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湖
位於寧波的湖
對當今很多寧波人來說,“廣德湖”,可能是個陌生的地名。然而如果到鄞西去,問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們會如數家珍地講述廣德湖的故事,甚至跺跺腳,說腳下就是千年前的“廣德湖”。
寧波鄞西,從橫街、集士港到高橋鎮,有一條南北走向的狹長水帶,它就是今天的廣德湖。千年以前,廣德湖“廣袤數萬頃”,面積比東錢湖要大三倍,曾鞏《廣德湖記》說,“蓋湖之大五十里”。但它就像一條河流,周邊糧田連綿。
廣德湖原為海的潟湖,漢晉前就已存在,因湖面形如葫蘆狀的酒器罌脰,所以稱為“罌脰湖”,又稱“鶯脰湖”,南朝時已成大湖。
唐貞元元年(785),明州刺史任侗又治而大之。北宋建隆年間,明州知州錢億集萬人浚修,成為鄞西“驕陽礫石無旱澇之患”的水利工程。北宋大中祥符年間,蘇耆為守,又補復而浚之。宋天禧二年(1018),知州李夷庚築堤十八里,確定湖界。
康定元年(1040),鄞縣主簿曾公望主持浚湖。熙寧元年(1068),鄞縣縣令張峋親自主持施工方案,“既成,而田不病旱,舟不病涸”,這是廣德湖的極盛時期,可灌農田2000頃。宋王庭秀《水利記》記載,“西南鄉之田所恃者廣德一湖,環百里,周以堤塘,植榆柳以為固,四面為斗門碶閘。方春,山之水泛漲時,皆聚於此,溢則泄之江。夏秋交,民或以旱告,則令佐躬親相視,開斗門而注之……雖甚旱亢,決不過一二,而稻已成熟矣。”明州知州曾鞏以《廣德湖記》記其盛,鄞縣“西七鄉之田,水注之者,則此湖也。舟之通越者,皆由此湖”。廣德湖北通姚江,統灌溉之利,領舟楫之便,可通京師杭州,廣德湖之地位,可見一斑。
廣德湖湖域涉及今橫街、古林、集士港、高橋四個鄉鎮。《四明談助》記載,“廣德湖也,自望春橋西南即是。其東,自東港口抵望春橋,西自西港口抵林村,南自南港口抵清墊蔣山湖后,其北則自北港口出至高橋之南”,“望春橋南舊湖堤,人稱夾塘,桃源水由此抵西塘河”。古林鎮的五港交匯處,有碶閘橋的遺跡;集士港與高橋鎮接壤的清墊自然村,也有夾塘遺址,因此不難想象當年的煙波浩渺。“四明狂客”賀知章《廣德秋泛賦》盛讚,“澤國秋晴,天高水平,遙山晚翠,極浦寒清……”宋代杜模《秋過廣德湖》詩中則盡顯湖畔田園風光:“一望湖皋滿月秋,西風吹雨稻花收。憑誰訴與均田使,澤國來年是沃疇。”廣德湖底淤泥較厚,容易闢為水田,因此歷代一直有廢湖與興湖之爭。
北宋至道二年(996),明州知州邱崇元告諭宋太宗下詔禁止廢湖為田。但後來,宋真宗卻賜沿湖之沼給官吏作職田,即官吏的祿米田。《廣德湖記》記載,“咸平中賜官吏職田,取湖之西山足之地百頃為之,既而務益取湖以自廣。”但是歷屆守令都不肯輕易廢湖。遺憾的是,廣德湖最終還是隕落了。
