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尼古拉一世的結果 展開

尼古拉一世

俄羅斯帝國第十一位皇帝

俄國皇帝(1825~1855)。全名尼古拉·巴甫洛維奇·羅曼諾夫,生於1796年7月6日。保羅一世之子,亞歷山大一世之弟。

1825年11月亞歷山大一世暴卒,尼古拉被立為皇帝。他崇拜普魯士的軍事、警察制度,力圖把一切政治機構都置於軍隊控制之下。設立憲兵團,加強警察憲兵的作用。設立專司政治調查的“第三廳”,以維持自己的統治。他殘酷地鎮壓十二月黨人起義。在對外政策上,維護歐洲君主制,充當歐洲憲兵,鎮壓波蘭1830年起義和1848年匈牙利革命。為擴張領土,進行俄國-伊朗戰爭和俄土戰爭,將塞爾維亞、希臘、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納入俄國的勢力範圍。

徠1855年3月2日在彼得堡暴卒。

大事件

1796-07-06

出生

1796年7月6日出生

1815-11-04

與普魯士公主結婚

1815年11月4日在柏林舉行的一次國宴上,俄皇亞歷山大一世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親自宣布尼古拉與普魯士公主夏洛蒂的婚約。1817年7月舉行婚禮。

與普魯士公主結婚
1825-11

被立為皇帝

1825年11月亞歷山大一世暴卒,尼古拉被立為皇帝。

被立為皇帝
1825-12

殘酷鎮壓十二月黨人

1821年,一批具有民主主義思想的貴族軍官成立革命組織,謀划起義,主張建立共和國或君主立憲政體。1825年12月14日,乘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突然死亡,先後在彼得堡和烏克蘭發動起義,尼古拉一世殘酷地鎮壓十二月黨人起義。此後他加強對自由思想和革命運動的鎮壓,設立了秘密警察第三廳。

1828

發動戰爭打擊土耳其

1828年至1829年對土耳其的戰爭中,沉重地打擊了奧斯曼帝國,土耳其日漸衰落。按照俄羅斯的要求,俄羅斯皇帝成為土耳其境內所有基督教徒的保護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還被迫在1830年承認希臘獨立,同時給予塞爾維亞、摩爾達維亞等地廣泛自治。

發動戰爭打擊土耳其
1830

鎮壓歐洲革命以維繫神聖同盟

尼古拉一世在外交方面回到了以神聖同盟為外交支點的思路上,加緊了對歐洲革命運動的鎮壓。就在尼古拉一世時期,俄羅斯獲得了"歐洲憲兵"的稱號。維護歐洲君主制,充當歐洲憲兵,鎮壓波蘭1830年起義和1848年匈牙利革命

1837

建成俄羅斯第一條鐵路

1837年就建成了俄羅斯的第一條鐵路。尼古拉一世成為俄羅斯的第一個火車司機:在鐵路開通的典禮上,尼古拉一世親自登上火車,向爐子里添了幾鍬煤,鳴響了汽笛,將火車緩緩駛出站台。

建成俄羅斯第一條鐵路
1855

去世

1855年3月2日在彼得堡暴卒。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美少年尼古拉一世
美少年尼古拉一世
尼古拉一世是保羅大公之子,出生后約三個半月,父親成為俄羅斯皇帝,稱保羅一世。尼古拉有兩個哥哥,一個是後來當皇帝的亞歷山大一世,一個是康斯坦丁。還有一個姐姐安妮。1801年保羅一世在宮廷政變中被弒,亞歷山大登上皇位,其時尼古拉還不滿5歲。他的第一位教師是蘇格蘭人保姆賈妮‧莉昂小姐。
1802~1803年他開始接受正規教育,學習法語德語、俄語、世界歷史和世界地理。後來又增加神學、繪圖、算術、幾何、代數、物理等課程。他很早就出入劇院、化裝舞會和其他宮廷娛樂場所。
1809年開始學習一些更高級的課程,如政治經濟學、邏輯學、倫理學以及兵法等。在語言方面又增添了英語拉丁文和希臘文。但他只愛軍事科學,後來成為一位出色的軍事專家。
尼古拉的教育被1812~1815年俄國的反拿破崙戰爭打斷。1814年獲准參軍。此後曾在巴黎以及西歐、中歐的一些地方逗留。
1815年11月4日在柏林舉行的一次國宴上,俄皇亞歷山大一世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親自宣布尼古拉與普魯士公主夏洛蒂的婚約。1817年7月舉行婚禮。
1816年5~9月尼古拉漫遊俄國,此後又去英格蘭考察。回俄國後任工兵總監。以後幾年又擔任其他軍職。

