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戲劇

愛爾蘭戲劇

愛爾蘭最早的戲劇是用拉丁文在教堂演出的神秘劇。1637年,J.、奧吉爾比在都柏林建立了第一座職業性劇場,但它在英國的共和政體時期,同英格蘭的劇場一樣被關閉。王政復辟后的1662年,奧吉爾比又在都柏林開辦了一座新劇場──罩衫巷劇場。18世紀末,在愛爾蘭的許多城市如貝爾法斯特、科克、韋克斯福德、沃特福德、基爾肯尼和利默里克等地都建起了劇場。愛爾蘭的戲劇事業開始繁榮,一些世界聞名的演員和劇作家相繼出現。

愛爾蘭戲劇來源


愛爾蘭戲劇
愛爾蘭戲劇
愛爾蘭文學使用的語言本是蓋爾語,12世紀諾曼人入侵后,愛爾蘭文學開始衰落。17世紀中葉克倫威爾大舉鎮壓愛爾蘭人民起義,當地文化再度遭到嚴重摧殘。此後,蓋爾語只在民間通行,受教育的愛爾蘭人多改用英語寫作。因此,從17世紀末葉起一些生於愛爾蘭而用英語寫作的劇作家如G.法誇爾(1678~1707)、R.B.謝里丹(1751~1816)、O.哥爾德斯密斯(1730~1774)、D.布西考爾特(1823~1890)、蕭伯納(1856~1950)和O.王爾德(1854~1900)等,大都從英國上流社會選材,在倫敦文壇飲譽,很少反映愛爾蘭人民的生活。然而,蕭伯納和王爾德儘管沒有採用很多愛爾蘭題材,卻充分顯示出愛爾蘭人特有的智慧和奇妙的幽默感。布西考爾特是位多產的情節劇作者,很多戲是由法國小說改編的,但也有一些劇作涉及到愛爾蘭問題。J.S.諾爾斯(1784~1862)在1811年寫的《布瑞安·勃瑞姆》則是第一部取材於愛爾蘭歷史的戲劇。

愛爾蘭戲劇發展


19~20世紀20年代,愛爾蘭人民的民族意識趨向高漲,紛紛要求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終於在1937年通過新憲法宣告獨立。與政治上的獨立運動相呼應,出現了復興愛爾蘭民族文學、語言、藝術的文藝復興運動。在D.海德(1860~1949)領導下的蓋爾學會提倡復興蓋爾語。該會的一個分支就是由W.B.葉芝(1865~1939)和格雷戈里夫人於1899年在都柏林建立的愛爾蘭文學劇院。該院反對充斥倫敦商業劇院的庸俗社會喜劇,提倡挖掘愛爾蘭題材,使用愛爾蘭語言,表現愛爾蘭人民思想感情的民族戲劇。它演出的第一部劇作即葉芝的話劇《凱瑟琳伯爵夫人》(1892)。繼之,又上演了創始人之一E.馬丁(1859~1924)、D.海德的一些戲劇。1902年,愛爾蘭文學劇院改建為愛爾蘭民族戲劇學會,葉芝任會長;其後又得到A.E.F.霍尼愛小姐的資助,在都伯林的阿貝街購置房產,改建為阿貝劇院,於1904年12月27日正式開幕。阿貝劇院作為愛爾蘭戲劇運動的中心,培養了一批戲劇人才,形成了一個特別具有愛爾蘭風格的戲劇流派。其中,著名作家有J.M.辛格,L.羅賓森(1886~1958)、H.歐文、S.奧凱西、P.V.卡羅爾(1900~1968)、W.波伊爾(1853~1923)等,著名演員有薩拉·奧勒古德、瑪麗·奧尼爾,B.菲茨傑拉德、J.麥考馬克等。
葉芝是愛爾蘭文藝復興的中心人物,他根據愛爾蘭神話傳說寫成的散文詩劇《胡里痕的凱瑟琳》(1902年在阿貝劇院首演)以象徵手法展示出愛爾蘭貧困的根源,喚起了人民強烈的民族感情,為愛爾蘭民族戲劇的繁榮揭開了序幕。格雷戈里夫人是愛爾蘭民族戲劇學會的創始人、阿貝劇院劇團的核心。她為阿貝劇院寫了很多獨幕劇,代表劇作是以西愛爾蘭方言寫成的《散布消息》(1904)和《月出》(1907)等反映愛爾蘭農村生活、充滿愛國主義感情的短小喜劇。
愛爾蘭戲劇
愛爾蘭戲劇
辛格和奧凱西是葉芝與格雷戈里夫人發現和培養起來的兩位新的愛爾蘭天才。辛格的傑作《騎馬下海人》(1904)和《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1907)以純樸然而經過提煉的鄉村方言,生動逼真地描繪了普通愛爾蘭人的生活,塑造出悲劇和喜劇兩類不同的人物性格。奧凱西的代表作《朱諾和孔雀》(1924)和《犁和星》(1926)以1916年起義和巷戰為背景,熱情歌頌了工人家庭的英雄母親和廣大民眾為民族解放而作的鬥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B.貝漢(1923~1964)和S.貝克特(1906~ )是兩位受到世界承認的愛爾蘭劇作家。貝漢出身於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民族主義者家庭;16歲參加愛爾蘭共和軍,曾因企圖炸毀一艘英國戰艦被送進青少年犯罪教養感化院 3年。后又因政治活動被判入獄14年,6年後大赦獲釋。他的最早一部劇作《怪人》(1956)以幽默手法描寫殘酷的監獄生活,在題材和手法上均別開生面。其後的《人質》(1958)是對愛爾蘭工人階級生活的一種苦澀的冷嘲,被稱為“20世紀的即興喜劇”。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揭開西方戲劇史新頁,開荒誕派戲劇先河,表現了深刻的哲理與高度的技巧,因而在196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金。
當前,在都柏林每年一度的戲劇節上,經常展示出愛爾蘭演員和劇作家們的活力和才幹。

