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砂,漢語辭彙,拼音為yún shā,見“雲沙”。釋義為白雲和黃沙;雲泥;蒼茫空闊、雲沙遙接處;雲母的一種。
見“雲沙”。
(1).白雲和黃沙。亦借指邊塞風光或邊塞地區。《魏書·張倫傳》:“盪定雲沙,掃清逋孽。” 唐
高適 《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詩之八:“茲川方悠邈,雲沙無前後。”
孫欽善 校註:“謂
天雲岸沙競相延伸,不分前後,會合於天邊。” 唐
李白 《
塞下曲》之四:“白馬黃金塞,雲砂繞夢思。”
(2).猶雲泥。指相距遙遠。 唐
杜甫 《
祠南夕望》詩:“興來猶杖屨,目斷更雲沙。”
仇兆鰲 註:“舟泛日斜,來途已遠,故杖屨登岸,猶如昨日,而目斷 湘 祠,渺隔雲沙矣。”
(3).指蒼茫空闊、雲沙遙接處。 宋
黃庭堅 《
題花光畫》詩:“ 湖 北山無地, 湖 南水徹天。雲沙真富貴,翰墨小神仙。” 明
汪道昆 《
洛水悲》:“歇馬登高馳望,極目雲沙煙莽。山歷歷,水湯湯。”
(4).雲母的一種。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葯》:“又雲母有五種……但有青黃二色者名雲沙,宜以季夏服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雲母》﹝集解﹞引
陶弘景 曰:“如冰露乍黃乍白者名雲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