繼位登基

帥氣青年尼古拉一世
帥氣青年尼古拉一世
1825年11月17日,亞歷山大一世病逝於塔甘羅格,沒有子嗣,這樣在亞歷山大之後的皇位,本應由二哥康斯坦丁繼承。但是康斯坦丁娶了波蘭的一位女公爵為妻,也就是成為門第不當的婚姻。在當時的歐洲,高等貴族的這類婚姻不被法律承認,康斯坦丁等於是為此門婚姻自動放棄了繼承權,這樣皇位只能由尼古拉來繼承。他的大哥亞歷山大一世在臨終前兩年起草的密詔中,將尼古拉立為皇儲。但由於是秘密遺詔,許多大臣並不知道。聖彼得堡的大臣們向康斯坦丁宣誓效忠,並擁戴康斯坦丁做皇帝,但康斯坦丁本人不願繼位,宣布將皇位讓給尼古拉。尼古拉也不願意繼承皇位,反而向康斯坦丁宣誓效忠。
當康斯坦丁和尼古拉二人互相推讓之際,一些貴族和軍隊中的部分高級軍官策劃發動政變。政變的組織者起初計劃讓皇帝退位,逮捕皇帝全家,後來又把目標改為逼迫尼古拉把皇位讓給康斯坦丁,強迫元老院通過組織臨時政府、廢除農奴制、廢除貴族特權等法令。結果發動起義的軍官拖延不決,遲遲沒有採取果斷行動,最後政變的兩位主要組織者竟然拒絕參加起義。
1825年12月14日,由近衛軍和海軍官兵們組成的起義者隊伍在樞密院廣場上結成戰鬥隊形,包圍樞密院,發動了政變。聖彼得堡總督試圖干涉政變,但被起義隊伍驅逐,並誤傷致死。剛剛繼位的尼古拉一世認識到他在軍隊和大臣們中間的威望很低,加上不願在登基大典這一天動用武力,使自己的威望掃地,於是就採取了懷柔政策,不斷派出使臣和起義者談判,並且遲遲沒有向忠於他的近衛軍騎兵部隊下達鎮壓命令。
英俊瀟灑的尼古拉一世
英俊瀟灑的尼古拉一世
起義者一方組織混亂,缺乏能夠果斷採取行動的領袖人物,儘管在一天之內有數次機會可以佔領冬宮,逮捕沙皇全家,完成政變,但他們也只是像示威一樣,盤踞在宮前廣場上,寄希望於尼古拉一世能主動做出讓步。雙方就這樣對峙到傍晚,局勢變得緊張起來:這個政變的結局或者是尼古拉一世主動退位,宣布成立臨時政府;或者是出動軍隊,鎮壓起義。無論如何,這個政變不可能拖到第二天。最終尼古拉一世決定,對起義者開始鎮壓。
尼古拉一世調來了炮兵部隊,向集結在廣場上的起義軍開炮。在遭到沙皇近衛軍炮兵的打擊、騎兵的衝鋒之後,起義部隊四散潰逃,政變失敗。夜幕降臨的時候,政變的喧囂徹底平靜下來,街頭上留下了上百具屍體。由於政變是在十二月份,起義者被稱作"十二月黨人",這次起義也就相應地被叫做"十二月黨人起義"。起義當天有1271人死亡,起義遭到鎮壓后又有上百人被判刑。
十二月黨人的起義嚇壞了尼古拉一世。在正式登上俄羅斯帝國皇位的那一天開始,尼古拉一世就不遺餘力地扼殺一切革命和變革思想。赫爾岑曾說尼古拉一世"隆重地用絞刑架開始了統治"。

