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都鎮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轄鎮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位於汕頭市西北部,隆都鎮距離潮州市區15公里,距離汕頭市區20公里,轄區地勢平坦,面積33.84平方千米(2017年),下轄14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共46個經濟聯合社,人口75508人(2017年),海外僑胞近12萬人。為潮汕著名僑鄉。歷史上為潮、澄、饒三縣重要的商品集散地。2003年被列入廣東省中心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隆都鎮常住人口為69204人。
最近幾年,鎮委、鎮政府圍繞“農業穩鎮、工業強鎮、旅遊興鎮、商貿活鎮”戰略,致力發展特色經濟,取得較好成效。隆都鎮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傳統特色工業比較發達,特色農業發展迅速。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旅遊資源豐富。
2020年9月1日,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隆都鎮榜上有名。
2021年1月21日,隆都鎮被授予2020年度廣東省衛生城鎮榮譽稱號。
隆都鎮
隆都鎮地處韓江三角洲,系由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河流三角洲沖積和濱海海潮沉積交替作用形成。地勢是以平原為主,中部低而四周高,東部諸小山丘,總名為西靈山,由燕山運動晚期形成的花崗岩出露構成,中部和西、南、北均系沖積平原。
全鎮地面平均海拔(黃海高程)5米,集鎮區店市海拔5.4米。地下水位埋深一般為1~l.5米,地下水含鐵量偏高,不能飲用。
隆都鎮
隆都鎮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氣候特徵為:高溫多雨、雨熱同季,酷熱期短,雨量多集中於春夏兩季,無霜期長,四季不甚分明。年平均日照總時數為2217.7小時,常年平均氣溫在21~22℃之間,最高溫度在7~8月間,為28℃,最低溫度在1~2月間,為11~12℃。極端最高溫日是1953年8月16日達37.3℃,極端最低溫日是1955年1月11日達–4℃。霜凍期短,出現於1月份,無霜期長達362天。常年主導風向為東風,年平均風速為3.3米/秒,5~11月來自太平洋和南海的颱風正面登陸的機率低,但年均受影響的仍達2~3次,尤以七、八月影響較大,1968年7月28自惠來登陸的3號颱風,本鎮最大風速為51.2米/秒,風力達12級以上。
本鎮雨量介於潮汕平原、東南平原丘陵溫熱少雨區與中部平原丘陵溫熱豐雨區之間,多年平均降雨量1674.6毫米,年降水日為190天,主要集中於4~9月,佔全年降雨量的82%,其中4~6月為前汛期,以降雨為主,7~9月為後汛期,以颱風雨為主,年降雨量最多是1983年,達2441.1毫米,24小時降雨量最大為1955年7月21日的297.4毫米。
隆都鎮地處韓江下游三角洲,三面環水:東溪、北溪、南溪。
東溪是韓江東邊的古河道,是韓江出海支流之一,全長19公里,平均寬度為500~800米,流經鎮域南部,是隆都與上華、潮安縣江東鎮間的界河,該段河道彎曲、水流湍急、河谷寬、河床淺,歷史上多發生水災。
北溪是本鎮東面的韓江出海支流之一,也是韓江的東邊古河道,全長約25公里,寬度為250米,是隆都與蓮華鎮的界河,流經本鎮河段長6.14公里,平均寬僅120~150米,河道窄且彎曲。
南溪亦稱沙尾溪,是粵東三大古運河之一,開鑿於宋元佑至元符年間(公元1086~1100年),由宋鹽官李前率眾挖掘,全長9.5公里,河面平均寬度220米,是隆都與蓮下鎮、溪南等鎮間的自然界河,也是東里港口與潮州韓江上游地區水上交通的重要通道。