北宋末年,宋徽宗治國無能,內憂外患,“蔡京當國,詔天下守、令能增賦者得優擢”。政和七年(1117),明州人樓異以館閣學士知隋州事。樓異不想去隋州做官,就在西去辭謝徽宗之際,奏請將廣德湖開墾為田,“廢鶯脰湖為田,可益賦四萬石”,宋徽宗一聽正中下懷,將樓異改任明州知州。一年以後,也就是1118年,浩渺的廣德湖消失了,這一年距張峋治湖僅僅50年。廢湖為田后,得農田800頃,歲入租米2萬石,徽宗很滿意,樓異官運亨通,直至升任平江(蘇州)知府。樓異廢湖之舉歷來褒貶不一。朝廷及得田者極力支持,並賜“豐惠廟”,因此經樓異之孫樓鑰奏請,追封樓異為太師,祠於望春山靈波廟,后又另建樓太師廟,“豐惠廟”位於集士港豐成村。
2008年5月,廟內宋徽宗趙佶親書的御筆碑被轉移到廣德庵予以保護。宋徽宗書體飄逸灑脫,自創“瘦金書”,雅稱“鶴體”,因此御筆碑具有極高的藝術和文物價值,但這也如同恥辱碑,記錄了廢湖的罪過。萬斯同《鄮西竹枝詞》寫道:“湖開鶯脰匹東錢,誰把長陂決作田?卻恨宣和樓太守,屢教西土失豐年!……樓公本意媚權臣,遂使千秋遺跡湮。何事還留豐惠廟,高牆大屋坐稱神?”全祖望也大加指責:“莫師樓異,有靦我祠宮。”
廣德湖被廢后,水患旱憂加劇,《四明談助》記載,“湖水盡泄,自是歲有水旱之患”,廢湖僅三年就“下流湮塞,有妨灌溉,致失常賦”。“鄞西七鄉之田無歲不旱,異時膏腴,今為下田”,高橋鎮岐陽一帶則“爛腐岐陽破沿江,十年倒有九年荒”。鄞西水利建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應嶴、陸尚書、藤嶺等水庫先後建成,特別是2006年,廣德湖主流莊家溪上建成了溪下水庫,廢湖后的危害終於得以根除。
僅存的狹長水帶是廣德湖的縮影,支流縱橫,湖上多橋,湖畔多寺,湖光山色,沃野連綿。睹湖思古,令人慨嘆滄海桑田。踏訪廣德湖,可從橫街鎮的桃源溪開始。桃源溪發源於大雷武陵山下,上游叫武陵溪,流經千年古堰泥峙堰后,支流沙港河流向東北;主流在橫街村又向北分出一支,名叫新河,新河與沙港河匯合為湖泊河,湖泊河在桃源村與大江河匯合而成現在的廣德湖,經集士港鎮湖山村、岳童村,最後在高橋鎮內流入西塘河。《四明談助》記載:“其水上承武陵桃源,一入湖泊,繞白鶴山後,抵西塘河,歷高橋東行達郡城。一出林村大溪,注十字港,亦抵西塘河,東行過郡城。”
廣德湖最寬處百米左右,兩岸田野按季種植水稻和藺草。廣德湖泥塗地特別適合藺草生長,藺草在唐代就成為草編的原料,藺草織席是鄞西的一項重要產業,聲名遠播的黃古林草席出口海外,古林鎮還被評為中國草席之鄉。廣德湖上的橋與湖畔的寺現還留存。湖泊河畔有座寺院叫南靜禪寺。下游不遠有座古橋叫職湖橋,兩岸村民舊時主要靠湖為生,以養魚捕魚為職,才有“職湖”之名,這與職田王地名得來相似,也有人說,“職”同“識”,有“識得此湖”之意。職湖橋是一座兩墩三孔的石樑平橋,在明朝就已存在。橋上一塊橋欄不知所蹤,村中老人說,村民曾在橋上烤火,橋欄局部膨脹,橋欄斷裂,斷墜湖中。
下游湖山村是廣德湖中心位置,那裡有座古橋名叫十三洞橋。清嘉慶年間,由當地進士董瀾出資建造,因橋孔多達13孔而名,是寧波橋孔最多的塘河橋,橋墩用稜角條石疊成,上游迎水方設分水尖。橋畔原有橋亭,亭聯:“暫寄足乎?欲行且止”;“請息肩矣!少坐為佳”。可惜現在橋亭已不知所蹤,橋板也幾經修繕。“金山隔銀山,洞橋十三眼,前後千畝畈,楊柳十八灣”,說的就是這裡。橋畔有座寺,名叫普濟禪寺,也是董瀾建於同一時期,十年浩劫中被廢,現存之寺為近年重建。
