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尾村
廣東省普寧市南溪鎮轄村
全村人口0.18萬。全村只有一個姓氏,為“連”姓。其地原是一片低潮田,周圍河溪交錯,村落在低潮田尾,故名。聚落呈點狀分佈。全村分為五大片,分別為頂新厝,渡頭座,中座,新創座,老寨。
全村人口0.18萬。全村只有一個姓氏,為“連”姓。元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揭陽縣下圍村人移民至此置村。其地原是一片低潮田,周圍河溪交錯,村落在低潮田尾,故名。聚落呈點狀分佈。1947至1949年,是榕江南岸武工隊革命活動地點之一。
村裡有一座全日制小學—潮美小學,為現代化的4層大樓,是全村第一高樓,也是全村的標誌性建築,為村標。
全村在計劃經濟時代分為三房(“房”,潮汕語,即為群體之意),有一房,二房,三房,其中三房人口最大,后改革開放,村民外出打工創業,群體性對立逐漸弱化以致消失。
全村分為五大片,分別為頂新厝,渡頭座,中座,新創座,老寨。
頂新厝為村委會駐地,有一棟三層村委大樓,大樓前有一個方形廣場,供休息,遊玩,為“大房”人數最集中區域。
渡頭座房屋普遍較新,均在改革開放之後建立,面積為全村最大,在環村公路旁建有廣場,籃球場,村祠堂(潮尾連氏宗堂),供全村人休息,遊樂,渡頭座人口全村最多,為“三房”人數最集中區域。
中座為全村輩分最高,通常剛出生的小孩就已經是其他片區的“老叔”輩了(潮汕語,祖父輩);原來有自己的祠堂,放置著祖先牌位,後來撤去。厝局內建設廣場、籃球場、娛樂設施等,供村民遊樂使用。
老寨房屋大多是改革開放之前甚至是建國前所建,存在不少老建築,房子均為黃泥巴築成,比較老舊破爛,不少房屋已成危房,時有倒塌。現已幾乎空城化,僅剩幾戶人家,以養牛、種田為生。老寨有三處神廟,處於老寨東邊的是一座老爺宮(名為:聖王古廟),廟裡供奉的玄天上帝、三山國王、南面聖王等五位神明;廟前還有百年大榕樹,身傾於池塘之上,為石柱支撐,危而不倒,古樸而神秘。老寨西北面有伯公宮一座,老寨中心處又有慈悲娘娘宮一座。
新創座為2000年前後建立,房屋較新。
有耕地407畝,盛產柑橘、大蒜。有木器加工傳統。25%的勞動力從事木器生產,15%的農戶飼養奶牛,種植蕉柑為全村的經濟支柱,近90%的村民種植蕉柑,但由於近年來柑種老化,加上高溫乾旱天氣增多,蕉柑收成急劇下降,現已全部荒廢,村民多外出打工。
祭祀活動
每年春節期間,農曆正月初六會舉行傳統的潮汕神遊活動,俗稱“迎老爺”(“老爺”,潮汕語,為神明,各路神仙的意思,具體為道教,有玄天上帝,三山國王,關聖帝君等)。“迎老爺”是一年一度的慶典儀式,那個時候,不管在家的,在外打工的,有錢的,沒錢的,除了信西方宗教的,所有的人都回家,大家一聚在村裡的祠堂前面拜“老爺”,年輕力壯的要抬著“老爺”從整個村子繞一圈,意思是“老爺”巡視了整個村子,這一年村裡的人就能平平安安,風調雨順,並且每個人都以能抬“老爺”為榮。老爺出巡時,敲鑼打鼓,旌旗飄揚,鞭炮齊鳴,煙花齊放,電影要放潮劇,村裡要唱大戲,全村村民都跑到路上迎接“老爺”,每戶人家都點起三五根清香跑到抬在最前面的香案進香,男人都提著燈籠,大批村民跟著“老爺”走,公路上的過往行人、汽車等等,都要給“老爺”讓路,面對那種盛況,即便你是無神論者,你都會對神佛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