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力量動員
武裝力量動員
武裝力量動員根據國家發布的動員令,按照動員計劃組織實施,主要措施是:一是擴編現役部隊。臨戰前使軍隊迅速轉入戰時狀態,現役軍人一律停止轉業和退伍,外出人員立即歸隊;迅速組建擴建新的作戰部隊和保障部隊,實施戰略展開。二是徵召預備役人員。重點是徵召預備役軍官和專業技術兵,按戰時編製補充現役部隊。三是預備役部隊調服現役。四是改編和擴充其他武裝組織。五是動員和組織民兵參軍參戰。六是徵用急需物資。主要是運輸工具和工程機械、醫療器械、修理設備等,以滿足軍隊擴編的需要。七是健全動員機構,加強組織領導。隨著戰爭的發展,進行持續動員,以保證軍隊不斷補充和擴大,直至戰爭結束。
目錄
國家或政治集團為應對戰爭或其他軍事危機,將武裝力量全部或部分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的活動。戰爭動員的主體和核心。包括現役部隊動員、預備役部隊動員、武警部隊動員、民兵動員等。涉及人員的收攏、徵集、訓練和補充,以及武器裝備和其他軍用物資的生產、徵用和調配。對於迅速獲取、增強和保持武裝力量,改變軍事力量對比,奪取和保持戰略和戰役主動權,影響戰爭進程和結局,具有重要意義。戰爭動員是因戰爭對武裝力量的需要而產生的。在常備軍沒有產生或規模較小時,許多國家實行“兵農合一”和“寓兵於民”的政策,一旦遇有戰事,主要依靠動員民兵或民眾臨時“聚合成軍”,所需的裝備物資也主要是“取之於民”,即由參戰者自備自帶武器和給養。在古羅馬,被分配承擔重裝步兵義務的人,必須為自己準備矛、劍、衣甲和圓盾;被分配承擔輕裝步兵義務的人,必須為自己準備長矛和弓箭。雅典在梭倫改革時規定,收入較高處於第一和第二等級的,所承擔的兵役義務除自備個人所需裝備參軍打仗外,還要承擔建造戰船的義務,而收入較少處於第三、第四等級的,也需自備裝備和給養。在常備軍發展到一定規模以後,武裝力量動員演變成以常備軍為骨幹、後備力量為基礎的動員模式,即常備力量實行平時、戰時兩套編製,和平時期實行編製員額較少的平時編製,戰時通過後備力量動員擴充至戰時編製。世界各國為此建立了兵員徵召和武器裝備儲備制度。18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為保衛革命成果,抗擊歐洲干涉軍的武裝入侵,於1793年8月23日由國民公會頒布了《全國總動員法令》,在很短時間內為軍隊徵集42萬兵員。1798年,法國政府頒布了《徵兵法》,實行了具有普遍意義的義務兵役制,為平時建立更大規模的常備軍,儲備更多的後備力量,戰時進行更大規模的武裝力量動員,提供了制度保障。拿破崙戰爭中的武裝力量動員實踐,使普遍義務兵役制在世界各地產生廣泛影響。普魯士在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的過程中,堅持對預備役人員進行編組和普遍軍訓,創立了具有預備役部隊性質的後備軍。同時,通過在軍隊中建立參謀體制,加強了動員計劃工作,並充分利用電報和鐵路技術進行武裝力量動員和展開,奠定了工業時代武裝力量動員基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主要參戰國的武裝力量,在各國政府相繼宣戰或宣布動員后,都用了較長時間進行大規模動員擴編。到戰爭中期,各主要參戰國在尚未做好軍工生產動員、軍隊擴編所需武器裝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仍然將軍隊規模擴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俄國軍隊由138萬餘人增加到533.8萬人,最高兵力達到990萬人;法國軍隊由88萬餘人增加到378.1萬人,最高兵力達到519.2萬人;德國軍隊由80萬餘人增加到382.2萬人,最高兵力達到820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主要參戰國都在參戰前制定或實施了大規模武裝力量擴編計劃。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為發動突然襲擊,在未經政府宣戰和宣布動員的情況下,將大規模參戰兵力的動員部署提前到開戰前完成。奧地利、波蘭、法國、蘇聯等國在遭到德軍大規模機械化兵團的突然襲擊后,才進行武裝力量總動員,大部分部隊在未完成動員的情況下倉促應敵,導致部隊損失慘重和作戰失利。整個戰爭過程中,各國武裝力量的人員和裝備損失巨大,為保持和擴大作戰所需的力量,都持續地進行了大規模的兵員動員和軍工生產動員,最終使武裝力量動員達到了歷史最高峰。蘇聯的總兵力,1939年1月為160萬人,1942年5月擴大到1090萬人,1945年1月達到1136.5萬人。德國的總兵力,1939年9月為170萬人,1941年6月擴大到720萬人(不含僕從軍),1942年達到1050萬人(含僕從軍)。美國的總兵力,由1941年的180.1萬人擴大到1945年的1212.3萬人。日本的總兵力,由戰前的63萬人擴大到1945年的720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冷戰中期,各國為應對大規模全面戰爭,在強化總動員體制的同時,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大規模武裝力量動員體制。許多國家保留、完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實行的普遍義務兵役制度和預備役制度,通過民兵、預備役部隊、軍事體育組織以及其他准軍事組織,大量儲備後備力量。