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綱

珊瑚綱

珊瑚綱(Anthozoa)包括珊瑚海葵等。全部是水螅型的單體或群體動物,生活史中沒有水母型世代。

正文


陀螺珊瑚(Tubastraea)
陀螺珊瑚(Tubastraea)
珊瑚綱的水螅型結構較水螅綱複雜,身體呈八分或六分的兩輻射對稱,口部體壁內陷形成了口道(stomodaeum),胃腔內體壁的內胚層向心延伸形成了隔膜(mesenterium)。肌肉發達,中膠層中有細胞存在,生殖細胞來源於內胚層,許多種可形成骨骼。珊瑚綱是刺胞動物門中最大的一個綱,約有7000多種,全部海產,包含有八放珊瑚(Octocorallia)及六放珊瑚(Hexacorallia)兩個亞綱。珊瑚骨骼的形成大多數珊瑚蟲的外胚層細胞能分泌骨骼。在八放珊瑚亞綱(Octocorallia)(觸手和隔膜各8個),由外胚層的細胞移入中膠層中分泌角質或石灰質的骨針或骨片。這些骨針存在於中膠層中或突出於體表面,如海雞冠(Alcyonium)和海鰓(Pennatula)。有的種類小骨片連接成管狀的骨骼,如笙珊瑚(Tubipora)。還有的骨針或骨片癒合成中軸骨,如紅珊瑚(Corallium)。常見的六放珊瑚亞綱(Hexacorallia)(觸手和隔膜一般為6的倍數)的石珊瑚目(Medreporaria)有單體與群體,每個蟲體與海葵相似,其基盤部分與體壁的外胚層細胞能分泌石灰質物質,積存在蟲體的底面、側面及隔膜間等處,好像每個蟲體都坐在一個石灰座上,稱為珊瑚座(corallite),如石芝(Fungia)。群體珊瑚蟲其共肉部分的外胚層也分泌石灰質,由於群體的形狀不同,其骨骼的形狀也不一樣。有的為樹枝狀,如鹿角珊瑚(Acropora),有的為圓塊狀,如腦珊瑚(Meandrina)。

珊瑚綱的主要特徵


刺孔珊瑚(Echinopora)
刺孔珊瑚(Echinopora)
全部海產,多在溫帶及熱帶淺海
生活史僅水螅型世代,無世代交替
多為群體,大多有骨骼,可造礁,具有重要生態意義
口道,口道溝的存在使其身體呈現兩輻射對稱,隔膜可支持並增大消化面積
具隔膜,可支持並增大消化面積,隔膜絲具刺細胞,所以內、外胚層都有刺細胞
生殖腺起源於內胚層

八放珊瑚亞綱 Octocorallia


全部營群體生活。個體直徑一般為0.5mm~2cm,每個個體具8個羽狀觸手。隔膜8個不成對,隔膜肌向腹生長,隔膜絲單葉狀。僅有一個口道溝,位於腹面。骨骼多在體內,或由體內發生后伸向體表。分為6目:匍匐珊瑚目(Stolonifera)、全腔目(Telestacea)、蒼珊瑚目(Helioporacea)、海雞冠目(Alcyonacea)、柳珊瑚目(Gorgonacea)、海鰓目(Pennatulacea)。

匍匐珊瑚目 Stolonifera

所有個體均由一匍匐莖上獨立發生,螅體頂端可以縮回螅體莖內,具有鈣質骨針,例如角棒珊瑚(Clavularia)。在珊瑚礁中很常見的一種笙珊瑚(Tubipora),其群體如笙狀,是由許多個體平行緊密排列,共肉中的骨針癒合,形成平行排列的骨管。在橫行莖上骨針還聯合形成骨板,由骨板上再長出骨管,層層排列,形成笙狀。骨骼亦為紅色,生活在熱帶海洋中。

蒼珊瑚目 Helioporacea

群體骨骼呈巨大塊狀,是八放珊瑚中唯一的造礁種。個體直徑1mm,具寬闊的胃腔,缺乏隔板。共肉在表皮下形成許多盲管以增加表面積及分泌鈣質。如呈藍色的蒼珊瑚(Heliopora)。

