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白茶
貴州省正安縣特產
正安白茶,貴州省正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正安白茶茶樹生長在低緯度、高海拔(800—1100米)、寡日照、山地土壤、地形切割大等絕佳的自然環境。茶樹在每年清明節前,氣溫在23℃以下等條件下發芽,產生DNA斷裂(葉綠素不能合成)白化而成,一旦環境變化,白茶異化也便消失。全年僅短短不到一個月採摘、生產期。
2011年05月1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正安白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正安白茶是貴州的名茶,素有“綠茶瑰寶”、“茅台品質”之美譽。是綠茶中的一個品種,全年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採摘期。春季新芽葉玉白,葉質薄,葉脈淺綠色,氣溫≥23 ℃時葉漸轉花白至綠。正安白茶按形態類型可分為松針形正安白茶和扁形正安白茶,按級別可分為特級、一級、二級。
正安白茶外形優美、完整勻齊,色澤黃綠相間、鮮香持久。其湯色明亮,高香馥郁、鮮爽醇厚、滋味鮮爽回甘,葉底嫩勻,明亮有光澤。如玉之在璞,融天地精華,純凈之美,白碧無瑕,盡展嫩、晶、亮之色,聚香、澀、甘之味。
正安白茶
正安白茶氨基酸含量達9%以上,是普通綠茶的2—3倍。經中國茶科所檢測,在人體不能合成的22種天然氨基酸中,正安白茶含11種,佔50%。其中:僅茶氨酸含3.62%、精氨酸含2.62%,兩項就高達6.24%。為健康上品。
白茶只經過殺青,不揉捻,再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后加工。具有解酒醒酒、清熱潤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壓減脂、消除疲勞等功效,尤其針對煙酒過度、油膩過多、肝火過旺引起的身體不適、消化功能障礙等症具有獨特而靈妙的保健作用。
正安縣地處貴州省北部,遵義市東北部,介於107°04′—107°42′,北緯28°09′—28°51′之間。氣候溫和,平均15.2℃;雨量充沛。全縣屬亞熱帶黔北高原黃壤帶區。境內廣泛分佈適宜茶葉生長的黃壤,土壤中有機質豐富,多含氮、磷、鉀等茶樹生長需要的元素。從綜合評價來看,多數地區土壤符合茶樹生長條件,主要茶產區海拔高度在500米至1100米,土壤類型為紅壤或黃壤,土壤pH值5.0至6.5,土層厚度≥1250px,有機質含量大於1.0%。
正安縣境內多低山、丘陵,是茶園建設的理想環境。全縣地勢總格局呈現東、中、西三大地貌區域。東部以中山台丘地貌為主,山勢雄偉挺拔,河谷深切,多為單面傾斜山,台丘頂部地勢較平緩,有山原之貌;西部以崗領峽谷地貌為主,山勢高峻險惡,切割深陷,山體較為破碎;中部以低山、丘陵、盆壩地貌為主,山勢低緩,河流多為“U”型谷,河漫灘和河流階地較為發育。
正安地處雲貴高原北部至巴山峽川和神農架之間的斜坡地帶,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降雨量多數地區在1000—1200毫米,特別是在農作物生產旺盛期正值高溫多雨時節,熱量和水分的有效性高,對農作物生長極為有利,該縣海拔高度在600—1600米,由於地勢高差較大,立體農業氣候明顯,森林覆蓋率達40.8%小環境氣候十分突出;年均日照數1089小時,全年無霜期300天,在正安白茶生產區,雲霧繚繞,相對濕度80%—90%,土壤含水量多在70%左右,這樣的小氣候氣候非常適宜種茶。另外,全縣植被完整,森林覆蓋率高,植被生長茂盛,山間小溪密布,水源充沛、無污染,是貴州省有名的生態示範縣。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生態,共同形成了正安白茶生長的絕佳環境。
正安地理
正安白茶與正安濃厚悠久的茶文化歷史有著密切關係。正安茶葉種植歷史已超過千年,據《貴州古代史》載:“建立牂牁國的民族,當是西南古老的土著濮人。”
濮人即今仡佬族先民,在遠古年代,他們不斷開拓著貴州的歷史和文化,同時也不斷讓原產地的茶葉得到利用和開發。據史料記載,早在商周時,西南夷中的濮人已種茶和利用茶。《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魚鹽銅鐵,丹漆荼蜜,……皆納貢之。”當時今貴州北面的幾個縣,如正安、務川、德江等縣,即為巴蜀轄地,既然當時茶葉已經成為進獻給周武王的貢品,可見當時的濮人,不僅發現了茶,而且能夠製作出味美可口的好茶。
