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服

喪服

喪服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sāng fú,是指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裝。中國古代喪服自周代已用素服(素衣﹑素裳﹑素冠等)﹐均取白色﹐並有五服制度﹐即按服喪重輕﹑做工粗細﹑周期長短﹐分為5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其中斬衰最上﹐用於重喪﹐取最粗的生麻布製作﹐不緝邊縫﹐出殯時披在胸前﹔女子還須加用喪髻(髻系喪帶)﹐俗稱披麻戴孝。

基本解釋


1. [mourning apparel]∶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裝。中國舊時習俗用本色的粗布或麻布做成。
2. [sable]∶為表示哀悼而穿的黑色衣服。

引證解釋


1. 居喪所穿的衣服。
《周禮·天官·閽人》:“喪服、兇器不入宮。”宋高承《事物紀原·吉凶典制·喪服》:“三王乃制喪服,則衰絰之起,自 三代 始也。”陳白塵《大風歌》第一幕:“鳴玉,取喪服來!讓我先為皇上服喪。”
儀禮》喪服第十一:喪服:斬衰裳,苴、杖、絞帶,冠繩纓,菅屨者。譯文:喪服:把粗麻布斬裁做成上衰下裳,用粗麻做成麻帶,用黑色竹子做成孝杖,用黑麻編成絞帶。用六升布做喪冠,用麻做冠帶,用菅草編成草鞋。
2. 指服喪或服喪的期限。
晉潘岳《楊仲武誄》:“喪服同次,綢繆累月。”巴金《秋》一:“他們說再過幾個月我的喪服就滿了。”

五等喪服


我國傳統的喪服有五等喪服,分別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下面以明代的五等喪服大體介紹一下五等喪服的樣式。
斬衰
斬衰
齊衰
齊衰
緦麻
緦麻
小功
小功
大功
大功

基本概念


對死者表示哀悼而穿用的禮服。晚輩為長者服喪穿用的喪服稱孝服。由於民族風俗及宗教信仰等因素,喪服十分複雜。
喪服
喪服
中國古代喪服自周代已用素服(素衣﹑素裳﹑素冠等)﹐均取白色﹐在中國古代的五方說中,西方為白虎,西方 是刑天殺神,主蕭殺之秋,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義、處死犯人。所以白色是枯竭而無血色、無生命的表現,象徵死亡、凶兆。五服制度﹐即按服喪重輕﹑做工粗細﹑周期長短﹐分為5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其中斬衰最上﹐用於重喪﹐取最粗的生麻布製作﹐不緝邊縫﹐出殯時披在胸前﹔女子還須加用喪髻(髻系喪帶)﹐俗稱披麻戴孝。五服以外的遠親喪服﹐只需袒免﹐即袒露左臂﹑免冠括髮。五服制度歷代延續並有所變化﹐至今已不多見。
現代喪服不用陳規舊俗﹐只要求衣著整潔樸素﹐以顯肅穆﹔臂戴黑紗或胸前別以白花﹐以示悼念。
歐洲喪服通常為黑色﹐居喪期後半年加穿白﹑灰﹑紫或淡紫色(稱半喪服)。伊朗喪服用表示凋謝的黃色。敘利亞和葉門的喪服用藍色。日本用於喪禮的和服一般為白色或黑色。
喪禮在北京有種種的分別,喪服也因之有了不同。滿蒙喪服最輕(內務府三旗尤輕),漢軍較重,漢人最重。以前是一望便知是某族人的,近年旗人羼合漢禮,才漸漸不易區別。
一服,斬衰三年。是至親。為母親、姊妹、女親服斬衰。
二服,齊衰三年。是至親。為王母(姥姥)、從母(姨母)、從母姊妹(姨姊妹)、從女(甥女)、孫女。兄弟、男親服齊衰。
三服,大功九月。為曾王母(太姥姥)、從王母(姨姥姥)、再從母(從母姨母)、再從母姊妹(姨姨姊妹)、再從女(從母甥女)、從孫女(甥孫女)、曾孫女。舅父、從母兄弟(姨兄弟)、從男(甥男)、孫男服大功。
亖服,小功五月。為高王母(老太姥姥)、從曾王母(姨太姥姥)、再從王母(從母姨王母)、三從母(再從母姨母)、三從母姊妹(姨姨姨姊妹)、三從女(再從母甥女)、再從孫女(從母甥孫女)、從曾孫女(甥曾孫女)、玄孫女。舅王父(舅姥爺)、從母舅父(姨舅父)、再從母兄弟(姨姨兄弟)、再從男(從母甥男)、從孫男(甥孫男)、曾孫男服小功。
五服,緦麻三月。為天王母(太老太姥)、從高王母(姨老太姥)、再從曾王母(從母姨曾王母)、三從王母(再從母姨王母)、亖從母(三從母姨母)、亖從母姊妹(姨姨姨姨姊妹)、亖從女(三從母甥女)、三從孫女(再從母甥孫女)、再從曾孫女(從母甥曾孫女)、從玄孫女(甥玄孫女)、來孫女。舅曾王父(舅太姥爺)、從母舅王父(姨舅姥爺)、再從母舅父(姨姨舅父)、三從母兄弟(姨姨姨兄弟)、三從男(再從母甥男)、再從孫男(從母甥孫男)、從曾孫男(甥曾孫男)、玄孫男服緦麻。