海雞冠目 Alcyonacea

個體是肉質軟珊瑚,群體呈磨菇形或樹形。珊瑚個體均集中在遠端,可埋在膠狀共肉中,具有分散的骨針。少數種是二態的,即個體分為具有觸手,能取食的獨立個體(autozooid);及沒有觸手,或觸手極不發達的管狀體(Siphonozooid),它不能取食,但有助於水在群體中流過。常見的種類如海雞冠(Alcyonium),產於熱帶淺海。

柳珊瑚目 Gorgonacea

多數種類具有珊瑚硬蛋白組成的中軸骨,骨骼常呈黑色。為平面樹狀分枝的小型群體珊瑚。如柳珊瑚(Gorgonia)。少數種類具有鈣質中軸骨,也呈樹狀分枝,但不在一個平面上,骨骼常為紅色。例如紅珊瑚(Corallium),除中軸骨外,均有鈣質骨針分佈在中膠層中,常與造礁珊瑚生活在一起。骨骼質地堅密、色澤鮮艷,常作寶石或雕刻材料,我國皇帝的朝珠即由紅珊瑚製成;也可入葯,有定驚明目之功效。由於大量開採,數量急劇減少,被列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海鰓目 Pennatulacea

是單體狀肉質群體珊瑚,由一柱狀的初級軸螅體及分佈在上面的許多次級個體所組成。初級軸螅體的下端形成柄,用以固著在泥沙中。次級體呈放射狀排列在初級體上,或向兩側平行排列,使群體呈羽狀,所有的種均為二態的。有的種有鈣質的中軸骨,存在於初級螅體內,共肉中有分散的骨針,分佈廣泛。例如海鰓(Pennatula),海仙人掌(Cavernularia)等。

全腔目 Telestacea

個體中莖簡單、呈直立或分枝,向兩側長出珊瑚體。它們也具有分散的鈣質骨針。例如全腔珊瑚(Telesto)。

六放珊瑚亞綱 Hexacorallia


單體或群體生活,觸手及隔膜為6或6的倍數。觸手指狀,隔膜成對發生,肌肉多相對而生,口道溝兩個。有的種類如有骨骼,其骨骼均在體外,由表皮層分泌形成。約4000種,分為5目。

海葵目 Actiniaria

為大型單體,一般高1.5~10cm,直徑1~5cm。是不具骨骼的珊瑚綱動物,也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珊瑚綱動物。它們具兩個口道溝。約有1300多種。包括愛氏海葵科(Edwardsidae)、細指海葵科(Metrdidae)、海葵科(Actiniidae)、綠海葵科(Sagartiidae)等科。例如細指海葵(Metridium)、綠海葵(Sagartia)等。海葵無骨骼,身體呈圓柱狀,一端附於海中岩石或其他物體上,該端稱為基盤。另一端有口,呈裂縫形,口周圍部分稱為口盤,其周圍有幾圈觸手,觸手上有刺細胞,可用以捕食魚蝦及活的小動物。捕捉食物后經口,進入口道(stomodaeum),口道壁是口部的外胚層細胞褶入形成的(此為進化現象)。在口道的兩端各有一纖毛溝( siphonoglyphe)或稱口道溝(有些種類只有一個纖毛溝),纖毛溝內壁的細胞具纖毛。當海葵收縮成一團時,水流仍可由纖毛溝流入消化循環腔。消化循環腔的構造較複雜,其中有寬、窄不同的隔膜(mesentery),隔成很多小室。隔膜是由體壁上內胚層細胞增多向內突出形成的,在2層內胚層之間為中膠層。隔膜的作用,主要為支持,並增加消化面積。根據隔膜的寬度可分一、二、三級,只有一級隔膜與口道相連。在隔膜遊離的邊緣有隔膜絲(mesenteric filament),隔膜絲沿隔膜的邊緣下行,一直達到消化循環腔的底部;有的達底部時形成遊離的線狀物稱為毒絲,其中含有豐富的刺細胞,當動物收縮時經常由口或壁孔射出,有防禦及進攻的機能。隔膜絲主要由刺細胞和腺細胞構成,能殺死攝入體內的捕獲物,並由腺細胞分泌消化液,行細胞外消化和細胞內消化。肌肉較發達,在較大的隔膜上都有一縱肌肉帶稱為肌旗(muscle band),隔膜和肌旗的排列是分類的依據之一。

