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市文正實驗學校
興化市文正實驗學校
徠興化市文正實驗學校是一所現代化全寄宿制民營學校,學校擁有完善的現代化教學和生活設施,教學理念先進,管理模式新穎,創辦以來,文正實驗學校教學成果豐碩,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一致公認。2007年首屆高考,本科達線人數就居泰州地區三星級高中之首;首屆初中畢業生被泰州中學、省姜堰中學錄取為統招生110人。2005年高考本科率為46.7%,名列全省民辦學校前茅。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
興化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滄海桑田、物換星移,這方土地孕育了名聞遐邇的眾多人傑。他們中有《水滸》作者施耐庵,明代三任宰輔高谷、李春芳、吳生生,“揚州八怪”中的鄭板橋、李鱓,“后七子”之一文學家宗臣,文藝理論家、“東方黑格爾”劉熙載,經學家、揚州學派早期代表人物任大椿,國學大師李詳等。970多年前,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任興化知縣,創立了興化歷史上第一所學校一一興化學宮.自宋咸淳至清末光緒,興化有262人中舉,93人中進士,范仲淹功不可沒。范仲淹官至副宰相,政績斐然,卒后朝廷賜謚號“文正”。經天緯地為文,品節端直為正。為紀念他,1834年,知縣龔善思將興化縣丞署改建為文正書院;1906年,知縣張紹棠將書院改為高等小學堂。
2003年興化市委、市政府為變人口大市為人力資源大市,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發展民辦教育,決定在城市新區建一所規模大、標準高的學校,市政府與北京新民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創辦.為傳承興化地區豐厚的人文傳統,學校定名為“江蘇省興化文正實驗學校”。
江蘇省興化文正實驗學校選址於興化城南新區,東依興泰公路興化大道,西倚英武南路,北臨中和路,南傍八里鋪路,征地319.3畝,預計建設總投入近1.5億元。學校為民辦公助性質。學校以江蘇省興化中學、板橋初級中學、實驗小學為依託,三個學段分別以“興中分校”、“板橋分校”、“實小分校”冠名。設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部,最大規模為小學3軌18個班,初中10軌30個班,高中12軌36個班。實行寄宿制,在校生最大容量4000人以上。
學校規劃建築面積93000平方米,設有教學實驗樓、圖書信息樓、行政辦公樓、體育館、學生公寓、食堂等主體建築,同時設計有標準田徑場2個,室內溫水游泳池一個,校內橋五座,全校建有中央冷暖空調。學校規劃、建設充分體現人文性、園林化、水鄉特色。
學校骨幹教師分別來自興中、板橋、實小三所名校,同時招聘省內外優秀教師,教師陣容整齊、強大。學校實行小班化教學,強化“兩語(國語、外語)一機(計算機)”教學,從小學段開始開設“計算機”、“外語”課程,部分學科實行“雙語”教學。學校聘請外籍教師教授英語口語,和國內外名校聯誼辦學。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培養學生有能力做現代中國人,有尊嚴做今日世界人。
徠學校將在近期達到省級實驗小學、省級示範初中、“四星”級高中的水平,創建成興化的名牌學校。
2008年初中和中英文部初三畢業生被省泰州中學、姜堰中學、南師附中和蘇州高中等名校錄取為統招生的138人,被姜堰二中錄取為統招生的142人,被四星級重點高中錄取為統招生的人數居泰州地區各初中之首。2008年高三會考合格率為99.6%,是泰州地區三星級高中合格率最高的學校。由北京新民投資有限公司與興化市教育學會合作創辦。學校得名於曾任興化知縣的北宋文學大師範仲淹的謚號“文正”。學校設有高中部、初中部、小學部和韓國班,現有87個教學班,4000多名學生,290名教師。學校地處興化城南新區,北鄰“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人民公園,南接“飛架東西,天塹變通途”的興東立交橋,東依川流不息的興化大道,西傍商鋪林立的英武南路。一條小河貫穿校園南北,曲折有致,猶似嫦娥起舞時拋向人間的一條玉帶,飄逸動人。校園內,樹木成行,香花吐芳,綠草疊翠,相得益彰;小橋流水,曲徑通幽,舞榭亭台,別具風情;高樓聳立,廣場恢宏,綠茵映襯,氣派雅緻。學校以“培養學生有能力做中國現代人,有尊嚴做今日世界人”為辦學理念,強化“兩語一機”(漢語、英語、計算機)教學。學校正聘請外籍教師教授英語口語,和一批名校互動往來,取長補短。從省內外點聘了一批名優教師,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結合,結構合理的多元化的師資隊伍。這裡有近1.5億元的巨額投資,有佔地接近400畝的雄偉校貌,有400米的標準塑膠跑道,有藏書達十萬冊的圖書館,有一應俱全的多媒體網路,有安裝了冷暖空調、四季如春的學生公寓,有現代化的多功能實驗室;這裡的每一個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設施,這裡為每一位老師都配備了筆記本電腦,這裡的每一位老師都有著驕人的教學業績。
培養學生有能力做中國現代人,有尊嚴做今日世界人。
志宏、德厚、學實、行正
高品、博學、篤行、大成
興化市文正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