愛爾蘭戲劇家(辛格)


John Millington Synge (1871~1909)
愛爾蘭戲劇
愛爾蘭戲劇
辛格,愛爾蘭戲劇家。出身於基督教徒家庭,曾入都柏林三一學院。他的興趣是多方面的,愛好音樂和博物學,也喜歡鑽研語言、文學。1894年留學德國,專攻音樂。此後,他留學義大利和法國,在巴黎時結識了愛爾蘭革命運動中過激民族主義者,這決定了他的發展道路。他接受了愛爾蘭詩人葉芝的勸告,放棄新聞記者的職業,回到祖國。他參加了蓋爾語同盟,不久,他又退出同盟。他還參加了愛爾蘭文學會,並和葉芝、格雷戈里夫人於1902年創辦了附屬於這個學會的愛爾蘭民族文學劇院。他們於1904年接管了都柏林的阿貝戲院為演劇中心。辛格 6部劇作中的5部是在這裡上演的。
辛格回國后,從1898年起,先後5次到阿蘭群島調查農村生活,1907年出版了《阿蘭群島》一書,報告調查的結果。這本書對他的戲劇創作起了重要的作用,大多數劇本的故事情節是從在群島農村所聽到的民間傳說中來的。他的戲劇語言也是摹仿農民的語言。辛格追求的,正是通過平凡的語言,從平凡小事中覓取詩意。
《騎馬下海人》是辛格的早期作品,於1904年上演。這是一本完美的作品,也是他所寫的最佳的悲劇。在構思、結構方面,深受希臘悲劇的影響。這部劇寫阿蘭群島一個漁村的老婦人莫爾耶,有6個兒子。他的丈夫和5個兒子都在海上捕魚時溺死。她的第六個兒子巴特利不肯留在她身邊,照常出海。象在希臘悲劇中一樣,她預感到不幸。黃昏時,巴特利的屍體從海中撈起,被送到他母親的身邊。悲劇的主題是漁民和大海的鬥爭。大海是殘酷無情的。但母親無比堅強,在失去所有的兒子后,她在絕望之餘,感到寧靜。“現在他們都去了,大海將奈何我不得了”。作者企圖通過老婦人的崇高性格使觀眾從憐憫和恐懼中得到凈化。
辛格的喜劇狹谷的陰影(1903)和《聖泉》(1905)都不成功。最成功的喜劇是 《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1907)。青年克里斯蒂·馬洪來到一個村子,自稱因和父親吵架,把父親腦袋劈開,一直劈到下巴,因而逃亡到此。大家都欽佩他的勇敢。酒館主的女兒佩格恩對他無比佩服,立刻愛上了他。愛慕他的婦女都擁到酒館里來瞻仰這個英雄人物。克里斯蒂又與當地運動員競賽時獲得勝利,更為自己增添了光榮。後來他父親追來,脫下帽子,頭頂不過受了些輕傷,於是克里斯蒂在眾人心目中已不再是什麼英雄人物。作者在這裡諷刺愛爾蘭人浪漫主義的習性。喜劇對話優美,節奏悅耳。
《補鍋匠的婚禮》於1909年作者死後在倫敦上演。補鍋匠邁克爾與情婦薩拉同居了多年,想起要結婚,而沒有成功。《戴爾德拉的憂患》(1910)是一部未完成的悲劇。故事來自蓋爾語經典作品,康丘羅王愛上了戴爾德拉,但她已有情人奈西。康丘羅王派兵把奈西三兄弟殺死,戴爾德拉在他們的墓前自刎。
辛格的戲劇把農民和農民的語言搬上舞台,給世紀初“優雅”而沉悶的英國舞台送進一股新鮮空氣。他不是一個現實主義劇作家,但他的劇本富有詩意,頗多情趣。
貝克特,S. Samuel Beckett (1906~ )
愛爾蘭戲劇
愛爾蘭戲劇