石珊瑚目 Scleractinia

單體或群體生活,單體最大的直徑可達50cm,如石芝(Fungia),群體中的個體直徑僅有幾毫米。結構與海葵很相似,隔膜成對,但缺乏明顯的口道溝,具鈣質杯狀外骨骼。去多是造礁珊瑚,為珊瑚綱最大一目。例如鹿角珊瑚(Acropora)、腦珊瑚(Meandrina)、扁腦珊瑚(Platygyra)等。

六放珊瑚目 Zoanthidea

大多數為群體,不分泌鈣質骨骼,而形成圍鞘或黏著外來顆粒。個體直徑1~2cm,似海葵,但沒有基盤,由共肉相連。成對的隔膜中除指向隔膜外,均是一個與口道相連,另一個與口道不相連。例如六放蟲(Zoanthid)。

角珊瑚目 Antipatharia

群體,呈細長羽狀分枝狀。黑色的角質軸狀骨骼,為一層薄的共肉包圍。單體具6個不可收縮的觸手。隔膜不成對,肌肉不發達。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深海中。如角珊瑚(Antipathes)。

角海葵目 Cerianthria

單體,穴居在自行分泌及黏著砂粒形成的骨管中,也稱管海葵。沒有基盤,具兩圈觸手,可縮回管內。隔膜不成對,排成一圈,均與口道相連,僅1個口道溝。如角海葵(Cerianthus)。

四射珊瑚目 Tetracoralla

為已滅絕的一類單體珊瑚,出現在寒武紀到二疊紀。此目珊瑚具有四個主要隔板,故名四射珊瑚。在珊瑚綱中還有一大類已滅絕的種類稱為床板珊瑚(Tabulata),此類珊瑚常被列為一個亞綱。個體也呈骨管狀,體內無隔板,由水平骨板將不同的個體相連。現今世界上已絕滅的珊瑚包括此亞綱珊瑚與四射珊瑚總共有5000種左右。尚存活的珊瑚類僅有2500種左右。所以珊瑚蟲類在古生物學中佔有重要地位。