隆都鎮地勢低平、三面環水,受到韓江洪水和颱風暴潮的雙重威脅,防洪尤其重要。每年四至九月有洪水威脅,警戒水位是潮安水位13.5米,歷史最高水位發生在1964年6月,潮安水位為16.95米。本鎮防洪江堤18.36公里,其中東溪8.39公里,南溪6.99公里,北溪2.98公里。防洪堤大部分達到20年一遇防洪標準。
隆都鎮系由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河流三角洲沖積和濱海海潮沉積交替作用形成,地層自上而下有粘土層,細沙層,中沙層,沙泥相間出現,地基基礎下部廣泛分佈有高壓縮性淤泥層,地質較差。
隆都鎮位於韓江三角洲南部輕度斷陷區,屬華夏系構造第二複式隆起地帶,地震基本烈度為八度,為國家地震局劃定的地震烈度重點監視區域。
汕汾高速公路店市出入口位於鎮中心,連接安澄公路、隆樟公路;現有城鎮道路基本形成了“一縱一橫”的交通主幹網系統,即安澄公路、隆樟公路在轄區內交叉橫貫全鎮,南通汕頭,西連潮州。
全鎮水泥公路里程97公里,鎮內部村村通水泥路,形成較便利的交通網路。電話及自來水普及率均為100%。村鎮電話已全部實現程式控制化,裝機容量近16000門,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了國際網際網路、國際直撥和傳真電話業務。供水管網覆蓋全鎮,日供水量達9600噸。澄海區110千伏輸變電站建於該鎮,與全省聯網,電力供應充足。廣播電視發展迅速,有線電視網遍布全鎮。
全鎮中學2所,小學10所,在校學生6171人,在職教師472人。
隆都鎮
隆都鎮“九五”期末三產結構為40.4:28:31.6。2003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3.2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156元,在各鎮(街道)中處於中下水平。工業總產值5.3億元,農業總產值1.92億元,稅收收入909萬元,(2003政府工作報告),國內生產總值、稅收收入在澄海區11個鎮(街道)排第9位。
傳統特色工業較發達,服裝、食品、工藝是全鎮三大支柱產業。現今,有個體私營企業近180家。現今隆都是港澳台客商在國內主要的服裝加工基地之一,年加工值超2億元。東山、南溪是著名涼果之鄉,
特色農業發展初具規模,是汕頭市優稀水果生產示範基地,優質玉米生產基地,菜藍子工程生產基地和優質雜交稻生產基地。2003年獲廣東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認證。現今以番石榴、潮州柑為主的優稀水果面積10200畝,鮮食糯玉米常年面積8500畝,時菜面積8000畝,農產品遠銷香港、廣州、深圳等城市,年創值1億多元。
特色農業發展初具規模。是汕頭市優稀水果生產示範基地,優質玉米生產基地,菜藍子工程生產基地。隆都地處韓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土壤肥沃,土質富含有機物,屬亞熱帶氣候,光照、雨量適中,韓江支流南溪、北溪三面環繞,農田可引韓直灌,自然條件優越,適宜水果、馬鈴薯和無公害蔬菜生產。全鎮耕地面積20925畝,農作技術較高,具備生產出售大宗農產品能力,農產品遠銷香港、廣州、深圳等城市,特色農業年創值1億多元,鎮委、鎮政府正積極向外招商,準備發展基地化生產項目,走產業化經營的路子。
工業經濟逐步壯大。隆都鎮傳統工業較為發達,服裝、食品、工藝是全鎮三大支柱產業,現今,有個體私營企業近270家。制衣業工藝精巧、技術高超,年加工值超2億元。位於鎮域東部的東山村是著名涼果之鄉,蜜製品遠銷國內外,店市米錢、佬花、雲片羔、鵲巷肉皮等傳統食品馳名中外。近些年來,通過實施工業強鎮戰略,外向型經濟迅速發展,成為台商投資熱土,面積300畝的台商投資區已具規模,已建成的東山工業區、樟籍工業園和前溝工業園位於於汕汾高速公路出入口處,總面積1500畝,園區設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是中外客商投資興業的好去處,現今正積極向外招商引資。
2011年,隆都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7.8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4.2億元;財稅總收入3573萬元,比增14.9%;鎮級一般預算收入1240萬元,比增3.6%;農村人平純收入4236元,比增12%。
