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珊

明朝三十二年進士

陳珊(1510—1577),字鳴仲,亦字近衡,貴州銅仁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中進士,授行人。系明代銅仁府首位進士。

人物生平


陳珊生於明正德五年(1510年),他從小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在父母的教導下,四歲就能背誦百家姓,五歲就能背誦唐詩百餘首,在銅仁一帶小有名氣。他從起初學習《三字經》,到學《論語》、《詩經》、《尚書》、《儀禮》、《周易》、《春秋》等,他總是將老師當天講解的詩句及文章進行滲透,對文章中有疑問的地方向老師問個明白。
由於他平時勤奮好學,從讀私塾到城西縣學社、府學社,學習成績一直名列第一。嘉靖十九年癸丑科(1540)考中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經廷試(亦稱殿試)中二甲(即進士),成為銅仁府第一個進士,授官行人,是銅仁名噪一時的“文才”。
陳珊秉性正直,光明磊落,臨事直言。1553年夏,陳珊高中進士后留在北京城做官,一次主管他的王蘭老師被人誣告下監獄,陳珊竭力為其辯護,惹得監司官十分生氣,有人勸他說:“你這樣做處境很危險,會引火燒身的!”陳珊卻仍然堅持要這樣做,並且說:“豈能由王蘭老師一個人在獄中蒙受冤情。”他憑著自己寧可丟掉烏紗帽也要把老師營救出來的決心,經過一番努力和多方援救,老師最終獲得釋放。
陳珊為官勤政清廉,不趨炎附勢,曾被掌權的嚴嵩視為仇敵,最終遭貶斥出京城。多年後,才調任河南襄陽任知縣,但陳珊仕途不順,多次職位升遷時遭遇挫折,最後因他治水有功,才升任山東兗州府同知,主管河務。在此期間,他肅清了多年來防洪中的各種弊端,為各州、縣平反了20人的冤假錯案,除掉了一批魚肉百姓的豪強,深得當地百姓的擁戴。一次,正當他要懲治一個貪官時,這個貪官逃往北京城,不惜撒萬兩重金行賄嚴嵩黨羽,嚴嵩將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必除之而後快,1568年春,陳珊遭遇彈劾回家。陳珊被貶官后,於真定題“憂時頗恨成名晚”之句。
陳珊以書傳家,教子有方。其八子1進士,3舉人,4貢生,被譽為8英,其科名鼎盛,成為名貫貴州省的科第之家。
陳珊曾以“士大夫能以居鄉之心居官,天下必無冤民,能以居官之心居鄉,天下必無請託”之言為座右銘。此言多為時人傳頌。其晚年居鄉閉門著書9年,還常常以詩詠與其他鄉賢相互交流討論。陳珊著有《西徵集》等文集數卷,藏於家中,今已不存。

人物評價


陳珊卒后,孫應鰲為其撰寫墓誌銘:“雪霜剝盡嚴寒退,始信君為松柏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