珊瑚綱的一般結構


薔薇珊瑚(Montipora)
薔薇珊瑚(Montipora)
珊瑚綱動物絕大多數為群體生活,例如八放珊瑚中的紅珊瑚(Corallium),柳珊瑚(Gorgonia),六放珊瑚中的各種石珊瑚(Scleractinia)等。僅在六放珊瑚綱中有個別的種為單體生活,例如細指海葵(Metridium),石芝(Fungia fungites)。珊瑚綱中單體生活的種類及群體生活的珊瑚個體。多數體呈柱形,柱的長短因種及生活環境而不同,身體以基盤固著在岩石、沙底、貝殼或其他物體上。遊離端為口端,口端向外擴展形成口盤,口盤周圍有一圈或許多圈觸手,觸手中空。八放珊瑚觸手均為8個,成羽狀,即每個觸手向兩側伸出成行的小突起。六放珊瑚類觸手是6或6的倍數,有的種觸手可多達數百個。觸手呈指狀。口盤中央為裂縫狀的口,體壁由口向胃腔延伸,形成一個扁平的口道,或稱咽(pharynx),內陷直達體長的1/2~2/3處。口道的結構與體壁相同,只是由於內陷,所以外胚層在口道的內壁,內胚層在口道的外圍。八放珊瑚,扁平口道的一端具有口道溝(siphonoglyph),內有纖毛分佈,具有口道溝的一面為腹面。六放珊瑚中口道的兩端均有口道溝,在口關閉時,口道溝仍開放,靠纖毛作用,使水流可以不停地流入或流出胃腔,以維持體內水的靜壓,從而完成呼吸作用。由於口道溝的存在,使珊瑚綱動物的體製成為兩輻射對稱。珊瑚綱動物的胃腔結構也較水螅綱複雜,即由體壁的內胚層有順序的向胃腔延伸形成了許多隔膜,將胃腔分隔成許多小室,以增加胃腔的表面積,如八放珊瑚具有8個隔膜,上端均與口道相連,六放珊瑚的隔膜的數目為6個或6的倍數,常成對並列發生。根據隔膜發生的順序、寬窄及位置、六放珊瑚的隔膜可分為初級隔膜(primary mesenteries)、次級隔膜(secondarymesenteries)及三級隔膜(tertiary mesenteries)等。初級隔膜最先形成,也最寬,上端均與口道相連,一般僅6對,其中兩對位於口道溝方向,稱為指向隔膜(directivemesenteries)。次級隔膜較窄,成對的發生在初級隔膜之間,亦為6對,與口道不相連。三級隔膜在初級與次級隔膜之間,共12對。有的種甚至可以有四級、五級隔膜等。隔膜的組織學結構是由兩層內胚層細胞、中間夾有中膠層所組成,初級隔膜的內端部分與口道的內胚層相連,其他等級的隔膜內端均遊離,遊離端隔膜膨大形成三葉狀,稱為隔膜絲(mesenterial filament)。隔膜絲的兩個側葉上細胞的表面分佈有大量的纖毛,纖毛的搖動有利於胃腔中液體的循環,中葉上分佈有大量的刺細胞及腺細胞,所以瑚珊綱胃腔中的刺細胞是內胚層起源。腺細胞可以分泌消化酶進行食物的消化。八放珊瑚的隔膜絲僅有中葉而無側葉。隔膜絲一般比隔膜更長,末端在冒腔中遊離、或纏繞在胃腔底部,稱為槍絲(acontium),有時可由體壁上的小孔或從口伸出體外以協助捕食。珊瑚綱動物體內的肌肉比水螅綱發達。水螅所具有的皮肌細胞中的肌原纖維已不存在,而是由內胚層產生了獨立的肌肉束,分佈在隔膜上或中膠層中。發達的肌肉束使身體可以伸長或縮短,以及將觸手縮回胃腔中。八放珊瑚隔膜上的縱肌束均為腹向排列,六放珊瑚縱肌束在指向隔膜上為背向排列,其他每對隔膜上均為面向排列。其體壁的環行肌也由內胚層發生,在口盤處特別發達。珊瑚綱的神經結構也是形成上皮神經叢和胃層的神經叢,只是具有更多的雙極神經元,也有突觸傳導,所以反應較水螅綱動物迅速。沒有特殊的感官。珊瑚綱動物多數為雌雄異體,少數種類為雌雄同體。其生殖腺位於隔膜上,在縱肌束及隔膜絲之間形成長帶狀(圖5-32A),生殖細胞來源於內胚層的間細胞,但一般情況指向隔膜是不孕的。如果是雌雄同體的種,一般是雄性先熟(protandry),以避免同體受精。生殖細胞排到體外,在海水中受精,或在胃腔中受精,發育中經過浮浪幼蟲,再發育成成體。
珊瑚礁(coral reef)的形成是造礁珊瑚及其他造礁生物對生成礁的鈣物質長期積累沉積的結果,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質遺骸和石灰質藻類堆積而成的一種礁石。世界上珊瑚礁多見於南北緯30°之間的海域中,尤以太平洋中、西部為多
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它為各種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居住地;珊瑚礁能保護脆弱的海岸線免受海浪侵蝕;死掉的珊瑚會被海浪分解成細沙,這些細沙豐富了海灘,也取代已被海潮沖走的沙粒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海洋污染的加劇,很多地區珊瑚礁的數量正在急劇減少。1998年,由於印度洋的水溫升高5攝氏度,曾導致印度洋地區98%的珊瑚死亡。亞洲金融危機,更使走投無路的漁民採取破壞性的炸魚捕魚措施,進一步加劇了對珊瑚的破壞