2017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2.5億元,比增4.16%;規模上企業產值2.58億元,同比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1.83億元,比增35.28%;農業總產值5.78億元,比增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49萬元,比增26.23%。
隆都鎮
下轄各村
隆都鎮現轄東山、南溪、上西、后溝、前溝、樟藉、前埔、鵲巷、福洋、店市、後埔、上北、下北、后溪、前美十五個村居,店市、后溪、福洋、鵲巷稱為集鎮區、店市為全鎮的集鎮中心。詳細情況如下(截止2003年):
隆都鎮鎮域面積34平方公里,鎮域範圍轄1個居委會和14個行政村共46個經聯社,2003年末全鎮總人口77010人,人口總量在澄海區11個鎮(街道)排第4位。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隆都鎮常住人口為69204人。
即店市居委 | 宅頭 | 關腳 | 貢林 |
美頭 | 潭美 | 后溝村 | 貢余 |
隴下 | 后陳 | 后溝 | 雲路 |
前溪許 | 古宅 | 東溝 | 后溪村 |
東山村 | 新鄉 | 前溝村 | 前美村 |
南溪村 | 侯邦 | 前溝 | 後埔村 |
上西村 | 隴美 | 后蔡 | 白沙宮 |
夏厝 | 溢洋 | 溝乾 | 堤兜 |
東鄉 | 下北村 | 仙地頭 | 龍溪 |
田邊 | 下歐 | 樟籍村 | 上社 |
樟山 | 何厝 | 前埔村 | 下社 |
冠美 | 前隴 | 鵲巷村 | 寧厝埔 |
大巷 | 喬子里 | 福洋村 | 後埔 |
上北村 |
前溝村
下轄前溝、后蔡、溝土乾、仙地頭4個經聯社,總人口5678人,耕地面積1969畝,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5675元,人平收入2920元。前溝。又名團湖,南為韓江支流南溪,因與后溝村一溝之隔,村居溝前,故名。且村中一池塘,波平如鏡,景勝名湖,故有團湖之稱。耕地1289畝,沙質土。種水稻、花椒、甘蔗、香蕉等。
后蔡。位於隆都鎮最南端,與蓮下、上華兩鎮一溪之隔,南溪橋在其左側。村落始創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相傳這裡聚居有十八處,前蔡、后蔡兩村以姓命名,后因前蔡人煙稀少併入后蔡。耕地231畝,沙質上。種水稻、番茄、花生、甘蔗。並利用堤圍、洲圍種植水果。
溝土乾。是隆都鎮南端村落之一,村落始於宋朝末年(1271—1279)。因該村前面有以“溝”字命名的村莊,其住宅處於村莊之旁他故名。人口845人。建築多為平房三合土結構,呈塊狀。耕地380畝,沙質上。種水稻、花生、番薯。
仙地頭。村落始創於明正得十一年(1516年),原名朱池,后在村頭建造“水仙宮”一座,取“仙地有長壽安樂”之意,“頭”是指方位,故名。人口855人。建築多為平房三合土結構,呈塊狀。耕地389畝,屬沙壤。種水稻、花生、生樹等。該村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中國共產黨地下活動地區之一。
在澄城鎮北18公里處。北依西陵山小丘。相傳宋朝年間(1127—1279)有人定居,后成村落,因南臨韓江支流南溪,故名。前屬饒平縣隆眼城都。1949年屬澄海縣隆都區,1953年屬四區,1958年屬隆都人民公社1984年屬隆都區,1986年屬隆都鎮,人口3106人。建築多為平房三合土結構,呈帶狀。耕地674畝,沙質土。種水稻、花生。山地794畝,種橄欖、桃、李、抽、柿等水果。2003年全廠村工農業總產值3729元,人平收入2713元。
南溪是潮汕共產黨早期革命根據地之一。1940年是中共潮澄饒中心縣委駐地。
后溪村
居隆都鎮之中心,西接鳳灣公路,東與潮州市宮塘奕東山村毗鄰。因與前溪陳村有隆卜溪之隔,后溪居溪之後面而得名。明洪武二年(1369)創村,人口6653人,耕地1870畝。