敗亡身死

尼古拉一世
尼古拉一世
1853年,俄土戰爭爆發,俄羅斯海軍帕維爾·斯捷潘諾維奇·納希莫夫海軍上將的出色指揮下,在錫諾普海戰重創土耳其軍隊,取得了輝煌的勝利。1853年俄土海戰也是戰爭史上最後一次帆船戰艦的大型海戰。
1854年,英法聯軍開始干涉俄土戰爭,派出軍隊支援土耳其。俄羅斯因為被落後的封建農奴制拖後腿,在技術裝備方面明顯落後於英法兩國,因而儘管俄軍官兵英勇奮戰,但仍節節敗退。1854年,英法聯軍在克里木半島強攻登陸,開始圍困塞瓦斯托波爾要塞
1855年年初,克里米亞戰爭已經進行到關鍵時刻,俄羅斯帝國敗局已定,不甘受辱的尼古拉一世招來長子亞歷山大,無限感慨地對自己的繼承人說:“為俄羅斯服務吧。我本想把最困難、最沉重的擔子挑起來,把—個和平的、一切安排就緒的、幸福的王國交給你,但上帝作了另一種安排。”2月18日午夜,尼古拉一世命令給莫斯科基輔華沙同時發報:“皇帝正在死去,並向所有的人道永別。”

為政舉措


內政

中年尼古拉一世
中年尼古拉一世
尼古拉一世所有政務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鞏固中央集權,儘可能地把所有權力抓在自己手中。為此尼古拉一世下詔,成立皇帝個人的機要處,下設六個部門:一處負責皇帝的文件起草和收發,二處負責俄羅斯帝國司法工作,三處是秘密警察機關,擁有龐大的編製和極大的許可權,三處的領導人同時也兼任內務部部長。四處負責俄羅斯的學校和慈善機關的工作,五處專門負責農民問題,六處專門負責高加索事務。
尼古拉一世是君主專制的堅定維護者,盡全力剷除一切有可能危害他統治的苗頭。在鎮壓了十二月黨人起義之後,尼古拉一世在俄羅斯境內開展了大規模的搜捕。他無法信任貴族階層,總是懷疑貴族和高層軍官們要醞釀政變,所以他把目光轉向官僚階層,商人和自由農,希望爭取到他們的支持,鞏固自己的統治基石。尼古拉一世開始著手解決農奴制問題,通過一系列法令減輕了農奴的負擔,並小心翼翼地制定了農奴制度改革的措施,但這些措施一直沒有得到實施。因為他認為“現在去觸動它還是一件更加有害的事情”。
1829年,尼古拉一世加冕,宣布自己是波蘭國王。此時在整個俄羅斯帝國版圖內,只有波蘭享有最廣泛的自治。1830年至1831年間,波蘭爆發了爭取民族獨立的愛國起義,但很快起義軍就被鎮壓下去。起義失敗后,尼古拉一世宣布取消波蘭王國的自治地位,解散了波蘭議會和軍隊,開始在波蘭境內推行俄制計量單位並用盧布取代原來的波蘭貨幣。此外還重新對波蘭進行了行政劃分,波蘭被分割成為幾個省,統統併入俄羅斯。
在內政方面,尼古拉一世除了鞏固皇權以外,可以說基本毫無建樹。但儘管這樣,俄羅斯當時還是處在上升期,經濟不斷發展,1837年就建成了俄羅斯的第一條鐵路。尼古拉一世成為俄羅斯的第一個火車司機:在鐵路開通的典禮上,尼古拉一世親自登上火車,向爐子里添了幾鍬煤,鳴響了汽笛,將火車緩緩駛出站台。

