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釋悶的結果 展開

釋悶

唐代杜甫詩作

《釋悶》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排律。此詩寫痛定思痛,心憂弊政難改,預料國無寧日,表達了詩人的愛國之心和憂民之懷,表現了深沉的憂患意識和卓越的政治器識。頭四句概括敘述安史之亂后,長安再次陷落,唐代宗奔陝避難事;中四句寫滿目瘡痍的社會現實,並推想天子的心理,提醒當權大臣盡職盡責;末四句,針對時局,提出自己的主張。全詩論事切中,感情深至,語意含蓄,屬對工切,在藝術上有獨到之處。

作品賞析


此詩可分三段。起四句敘事,為第一段,寫天寶亂后,長安二次陷落,唐代宗奔陝避難事,概括力很強,語含議論,為全詩總綱,寫出詩人之所以“悶”而難釋的根源,評論中肯,流露岀滿腔思治的迫切心情。“出襄野”“過湖城”兩句用《莊子·徐無鬼》和《晉書·明帝紀》典故,語含諷意,在於指出這次代宗離開首都並不是有什麼出於自己主動的正經事,而是由於兵臨城下,不得不逃走。杜甫此處用典十分巧妙,兩句用的都是反襯手法。“失道”字既切七聖迷途,又暗刺唐代宗的失道寡助。晉明帝微服出行,是為了偵察敵情,與唐代宗倉促出逃不同。唐代宗奔陝,有似於晉明帝之微服出行;但晉明帝尚有準備,有目的,唐代宗則只為逃難,事出倉促。此將兩者對比,暗含諷意。
中間四句夾敘夾議,為第二段,以形象的語言寫出滿目瘡痍的社會現實,用幽默的語氣推想天子的心理,拿諷刺的語調提醒群公盡職盡責。“豺狼塞路”“烽火照夜”二句承上“四海十年”,寫世亂已甚,民不聊生,為下文張本。“天子亦應”“群公固合”二語是冷句,婉而多諷,針對朝廷,雖然感情懇至,切合詩人的身份;但詩人能將致亂之由推給天子唐代宗和當朝大臣,懇切地告誡他們要以天下生靈為重,吸取歷史教訓,認真考慮國家的太平問題,則是很有識見而有魄力的。
最後一段四句,抒情意味更濃。詩人針對時局,提出自己的主張,正言致“昇平”之道。杜甫認為減輕剝削、避免誅求、使民生息與誅鋤奸小、任用賢臣、扶持正氣是致太平的兩件大事。所以,他在這便為民不聊生、君仍護惡而擔心,迫切希望朝廷能改弦易轍,革新振興起來。但是,現實並不如人所的那樣。誅求本應當到改轍的時候了,卻偏不改,當時官府誅求的符使仍不絕於途,小民仍不堪其命。嬖孽本不應當全生,皇帝寬容,卻能全生,被一放了之。國事既然這樣出人意料之外,詩人不免要發出難見世事太平(“不見風塵清”)的慨嘆了。這裡說“錯料事”,說明杜甫對唐代宗原先是抱有希望的。他相信唐代宗會然省悟,能夠改弦易撤的;而想不到唐代宗竟執迷不悟,毫無革新政治的魄力,就不免使詩人更加失望了。“錯料事”是反話,不言朝廷處事乖謬,反言自己料事有錯,正所以深責之也。
總之,這首抒情詩,敘事實,發議論,抒感慨,無不準確中肯,情深意切,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愛國之心和憂民之懷,而且在藝術上,語意含蓄,屬對工切,亦有獨到之處。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春。當時杜甫復自梓州來閬州,擬由嘉陵江入長江出三峽,朝中關於長安被吐蕃騷擾的消息不斷傳來,便非常憤悶,未免感到前途茫茫,舉棋不定,一時想起前不久長安陷落復收的情形,目睹國家殘破衰敗的現象,既氣憤又感慨,悶不可解,便寫下這首七言排律《釋悶》。仇兆鰲《杜詩詳註》引《杜臆》云:“此為代宗不誅程元振而作。吐蕃入寇,逼乘輿,毒生民,禍皆起於程元振。所望一時君臣,翻然悔悟。當柳伉疏入,但削官放歸,此詩所以有嬖孽全生之嘆也。”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