幾年來,村裡抓好各項基礎建設工作,為搞活農村市場,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通過村集體出資,發動群眾捐資,先後對村容村貌進行了一番整治,興建了商貿城,鋪設了村道水泥路,改建了公廁,建設了籃球場、游泳池等運動休閑場所。至2003年底,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到3700萬元,集體總收入46.6萬元,人平收入2380元。
東山村
在澄城鎮北18公里處。村落創於明朝末年(1628—1644),北臨韓江支流之北溪,因村東面是西陵山主峰,故名。人口2246人。耕地616畝,壤屬泥沙質。種植水稻、花生、甘蔗、生柑。山坡地500畝,多種橄欖、柿、桃、李等水果。
1985年,東山村因地制宜,利用當地水果原料,就地進行深加工,興辦涼果加工廠,率先創辦的東山興隆涼果廠,是該村最早興辦的第一家集體經營涼果廠。1988年,隆都鎮由鎮、村、個人興辦的涼果加工企業達102家,涼果廠之多居全區各鎮首位。從業人員400多人,佔全村總勞力三分之一以上。從此,小山村逐步走上富裕道路。東山涼果已有幾十個品種:金華李、雪山梅、八珍梅、芒果片、化皮鼓、蜜餞等,產品遠銷湖南、溫州、福州、廈門等地。東山村成為全區第一個加工涼果專業村。
后溝村
后溝村距店市3公里。下轄后溝、東溝2個經聯社,村南面為韓江支流南溪,相傳宋末始有村落,因村前有一橫溝與鄰村相隔,本村居后,故稱后溝。
后溝村是潮汕共產黨早期革命根據地之一。1927年迎接南昌起義軍進汕籌備會在村中麗澤齋召開,1928年中國共產黨潮澄饒中心縣委駐該村麗澤齋。全村人口4300人,佔地面積約2.7平方公里,耕地1000多畝,是以農為主的純農鄉村。多種植水稻、玉米、荔枝、蕃石榴等,是隆都鎮名優水果的主要產地之一。磚瓦也是該村傳統工藝。
后溝村是著名僑鄉,華僑多旅居泰國,僑胞許金監光先生被授予“澄海市榮譽市民稱號”。改革開放后,在海外僑胞大力支持下,村中基礎設施建設迅猛發展,鎮道隆南路從安澄公路貫穿本村宮前路、村前路,交通十分便利。還建有華僑學校、華僑自來水廠各l座,水、電、通信等設施配套完善。村容村貌清潔、衛生,社會治安穩定。
“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工貿齊發展,村民同富裕”是后溝村委會的發展思路。在確保農業穩步發展的同時,規劃出隆南路旁作為工業小區。制訂出一系列優惠、服務措施,積極招商引資,致力為投資者營造一個良好投資環境。
熱情好客的后溝人正以矯健的步伐走在新世紀的起跑線上,朝著“立足農業,超出農業,發展工業”的目標大步邁進。
東溝。村落始於宋朝末年(1271—1279),據傳系先祖創建於竹溝之東面,故名。人口601人。建築多為平房三合土結構,呈帶狀。耕地174畝,沙質土。種水稻、番薯、花生。
下北村
面積4平方公里,人口6053人,下轄7個自然村,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3815元,人平收入2995元。7個自然村基本情況是:
喬梓里村。別名橋仔頭,現屬下北。宋代(960—1279)已有人定居,明初(1368—1398)始成村落。因四周溝渠環繞,來在不便,架設了很多小木板橋和獨木橋,稱橋仔頭,又因“喬”與“橋”、“梓”與“仔”各是字音相似,故改稱喬梓里。人口1302人,耕地481畝,屬沙壤。
下歐村。西臨鳳灣公路。現屬下北。相傳元初(1279—1290)已有歐、盧、謝、夏四姓先後集居成村,以歐姓為主,故名。人口593人,耕地296畝。
前隴村。西臨鳳灣公路,現屬下北。相傳宋朝初年(約1127年)建“見龍寨”已成村落,因昔有一田壟伸及鄰越美村,該村居壟前(壟與隴諧音),故名。人口1625人,耕地398畝。前隴村八月初八的李老仙師誕辰文化活動連續三日吸引了汕頭潮州揭陽甚至珠三角地區信徒的參與,活動空前熱鬧。
雲路頭村。別稱牛路頭,現屬下北。相傳宋末(1270—1279)已有村落,元朝年間(1279—1368)設有墟集,牛販商賈前往交易,常於村頭林蔭之處歇息,故稱牛路頭,雅稱雲路頭,系指商賈牛販雲集於路頭之意。人口1025人,耕地407畝,屬沙壤村民有搞小生意的習慣。
