋詩舉要》:托意深婉。

創作背景


據《新唐書·張說傳》:開元(唐玄宗年號,公元713—741年)初,張說為中書令,因與姚元崇不和,罷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坐累徙岳州。后以右羽林將軍檢校幽州都督。都督府設在幽州范陽郡,即今河北薊縣。此詩就是他在幽州都督府所作。詩中描寫了邊城夜宴的情景,頗具凄婉悲壯之情,也委婉地流露出詩人對遣赴邊地的不滿。

作者簡介


張說(yuè)(667年-730年),字道濟,一字說之,范陽方城(今河北省固安縣)人,唐朝政治家、文學家。
張說早年參加制科考試,策論為天下第一,歷任太子校書、左補闕、右史、內供奉、鳳閣舍人,參與編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誣陷魏元忠,被流放欽州。後來,張說返回朝中,任兵部員外郎,累遷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書侍郎,加任弘文館學士。拜相后,因不肯黨附太平公主,被貶為尚書左丞,后拜中書令,封燕國公姚崇拜相后,張說被貶為相州刺史,又貶岳州刺史,在宰相蘇頲進言下,改任荊州長史,天兵軍大使時,討平突厥叛將康待賓,被召拜為兵部尚書。后又進封右丞相。張說脾氣暴躁,而且生性貪財,遭到彈劾,罷官致仕。不久,張說被起複,先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
張說有文才《舊唐書》載《諫武后幸三陽宮不時還都疏》等疏表三篇。其作品還有《錢本草》,以錢喻葯,診治時弊,堪稱奇文。或說《虯髯客傳》為其作品。《千家詩》更選中《幽州夜飲》:“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一首。有文集30卷傳世。
開元十八年(730年)病逝,時年六十四歲。追贈太師,謚號“文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