珊瑚的骨骼及造礁珊瑚


薔薇珊瑚(Montipora)
薔薇珊瑚(Montipora)
珊瑚綱中大多數的種類都能形成骨骼,骨骼的形態、部位、成分、形成方式在不同的類群有所不同。一般八放珊瑚骨骼多發生於體內,許多種類是形成分散的骨針,骨骼成分有角質也有鈣質,常將八放珊瑚稱為軟珊瑚。六放珊瑚的骨骼都是由體表分泌形成,骨骼成分為碳酸鈣,骨質堅硬,因此常稱為硬珊瑚。例如石珊瑚類,它們生活在熱帶淺海中,它們所形成的石灰質骨骼不斷在淺海區堆積,並與其它形成鈣質骨骼的動植物,例如軟體動物、腕足動物、棘皮動物、石灰藻等一起經過地質年代的堆積作用,在海洋中形成了礁石、島嶼,這種六放珊瑚也稱為造礁珊瑚(reef corals)。八放珊瑚均為群體,群體中的個體彼此獨立,個體間通過共肉(coenosarcus)彼此相連,共肉表面為外胚層細胞,與個體的表面的外胚層細胞相連。共肉的中膠層中有來源於外胚層的變形細胞,它們單獨存在或成堆分佈,個體之間的中膠層中也有網狀的共管(solenia),共管與個體的胃腔相連,這是最簡單的八放珊瑚的群體結構,例如海雞冠(Alcyonium)。低等的八放珊瑚其中膠層中的變形細胞像海綿動物的造骨細胞一樣,能分泌形成鈣質骨針,所以這種變形細胞也稱為造骨細胞。低等的種類形成分散的骨針,或成行的排列在隔膜之間,如海雞頭(Nephthya)。有的種類例如Gersemia、骨針還可伸到體外。八放珊瑚中比較進化的種類例如柳珊瑚(Gorgonia)所形成的骨針或骨片互相癒合形成了中軸骨,但柳珊瑚中軸骨的成分不單是鈣質,而主要是一種有機質,稱為珊瑚硬蛋白(gorgonin),是由蛋白質及粘多糖組成。圍繞著中軸骨是一圈共肉,共肉中包含有內胚層來源的胃層管,也含有少量分散的不同顏色的鈣質骨針。所以柳珊瑚既有有機質的中軸骨,又有鈣質的分散的骨針。構成柳珊瑚中軸骨的珊瑚硬蛋白比脊椎動物的角質(keratin)含有更少的硫,因此具有更大的彈性。柳珊瑚群體呈平面樹狀,它以很短小的柄部固著在海底,甚至可以迎著海流而生長是與其骨骼的彈性相關的。八放珊瑚中的紅珊瑚(Corallium)(也屬於柳珊瑚目),它的中軸骨不是珊瑚硬蛋白,而是由紅色的鈣質骨針癒合成實心的軸所代替,所以八放珊瑚中軸骨的成分既可是珊瑚硬蛋白,也可以是鈣質組成。紅珊瑚的中軸骨由於美麗的紅色、桔色,粉色而成為名貴的室內裝飾品,柳珊瑚類常與造礁珊瑚生活在一起,由於它們美麗的顏色及形狀,構成海底珊瑚花園。六放珊瑚有單體也有群體,但絕大多數仍為群體生活,群體中的每個個體很小,一般直徑在1~3mm之間,其結構相似於海葵,但沒有口道溝。六放珊瑚的骨骼成分均為碳酸鈣。由個體的基盤部及體柱的下端表皮細胞向體外分泌鈣質,共同構成一個杯狀骨骼(圖5-35A)而不形成骨針,身體位於骨骼杯槽內。杯狀骨骼形成時,個體的基盤部分分泌鈣質形成基板(basal plate),體柱下端分泌的鈣質形成杯槽的四周稱外壁(theca),基盤的體壁在成對隔膜之間內陷,而其所分泌的鈣質形成許多輻射隔板,隔板(septaplate)也隨隔膜相應的分為一級隔板,二級隔板等。