貢林村。稱暗巷仔,北與潮州市官塘鎮潭頭村毗鄰,現屬下北。村落初由大暗巷(貢余)遷居創建,因比大暗巷(貢余)小,稱暗巷仔。后又有喬梓里村林姓來此落戶,林姓逐漸增多,故改稱貢林。人口548人。,耕地258畝,屬沙壤,地勢低洼,易內澇。
貢余村。俗稱大暗巷。東北與潮州市官搪鎮堯里村毗鄰,是潮澄交界處。現屬下北。該村自宋末(1270—1279)已有居住點,因住宅大都是草寮,陽光不足,有陰暗之感,故稱暗巷,其村落比附近暗巷仔村大,稱大暗巷,雅稱貢巷,因姓余改為現名。人口553人,耕地240畝,屬沙壤,地勢低洼,易內澇。
何厝村。原名覃恩社,現屬下北。宋末(1266—1279)有鄭、何兩姓居住,村名覃恩社是深思之意。1949年10月以後,該村主要是何姓人住居,故改現名。人口379人。,耕地79畝,屬沙壤。,村民有傳統禽畜閹割技術。
鵲巷村
西臨韓江支流東溪,東接鳳灣公路。相傳聚落始於宋末(約1200年),因該村榕樹茂密,綠竹成蔭,喜鵲群棲於此,故名。俗稱“客烏”巷。人口2060人,耕地430畝。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3516萬元,人平收入3240元。
盧厝。相傳,北宋年間(960——1160)由福建盧氏到此定居,漸成村落,以盧姓命名。據說因一次大堤決口,房屋沖毀,村民大部死亡,倖存者只得逃荒他鄉,盧姓瀕於絕跡。宋末(1271一1279),鵲巷村先祖由福建莆田至盧盾舊址定居,故盧厝歸鵲巷村所屬。
樟籍村
別名樟樹下村,東為鳳灣公路,西為韓江支流東溪
相傳明代(1368一1645)成村落,祖系福建漳洲。昔時村中有樟樹,高大茂密,庇蔭村民,故稱樟樹下。1949年改稱樟籍。人口5319人。耕地1366畝。種水稻、花生、甘蔗、生柑、番石榴(木仔)、荔枝等。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2419元,人平收入2866元。
湖東。俗稱鳳崗嶺。明初(1368一1398)始成村落。據說該村創建於“鳳地”之上,村裡有一鳳江祠,故稱鳳江嶺。
歐厝。村落始於元末明初(1368—1398),傳說有歐姓兄弟兩人來此,一在下歐村定居,一在本村定居,稱上歐,后改歐盾,俗稱仙村。
堤仔尾。俗稱岐梓美,明初(1368—1398)始成村落,因該村位於防洪堤之末端,故名。
楊美。村落始於里初(1368——1398),因位於楊厝溝(大型排水溝)之末端,故稱楊尾。“尾”與“美”諧音,故稱楊美。過去村民多從事魚苗培育。
鄧厝。在鯊坡家西北15公里處。傳說明初(1368一1398)鄧姓人來此定居,故名。以前村民多以木工、竹器為業。
上北村
上北村位於澄海區西北部,與潮州市磷溪鎮、官塘鎮、鐵鋪鎮接壤,下轄8個自然村,其中,侯邦、宅頭是革命老區村,
上北村總面積3.63平方公里,耕地2838畝,人口8637人。由於地理位置偏僻,工業發展緩慢,經濟較為落後,改革開放以來,村民在搞好農業生產和傳統手工業加工的基礎上,大部分富餘勞動力都外出打工,維持家庭生活,經濟收入薄弱,2004年人平收入只有2380元。
今天,隨著澄海撤市設區,隆都成為中心鎮的發展步伐,上北村將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振奮精神,團結進取,圍繞建設中心鎮的戰略目標,爭取經濟社會能得到新的跨越。
新鄉村。現屬上北。西北與潮州市磷溪堤頭村為鄰。村落創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先祖從侯邦村移居至此建新村,故名。人口784人,耕地240畝。有傳統性的竹器手工業,製作谷筐、畚箕。
后陳村。西面與潮州市磷溪鎮饒砂村、仙美村隔村相望。現屬上北。相傳村落落創於元末明初(1360—1380),有翁厝園、後園、前陳等地名,故命名后陳。人口1278,耕地455畝,種水稻、香著、花生、主柑、香蕉等。
侯邦村。北與潮州市官塘鎮接壤。現屬上北。相傳村建於明崇禎三年(1630年),由中原江夏氏遷徙於此,因遠祖曾封侯,故名。人口1599,耕地455畝,沙質土。種水稻、花生等,加工畚箕之竹藝技術為村民傳統性手工業。
古宅村。原名高厝宅,面與潮州市磷溪后洋堤村接壤。現屬上北。村落創於明代(1368—1644),因該村地勢居隆都較高處,故稱高厝宅。系“高”與“古”音相近,故改今名。人口408人,耕地113畝,屬沙壤。種水稻、甘蔗、花生、香蕉等。村民有傳統泥工手藝。
