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
北京大學二級學院
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PKU-STL)創立於2008年,是中國大陸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將美國法律教育模式(J.D.)和我國傳統的法律碩士教育模式(J.M.)相結合培養法律人才的法學院。學院致力於在全球化時代為中國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競爭力的跨國法律人才。學院創院院長為世界著名的法律教育界領軍人物、美國康奈爾大學原校長、2011年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Jeffrey Lehman教授。現任院長為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原法學院院長Philip McConnaughay教授,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原副院長Stephen Yandle擔任副院長。學院師資力量雄厚,並聘請世界著名的法學教授、著名大法官和傑出律師擔任訪問教授。
STL是一所年輕的法學院,其創新的法學法律教育尖端項目,已成功吸引世界一流的律師事務所、公司、政府機構的注意力。STL日益壯大的常駐全職教授隊伍足以媲美世界上任何頂尖法學院的師資。 STL畢業生任職的一流律所包括:方達、金杜、君合、Kirkland & Ellis、Shearman & Sterling、Paul Weis、Simpson Thatcher等;任職的頂尖公司包括:華為、騰訊、百度、沃爾瑪、國家開發銀行、普華永道等;任職的重要部門包括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國難民署、中國國際經貿仲裁會等。繼續深造的STL畢業生則被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巴黎政治大學、喬治城大學、香港大學、歐洲學院等世界著名學府錄取。
國際法學院新大樓
創院典禮
學院的辦學理念是把世界通行的美國法律教育模式(J.D.模式)引入中國,在全球化時代為中國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競爭力的跨國法律人才;搭建高層次的國際性學術交流平台,增進中美以及國際間法律、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領域深層次的溝通和交流。學院現是中國大陸唯一一所引入美國法律教育模式(J.D.模式)培養法律人才的法學院。
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STL)是現中國大陸唯一一所按照美國法律教育模式(J.D.模式)培養法律人才的法學院。
經國務院學位辦特批,北大國際法學院開展美國法J.D.和中國法律碩士雙學位教育,為中國優秀學子提供不出國門即可接受美國J.D.法律教育的機會。該專業學制四年,包括國際一流標準的完整的美國J.D.法律教育和獲得中國法律碩士學位所需的中國法主幹課程教育,畢業學生將同時獲得北京大學頒發的英文的法律博士(J.D.)證書和中文的法律碩士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蘇格拉底式教學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世界頂尖名師雲集,現任院長為原賓州州立大學法學院院長Philip McConnaughay教授。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原副院長嚴思德(Stephen Yandle)擔任常務副院長。學院現有全職師資26人,實務教授3人,聯屬跨國教授11人。同時學院聘請世界著名的法學教授、著名大法官和傑出律師擔任訪問教授。
Philip McConnaughay
Philip McConnaughay是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STL)現任院長,法學教授。賓州州立大學法學院前院長。McConnaughay院長著作甚豐,在國際商事糾紛解決\國際貿易規制等領域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並編寫過許多書籍。他曾在越南,中國,以及歐洲等地講學,並被中國西北大學聘為訪問教授。此外,他還作為Morrison & Foerster律所的合伙人在其東京和香港辦公室供職長達十年時間。
Jeffrey Lehman
雷蒙
Stephen Yandle
Stephen Yandle
Peter Malanczuk
Peter Malanczuk
Francis Snyder
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
Whitmore Gray
Whitmore Gray
Ray Campbell
本科畢業於耶魯大學,在弗吉尼亞大學獲得J.D.學位。Campbell教授曾任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Malcolm Wilkey法官和美國最高法院首席法官Warren Burger的書記員,還曾是跨國律所Kirkland &Ellis和Jenner &Block的合伙人,並擔任過HarmonyCentral 公司的主席和首席執行官。他的研究方向是民事訴訟法和法律職業道德。
Mark Feldman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本科畢業,后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獲得J.D.學位。他曾任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第六巡迴審判庭Eric Clay法官的書記員、跨國律所Shearman & Sterling和Covington & Burling的律師、美國國務院法律顧問辦公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多米尼加-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仲裁主任和顧問律師。Feldman教授是國際投資和協議仲裁方面的專家。
學院截止2016年已招收八屆學生,現有在校生350多人。
2017年學院計劃招收110餘名新生入學。
CVSLs
跨國法律實務課程開設於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貫穿始終。主要學習內容包括法律搜索技術、涉外文書寫作和合同起草等。此課程由一批來源多樣化的教師隊伍領銜,包括:國際法學院法律圖書館館長、一名經驗豐富的高級律師、一名擁有法律背景且在中國擔任英語外教將近十年的外語專家、一群畢業於美國名校取得J.D.學位的C.V.Starr講師以及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香港律所合伙人。
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於2017年3月入駐全新的教學和辦公大樓。新大樓的入駐將更好的適應招生規模的擴大和師資力量的增長。該教學樓由世界頂級建築設計公司Kohn Pedersen Fox(KPF)主持設計,本地設計院華森建築設計合作進行施工圖的深化。
設計概念充分考慮新樓與現有校園風格的一致和兼容。北側外牆與主路相鄰,成為面向校園的主入口。該側外牆用白色材料隔成網格狀,與校園的現代風格一致。
樓內的西側的教學區域和東側的社交區域由一個寬闊的中庭分開,中庭南側可欣賞河和山的景觀,按照規定,這塊中庭同時也可作為緊急情況下的機動車道。向外懸空的中型教室被小型會議區域隔開,並能為一層步道提供遮陽,既可以滿足景觀植被對陽光的需求,又可以創造一個舒適的室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