古代貴州的開發,是從周邊往黔中腹心延伸的,巴蜀文化從北向南流入,正安正是川之南、黔之北的一個通道,生於牂牁毋斂縣(今貴州正安新洲鎮)的東漢儒學大師、教育家、貴州文化鼻祖尹珍,不但傳播了中原文化,也是把中原文化與貴州土著文化及其民族茶飲文化和諧地揉融在一起的先驅者。史載,東漢時期,一個叫尹珍的青年懷揣家鄉生長自製的“荼”,拜謁著名儒學大師許慎,遭門丁刁難,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許慎整個府邸充溢著濃郁的茗香。許慎踱步而出溯源,隨即便邀尹珍入書房,將其“荼”沖泡相觀,但見其外形優美,白色葉底如銀針墜壺,湯色碧綠明亮,品之頓覺味鮮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發其在《說文解字》中對“茶”的註解,用“檟、茗、蔎”譯註“茶”字的色、香、味。尹珍學成后,於永初元年(107年)回歸故里,手建草堂三楹,開館教學,西南地區自此始有學校教育,尹珍被尊稱為“貴州文化教育的鼻祖”。尹珍,正是貴州省正安縣人士,其所攜之“荼”,與正安白茶形成有著密切關係。
2010年,正安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快茶葉產業發展的意見》,在建設標準化茶園、扶持加工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完善服務體系等方面給予獎勵。
2008年、2009年、2010年,正安縣分別用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獎勵資金652萬元、生產發展資金1032萬元和1600萬元,縣級整合9.5倍以上,資金約3億元用於發展生態茶產業。
“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正安縣改造2萬畝低產茶園,新建茶園13萬畝。
2007年至2009年,正安縣每年投資1000萬元以上,新建優質茶園10萬畝。
2009年,正安茶園總面積達到12.26萬畝。
2015年,正安實現茶業產值12億元。
2009年,正安白茶在貴州十大名茶評選活動網路投票環節名列第八。
正安白茶公告號
正安白茶產地範圍為貴州省正安縣鳳儀鎮、安場鎮、瑞溪鎮、新州鎮、小雅鎮、廟塘鎮、和溪鎮、土坪鎮、流渡鎮、格林鎮、中觀鎮、樂儉鄉、謝壩鄉、市坪鄉、班竹鄉、桴焉鄉、碧峰鄉、楊興鄉、儉坪鄉19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一)品種
白葉一號。
(二)立地條件
海拔高度500米至1100米,土壤類型為紅壤或黃壤,土壤pH值5.0至6.5,土層厚度≥50厘米,有機質含量大於1.0%。
正安白茶
1. 育苗:採用扦插育苗。
2. 定植:定植時間為2月中旬至3月上旬或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栽植密度≤45000株/公頃。
3. 施肥:年施腐熟有機肥≥3萬千克/公頃。
4.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加工
1. 鮮葉採摘:
(1)採摘時間:3月上旬至5月上旬。
(2)採摘標準:一芽一葉初展至一芽二葉。
2. 加工工藝:鮮葉→攤青→殺青→初烘→焙乾
3. 工藝要求:
(1)攤青:鮮葉厚度5厘米至10厘米,攤青時間6至8小時,鮮葉失水率達10%至15%,攤青過程中要輕翻一次。
(2)殺青:鍋溫控制在200℃至250℃。
(3)初烘:烘乾溫度130℃左右,料層厚0.5厘米。
(4)焙乾:溫度控制在80℃至100℃,成品茶含水量≤6.5%。
(五)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級別品質 | 特級 | 一級 | |
外形 | 條索 | 肥壯,挺直 | 尚肥壯、挺直 |
色澤 | 嫩白,雪亮 | 嫩白 | |
內質 | 香氣 | 高香、濃郁 | 高香 |
滋味 | 甘醇,清爽 | 甘醇 | |
湯色 | 綠潤 | 鮮綠 | |
葉底 | 柔軟、明亮 | 柔軟、勻亮 |
2. 理化指標:
項目 | 指標 |
氨基酸(%) | ≥7.0 |
水浸出物(%) | ≥38 |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正安白茶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貴州省正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正安白茶的法定檢測機構由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