再向下游到達湖山村朱浪漕,位於湖中的福壽庵將廣德湖一分為二,過寺后又合二為一。湖水經多條支流分流,越來越窄,至岳童村,可以看到長壽寺,還有白鶴山下的白鶴神祠。廣德湖中原本有望春、白鶴兩山,獨出水面,遙遙對峙,“望春與白鶴,雙峰爭瑰麗。”望春山位於桃源村,原望春鄉因山而名。張峋整治廣德湖時,在白鶴、望春兩山建祠,“一以祠神之主此湖者,一以祠吏之有功此湖者”。
《四明談助》記載:“廣德湖碧波千頃,中峙一山,屹然如瀛州,方丈之在滄溟,是為望春”,“上有龍湫及靈波廟,今湖已久廢,觀亦無存。海上樓台,雲煙變滅矣。”白鶴山位於岳童村鮑家,因仙童騎白鶴的傳說而名,《桃源鄉志》載:“白鶴山在廣德湖中,南與望春山對峙,為鄞邑之西小山,山有八面,上有三塔,下有白鶴神祠。”白鶴神祠牆體紅色,祠右有廣德遺愛廟,祀任侗、錢億、王安石、王庭秀等有功廣德湖者。
在一千多年前的鄞西,有個“廣縱千頃”的廣德湖,它東起望春橋,西及林村,南過蜃蛟,北至高橋。湖面碧波蕩漾,一派蘆雁翔集、舟帆競發的景象,其面積為當今東錢湖的3倍,蓄水是其5倍,為當時寧波農業生產的重要水利樞紐,也是鄞西人賴以繁衍生息的母親湖。然而,在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有一個叫樓異的明州人不想去偏遠的湖北隨州做官,當時宋徽宗正為明州地方官奏報每年接待高麗、日本來使費用龐大而大傷腦筋。樓異就在向皇帝辭行時獻言:“明州廣德湖可以為田,以其歲入儲以待高麗人由明州至開封往來之用,有且欲造畫舫百舵及涉海巨航。”
宋徽宗一聽正中下懷,立即將樓異改作明州知府。回鄉操辦廢湖為田之事。這樣一來,千頃碧波頃刻夷為平地,一個浩瀚無際、水靈景秀的廣德湖從此消失了,廣德湖也成了歷史名詞,湮沒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
廣德湖
湖堤舊跡位於望春橋巷以南,北接湖漲橋,北新塘河在此一分為二,湖堤的西邊是湖漲橋河,東面為龍尾橋河。湖堤舊跡明顯高於兩河邊的農田,據姚豐社區的許梅芳老人講述,此湖堤自古就有,早幾年村裡人在湖堤上根據舊址重修了龍華寺,在勘察中也發現了這一點,並且在寺院牆體內看到了一塊清道光二十五年所立的關於重修湖漲橋的石碑。而湖漲橋就在望春橋南西南不遠處,橋址尚存,上世紀60年代重修后改名為紅光橋。據馬堅梅、俞慶芳《廣德湖考》上所說,廣德湖的範圍“根據橋名依順時針方向有:堰港橋,大碶橋,湖漲橋、湖白橋……”各方證明了此堤就是原廣德湖東界湖堤,也與《四明談助》中所記載的“望春橋南有湖堤舊跡”一語相吻合。
廣德湖作為古代寧波重要的水利樞紐,曾經給當地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福祉,但後來卻因“廢湖為田”而“屢教西土失豐年”(萬期同《鄮西竹祠》),從“蘆雁翔集、千頃碧波”的美景勝地到填湖圍田導致寧波西鄉生態失衡,望春橋南的湖堤舊跡彷彿警示著後人:必須善待自然,尊重規律,才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