群體中個體之間也有共肉相連,共肉部分的外胚層分泌的鈣質形成共骨(coenenchyme)。不同種類的珊瑚,群體中個體的形狀、分佈、共骨特徵及個體的分裂方式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不同形態的群體珊瑚骨骼,而且常以群體骨骼的形態而命名,僅在我國沿岸的水域中就有100多種不同種類的造礁珊瑚。常見的種類例如單體的大型珊瑚石芝(Fungia fungites)、其骨骼呈圓盤型,直徑可達25cm,隔板排列緊密,刺石芝(F.echinata),骨骼呈長履形,長度可超過30cm。群體珊瑚中如鹿角珊瑚(Acropora),群體骨骼呈鹿角狀分枝,其分枝或長或短,或粗壯或細弱,個體珊瑚杯細小而清楚。又如扁腦珊瑚(Platygyra)、骨骼呈凸形塊狀,表面呈腦迴狀,這是由於珊瑚杯之間的個體界限消失,鞘壁相連,形似溝谷,山隔板排列其中所致。又如盔形珊瑚(Calaxea)、骨骼呈塊狀凸出,每個珊瑚杯也突出,界限清楚,杯鞘分離。又如陀螺珊瑚(Turbinaria)、群體中的個體相距較遠,共肉發達,且表面凹突不平。總之,珊瑚的形狀多種多樣,一般地說,凡是迎風浪生長的種類,群體骨骼多呈塊狀,粗壯,分枝較短,而背風浪生長的種類多分枝狀,且枝體細長脆弱。珊瑚群體的形成與擴大是通過出芽方式進行,石珊瑚類的出芽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外觸手芽(extratentacular budding),即芽體由珊瑚體的基部發生,新個體在原珊瑚體之外形成,鹿角珊瑚及陀螺珊瑚是由這種出芽方式形成;另一種方式是內觸手芽(intratentacular budding),即芽體由珊瑚體口盤處發生,原來親本口盤向一個方向延伸,隨後口盤與體柱縱裂形成兩個個體。腦珊瑚即為這種出芽方式,出芽后口盤與體柱均未分離,因而形成長的溝迴狀,葉狀珊瑚,真葉珊瑚都是內觸手芽形成的群體。珊瑚群體及骨骼增長的速度由種及環境而決定。相同條件下,塊狀珊瑚增長緩慢,每年僅增加0.5~2mm厚度;枝狀珊瑚增長較快,每年群體可增高10~20cm。溫暖的夏、秋季節較寒冷的冬、春季節生長快,因此在珊瑚骨上留下類似樹木的年輪樣的生長環。
裙礁(fringing reef)是離岸最近的礁,直接由海岸向海內延伸,圍繞海濱或島嶼,退潮時可以露出海面,形成一個礁平台,或稱為礁坪,我國海南島南海岸,西沙群島中島嶼的沿岸都有分佈
堡礁(Barrier reef)靠岸較遠,礁坪與大陸海岸或海島已被礁湖所隔離,著名的澳大利亞大堡礁,沿其東北海岸延伸出2000多公里、寬約50公里,構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大堡礁
環礁(atoll)孤立於開闊的海洋中,在沉沒於海水中的火山頂周圍,它環繞著中央的礁湖,呈環形或馬蹄形生長延伸,部分礁坪可以露出水面形成一個或幾個小島,稱為補釘礁

