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2011年成立於北京的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成立於2011年6月,當時依託於中國科學院院設的非法人研究單元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是中國空間科學及其衛星工程項目的總體性研究機構,面向全中國的空間科學創新平台,負責組織開展國家空間科學發展規劃研究,具體負責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的組織與實施,開展空間科學及相關應用領域的創新性科學與技術研究工作,為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及未來發展提供科學與技術支撐,引領空間科學發展,帶動空間技術創新。
截至2015年7月,該中心共有在職職工697人(其中科技人員477人、科技支撐人員150人);建設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2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共有在站博士后13人,在學研究生354名,其中博士生152人,碩士生202人。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組(.~.),空科歷科院球二(.~.)、球(.~.),防科委(七)五研究院空及探測技術研究(.~.),科院空研究(.~.)、空科技術(.~.)、及空科研究展演。
,科院組建空科,空科研究載航程系統依託單。
1995年,中國科學院決定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和空間科學與應用總體部合併。
2003年11月,中國科學院黨組決定空間科學與應用總體部劃歸光電研究院。
2011年6月,中國科學院批准成立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為依託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的院設非法人研究單元,與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2015年6月,中央編辦批複同意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截至2015年7月,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共有在職職工697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58人,預備研究員43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16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243人、碩士學位人員304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際宇航科學院(IAA)院士3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學會會士(IEEE Fellow)1人,1人擔任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COSPAR)副主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中國入選者3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7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振興、魏奉思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姜景山
國際宇航科學院(IAA)院士:吳季、劉振興、徐榮欄
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COSPAR)副主席、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學會會士(IEEE Fellow):吳季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馮學尚、徐寄遙、沈超、王赤、秦剛
中國“ ”入選者:劉維寧、劉潁(青年)、蔡霞(青年)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王赤、董曉龍、秦剛、熊蔚明、王振占、楊國韜、劉勇
截至2015年7月,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科研部門主要由空間技術部、空間科學部、空間環境部和微波遙感部等四個研究部構成,包括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野外站1個,中國科學院野外站1個,以及中國唯一的“低緯探空、服務創新”基地海南探空部。
國家重點實驗室:空間天氣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微波遙感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複雜航天系統電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天基空間環境探測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圖書館的館藏文獻以空間物理、微波遙感、空間電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為主。據2016年3月該中心圖書館網站顯示信息,該圖書館共有中西文圖書7000餘本,中西文期刊100餘種,以及自1995年以來的研究生學位論文。同時,在空間中心區域內,可以訪問中西文資料庫100餘個。
2014年,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與歐洲空間局(ESA)同步發布了中歐聯合空間科學衛星任務建議徵集通知;在第40屆國際空間研究委員會(COSPAR)大會期間,與俄羅斯科學院就空間科學項目的合作進行了會晤,決定以分頭徵集合作項目建議、組織雙邊研討會的方式聯合提出合作項目;中巴空間天氣聯合實驗室/中科院南美空間天氣實驗室8月落戶巴西。2014年,空間中心出訪165批次,來訪科學家70批次。主辦了中歐聯合空間科學衛星任務首次研討會、第十屆中歐空間科學雙邊研討會、首屆中瑞空間科學雙邊研討會、首屆中美空間科學傑出青年前沿論壇、第十三屆國際日地物理科學研討會。
2014年,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共有在研項目567項(包括新增項目209項)。其中,主持空間科學先導專項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3項,承擔(或參加)課題50項(新增24項);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9項(新增22項),其中重點項目4項,面上項目36項(新增8項),青年科學基金32項(新增10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3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項目1項,專項基金項目2項。該中心全年發表科技論文345篇,其中SCI收錄157篇,EI收錄172篇;發明專利申請77篇,獲授權33項;軟體著作權登記93項。
2013年,該中心共有在研項目617項(包括新增項目291項)。其中,主持空間科學先導專項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1項、承擔(或參加)課題6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3項、承擔(或參加)課題58項(新增2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面上項目37項(新增7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青年科學基金31項(新增11項),主持(或承擔)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5項(新增2項),承擔國際合作項目5項(新增3項),承擔重大儀器研製項4項(新增1項)。該中心全年共發表科技論文328篇,其中SCI收錄96篇,EI收錄68篇;發明專利申請74項,獲授權40項;軟體著作權登記20項。
