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條繁殖
木本花卉的繁殖方法之一
壓條時期因植物種類和當地氣候條件而異。一般落葉植物的壓條適期多在冬季休眠期, 或在早春 2 月 ~4 月剛開始生長時。秋季 8 月以後, 亦可進行壓條。因為此時枝條已發育成熟, 枝條內養分充足, 最容易髮根。常綠植物則以雨季為宜, 因為此時壓條容易生根, 並有充分的生長時期, 可以滿足壓條的傷口癒合、髮根和生長。但應注意在樹液流動旺盛時進行壓條, 以不施行切割、刻傷等為宜。
由於枝條的木質部又與母株相連,所以能繼續得到源源不斷的水分和礦物質營養的供給,再加上埋壓造成的黃化處理,使切口處像扦插生根一樣產生不定根。常用以下方法:
機械處理
機械處理主要有環剝、環割、絞縊等。一般環剝是在枝條節、芽的下部剝去50px寬左右的枝皮;絞縊使用金屬絲在枝條的節下面進行環縊;環割則是環狀割1-3周,以上都深達木質部,並截斷韌皮部的篩管通道,使營養和生長素積累在切口上部。
黃化處理
又叫軟化處理,用黑布、黑紙包裹或培土包埋枝條使其黃化或軟化,有利於跟根原體的生長。在早春發芽前將母株地上部分壓伏在地面,覆土2-3cm。待新梢黃化長至2-3cm再加土覆蓋。待新梢長至4-6cm時,至秋季黃化部分長出相當數量的根,將它們從母株切開就可供嫁接用。
激素處理
促進生根的激素處理(種類和濃度)與扦插基本一致。IBA、IAA、NAA等生長素能促進壓條生根。為了便於塗抹,可用粉劑或羊毛脂膏來配製或用50%乙醇液配製,塗抹后因乙醇立即揮發,生長素就留在塗抹處,尤其是空中壓條用生長素處理對促進生根效果很好。
保濕通氣
不定根的產生和生長需要一定的濕度和良好的通氣條件。良好的生根基質,必須能保持不斷的水分供應和良好的通氣條件。尤其是開始生根階段。鬆軟土壤和鋸屑混合物,或泥炭、苔蘚都是理想的生根基質。若將碎的泥炭、苔蘚混入在堆土壓條的土壤中也可以促進生根。
壓條繁殖
高壓法整個生長期都可進行,但以春季和雨季為好。一般在3、4月選直立健壯的2~3年生枝,也可在春季選用上一年生枝,或夏末在木質化枝上進行。方法是將枝條被壓處(距基部5~6cm左右)進行環狀剝皮,剝皮長度視被壓部位枝條粗細而定。花灌木一般在節下剝去1~1. 5cm,喬木一般剝去3~5cm。注意刮凈皮層、形成層,然後在環剝處包上保濕的生根材料,如苔蘚、椰糠、鋸木屑、稻草泥,外用塑料薄膜包紮牢。3~4個月後,待泥團中普遍有嫩根露出時,剪離母樹。為了保持水分平衡,必須剪去大部分枝葉,並用水濕透泥團,再蘸泥漿,置於蔽蔭處保濕催根。一周後有更多嫩根長出,即可假植或定植,有些植物應該過兩個生長期,如丁香、杜鵑及木蘭。進行空中壓條,一般常綠樹是在生長緩慢期進行分株移植,落葉樹是在休眠期進行分株移植。為防止生根基質松落損傷根系,最好在無光照彌霧裝置下過渡幾周,再通過鍛煉成活更可靠。高壓法成活率高,但易傷母株,大量應用有困難。
壓條繁殖
培土壓條法亦稱堆土法,是在春季萌芽前,在地面上2cm左右將母株枝條短截,促發萌櫱。當新梢長達20cm時,在新生枝條上刻傷或環狀剝皮,並將行間土壤鬆散地培在新梢基部,高約10cm,寬約25cm。一個月後新梢高達30~40cm時,進行第二次培土。培土時注意用土將各枝間距排開,不致使苗根交錯。一般培土后20d左右開始生根,休眠期可扒開土堆進行分株起苗。分株時從新梢基部2cm處剪下枝條,剪完后對母株再立即覆土保濕。翌春發芽前再扒開覆土,促使母株繼續發枝,重複進行壓條。母株利用多年後,為控制其生長高度以利培土,應進行更新修剪。此法適用於萌櫱性強及叢生性強的樹種:如懸鉤子、杜鵑。紅葉李、貼梗海業、梔子、八仙花等。
單枝壓條法是最常用的一種地面壓條法,適用於枝條離地面近,並易彎曲的樹種如桂花、臘梅、夾竹桃、迎春、連翹、玉蘭、夾竹桃等。方法是選擇母株近地面的一二年生長健壯的枝條,在準備生根處進行刻傷或環狀剝皮,彎曲埋入土中,溝深約15~20cm。近母株一側為一斜面,以使枝條與土壤密切接觸,外一側則為垂直面以引導新梢垂直向上生長。頂端露出地面,用鉤狀竹叉、樹權或鐵絲等固定其位置。生根后自母株切離,成為獨立的植株。一般一根枝條只能繁殖一株幼苗。
常綠樹種的名貴品種,往往將技引人有缺口的花盆,竹筐或塑料營養袋中,然後依法埋土,待生根后切離母株,可連同容器一同取出移栽,由於根際帶有宿土,移栽易成話。
通常在夏季植物新梢尖端已不再延長,葉片小面捲曲如鼠尾狀時即可將其新梢先端埋入土中。試驗表明,新梢生根能力在新梢停止生長后最大。當年便在葉腋處發出新梢和不定根,一般在年末可剪離母株,成為新植株。植株包括一個頂芽、大量的根和一段10~15cm的老莖。因為枝梢壓條苗弱,容易受傷和乾燥,最好在栽植之前不久掘起。
在春季萌發前,選擇生長健壯的近地面的長枝,截去頂端和抹去向下的芽,將枝條整個埋在事先挖好的溝內,用竹鉤固定位置,待向上的芽萌發新梢伸長後分次覆土,使每節的芽萌發成幼枝,並於基部生根后把幼枝間相連的地下母株切斷,挖起帶根的幼株分栽,此法雖然能在一枝上獲得多數新植株,一般以3枝為宜。對未壓的枝條應行短剪,促發新枝供下年備用。但其操作不如單枝壓條法簡單,且新株較多,養料消耗大,易致母株衰弱。
壓條以後必須保持土壤濕潤,隨時檢查埋人土中的枝條是否露出地面,如已露出必須重壓。對被壓部位盡量不要觸動,以免影響生根。分離壓條時間,以根的生長情況為準,必須有良好的根群才可分割,一般春季壓條要有3~4個月生根時間,待秋涼后切割。初分離的新植株應特別注意養護,結合整形適量剪除部分枝葉,及時栽植或上盆。栽后注意及時澆水、遮葫等工作。
在植物領域,壓條繁殖主要應用於桂花、石榴、夾竹桃、葡萄、梅、白蘭、迎春花、紫荊、櫻花、玫瑰、連翹、薔薇、八仙花、梔子花、紫檀、何首烏、茶花、薄荷、金雀花、桑、木瓜、仙丹花、薴麻屬、鋪地柏、吊鐘、素方花、素馨花、榕屬、馬兜鈴、金雞納樹、月橘、金橘、變葉木、瓊花、蓮霧、玉蘭、葛藤、蔓荊子、含笑等。
繁殖速度快,可以在短時間內大批量地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個體;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