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加學校
1997年創辦的雙語教學學校
北京中加學校是北京市第一所中外合作全住讀式,實施普通高中及高中后加拿大高等專科學段教育的新型雙語教學的學校。合作辦學的雙方是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與加拿大紐賓士域省教育部和加拿大加皇國際教育集團。
隨著中國教育部對外合作辦學暫行規定的出台,中加學校的籌備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然而,在當時的環境下,中外合作辦學的理念還有些過於超前。當彭建華在將他的“結合中西方的辦學理念,創造出一種新的高中模式”講給人聽時,沒幾個人能夠接受他的理念,人們更看重中國的高考。彭建華沒有放棄,繼續為實現他的理念而不懈努力著。他相信,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功遲早會提出教育體制的改革要求。
就在彭建華籌辦學校舉步唯艱的關節,一次在首都機場巧遇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朋友,正是這次偶遇,奠定了彭建華和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合作的基礎。
在中加兩國政府的推動下,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與加拿大紐賓士域省教育部和加拿大加皇國際投資集團經過反覆協商、多方籌備,北京中加學校落戶通州,正式宣告成立。
北京中加學校第一批學生入學了,共招收國內外學生230名。從此,彭建華從此開始了他快樂教育、中西結合的辦學故事。他開始把時間、精力、才智全部投入到教育中。“對我而言,教育意味著責任,也意味著艱辛。”他說,“我喜歡與青年人一起,更高興能看到他們成功。”
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加拿大出席APEC會議期間,彭建華先生有幸成為拜會江主席的唯一一名加拿大華人。彭先生與江主席談到中國教育體系國際化的重要性。江主席表示了對中加兩國在教育領域合作的關注,鼓勵彭建華把北京中加學校辦成中外合作辦學的典範。
校訓
中加學校的校訓是“明德篤志”,語出《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彭建華說:“明德是指準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政治主張及思想體系的顯示,並達到至善。篤志則是指用淳厚專一、全力以赴的態度去追求崇高的志向。”說這些話的時候,彭建華顯得真誠而專註。他是在解釋中加學校的校訓,又似乎是在解釋自己為何近十年以來為中國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不懈努力,無形中袒露了自己的心跡。
宗旨
學校以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複合型人才為根本宗旨,堅決貫徹“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方針,塑造具有世界性、國際化、能力強、適應廿一世紀人才素質結構總體要求的一代新人。
北京中加學校建校12年慶典
北京中加學校分為普通高中(高一至高三),分為(AP班,實驗班,普通班)。學校設有30個高中教學班1000餘人;高中后教學班8個班280餘人,中外教職員工為300餘人。
中加學校的教師由中國教師和外籍教師兩部分組成。中方任課教師由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選派與從全國招聘的優秀教師組成,其中包括特級教師、教研組長、學科帶頭人、高級教師等多名有影響的知名教師,整體水平不低於重點學校。外籍副校長和外籍教師由加拿大紐賓士域省教育部選派。外籍副校長負責學生的加拿大學籍管理、加拿大課程的管理和學生畢業證書的簽發。學校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理事長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亞太區名譽理事彭建華博士擔任。
加拿大學分制管理
北京中加學校實施引進加拿大學分制管理,加拿大課程全部由加籍持有教師證的老師任教。學校採取科學的管理和學分制的的教學方式,採用適合21世紀人才的教育M.E.T.A.(Media知識廣+Education學科專+Technology科技強+Arts素質高)的綜合方法。
雙學歷證書
學校設施配備齊全
校內建有藏書豐富與寬頻光纖網路化的圖書館,寬頻光纖網路化的各教學大樓,實驗樓,計算機國際信息網路中心大樓等,電腦語音教室等,學校全校從教學區至生活區各處已全面使用寬頻光纖網進行教學與生活並已達到國際最先進的水平。
北京京中加學校為適應北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發展職業教育事業的需要,融普通高中與高水平職業教育為一校,兩種各自獨立的教育體系在同一學校內相輔相成、相互滲透,為教師和學生展示自己的教學和學習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北京中加學校將成為基礎教育領域改革的實驗基地、中外合作辦學的窗口、社區文化教育中心、高水平素質教育的育人沃土。
北京中加學校的普通高中學生具有中加兩國學藉,引進加拿大學分制管理,加拿大課程全部由加籍持有教師證的老師任教。學校採取科學的管理和學分制的的教學方式,採用適合21世紀人才的教育M.E.T.A.(Media知識廣+Education學科專+Technology科技強+Arts素質高)的綜合方法。畢業考核合格后可同時獲得兩國頒發的學歷證書。取得雙學歷證書的學生,可在中國報考大學,同時也取得在北美及英語國家攻讀大學的學歷資格。加拿大高等專科(BTM、IHM)學段教育學製為兩年,第一學年在中國學習;第二學年可申請在加拿大學習。修滿全部學分后,可獲加拿大高等專科證書。專科教育各學段修完后,既可擇業,也可以將已取得的大學學分轉入各大學繼續修讀至取得本科學士學位。加拿大工商管理BBA班及加拿大電腦科學BSC班與資訊網路CIS班第一、第二年可在中國學習,第三、四年在加拿大學習畢業后取得加拿大本科學士學位,並可繼續在加拿大攻讀碩士學位,這就為他們在國內、國外繼續深造,服務社會及終身教育提供了多樣化和多向性的選擇,為教育充分適應青少年的個性健康發展,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開闢了新天地。
超前與創新
經過對教育問題的長期關注和思考,彭建華形成了兩個最基本的觀念。一個就是教育的基礎地位,“現在很多人已經懂得投資了,可是到最後你發現,很多東西都靠不住,只有教育是真的。別人可以拿走你的錢,但拿不走你的知識”。還有一個就是教育的超前性,“教育必須超前,絕不能滯后。”他開始探討中外合作教育的可能性是在1994年,而國家出台《中外合作辦學暫行規定》是在1995年。可見他獨到的眼光。
彭建華為學校引進了寬頻網,實現了互動式音像教學和遠程教育。最終目標是讓學生人手一台電腦,如今已經部分地實現了。全部實現之後,電腦房將不復存在。這不單是在中國,即使放到加拿大也是最先進的。投資一個寬頻網花費資金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可彭建華得意地說:“在中加學校,看不見的比看得見的更值錢。”
在彭建華眼裡,積極引入的加拿大式教育究竟有什麼獨特之處呢?對中國的教育模式有怎麼樣的補充呢?