造礁珊瑚的生態


六放蟲(Zoanthid)
六放蟲(Zoanthid)
八放珊瑚的生活環境比較廣泛,熱帶、亞熱帶,甚至寒帶均可生存,在淺海、深海,以及各種基質的海底,如沙質、岩石底部都可以發現它們。八放珊瑚不形成巨大的骨骼堆積,許多種類是單體式的群體,例如海鰓(Pennatula);一些種類還具有營養體與生殖體的分化形成二態;它們體內不是都有藻類的共生,對生活環境的選擇要求不嚴。造礁珊瑚則不同,由於它們在海洋中大面積的生長繁殖,骨骼的堆積以致形成了海洋中的珊瑚礁、珊瑚島,但珊瑚的生長發育要求很嚴格的生態條件,並不是所有的海域都能形成珊瑚島的。首先,溫度是影響造礁珊瑚生長的限制性因素,只有海水的年平均溫度不低於20℃,珊瑚蟲才能造礁,其最宜的溫度範圍是22~28℃,所以珊瑚礁與珊瑚島都分佈在熱帶及亞熱帶海域,集中在地球的南北回歸線(23.5°)以內,很少超過2~3°,即分佈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內。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等均為珊瑚所形成的島嶼。海南島的南海岸也分佈有大面積的造礁珊瑚;其次造礁珊瑚要求一定的海域深度,主要生活在淺海區,大陸架及海島的四周,其垂直分佈限制在60m之內,在30m左右深度處生長最好。因為淺海區是日光的穿透層,有利於珊瑚體內共生藻類的光合作用,淺海區由於潮汐作用及風浪、海水的震動為珊瑚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源及充足的氧氣,並易於移走代謝產物;另外,造礁珊瑚要求生活在較清潔的海水中,如果過多的陸源物質污染海水,便會抑制珊瑚取食、呼吸等正常生理作用的進行,就是說它們要求生活在標準鹽度範圍的海水中,即每升海水含35g的鹽,而受污染的海水內的陸源物質也會降低海水的鹽度,所以靠近河口的海域是不會有造礁珊瑚分佈的;再者一些具有鈣質骨骼的動植物的存在,也是形成珊瑚礁的重要生態條件。造礁珊瑚為這些動植物,例如軟體動物、棘皮動物、仙掌藻、珊瑚藻等石灰藻類提供了生存的環境,而這些動植物所形成的鈣質骨骼又與珊瑚骨骼礁結在一起共同構成了珊瑚礁或珊瑚島,其中特別是藻類起著重要的聯結粘合作用。另一個重要的生態因素,就是幾乎所有的造礁珊瑚胃層的細胞內都共生有藻類,例如動物黃藻(Zooxanthellae)、動物綠藻(Zoochlorellae)等。其密度之大使造礁珊瑚體內蛋白氮含量的50%來自這些藻類,以致使珊瑚蟲表現出共生藻類的黃褐色、綠色等。這種共生關係對雙方都是重要的,珊瑚蟲為共生藻類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及安全保護,並由珊瑚體內獲得藻類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碳、氮、硫等物質;而共生藻類對珊瑚也是不可缺少的。從下面的實驗中可以看出:將共生有藻類的珊瑚蟲飼養在光照條件下,即使食物不充足,或甚至不餵食,珊瑚蟲也能生存很長時間,但如殺死體內共生的藻類,不餵食物珊瑚蟲則很快死去。又如將含有共生藻類的珊瑚蟲飼養在完全黑暗的條件下,同樣餵食,但由於共生的藻類在黑暗中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珊瑚蟲雖能生存,但生長緩慢,其組織表現出萎縮狀態。有人還用14C標記共生的藻類,結果發現光合作用的產物進入到珊瑚的組織細胞內,總之這些實驗說明共生藻類為珊瑚蟲提供了營養。藻類在珊瑚體內固定了大量的碳、氮、併合成甘油、葡萄糖及丙氨酸等,再輸送給珊瑚。其次動物黃藻等也移走了珊瑚蟲代謝的產物。實驗證明有共生藻類的珊瑚蟲,比沒有共生藻類的珊瑚蟲,或雖有共生藻類但飼養在黑暗條件下的珊瑚蟲其骨骼的積累要快10倍以上,這是由於藻類的光合作用可以移走珊瑚體內過多的CO,從而加速了碳酸鈣的積累的結果。由此可見共生的藻類是珊瑚造礁所不可缺少的生態條件之一。珊瑚礁或珊瑚島是珊瑚蟲遺骸經過地質年代的作用積累形成的。地球上的珊瑚礁根據它們的形態及形成可以分成三種類型。裙礁(fringing reef)是離岸最近的礁,直接由海岸向海內延伸,圍繞海濱或島嶼,退潮時可以露出海面,形成一個礁平台,或稱為礁坪。我國海南島南海岸,西沙群島中島嶼的沿岸都有這種裙礁;堡礁(Barrier reef)靠岸較遠,礁坪與大陸海岸或海島已被礁湖(lagoon)所隔離,著名的澳大利亞大堡礁,沿其東北海岸延伸出2000多公里、寬約50公里,構成了地球上最大的大堡礁;環礁(atoll)孤立於開闊的海洋中,在沉沒於海水中的火山頂周圍,它環繞著中央的礁湖,呈環形或馬蹄形生長延伸,部分礁坪可以露出水面形成一個或幾個小島,稱為補釘礁。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就有300多個這種環礁。以上的三種珊瑚礁在剖面上觀察,表現了相似的分區即向海的一面形成了礁前斜坡。在斜坡上形成了垂直於陸地沿岸的許多溝谷,這些溝谷可以有效地接受與分散海浪與潮汐所釋放出的能量。斜坡的頂端,或剛剛露出水面的部分稱為礁頂,礁頂之後即為礁坪,岸礁的礁坪連接著海岸大陸,堡礁及環礁的礁頂則靠近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