漢人喪服


漢軍八旗編入的成份很複雜,大部是明代居住滿洲的漢人及入關后編入的河北、山東各地的漢人。此外還有清真教入漢軍旗的(如黃、馬、金、鄧等八家回民),俄國阿拉巴金人、朝鮮人、安南人、金川人等都包括在漢軍旗內。因此,漢軍旗人的喪禮在清初時各自不同。沿至清末除回八家尚守天方教禮,俄羅斯牛錄下旗民還守東正教禮外,其餘的和滿蒙旗已大致一樣了。
漢人喪服極其隆重。男子孝服以前是:頭戴白孝帽,上綴棉花球,穿大庄粗布孝袍,白鞋。近年改用外省喪服形式,麻冠、披麻,穿大領孝衣、白鞋。在穿孝服時,裡面也要換成灰布襯衣。漢人婦女孝服講究是"麻花包頭"和"搭頭布"。用孝布擰成麻花箍在頭上,謂之麻花包頭;下墊方孝布,謂之搭頭布。凡梳"蘇州撅"、"喜鵲尾"、"平三套"的妻媳或直系婦女,都要先換白纂,或用白布包好,換系白頭繩,然後戴搭頭布,上包頭。
麻花包頭分三種,以花少為孝。妻子和兒媳戴麻花包頭,親侄媳戴雙麻花包頭,孫媳或遠房侄媳戴擰三花麻花包頭,都穿肥大孝服,不系孝帶白鞋。出嫁和未嫁已梳頭的女兒戴擰雙花或三花包頭。遠族晚輩和親戚家婦女只戴單層擰燕窩包頭。甥女和遠戚應穿漂白洋布孝服的,就只圍一窄箍,或戴一白福字罷了。未出嫁且未梳頭的女兒、孫女,用長孝帶圍一寬箍,結於頭后,下垂脊背。至於孝服的吐邊、收邊,與旗籍大致相同。守孝、親喪例定三年,百日脫大孝后,仍穿本年白孝(灰衣、白鞋、白帽結)。第二年穿灰素服,第三年穿青素服。

