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檔案館

蘇州大學檔案館

蘇州大學檔案館是蘇州大學內的機構,學校檔案館具有對學校檔案工作的行政管理、業務指導和對本校檔案永久保存提供利用的職能。

建設管理


檔案館直屬蘇州大學,分管領導為副校長田曉明。學校成立檔案工作委員會,朱秀林校長為主任,領導和協調全校的檔案工作。截至2012年4月,學校共有各院(部)、部門分管檔案工作的領導54人,兼職檔案員80人,致力於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專兼職相結合的檔案工作網路。
檔案館採用南大之星6.0管理系統,截至2012年4月,檔案館正在抓緊進行數字化檔案館,已完成“蘇州大學歷屆畢業生資料庫”建設,“十二五”期間,學校將進一步投入資金用於數字化檔案館的軟硬體建設。數字化檔案館建成后,大量可公開的檔案資料可用於社會共享。

工作職能


學校檔案館具有對學校檔案工作的行政管理、業務指導和對本校檔案永久保存提供利用的職能。學校檔案館的基本任務是: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檔案工作的法令、政策和規定,規劃全校檔案工作;制定本校關於檔案工作的規章制度,並負責監督、指導和檢查執行情況;負責接收(徵集)、整理、分類、鑒定、統計和保管全校各類檔案及其有關資料;開展檔案的開放和利用工作;負責編輯檔案參考資料,編製檢查工具,積極開發檔案信息資源;參加檔案信息工作的整體化建設,開展多方面的協作,進行檔案信息交流;負責對全校檔案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開展檔案宣傳工作和利用者教育活動;開展檔案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
檔案館集中管理全校黨政、教學、科研、設備、基建、產品、出版、外事、財會、聲像、人物等各門類、載體的檔案。

館藏內容


檔案館擁有蘇州大學、東吳大學、蘇南文化教育學院、國立社教學院、江南大學江蘇省立教育學院無錫國學專修學校、蘇州財經學校、蘇州絲綢工學院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蘇州市化工職大、蘇州醫學院等12個檔案全宗,共有檔案近10萬卷,照片近5萬張。其中重要檔案有:唐文治教育思想的記載;無錫國學專修學校以李濟深為董事長的校董事會會議記錄;中國高校最早出版的年刊1903年創刊《雁來紅》;東吳大學25周年紀念特刊《回淵》、《東吳年刊》、《老少年》等刊物,分別記載了蔣緯國在校以及赴德留學的情況,榮毅仁及其家屬舉辦江南大學,以及趙朴初費孝通、孫起孟的學習生活等情況;原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老校長鄭辟疆的手跡材料和他二十年代編寫出版的我國第一套蠶絲教科書《桑樹栽培》、《蠶體解剖》等。
檔案館重視編研工作,從1979年開始,先後編製了《蘇州大學年鑒》、《蘇州大學校史》、《蘇州大學檔案全宗介紹》、《蘇州大學科研成果簡介》、《世紀回眸——蘇州大學校史圖集》、《東吳大學校史資料選輯》等60多種檔案檢索工具及檔案彙編,舉辦《永遠不能忘記——蘇州大學校史上革命先烈展覽》等。現每年編寫一本《蘇州大學年鑒》,從1998年開始正式出版。2005年5月蘇州大學校史館建成開放,成為學校愛國愛校教育的基地。

機構設置


檔案館設一個辦公室、四個檔案管理科室,分別為文書檔案室、科技檔案室、教學檔案室、技術管理室,具體負責各門類和各載體檔案的管理。

文書檔案室

1、黨群類、行政類、外事類檔案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信息開發、鑒定與銷毀;
2、蘇州大學所有前身學校檔案及併入學校、死亡人員的檔案的保管、提供利用、信息開發、鑒定與銷毀;
3、監督、指導兼職檔案員的預立卷工作;
4、參與數字化檔案館的建設;
5、年鑒的編纂。

科技檔案室

1、科研、設備、產品、基建、出版物檔案的收集、整理、提供利用、信息開發、鑒定與銷毀;
2、監督、指導兼職檔案員工作;
3、參與數字化檔案館的建設。
4、年鑒的編纂;

教學檔案室

1、教學類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管理、提供利用、信息開發、鑒定與銷毀;
2、為畢業生查詢、認證成績、畢業證書學位證書
3、監督、指導兼職檔案員工作;
4、參與數字化檔案的建設;
5、年鑒的編纂。

技術管理室

1、檔案館區域網、計算機及配置設施的管理與維護;組織全館同志計算機業務知識的學習、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技術指導;
2、檔案館網站建設與維護、信息的撰寫和發布;
3、電子文件聲像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光碟刻錄與提供利用;網路信息的組織和管理;
4、畢業生集體照及學校有關活動的集體照的拍攝、沖印、整理、歸檔;
5、實物、財會檔案的收集、歸檔、保管、鑒定、銷毀與提供利用;負責學校各部門作廢印章的接收、保管、鑒定與銷毀工作;
6、後勤保障工作和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
7、監督、指導兼職檔案員工作;
8、年鑒的編纂、發放。

機構特色


(1)檔案工作的規章制度比較完善。自1978年以來,學校制定了檔案收集、整理、立卷、歸檔、提供利用、檔案保護、保密等規章制度,並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充實、修改、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檔案法實施辦法》、國家教委六號令《普通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江蘇省檔案工作條例》等頒布以後,學校對歷年的規章制度進行了認真的修訂,形成了以《蘇州大學檔案管理辦法》為核心的18個檔案工作規章制度。
(2)嚴格按《高等學校檔案實體分類法》、《高等學校檔案工作規範》分類、排架和開展檔案工作。根據國家教委頒發的《高等學校檔案實體分類法》、《高等學校檔案工作規範》,檔案館及時制訂了《蘇州大學檔案實體分類方案》、《蘇州大學各類檔案歸檔範圍、保管期限表》,並且從1988年形成的檔案材料開始,按實體分類排架和規範各類檔案工作。
(3)較早地制訂了文書處理部門、課題組立卷制度。1983年,學校制訂了《蘇州大學文書處理部門、課題組立卷評比辦法》,在學校機關黨政部門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后,於1989年在全校推行了文書處理部門、課題組立卷工作,並建立了有學校、部門、各院系領導以及各類檔案的兼職檔案員參加的檔案工作隊伍,有效地推動了部門立卷工作的開展,從而使專、兼職檔案人員的業務素質、檔案館的工作效率以及檔案的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4)重視編製檔案檢索工具和編研工作。從1979年開始,先後編製了《蘇州大學年鑒》、《蘇州大學校史》、《蘇州大學檔案全宗介紹》、《蘇州大學科研成果簡介》等60多種檔案檢索工具和編研成果。現每年編寫一本《蘇州大學年鑒》,從1998年開始正式出版,在蘇州大學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地址


江蘇省蘇州市十梓街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