宅頭村。現屬上北。村落創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位於當地的沙壟頂,為毗鄰各村之首,故名。人口2119人,耕地780畝,沙質土。種水稻、地瓜、花生,荔枝是村特產。竹制工藝加工是該村傳統性手工業。
龍美村。俗稱隴尾,北面與潮州市官塘石湖村為鄰。現屬上北。村落創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相傳古代韓江橫堤決口,大量泥沙衝到東面數公里處形成一道沙攏,該村處干沙攏末端,取“攏”與“隴”同音,故稱隴尾,雅稱龍美。人口1290人,耕地415畝,屬沙壤。種水稻、生柑等。手工業有南金加工製作的傳統。該村有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狀元先生第”。
溢洋村。俗稱鴨洋村,北面與潮州市官塘鎮為鄰。現屬上北。該村地勢低洼,溝搪密布,有魚蝦滿搪,鵝鴨滿洋之狀,故名。“鴨”與“溢”諧音,故為現名。人口462人。,耕地208畝,屬沙壤。由於地勢低洼,種水稻為主、養魚及家禽養殖業較為興旺。
潭美村。現屬上北。村落始於明朝末年(1628—1644)。人口590人。耕地170畝,沙質土。種水稻、番薯、花生。村民有製作竹器工藝的傳統習慣。
後埔村
後埔村位於隆都鎮西部,北鄰上北村,東南與店市相鄰,南面與潮安縣江東隔鎮江相望,西面與潮安縣磷溪鎮接壤,人口5100人,面積約3平方公里。後埔村由後埔、白沙宮、堤兜、寧厝埔、洪渡頭上社、下社、龍溪共7個經聯社組成,居民祖先與明朝崇禎年間先後由福建遷入,7個自然村人口分布不一,其中後埔主村最多,約2400人,居民以陳姓為主,還有秦、王、潘、洪、張等姓氏。
全村以純農經濟為主體,有羊毛、珠綉等手工業和小規模工業,其中羊毛綉、珠綉有20多年的歷史,土地地值低廉,為提高土地創植率,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先後種植“妃子笑”荔枝、越南白棗等優質高值水果450畝,成為遠近聞名的水果產地。
後埔。相傳聚落始於明末崇禎年間(1628—1644),因前鋪村與後埔村中間一院埔(上寺院,據考屬宋代寺院遺址),該村位於埔后,故名。曾於1941年前後任饒平縣縣長、國民黨國大代表、汕頭商會會長的陳煥章(字秉元),是後埔村人,在村裡建有宅府“百里候第”,現是村委會辦公址。
龍溪。南臨韓江,西界潮州市磷溪,約1910年成村落。因四周竹林、樹木繁茂,狀似小案桌,北面龍門關涵,取名龍門案。后因龍門關涵較為有名,改名龍門關新鄉。1949年後,因龍門關涵起不了引水作用而拆毀,但該村前面舊溪尚存,政改現名。
上社。西臨韓江。該村創於明朝末年(1628—1644),因地處韓江堤邊渡頭,祖宗姓洪,故取名洪渡頭村。因洪渡頭村有兩個自然村落,該村位於上方,故名。
下社。西臨韓江。村落創於組朝末年(1628—1644),因地處韓江堤邊渡頭,祖宗姓洪,故名洪渡頭村,因洪波頭村有兩個自然村落,該村位於下方韓江下游,故名。
寧厝鋪。俗稱房西埔,在澄城鎮西北16公里處。村落約創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後埔村二房白沙宮秦氏搬遷而來,因地處二房西面之荒埔旁,故稱房西埔,后改今名。
堤兜。明崇禎年間(1628—一1644)創成村落,因地處韓江下游東溪北岸防洪堤圍拐彎處,故名。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1927—一1937),該村是中國共產黨主活動區之一。
白沙宮。村落創於南宋末年(1271—1279),祖先以捕魚為生,建宮廟求神禱福,因宮前有海灘聚積白沙,取名白沙官,又以白沙宮命村名。該村是明末(1628—1644)御前總兵秦容之的故里,曾民族英雄史可法部屬,清初在浙江錢塘縣與清兵血戰中以身殉國,戰袍歸葬故里。墳址在現今王厝后,碑文日;“欽授御前總兵容之秦公”。
湖土乾。村落始於明代崇禎年間(1628—1644)。村前有一水渠,流至村正面擴展成大池,狀似湖,故名。村民多從事竹器手工製作和經商。
路頭張。村落創於明朝末年(1628—1644),該村靠近大路頭,姓張,故名。村民多以灰泥工。
長其洋。西南是韓江防洪堤。與潮州市磷溪鎮厚洋堤村隔潭相望。該村創於宋初(1005—一i015),原名長岐社,是村落地基較長之意,后改為現名。村民從事泥灰工。