同時,一些國家將常備軍規模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通過實行簡編師、動員師、架子師等多種有利於動員的編製,以及加大軍隊動員物資儲備和建立龐大的軍工生產體系等措施,使常備軍具備戰時大規模擴編的能力。美軍在越南戰爭中、蘇軍在入侵阿富汗戰爭中進行的武裝力量動員,暴露出為大規模全面戰爭建立的武裝力量動員體制,不能很好地適應局部戰爭的需要。冷戰後期,許多國家逐步將戰爭動員準備的重點由大規模全面戰爭轉到局部戰爭上來,對武裝力量動員體制進行了較大的壓縮性調整,減少了常備力量和後備力量的數量,降低了動員師、架子師在編製中所佔的比例和軍隊動員物資儲備標準,提高了應急作戰力量的動員準備程度。在冷戰結束后爆發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及其盟國進行的武裝力量動員,呈現出動員規模逐步縮小、動員部署節奏加快、動員行動更加及時可靠等特點。美軍在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動員的總兵力分別為54.5萬人和42.4萬人,完成動員部署所用的時間,海灣戰爭時為6個月,伊拉克戰爭時為3個月。現代武裝力量動員的主要措施有:①收攏現役人員和徵召預備役人員。現役軍人一律停止退役,外出、休假人員立即歸隊;預備役人員在接到徵召通知后,迅速到指定地點報到,根據命令補充現役部隊、預備役部隊或加入民兵等群眾武裝組織。②補充裝備物資。啟用軍用動員物資儲備,請領和調配軍隊制式武器裝備和物資器材,組織軍品生產和採購;徵用所需的民用資源特別是軍民通用的運輸工具、工程機械、醫療器械和修理設備等。③調整編製和隸屬關係。對現役部隊進行擴編,將預備役部隊調服現役,改編和擴充民兵等群眾武裝組織。④開展臨戰前的教育訓練。針對擔負的任務,對部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戰術、技術訓練。⑤進行動員輸送。組織軍、民運輸力量,將兵員、部隊和裝備物資輸送到集結地域或其他指定地域。⑥動員和組織民力,為武裝力量作戰提供各類勤務保障。武裝力量動員準備根據戰時武裝力量動員計劃組織實施。主要措施有:①制定武裝力量動員計劃。根據軍事戰略、作戰思想和武裝力量體制編製,確定武裝力量動員的戰略指導思想、基本任務和主要目標,制定以常備力量為主體的武裝力量動員計劃。②建立和完善武裝力量動員組織指揮體制。按照集中統一、分工負責和協調一致的原則,建立統分結合的武裝力量動員組織指揮體制。③做好常備力量動員準備。基本措施有:在編製中落實戰時擴編所需的現役軍官和士官;依託各類訓練機構和軍事院校儲備擴編所需的軍官和士官;按規定進行動員物資儲備;以條令條例的形式明確動員的程序和方法等。④做好後備力量動員準備。基本措施有:通過建立健全預備役制度,分類儲備武裝力量動員所需的預備役軍官、士官和士兵;通過組建預備役部隊和建立民兵等群眾武裝組織,成建制訓練和儲備後備力量;儲備後備力量戰時動員所需的武器裝備;對戰時動員的程序方法作出規定。⑤建立和完善武裝力量動員制度。包括動員計劃和預案制度、動員等級制度、動員聯絡和協同制度、分區動員制度、動員演練制度等。⑥做好戰時徵用民用資源的準備。包括對所需民用資源進行統計調查,根據需要對民用資源進行加裝和改造,制定徵用計劃等。⑦協調並指導有關方面做好戰時軍品生產動員準備。現代武裝力量動員的主要特點包括:①動員能力強。在兵員動員制度完善、動員物資儲備充分、軍工生產動員基礎雄厚的國家,武裝力量經動員都可以達到相對較大的規模。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在18天的時間裡動員的總兵力達40多萬,佔總人口12.6%。②動員速度快。第四次中東戰爭時,以色列預備役部隊完成動員的時限是38~72小時,戰爭結束后提高到24小時。2001年9月11日9時,美國遭到恐怖襲擊,事發40分鐘后,美國國防部便迅速完成了12支特遣部隊的應急動員部署,6個小時后,全美軍隊已進入最高戒備狀態。③技術含量高。隨著大量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的出現以及在武裝力量中得到普及,武裝力量動員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兵員動員中,專業技術兵員逐步取代非專業技術兵員,成為兵員動員的主要對象。武器裝備動員中,高新技術裝備及技術保障力量動員,成為武器裝備動員的重要內容。海灣戰爭中,美國動員的技術兵員和高科技人員占很大比例,在戰區執行任務的10餘萬預備役人員中,有57%的人員擔負技術保障任務。④動員方法靈活。美國在海灣戰爭中,先是進行秘密動員,而後才進行公開動員。⑤動員依賴性大。武裝力量動員所需的人員、裝備和物資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非軍事部門和民用資源。海灣戰爭中,為保障50多萬軍隊作戰,美國政府中有80多個經濟和技術部門負責為軍隊籌集作戰裝備與物資。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提高了武裝力量的作戰效能,人力密集型武裝力量動員將向科技密集型武裝力量動員轉變。一些國家將進一步調整常備力量和後備力量的規模結構,加強快速反應部隊和支援型後備力量的建設,以服役期較長的志願兵役制取代義務兵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