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扣
上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盤扣,也稱為盤紐,或者紐結、紐絆。是傳統服裝中使用的一種紐扣,用來固定衣襟或裝飾。盤花扣是古老中國結的一種。
漕河涇的中式服裝盤扣製作技巧是上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盤扣
近幾年,盤扣作為旗袍唐裝又風靡一時。長袖盤扣、短袖盤扣、對襟盤扣、斜襟盤扣 . 就連后開衩的直筒連衣裙也綴上了幾顆盤扣,恰似一隻只欲飛未飛的蜻蜓”
中國宋代就有出土衣服有紐絆,比如江西德安周氏墓出土的袍服上就有一字扣紐絆。考古報告上寫著:“袍,45件,其中完整的有34件....大都胸前有一字絆或衣帶...”,可見當時的一字扣衣服絕對不止一件。江蘇金壇南宋周瑀墓發掘與衡陽縣何家皂北宋墓紡織品也發現大量衣服上的紐絆。甘肅漳縣元代汪世顯家族墓出土的黃褐色織金麻料花朵綾格寶相花紋抹胸,前襟位置九副織物扣,袢腳已呈現明顯的花形。在如身份證一樣精細的明朝官員肖像畫上,圓領袍的右肩明顯位置可以看到紐結。明朝有機會畫像的貴族女性高領女裝的領子上一般有1-2個金屬制的紐扣,沒有機會畫像的普通勞動女性衣服上是否金屬紐扣未知,但漢字之“紐”與“結”都是絞絲旁,大家可以看出漢人扣子最初的材料。我國古代用長長的衣帶來束縛寬鬆的衣服,宋元明以後,漸漸用盤扣來連接衣襟,用布條盤織成各種花樣,稱為盤花。
盤扣
朝鮮的韓服於朝鮮王朝中期以後受到清代服裝影響,開始使用盤扣,主要用于軍服和男子常服。
琉球的琉裝於近古也受到清代服裝影響而使用盤扣,多見於士庶常服。
盤扣的種類良多,罕見的有蝴蝶盤扣、蓓蕾盤扣、纏絲盤扣、鏤花盤扣等。盤扣仍是那個盤扣,但綴在不同款式的服裝上卻表達著不同的衣飾語言。立領配盤扣,氤氳著張愛玲時代的蘊藉和典雅;低領配盤扣、洋溢著 90 年代都市女性的浪漫和嬌俏;短坎長裙中間密密地綴一排平行盤扣,於端麗之中見美感;斜襟短衫綴上幾對似花非花的纏絲盤扣,於古雅之中見清純。
盤扣
直盤扣(一字扣):直扣是最簡單的盤扣。用一根袢條編結成球狀的扣坨,另一根對摺成扣帶。扣坨和扣帶縫在衣襟兩側並相對。
花型扣:包括琵琶扣,扣兩邊形似琵琶。還有四方扣、鳳凰扣、花籃扣、樹枝扣、花蕾扣、雙耳口、樹葉扣、菊花扣、蝴蝶扣、蜜蜂扣等等。
盤扣的扣子是用稱為“袢條”的摺疊縫紉的布料細條編織而成。這和現代用整塊硬質材料打洞而成的紐扣不一樣。如布料細薄可以內襯棉紗線。做裝飾花扣的袢條一般則內襯金屬絲,以便於定形。
琵琶扣
花扣
花扣是純裝飾性的扣子,沒有相對的扣帶和固定功能。因結構可分為實心(中心部位被袢條充滿)和空心(中空或用其他布料包棉花嵌在裡面)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