滿蒙喪服


旗族人因大小有個一官半職,雖只是一名"馬甲",只有二兩銀子錢糧,也不免有些官派,喪服便也官樣起來。滿蒙旗族男子喪服,穿"四開啟孝袍子"(啟念作"器兒",即會典所謂袍幾裾),小領鈕扣和大褂一樣,除左右開啟外,前後還有兩開啟和袍褂的袍子一樣。父母以至祖、曾等直系尊親穿"大庄粗布"孝袍,衣邊外吐,謂之"吐邊孝"。不釘鈕扣,只釘布條,系粗布孝帶。頭戴青布小帽,只安青線帽頂,不用白帽結,足穿青布靴(后改青布鞋),鞋上也不蒙白布。孝服至輕,除孝袍吐邊外,幾乎看不出是親喪來。本族人丁,孝袍用"絨花粗布"縫製,唯胞侄為胞叔服孝也應穿大庄粗布孝袍,一切全和兒子為父母穿孝一樣,分別只在領子。子用白領,侄用青布領。凡穿絨花粗布孝袍的,可以不系布條而釘紐袢。外甥為舅父母、姨父母,親家兒對親翁母,婿對岳父母皆應穿漂白洋布孝袍,是為孝服中最輕的。但如甥舅和翁婿本人家中已無尊長老親,也可穿絨花粗布孝袍。以前穿漂白洋布孝袍的,紐袢全用廣扣銅鈕扣。婿為岳父母服喪並穿石青馬褂(綢布均可),腰系涼帶,帶活計(即"跟頭褡褳"、"表絹"、"扇套"等物)。
甥婿所穿洋布孝袍,皆用藍綢卷頭、挽袖,甥婿的區分,只在馬褂的有無。以前辦喪事並沒有遞送紙花的辦法,一律全送孝帶。至親送絨花粗布孝帶,遠親或朋情友好送漂白洋布孝帶,所以早年到人家弔祭,該穿孝袍的全散腰不系帶,只等在靈前行過禮后喪家必用銅茶盤,雙手送過孝帶來,並說"您給免免罪",謂之"遞孝"。朋情不穿孝袍的也遞孝帶,至親過"探喪"的,在人死未大殮以前來探喪時,即送過孝帶。喪家富足還有對至近戚友送孝布的辦法。朋友穿孝沒有一定規矩,只看感情。其中義子為義父母穿絨花粗布孝袍的佔多數。
滿蒙旗族婦女的孝服,近年尤其不可多見,孝袍和男子沒有大的分別,只孝袍不留開啟,孝帶系在腰中,並由肩上背過背後(以死者的性別分男左女右)。旗族婦女因都梳"兩把頭",所以有"拆頭撂辮"和"不拆頭撂辮"的分別,又有"拆頭撂單辮"和"拆頭撂雙辮"的不同。婦女最重的孝服是為自己的丈夫穿孝。夫死,妻應摘去兩把頭,拆開頭□和燕尾,另扎一個大把,用青線扎把,將大把分為兩綹,編成兩個小辮,辮梢散開不系辮繩。頭把上安白骨扁方(內務府人用銅扁方),長只三四寸,用發繞住將辮撂在腦後,然後用大庄粗布包頭帶子將頭上纏好,結於頭後用針卡住,所余帶子頭即垂在身後,太長的可以拴在腰帶上,這叫作"拆頭撂雙辮"。
兒媳為翁姑服喪也同樣拆頭撂辮,只撂一個辮,可以用青頭繩系辮梢,翁死撂左辮,姑死撂右辮,這叫作"拆頭撂單辮"。扁方可用銀或白銅質而較長一點的(扁方以骨質為孝重,銀、銅以短為孝重)。侄媳及近族女性用長兩把頭扁方,並可戴耳挖首飾。耳環也有區別:妻光耳,媳系青線,侄媳可以戴白銀圈。
所有拆頭撂辮的,在接三之日,娘家人必要在此伺候,等送三走後,即由娘家人代將撂辮梳上,至接三次日,再將辮子撂下,只妻子不再撂下雙辮,只撂左邊單辮。其餘諸人也照舊撂下,只等出殯下葬之日在塋地梳上,便永遠不再撂下,專候百日脫孝(侄媳六十日或五七、三七不等)。極遠族媳輩孝妝不拆頭撂辮,仍梳兩把頭,將左或右一把拆開(系指頭髮兩把頭)以死者男左女右為分,梳一小辮。頭上用絨花粗布作包頭,白頭首飾。親家媳婦和甥婦用漂白洋布盤倆雙十字,交叉在兩把頭上,腦門不圍箍,戴點翠首飾,也可以用青布將黃首飾包紮代用。內侄媳婦不拆頭也不撂辮,但用絨花粗布包頭,作交叉十字,並將腦門箍著,以示和撂辮及洋布的區別。凡拆頭撂辮的,都應有跪靈陪孝的義務,甚至出殯后各回自宅也按著定製穿孝。
旗籍的喪禮由清中葉以後事事講排場,禮節儀式雖極其隆重,哀痛的表示較比漢人卻薄得多了。孝子除孝服外,內衣是不注意更換的。孝期是為母親服三年喪,為父親服二十七個月喪。只在百日之內穿孝袍,過百日即換青衣,以至除服,並沒有穿白一年、穿灰青各一年的喪制。尤其出閣的閨女,孝服更輕,和甥婦差不多,外孫也不跪靈,這個原因是根據清代帝室對於外戚"尊而不親"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