文化

尼古拉一世在對內政策上,在文化方面主要是採取鉗制措施。尼古拉一世時期的俄羅斯,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社會階層--知識分子。當時俄羅斯的知識分子大多數出身於貴族家庭,受到西方進步思潮的影響,看到俄羅斯政治制度、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落後,急於通過改革或者革命手段來改變俄羅斯。逐漸俄羅斯知識分子分化為兩大陣營:西方派和本土派。西方派以赫爾岑為代表,主張繼續走彼得一世的道路,在政治和經濟體制上向西方學習,把俄羅斯改造成為一個歐洲國家;而本土派以哈米亞科夫為代表,主張鑒於俄羅斯有獨特的歷史和宗教傳統,有獨特的國情和現實社會政治環境,俄羅斯必須走有別於歐洲各國的發展道路。
為了更好地控制思想,防止變革思潮的蔓延,尼古拉一世任命以保守聞名的聖彼得堡科學院院長烏瓦羅夫為教育部長。烏瓦羅夫頒布了多項法令,禁止貴族子弟去西歐留學,禁止從西歐進口書籍,停止在大學給學生們講授哲學,頒布了嚴厲的報刊審查法令,被世人稱為"鑄鐵般的報刊審查制度"。後來根據這項法令,乾脆禁止發表任何帶有政治觀點的文章。1848年歐洲革命爆發后,俄羅斯更加緊了對報刊的審查。

外交

騎馬的尼古拉一世
騎馬的尼古拉一世
尼古拉一世在外交方面回到了以神聖同盟為外交支點的思路上,加緊了對歐洲革命運動的鎮壓。就在尼古拉一世時期,俄羅斯獲得了"歐洲憲兵"的稱號。歐洲1848年革命期間,尼古拉一世曾應奧地利帝國的請求,向匈牙利派出10萬人的軍隊,鎮壓了拉約什·科蘇特領導的匈牙利爭取獨立的起義,從而防止了奧地利帝國的分裂。但奧地利並未因此對俄羅斯感恩戴德,在此後不久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中,奧地利擔心俄羅斯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因此站在了俄羅斯的對立面。尼古拉因此說自己是天下最傻的人,居然相信國家間還有道義。奧地利帝國在同拿破崙的戰爭中曾是俄羅斯可靠的盟友,現卻成為敵人,關係全面破裂。直至兩個帝國都在一戰後解體,俄羅斯和奧地利的關係也沒能緩和。
俄羅斯在1806年至1812年、1828年至1829年兩次對土耳其的戰爭中,沉重地打擊了奧斯曼帝國,土耳其日漸衰落。按照俄羅斯的要求,俄羅斯皇帝成為土耳其境內所有基督教徒的保護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還被迫在1830年承認希臘獨立,同時給予塞爾維亞、摩爾達維亞等地廣泛自治。
徠尼古拉一世計劃組織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徹底擊敗土耳其。為此他還拉攏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一起瓜分這個病人的財產。俄羅斯咄咄逼人的擴張勢頭引發了歐洲列強的不滿和猜忌,他們擔心強大的俄羅斯會對歐洲構成威脅,於是法國的拿破崙三世和英國的外相帕麥斯頓勾結起來,開始在政治上孤立俄羅斯。

軼事典故


尼古拉一世與普希金

尼古拉一世
尼古拉一世
俄羅斯的偉大詩人亞歷山大·普希金一生的主要創作活動正好集中在尼古拉一世統治期間。鑒於普希金的盛名,尼古拉一世無法對他採取嚴厲的審查措施,不得不在表面上做出一些讓步。
1826年9月,尼古拉一世接見了剛剛從流放地歸來的普希金。在會見中,普希金直言不諱地說道,他曾希望在12月14日那天和十二月黨人站在一起。尼古拉一世沒有發怒,反而神態溫和地表示,現行的書報審查制度不適用於普希金本人,普希金有完全的創作出版自由(事實表明,尼古拉一世個人擔任了普希金的書報檢查官)。在會見結束后,尼古拉一世當著周圍的人盛讚普希金,把普希金稱為"俄羅斯最聰明的人"。(普希金在決鬥身亡后,尼古拉一世的表現極為冷淡。)
尼古拉一世從未真正信任過普希金,私下裡把普希金稱作是"自由派分子的領袖",下令第三處的秘密警察對普希金進行跟蹤。而普希金在流放歸來的最初歲月里,對皇帝做出的親和表態大為鼓舞,把尼古拉一世當作一位開明君主,並創作了一系列有關尼古拉一世的作品。但很快普希金就察覺到了尼古拉一世的兩面手法,對沙皇的態度冷落了下來。在1834年的日記里,普希金對尼古拉一世做出了著名的評語:"在他身上有很多士官長的東西和不多的彼得一世"。
為了更好地控制普希金,尼古拉一世任命普希金擔任宮廷侍衛,使得詩人整天盤桓在宮廷中,為公職而疲於奔命。普希金在決鬥中身亡后,尼古拉一世替普希金償還了他生前欠下的債務,並給普希金的遺孀和子女支付了大筆供養金。但是另一方面尼古拉一世在各方面限制各類紀念普希金的活動,限制普希金作品的出版,總之力圖把普希金的影響縮減到最小。

