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地灣蘿蔔

脈地灣蘿蔔

武漢市黃陂區脈地灣蘿蔔的產地,集中於長軒嶺街道的七房灣村、綠林村、塘上村三個村子,品質最好的栽種“核心區”共約300畝土地,畝產1500公斤左右,總產量有限,集中上市時間只有50天左右,這都限制了它的客源擴大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脈地灣蘿蔔,已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因產量稀少,至今養在深閨少為人知。

簡介


脈地灣,黃陂中部低矮山區中的一個自然村灣,它左靠木蘭雲霧山,右依院基寺水庫,緊靠木蘭八景錦里溝大余灣。小山崗前後包繞,形如一個被擠扁的小盆地。一條小溪,從雲霧山的主峰礦山南側發源,蜿蜒橫貫村子。當地先民們在小溪兩側用石塊修砌出一塊塊小田。
這個季節,田裡的土,呈現出黃黑色、灰黑色,間有細碎的石英砂。記者用手一攥,然後鬆開,土團能迅速鬆散,一點也不沾手,顯示這裡的土質比較疏鬆。
8億多年前,在造山運動中,大量的岩漿岩,攜帶著地底的一些微量元素、礦物質湧出。歷經億萬年的歲月演變,表層的岩石逐漸風化成為土壤。
長軒嶺街有關負責人說,400多年前的元代中期,當地就開始種植蘿蔔。獨特的山間小環境、特殊的土壤、清亮的山泉水,沒有工業污染,施用農家肥,這種有機的種植方式,使這裡的蘿蔔在水分和糖分上要優於普通蘿蔔,被當地人視為蔬菜中的貴族,明中後期曾作為貢品上送皇室。每到春節前夕,正是它的上市時間,當地也將它作為土特產四處“送禮”。
民間還有傳說,明祟禎初年,著名的農學大家徐光啟,為編寫《農政全書》,曾來此地考察蘿蔔種植。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漢口有牙行(中間商)委派專人從事中介服務,並將蘿蔔銷往漢口等地。因此,漢口的一些老街老巷流傳著“脈地灣的蘿蔔上了街,漢口的藥鋪無買賣”等誇張之說。這恐怕是我們如今所說俚語“蘿蔔上了街,醫院無買賣”的最早來源了。
脈地灣蘿蔔的產地,集中於長嶺街的七房灣村、綠林村、塘上村三個村子。

特色


武漢市場上的蘿蔔,最常見的是很大個頭的韓國蘿蔔。張雪清和同事們將脈地灣蘿蔔中的“扇子白”,與韓國蘿蔔中的兩個品種漢白玉、特新白玉春,做過一個營養成分比對測定。結果顯示:“扇子白”在可溶性糖、維生素C、粗蛋白等方面明顯佔優。這說明脈地灣蘿蔔更有營養。
市蔬菜技術服務總站總農藝師朱林耀介紹,在食用方法上,脈地灣蘿蔔也有獨到之處。最好的吃法是生食。它的外皮很好剝,水分又足,切片后可與水果一同裝盤,口感與鴨梨和台灣的蓮烏(蓮霧)相似,脆嫩爽口,甜潤多汁,無苦辣異味。
其次是煨湯。將它切塊,與排骨一同煨湯,由於它的含糖量蛋白質含量較高,入口有甜甜的粉感,特別香酥,與其他的大白蘿蔔有明顯不同的口感。而且,這種蘿蔔排骨湯的湯汁,香中帶甜、十分醇厚。
或者,你也可以將它切成稍厚一點的片,與五花肉一同紅燒,豬肉的油香滲入蘿蔔中,更能映襯出蘿蔔的清甜,回味甘爽
一個好的地方品種,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成為市場的寵兒。而種出最為正宗的蘿蔔,並讓它走上餐桌,這個過程又受限於諸多因素。矛盾的解決,需要的不僅僅是農業技術,還取決於我們的思路。
在過去,中國古代農學中,有一種“風土論”。“風”指的是氣候條件,“土”指的是土壤、水源等地理條件。這種論點的核心主張是:農作物適宜在某地種植,取決於當地的風、土,而且一經判定則永世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