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冠
中國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飾
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飾,其上飾有鳳凰樣珠寶。明朝鳳冠是皇后受冊、謁廟、朝會時戴用的禮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發展和完善,因之更顯雍容華貴之美。明清時一般女子盛飾所用彩冠也叫鳳冠,多用於婚禮時。
冠上飾件以龍鳳為主,龍用金絲堆累工藝焊接,呈鏤空狀,富有立體感;鳳用翠鳥毛粘貼,色彩經久艷麗。冠上所飾珍珠、寶石及重量各不相等,最多的一頂上有寶石128塊,最少的95塊;珍珠最多5,449顆,最少的3,426顆,最重者2,905克,最輕者2,165克。冠上嵌飾龍、鳳、珠寶花、翠雲、翠葉及博鬢,這些部件都是先單獨作成,然後插嵌在冠上的插管內,組合成一頂鳳冠。鳳冠造型莊重,製作精美,其工藝有花絲、鑲嵌、鏨雕、點翠、穿系等項。點翠面積大(四頂鳳冠上有翠鳳23隻,翠雲翠葉翠花多達數百片),寶石鑲嵌多達400餘顆,大小珠花及珠寶串飾的製作也不少。最後的組裝更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序,各飾件的放置,幾千顆珍珠的穿系,幾百顆寶石的鑲嵌,諸多飾物於一冠,安排合理。鳳冠口銜珠寶串飾,金龍、翠鳳、珠光寶氣交相輝映,富麗堂皇,非一般工匠所能達到。鳳冠上金龍升騰奔躍在翠雲之上,翠鳳展翅飛翔在珠寶花葉之中。
鳳冠
六龍三鳳冠
孝端皇后鳳冠,通高35.5厘米,冠底直徑約20厘米。龍全系金制,鳳系點翠工藝(以翠鳥羽毛貼飾的一種工藝)製成。其中,冠頂飾有三龍:正中一龍口銜珠寶滴,面向前;兩側龍向外,作飛騰狀,其下有花絲工藝製作的如意雲頭,龍頭則口銜長長珠寶串飾。三龍之前,中層為三隻翠鳳。鳳形均作展翅飛翔之狀,口中所銜珠寶滴稍短。其餘三龍則裝飾在冠后中層位置,也均作飛騰姿態。冠的下層裝飾大小珠花,珠花的中間鑲嵌紅藍色寶石,周圍襯以翠雲、翠葉。冠的背後有左右方向的博鬢,左右各為三扇。每扇除各飾一金龍外,也分別飾有翠雲、翠葉和珠花,並在周圍綴左右相連的珠串。整個鳳冠,共嵌寶石128塊(其中紅寶石71塊、藍寶石57塊),裝飾珍珠5449顆。由於龍鳳珠花及博鬢均左右對稱而設,而龍鳳又姿態生動,珠寶金翠色澤艷麗,光彩照人,使得鳳冠給人端莊而不板滯,絢麗而又和諧的藝術感受,皇後母儀天下的高貴身份因此得到了最佳的體現。
三龍二鳳冠
即孝靖皇太后鳳冠,高26.5厘米口徑23厘米,鳳冠共用紅、藍寶石一百多塊,大小珍珠五千餘顆,色澤鮮艷,富麗堂皇,堪稱珍寶之冠。
九龍九鳳冠
九龍九鳳冠
十二龍九鳳冠
十二龍九鳳冠
典制
鳳釵、鳳凰爵等鳳形首服當是鳳冠的前身。據載,宮中嬪妃插鳳釵,此俗起於秦始皇。《中華古今注》:始皇以“金銀作鳳頭,以玳瑁為腳,號曰鳳釵。”到漢代,太皇太后、皇太后謁廟的禮服中已經開始用鳳凰作為頭部的裝飾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步搖、釵也往往會採用口銜珠滴的鳳鳥形象,隨著佩帶者蓮步輕移,鳳鳥步搖在雲髻上搖曳生姿。
東晉王嘉的《拾遺記》中第一次出現了“鳳冠”一詞,“(石季倫)使翔鳳調玉以付工人,為倒龍之佩;縈金,為鳳冠之釵,……鑄金釵像鳳皇之冠。”在這裡,鳳冠上需要金釵進行裝飾,已經是一種組合起來的頭飾。但此時“鳳冠”的形制、名稱並未納入皇家禮制而成為後妃的專屬冠飾。唐代即有宮女戴“鳳冠”。《樂書》卷180:“唐明皇造光聖樂舞,舞者八十人,鳳冠五采畫衣”。在考古發現中,亦有宮女戴“鳳冠”的畫像,如在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潤墓的石槨上,有兩位宮女頭戴高冠,冠上插鳳頭金簪,鳳嘴銜長纓,長纓之下有步搖。不過,在唐代禮儀觀念中女性本不應戴冠冕,《唐六典》卷4《禮部尚書》敘及皇后之服、外命婦之服,皆是“鈿釵禮衣”之制,沒有冠冕。李商隱《宜都內人傳》云:“改去釵釧,襲服冠冕……真天子也。”一方面說明當時女性服飾的常態不是“襲服冠冕”,另一方面說明女性已有戴冠趨勢。
宋代女子戴冠之風很盛,有白角冠、團冠、等肩冠等。宋代服制中的鳳冠即在團冠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由唐到宋世風的幾大轉變以及鳳凰作為冠飾自身的演進過程均是促成因素,正式將鳳冠定為禮服,納入后妃冠服制度,是從宋代開始。《宋史·輿服志》記載,北宋后妃在受冊或朝賀景靈宮等隆重場合,都要按規定戴上鳳冠。
明代皇后祭祀朝會承襲宋制,也戴鳳冠。明初,參照宋代皇后的龍鳳花釵冠來設計后妃的鳳冠,其形制與宋代的鳳冠多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所發展。清朝後妃的鳳冠與前朝相比,有了較大變化,首要的是鳳冠上不再飾龍。在乾隆朝的《欽定大清會典·禮部·冠服》中,記載皇后“冠施鳳,頂高四重,上用大東珠一,下三重貫東珠三,刻金為三鳳,鳳各飾東珠三,冠前左右綴金鳳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