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位
詞語
1、謂居應有之位置。
2、謂居要職。
3、指得帝位。
晉 干寶 《晉紀總論》:“懷帝 承亂之後得位,羈於彊臣。”
1、易學術語。指陽爻居於奇數位次,陰爻居於偶數位次。
這是對《周易》卦象的一種分析方法。將一卦的六爻分為奇數位次和偶數位次,初、三、五是奇次,二、四、上是偶次,由於陽爻是奇(只有一劃),陰爻是偶(共有兩划),因此,如果陽爻居於奇數的位次,陰爻居於偶數的位次,就叫“得位”,又叫“當位”、“得正”。得位一般為吉,反之就是“失位”而凶了。最典型的是既濟、未濟兩卦。既濟卦(䷾)所有的陽爻和陰爻都得位,故《彖傳》:“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未濟卦(䷿)所有的陽爻和陰爻都失位,故《彖傳》:“無攸利”,“不當位”。
但是,某爻的吉凶並不完全取決於得位於否,有時得位也不一定吉,如既濟卦上六,陰爻得位應該是吉,但爻辭卻是“濡其首,厲”;未濟卦六五,陰爻失位應該是凶,爻辭卻是:“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一說,凡陽爻居初、三、五,陰爻居二、四、上,均為得位。但王弼《周易略例》則認為,只有二、四為陰位,三、五為陽位,初爻、上爻不算位。按王弼的觀點,《易·乾·文言》:“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孔穎達疏也說:“《乾·彖》云:“六位時成。二、四為陰位,陰居為得位,陽居為失位;三、五為陽位,陽居為得位,陰居為失位。”如此,則《易傳》中沒有初爻、上爻得位或失位的記載。
2、運氣學說術語。指得到本氣運當位之時。位,時位。《素問·至真要大論》:“夫所復者,勝盡而起,得位而甚,勝有微甚,復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