店市居委
店市,相傳自明代(1368—1644)起已有集市,由於區域不大,集市小,店鋪狹窄,故名為“店仔頭市”。潮語“一點仔”(不大)之意,後來隨著集市的逐步擴大,遂改稱為店市。前屬海陽縣,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屬饒平,1949年屬澄海。下轄店市居民小組和美頭、隴下、前溪許3個經聯社,人口4715人,耕地434畝,沙質土,地勢平坦,交通方便。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4107萬元,人平收入2982元。店市“雪白雲片糕”
禽畜種苗,餅食製作,修理業是傳統經營項目,如店市“米錢”(糯米制軟餅)、老花和麻薄等餅食飲譽國內外。貿易集市日人數超2萬人。市內有影劇院一座,中學、小學各一所,還有基督教堂一座建於1886年(中、小學和基督教堂均在近些年重建擴建),是隆都鎮政府駐地。
隴下村。原名龍廈。聚落創於明朝末年(1628—1644),傳說此處為“龍地”,龍乃吉祥之物,廈是高大建築之稱,龍廈二字象徵富貴吉祥豪華之意,故稱龍廈。后因龍廈和隴下讀音相似,故改今名。人口778人,耕地163畝。種水稻、花生、甘蔗、生柑。村民有棉胎加工手藝。
美頭村。相傳明末(1628—1644)創成村落。昔時因村前住宅建築整齊美觀,故名。人口490人,耕地96畝,屬沙壤。因氣候溫和,地勢平坦,靠近集市,盛產蔬菜、菜苗、菜籽,兼種水稻。
前溪許村。居隆都區中部。聚落始於明朝中葉(1522—1566),因村前有古河隆卜溪,許是姓氏,故名。人口1200人,耕地108畝,屬沙壤。種水稻、花生、番薯等。村民有禽苗孵養、餅食製作、竹器傳統經營項目。
前埔村
前埔村南為韓江支流東溪,彼岸為潮州市江東。相傳明代中葉(約1450年)創村,村後有一院埔(上寺院,據專屬宋代寺院遺址),該村居於埔前,故名。人口5200人。耕地1260畝,沙質土。種水稻、花生、甘蔗、生柑等。僑戶占村中戶數百分之八十以上,屬僑鄉。前埔麵條
福洋村
福洋村,現為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一個行政村居。位於集資區,東接安澄公路,西臨韓江支流東溪,南與前埔村接壤,北面為店市。
相傳福洋村創建於明朝(公元1386—1644)末年,昔時村南為海洋,取其村居北故初名為“北洋”。因潮語“北”與“幅”同音,又因“幅”與“福”形近而取“福”義佳,改名“福洋”。當時,默安公、自參公兄弟從福建省莆田烏衣巷遷居今福洋定居。以福建光祖建居祖為福洋“永錫堂”始祖,至永忠、永義、永和為第二世。長房永忠居深田(今店市)其後裔子孫分居各地;二房永義居福洋,又分衍居海南文昌及揭陽、上饒等地;三房水和居堤兜,後分居湖墘。清初,福洋始建“潘氏宗祠”,郡望“榮陽世家”並於1996年重修。福洋潘氏,以建居公為始祖至今己傳至第23代……
民國初,受生活所迫,福洋村鄉民大量僑居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諸國,在外鄉親數倍於本村,故素有僑鄉美譽。現人口2124人,面積1平方公里。農業生產素以“無公害蔬菜”種植而聞名,經濟作物有龍眼、荔枝、番石榴等。工業、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眾多,有印刷、製糖、食品、刻板、製紙等行業,約有三十家家庭作坊式企業和近百家個體戶。2003年全村工農業產值804萬元。全村人均收入2866元。
改革開放以來,福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在海內外鄉親的共同努力下,先後興建了福洋華僑學校、華僑水廠、村道、地下排污設施、燈光運動場。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成為文明新社區。
上西村
位於隆都東部西陵山之西面,下轄夏厝、田邊、東鄉、樟山、冠美、大巷、關腳7個經聯社,2003年,總人口4961人,耕地面積1559畝,工農業總產值4357元,人平收入3008元。各自然村基本情況是:
夏厝。該村始創於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由揭陽縣田心村分支來此,原名田邊村。1949年以夏姓改為現名。人口410人。耕地135畝,泥沙質土。農業以水稻為主。
田邊。明朝初期(1368-1378)始成村落。人口380人。耕地126畝,泥沙質土。種水稻、花生、生柑、水果。
東鄉。村落創於明初(約1380年),人口250人。耕地100畝,沙質土。種水稻、花生等。
樟山。該村始創於明朝末年(1624一1644)。西北面與潮州市官塘奕東山村、突庵村接壤。昔時北面一小丘,名叫“嶺頂”,生長一棵大樟樹,取樟樹和山丘命名樟山村。別名塘拍,傳說前村南面有一大積水塘,村落聚集於水塘之北,俗稱塘北,因“北”與“拍”諧音而別稱塘拍。人口1070人。耕地359畝,種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生樹、龍眼、香蕉等。
冠美。俗稱趕尾,村落始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原名坂美。因該村座落於西陵山西面山丘之末,故稱趕尾。后因住宅依山建築,成燈房狀,況倚山環水,更名冠美。人口1300人。耕地430畝,種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為主,兼種生柑、香蕉水果等。
大巷。村落始於明朝初期(1368——1375),昔時該村分南北兩片建屋,中間一通巷,寬約15米,故名。人口960人。耕地327畝。種水稻、番薯,盛產花生、甘蔗、生柑等。
關腳。在西陵山小丘之東,韓江下游南溪之北岸。相傳宋朝末年(1271——1279)始成村落,原名關山。清末(1906一1911),因隆都排澇之需,在該村畔兩次建造排澇關閘兩座,改名關腳,意即關之旁邊。人口320人。耕地110畝,泥沙質土。種水稻、番薯。1959年澄海縣興修水利工程反虹涵在該村旁100米處。
人口6418人,耕地面積2245畝,地勢低洼,處隆都鼎臍形之腹地。2003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5426元,人平收入2948元。
前溪陳。現屬前美。聚落始於元代中葉(約1325年)由陳氏世序公到此處定居創村,后並十餘小村。因村前有隆卜溪,且多數是陳姓人家,故名。種水稻、花生、生柑等。村中有一方寨,曰“永寧寨”,建於清雍正十年(1732年),現尚完整。村中有僑戶陳慈黌建築之四大宅群,始建於1906年,計有郎中第、壽康里、善居室、三廬等宅第,佔地2.5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8萬平方米,共有廳房506間。頗為壯觀,被譽為“嶺南第一僑宅”,是汕頭市新八景之“黌院慧風”。
朱維崧,1927年參加革命,1949年任吉林省省長,1955年任國家經委委員,1982年在京逝世,是該村人。
居美村。現屬前美。村落創於元末明初(1357—1377)該村創於內溪之末,故稱溪尾。后立廟祈神,廟名為“居美古廟”以居美命為村名。
旅遊資源主要有前美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建築群,以麗澤齋、南溪老根據地革命烈士紀念碑為代表的革命遺址,仁壽里、七落儒林第為代表的一批古宅,狀元先生第、祖姑祠為代表的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許福成為代表的11個僑批館等眾多各有獨特風格的旅遊資源,是一個集潮僑文化、紅色文化和古建築群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前美村的陳慈黌故居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嶺南第一僑宅”,是汕頭新八景之一。
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建築古迹永寧寨,是澄海保存至今較好的一個古水鄉村寨;有俗稱“狀元先生第”的黃氏家第和南昌起義軍進汕籌備會舊址后溝村麗澤齋。此外,還有景靈寺、石堂庵、勝龍宮等遺跡。
隆都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