性格冷酷

尼古拉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和他的兩位哥哥一樣,只是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識,而且對學業表現得也不是很熱心。尼古拉不喜歡讀書,但對軍事很著迷,看過很多軍事方面的書籍,而且還研究過建築學。尼古拉在青年時代曾在軍中服役,和戰友們的關係不好,大家都認為尼古拉是一個冷酷自私而且傲慢自負的人。
尼古拉是個虔誠的東正教徒,嚴格遵守東正教教規,很能約束自己,從不錯過任何一個宗教活動。尼古拉不吸煙,也討厭周圍吸煙的人;從不飲用烈性酒,每天都堅持散步,從事鍛煉。每天尼古拉的生活就像一架有規律的時鐘。
尼古拉記憶能力超群,工作勤奮,每天的工作時間都達到16至18小時。他崇尚嚴明的紀律,反覆強調法律和秩序,經常親自巡視軍隊、教育機構和國家機關,每次巡視都要對當地的工作作出評論,指出缺點,並給出更改建議。此外尼古拉還知人善任,在他執政期間,俄羅斯出現了一大批治國能臣。
他是一個典型的獨裁者。從兒時一直到死始終喜愛軍隊,幾乎達到發狂的程度。他的一切活動包括日常生活在內,都很縝密和精確。他把一副幾乎無法承受的重擔壓在自己肩上,足足支撐了30年。他採取純粹軍國主義和官僚主義的統治方法。他的周圍都是軍人,在位後期他的直接助手幾乎沒有一個文職人員。他派專使到俄羅斯各地去執行特殊使命,這些專使大都是跟隨他左右的將軍。但在這種鐵的紀律的背後卻是極端的腐敗和混亂。尼古拉一世在處理國家事務時往往越過正式的渠道,他最討厭審議、磋商或其他程序上的拖延,他嚴重地削弱了大臣會議、國家會議和參政院的作用,愈來愈依賴於在他直接和絕對控制下能夠立即執行他的意圖的特殊官僚機構。他經常利用在正常國家機器之外的特別委員會,這些委員會總是由他最信賴的幾名助手組成。

家族成員


妻子夏洛特公主,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與梅克倫堡-斯特雷利茨的路易絲公主的長女,此後她便被稱為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
兒子亞歷山大二世(1818年4月29日-1881年3月13日),1841年4月16日與黑森和萊茵河畔的瑪麗公主(瑪麗亞·亞歷山德羅芙娜)結婚,有後代。
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維奇大公(1827年9月21日-1892年1月25日)1848年9月11日與薩克森-阿爾滕堡的亞歷山德拉公主(亞歷山德拉·羅西菲芙娜)結婚,有後代。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1831年8月8日-1891年4月25日)1856年2月6日與奧爾登堡的亞歷山德拉公主(亞歷山德拉·彼得羅芙娜)結婚,有後代。
邁克爾·尼古拉耶維奇大公(1832年10月25日-1909年12月18日)1857年8月28日與巴登的塞西莉公主(奧爾加·費奧多羅芙娜)結婚,有後代。
女兒瑪麗亞·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1819年8月18日-1876年2月21日)1839年與第三代洛伊希滕貝格公爵,馬克西米利安·德·博阿爾內結婚,有後代。
奧爾加·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1822年9月11日-1892年10月30日)1846年與符騰堡國王查爾斯一世結婚,無後代。
亞歷山德拉·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1825年6月24日-1844年8月10日)1844年1月28日與黑森-卡塞爾的弗雷德里克·威廉王子結婚,無倖存後代。
普魯士的夏洛特公主,尼古拉一世的妻子
普魯士的夏洛特公主,尼古拉一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