愛爾蘭戲劇家、小說家。1906年4月13日生於都柏林一個猶太人的家庭。學生時代去巴黎遊歷,結識僑居當地的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曾擔任他的秘書,有“小喬伊斯”之稱。1927年在都柏林三一學院畢業,1928至1930年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任英文講師,並與人合作把喬伊斯的一些作品譯成法文。1931年回都柏林,在三一學院教授法文,同時研究法國哲學家笛卡兒的著作,獲碩士學位。1932年以後漫遊歐洲大陸,並為先鋒派雜誌撰稿。1938年定居巴黎,在德國佔領期間曾參加抵抗運動,后因秘密組織暴露被迫隱居鄉下務農,寫了長篇小說《瓦特》(1944)。
貝克特從20年代末開始寫作詩歌、短篇小說和評論文章。在創作上他深受喬伊斯的意識流主觀敘事方法和法國小說家普魯斯特的影響。1930年發表詩作《婊子鏡》。1931年出版評論著作《普魯斯特》,1938年出版長篇小說《莫菲》。1945年改用法文寫作。1946至1950年是他創作的高峰,主要作品是兩幕劇《等待戈多》(1952)。此外還寫了三部曲小說《馬洛伊》(1951)、《馬洛納之死》(1951)和《無名的人》(1953),其中《馬洛伊》曾被某些評論家稱為20世紀的傑作之一。此後曾經停筆數年。1956年自稱創作的領域越來越窄小。后又寫了一些劇本和小說,較重要的有劇本《最後一局》(1957)和長篇小說《如此情況》(1961)。196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金,獲獎原因主要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說和戲劇作品使現代人從精神貧困中得到振奮”,並且他的戲劇“具有希臘悲劇的凈化作用”。
貝克特的作品大多寫人生在凄涼、荒誕的世界里是多麼短暫和無意義,他的代表作《等待戈多》主要寫兩個癟三在荒涼的鄉間土路上無聊地等待戈多的情景,至於戈多是誰,為什麼要等他,劇中都未作交代。貝克特象其他荒誕派作家一樣,把客觀世界看作是荒誕、殘酷、不可思議,劇中的世界是鄉間的荒野和光禿的樹,人物是癟三、奴隸和奴隸主。這些人物的言語和行動都跟客觀世界一樣無聊和不可思議,包括幸運兒胡言亂語的長篇獨白在內。西方有的評論家認為,這部劇本是“揭示人類在一個荒謬的宇宙中的尷尬處境”,它是荒誕派戲劇中最有影響的代表作。
貝克特的戲劇對話受契訶夫梅特林克戲劇對話的影響,也和當代英國劇作家哈·品特的對話相似。對話的功能不在於交流思想,而在於表現人物的孤獨感,因此對話趨向於沉默。貝克特新近的試驗是企圖把戲劇和小說揉合起來,產生一種沒有對話的戲劇。

相關詞條


巴西戲劇保加利亞戲劇比利時戲劇冰島戲劇波蘭戲劇朝鮮戲劇丹麥戲劇德國戲劇

參考資料


[1]http://www.hxj:8081/Resource/GGXK/MS/YSCD/YSCD/XJ/WGXJJZP/2588_ms000063.htm
[2]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jiaoyu/2008/200801071125856_2.html
[3]http://www.souku.com.cn/viewtitle.jsp?url=4210695
參考書目
U.M. Ellis-Fermor, The Irish Dramatic Movement,1954.
L. Robinson, Ireland's Abbey Theatre,A History 1894~1951,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