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南夕望

祠南夕望

《祠南夕望》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全詩的大意為:百丈竹索牽引著江邊的風景(意喻風景隨著竹索而變換),孤舟在斜陽里泛著淡淡的顏色。杖屢登岸,猶如昨日,而目斷湘祠,飄飄渺渺就好像隔著雲紗(意思是離家已經很遠了)。回想花竹幽冥,更加覺得凄涼(因為此地是一個清絕之地),暮色中的花也是那樣迷茫。遷客旅人莫不經過這個清絕之地,都讓人感嘆不已。

作品賞析


《唐詩歸》:
譚云:頻用“山鬼”、“湘娥”,皆說得實有形影聲響,的的驚人。鍾云:使實事妙在幻,使幻事妙在實(“山鬼”二句下)。
唐詩評選》:
此等詩自賢於夔府作遠甚,誦之自知。“牽江色”,一“色”字幻妙,然於理則幻,寓目則誠。苟無其誠,幻不足立也。
《杜詩說》:
此近體中《吊屈原賦》也。結亦自喻。此借酒杯以澆塊壘,“山鬼”、“湘娥”,即屈原也;屈原,即少陵也。
祠南寫得杳冥恍惚,是“夕望”神致(“山鬼”二句下)。
杜詩詳註》:
張綖曰:如此清絕之地,徒為遷客羈人之所歷,此萬古所以同嗟也。結極有含蓄。
《繭齋詩談》: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寫幻景只似實事,乃思之愈幻,筆墨異人處在此。
唐宋詩醇》:
秀色中含老氣,何景明之淵源也。
讀杜心解》:
蓋“山鬼”、“湘娥”,皆屈賦寓言,今於“夕望”、“清絕”之餘,恍然遇之。此日之含情,即當年之托興,故曰“萬古”“長嗟”。
杜詩鏡銓》:
邵云:幽秀。王阮亭云:何仲默詩多學子美此種。
唐詩矩》:
尾聯見意格。鮑照云:“昨行春竹叢,中鬼火狐鳴。”殊為哀切,五句意本此。“迷”字、“倚”字下得虛實恍惚,易以它字即呆矣。
峴佣說詩》: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是惝恍語;“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是奇警語。皆律詩中必有之境,姑舉一端。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