2012年,該中心共有在研項目665項(包括新增項目235項)。其中,主持空間科學先導專項1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2項(新增1項)、承擔(或參加)課題9項(新增3項),主持(或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2項、承擔(或參加)課題78項(新增27項);主持(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面上項目39項(新增12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新增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1,青年科學基金10項(新增4項);主持(或承擔)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6項(新增5項),承擔國際合作項目2項(新增1項),承擔重大儀器研製項目3項(新增1項)。2012年,空間中心參加的嫦娥二號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獲部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孟新研究員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該中心全年共發表科技論文286篇,其中SCI收錄89篇,EI收錄43篇,ISTP收錄2篇,國內核心期刊收錄152篇;發明專利申請39項,獲授權24項;軟體著作權登記16項。
2021年11月3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發布最新研究成果:該中心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劉洋團隊首次在月表原位識別出年齡在一百萬年內的碳質球粒隕石撞擊體殘留物。該發現表明,富含揮發分的碳質小行星的撞擊或仍為現在的月球提供水源。
• 《空間科學學報》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該期刊刊載的主要內容包括:以空間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成果,以及與空間特殊環境有關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技術研究成果。具體報道範圍包括:日地空間物理、空間天氣學和空間環境科學、太陽系與行星科學、微重力科學、空間生命科學、空間化學、地球空間科學、空間基礎物理實驗、空間天文學以及空間科學探測實驗和應用等相關技術。
2001年,《空間科學學報》入選科技部評選的“中國期刊方陣”,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是核心期刊之一;列入中國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加入國家科技部的“萬方數據系統科技期刊群網”;被中國國家教委的“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和“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收錄,編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加入“中國期刊網”;已收入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被編入北京大學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空間科學學報》被中國國內外多種權威性科技期刊檢索刊物收錄,並且列為英國的《中國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CAA,CAA為SCI收錄期刊)的全文摘譯期刊之一。被檢索收錄的刊物包括:英國的《科學文摘》(SA)、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的《文摘雜誌》(AJ)、德國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文摘》(AAA),《中國學術期刊文摘》(首批收錄的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索引》、《中國物理文摘》、《中國天文學文摘》等。
截至2015年7月,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擁有4個專業的博士學位授予權,5個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2個專業的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2個博士后流動站。
博士學位授予權專業:空間物理學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地球與空間探測技術專業、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
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空間物理學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地球與空間探測技術專業、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和飛行器設計專業
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計算機技術、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
2014年,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共有在讀研究生320人(其中碩士生190人、博士生125人),在站博士后15人。
2013年,該中心在讀研究生311人(其中碩士生186人、博士生125人)、在站博士后16人。
2013年,該中心韓聖東、劉晶晶、李丹霜、王靜、王亞輝、金夢彤、侯鴻傑、閆大帥、蔣茂飛和梁賀斌十名研究生獲得“2013年中科院大學生獎學金”。
2012年,該中心在讀研究生289人(碩士生180人、博士生109人,含巴基斯坦博士留學生1人),在站博士后15人。選派出國聯合培養博士3名。該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
2011年,該中心2011屆畢業生林文明獲得了“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秀博士生獎”。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標識
標識象徵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人團結一致,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世界空間科學前沿,以建成中國核心、國際著名的總體性研究機構為目標,引領空間科學發展,帶動空間技術創新,矢志樹起中國人鑄就的人類探索太空新豐碑。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會定期在中心內部舉辦各類活動,例如乒乓器比賽、羽毛球比賽、研究生年會、攝影外拍和知識競賽等活動。
2016年1月13日晚,該中心的研究生部九章大廈太陽廳舉辦了2016年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生年會。該次年會還邀請了來自清華、北航、軟體所、文獻情報中心等兄弟單位參與演出,增強了該中心研究生部與其他院所及高校的聯絡與交流。
該中心研究生會還早在2011年3月就創辦了有空間中心特色的研究生刊物《仰望星空》。該期刊主要內容包括學生活動、生活點滴、勵志人生和航天動態四個版塊:學生活動版塊包括該季度學生活動的新聞、照片,電影吧播放的精彩電影的影評等;生活感悟版塊包括同學們日常生活中關於親情、愛情、友情的感悟,健康養生小貼士等;勵志人生版塊每期介紹一位成功人士的成長曆程,還包括新書推薦、就業指導、人生規劃、科研論文發表方面的內容;航天動態版塊包括這期間國內外航天界的大事介紹,所內新聞等。
職務 | 名錄 |
---|---|
主任 | 王赤 |
黨委書記、副主任 | 孟新 |
副主任 | 鄒自明、董曉龍、鄒永廖 |
紀委書記 | 庫衛群 |
趙九章 | 李德仲 | 王大珩 | 方正知 | 吳智誠 |
孫傳禮 | 姜景山 | 張厚英 | 顧逸東 | 吳季 |
2021年9月2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工會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