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病

鼻息肉病

鼻息肉病在國內是最近幾年才提出的新概念。鼻息肉臨床常見,成年人的發病率為1%~2%。

病因


關於鼻息肉的發病機制過去有幾種學說: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代謝紊亂,血管運動功能失調,離子通透性改變,氣流動力學說,感染學說和變態反應學說等。但均只從某一側面解釋息肉的成因,未能從根本上闡明鼻息肉的發病機理。就動物實驗和近幾十年臨床研究所獲得的資料提示,鼻息肉的發病是多因素、多步驟的病程。感染、變態反應、創傷在鼻息肉的發生中起了重要作用,解剖異常、內環境和代謝紊亂,以及遺傳因素參與了息肉的形成和複發。

臨床表現


1.好發群體
鼻息肉病的發病率僅占鼻息肉患者的2%~5%。
鼻息肉手術史、家族史、變態反應性疾病、非變應性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等的鼻息肉患者診斷為鼻息肉病的可能性較大。
2.疾病癥狀
鼻息肉主要表現為鼻塞,部分患者以多涕、膿涕為主,可伴頭暈頭痛。而鼻息肉病也以鼻塞、流涕為主,多為漿液或黏液樣涕,但較少頭痛。
合併囊性纖維病和不動纖毛綜合征患者則多為膿涕,同時多伴有某種類型的全身性疾病,如支氣管炎,阿司匹林不耐受,哮喘慢性鼻竇炎所致的非變態反應性哮喘。
3.疾病體征
鼻息肉病表現為鼻腔鼻道黏膜瀰漫性水腫樣增生,無蒂及無好發部位可尋,息肉與黏膜之間無明顯界限,中鼻甲甚至鼻中隔也會發生同樣的病變。

檢查


1.鼻內鏡
見雙側鼻腔鼻竇黏膜廣泛水腫樣改變,外觀像許多融合在一起的小囊泡。複發病例則呈簇狀,其內無液體,而是疏鬆的結締組織,顏色暗紅或蒼白,與正常黏膜無明顯邊界,嚴重病例除下鼻甲外幾乎無正常黏膜。
2.鼻竇CT
示全組鼻竇軟組織密度影,多數病例中鼻甲氣房消失,下鼻甲抬高。
3.MRI
鼻竇黏膜向心性水腫,信號均勻。

診斷


鼻息肉的診斷並不困難,但鼻息肉病的診斷則不那麼容易,根據上述的定義鼻息肉病的發病率僅占鼻息肉的2%~5%,目前主要根據臨床特徵、檢查,包括手術所見及術后的隨訪,術后病理檢查,認為以下幾點可供診斷時參考:鼻息肉家族史、手術史、變態反應性疾病和非變態反應性哮喘,皮質類固醇治療效果明顯對診斷有意義;鼻塞、嗅覺減退與鼻腔可見病變不成正比。CT檢查示全組鼻竇炎,多數病例中鼻甲氣房消失,下鼻甲抬高。MRI示鼻竇黏膜向心性水腫,信號均勻;術后很快複發。

鑒別診斷


1.鼻腔內翻性乳頭狀瘤
多見於年齡40歲以上患者,多發生於一側鼻腔,常有鼻出血及血涕史,查腫物呈紅色或灰紅色,表面粗糙不平,觸之易出血,術后易複發,並可惡變。需活檢明確診斷
患者多在中年以上,單側進行性鼻塞,反覆少量鼻出血或血性膿涕,鼻氣息臭味明顯。腫物暗紅,觸之易出血,表面不平,CT檢查示周圍骨質可有破壞吸收。活檢可明確診斷。

治療


鼻息肉病治療困難,鼻息肉複發是最難解決的問題,目前主要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包括正確的鼻竇內鏡手術、認真的術后隨訪及護理,這些是提高治癒率,減少術后複發的重要手段。
1.手術治療
單純的手術切除息肉,術后複發率為30%~50%,平均每例患者要行1.5~4次手術,甚至更多。鼻內鏡手術的應用為儘可能徹底地切除鼻息肉和息肉樣變黏膜,重建鼻竇引流和矯正鼻腔的解剖異常提供了較傳統手術更為優越的條件。因鼻息肉病患者均有手術史,大多切除了部分或大部分中鼻甲鼻息肉組織較多,再次手術時標誌欠清晰。因此,應仔細確定手術範圍,尋找並確定殘留的中鼻甲及其附著處、篩骨紙樣板、鼻中隔和鼻腔外側壁,手術時格外小心,經常用探針了解手術深度。其中了解基板最為重要,此板是進入后組篩竇的關鍵,徹底開放篩竇的全部氣房,對預防息肉複發有重要的意義。
2.藥物治療
以類固醇藥物為主,可使息肉變小,用藥途徑主要是口服、鼻腔局部應用和靜脈點滴。

預后


鼻息肉病術后複發率高,需密切隨訪,長期、規律用藥。

預防


本病大多為各種鼻病的繼發症或併發症,故要積極治療各種原發鼻病。可試行鼻腔沖洗治療。工作生活環境應保持空氣新鮮。忌辛辣、酒類等刺激性食品。定期複診。堅持用藥。
參考資料:
1.黃兆選,汪吉寶,孔維佳.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29.
2.謝民強,李源許庚,鼻息肉病,臨床耳鼻咽喉科雜誌,1999,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