對這個問題,彭建華說,包括加拿大在內的西方教育有三大顯著特點:一是創新能力,一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是團隊合作能力。而中國國內的應試教育太注重考試成績,甚至一考定終身,不注重能力的培養。於是,彭建華便構建了“以中國課程為主融加拿大課程為一體的課程體系”,吸收東西方文化精髓,融中西教育制度之精華,促進了中加雙方在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深層合作。
課程改革的樣板
中國的教育行政部門一直在籌劃中學課程的改革。中加學校是中國政府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作辦學的學校,因此教育部希望通過中加學校的實踐探索出更適合中國學生的課程體系。從1997年至2003年,北京中加學校花了六年的時間,探索出了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歷屆畢業生的升學率和獎學金獲得率說明中加學校的課程改革是成功的。
中加學校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培養出不僅適合在中國發展,也能到世界各國施展才能的國際型人才。彭建華認為:中國要強大必須培養、儲備國際型人才。因此,他在中家學校實行雙語教學,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材施教、寓教於樂。鼓勵學生活學活用,不死記書本內容。如此,則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也減輕了學生負擔,更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
就拿數學課來說吧,中國的學生知識像“井”那樣深,加拿大學生的知識面則像“湖面”那樣廣。彭建華覺得中國的數學課過於艱深,於是課程改革時就把太高深太枯燥的理論內容刪掉了。同時為了和國際接軌,拓展知識面,增加了微積分和概率的教學,這兩門課也是加拿大要求學生在中學階段就開始學習的。這樣在完成中學教學的基礎上,也為學生將來到國外留學奠定了基礎。
課程改革以後,學生負擔減輕了,但水平並沒有降低,學生不僅完成了國內中學教學大綱的全部內容,而且完成了加拿大以及英語國家規定的教學內容,一舉兩得。改革很快見到了成效。
必修課程
1.語言與文學:中方英語、加方英語(英文小說研究、英語知識寶庫、英語新聞學等)語文(語言基礎、中外名著、中國傳統文化等)
2.數學:雙語數學大學微積分課程國際數學競賽課程
4.人文與社會:思想政治歷史雙語地理(職業選擇與指導、現代科技、化學與生活、生命科學與人體健康、雙語物理、雙語化學、雙語生物)
5.藝術:音體美(藝術特長)
6.體育與健康:體育心理健康體育舞蹈民俗體育
7.研究性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勞動技術
國際課程
1.加拿大課程:文學信息技術社會學環境科學加拿大法律
2.AP課程:AP化學AP物理BAP物理C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美國歷史世界語AP計算機微積分AB微積分BC統計學AP英語
3.IB課程:語言A1與世界文學語言B數學個人與社會學實驗科學藝術與選修
4.SAT課程:SAT英語SAT數學SAT物理SAT化學SAT生物
5.雅思課程:雅思語法雅思聽力雅思閱讀雅思寫作
6.托福課程:托福閱讀托福聽力托福口語托福寫作
選修課程
根據社會對人才多元化的需求,適應學生不同潛能和發展的需要,在必修的基礎上,按新課程標準分類別、分層次設置多種選修模塊。
學科、競賽輔導類、藝術與體育類、實踐活動類、計算機應用類、戲劇、音樂欣賞類、西方文化簡介類、基礎強化類、法制教育類、心理健康類、研究性學習。
北京市模範校長全國高級中學委員會理事長、北京市模範校長、原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長書記王本中校長出任北京中加學校校長,並任學校法人代表。由加拿大紐賓士域省教育部選派資深教育專家出任副校長,共同參與制定課程和管理。本校的各種設備、教學條件、管理等均符合中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的高質量指標。學校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中加學校的學生不僅參加國內的數學競賽能取得好成績,在國外的數學競賽中也屢有斬獲。比如在每年全世界有五六萬人參加滑鐵盧大學的數學競賽中,中加學校的學生連續三年都取得很好的成績。2005年有2人獲得金獎,30多人獲得優秀獎。滑鐵盧大學的數學競賽是全面評估學生數學水平的競賽,能在這樣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恰恰說明中加學校的課程改革是富有成效的。
2003年,中國教育部取法中加學校的成果,在全國推廣課程改革。教育部把中加學校作為全國課程改革的示範學校,全國先後有幾百所學校及教育行政部門的訪問團來中加學校參觀學習,中加學校成了中學課程改革的樣板。
學校在京領新國際所發布的2018中國國際學校競爭力排行榜中,位於第197名。
2020年,在《2020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榜中排名第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