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太平村委會的結果 展開
- 雲南省瀘西縣金馬鎮轄區
- 雲南省雙江縣大文鄉轄區
太平村委會
雲南省瀘西縣金馬鎮轄區
太平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7.60公里,國土面積3.53平方公里,海拔1780.00米,年平均氣溫19.00℃,年降水量162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4705.00畝,其中人均耕地3.67畝;有林地1266.00畝。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90戶,有鄉村人口1287人,其中農業人口1287人,勞動力58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35人。201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77.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95.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水稻,疏菜作為經濟發展的主產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村兩委成員以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為先導,又致力於發展瓜果,蠶桑,木材,白肉等市場的開發,目前開順村己成為全縣最大的白肉批發市場,村內建有金寨第一蠶種場,分佈於西河,南橋,西庄,染坊四居民組,縣冷庫座落於南橋組。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705.00畝(其中:田205.00畝,地4500.00畝),人均耕地3.67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26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8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4畝,主要種植果樹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0.00畝。
該村截止2012年底,全村有95戶通自來水,有195戶飲用井水,有290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6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2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61戶。該進村道路為土路;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7.6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6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該村到2012年底,有7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0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77.2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2.00萬元,畜牧業收入143.9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695頭,肉牛52頭,肉羊0頭);林業收入88.2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63.16萬元,工資性收入17.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95.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7.5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2人,在省內務工23人,到省外務工19人。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2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25.9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無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產業。
該村現有農戶290戶,共鄉村人口1287人,其中男性676人,女性611人。其中農業人口1287人,勞動力582人。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8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6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8.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94戶。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27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21.3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6.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45萬元,有固定資產12.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33人,黨員中男黨員30人,女黨員3人。團員83人。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建設、農用水利、煙區路道、田間路道、病險壩塘維修擴建。。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種植業,畜牧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乾果、烤煙、辣椒、外出務工,完善道路硬化,基礎設施,農用水利,煙區田間道路完善。積極探索創新平台建設與管理的新模式,健全產業公共創新平台體系;繼續加強各級工程中心建設,重點扶持一批省級工程中心升級為國家級工程中心;在全省專業鎮、產業集群和高新區中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機制科學的技術創新平台網路。以推進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建設為契機,重點圍繞創新型企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產業技術創新平台和科技產業園區的建設,實施技術創新載體提升工程,形成高水平、多層次的技術創新支撐體系,充分發揮技術創新載體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太平村是以漢彝雜居的村子,當地居民大多是古時南京柳村灣充軍或遷移的移民後代,主國姓氏張、閆、李、徐、唐、陳等,現有農戶1059戶,全村人口4376人。
太平村有著傳奇的歷史、悠久的歷史,轄四個自然村組,加樂村相對較大,是太平小學的發祥地,修建的張氏祠堂,原供讀書,現無人管理,基本廢棄,太平相對較小,清朝時還出過武舉人第八名,且有扁為據,大金馬、小金馬據說是從北向南跑過一隻金色的寶馬(神馬),會給先祖帶來福氣,故然定居下來,長期做陶器為生,張氏後人出過專員幹部。
太平小學始建1923年,原地加樂張氏祠堂,後續修建的大金馬小學,1993年遷至現新居,現有教師28名,小學生410人,現太平小學是太平村的中心完小,多少年過去了,培養了不少優秀的有志青年。
太平村文化發展迅速,群眾文化素質大步提高。
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以來,全村幹部、黨員、全村人民齊心協力、真抓實幹,改變家鄉窮貌,深入學習十八大會議精神,踐行"三個代表",學習重國思想,牢記"兩務必",艱苦創業團結一致,迎難而上,各項工作遙遙領先。牢牢把握前進方向,努力開創小康之路。
一、抓好基層組織建設,作好表率作用。
幾年來,太平村黨總支,村委會始終把組織建設作為第一要任來抓,各村組織健全,專人負責抓,特別是黨組織,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保先"教育活動中,發揮好基層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嚴格黨支部工作制變,時時敲打黨員、幹部的警鐘,要要求黨員、幹部務必求真務實,務必取好表率作用,帶頭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帶頭學習各種會議精神,與電教方式、黨員民主生活會、邀請講座等方式作為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的思想的有效途經。抓好基層組織思想教育,是大力提交基怪工作效力的有效途經。
抓好基層組織思想教育,是大力提交基怪工作效力的有效途經。學校二、三年來,各項成績優異,小學名列第一,教學質量提升,源於思想教充。小丁馬的大板田小用擴建工程、煙區路、煙區水池管網工程,加樂下壩塘加圍工程,群從投工投勞,挖土方、清真路,這是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戶代大會一事一議討論,其計投資近200萬元,這都是做好紮實的思想工作而完成的工程。
二、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創造方便的生產生活環境。
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以來,村容村藐得到很大的改善,村間主幹道水泥硬化,垃圾池建成,群眾素質提高,學校規模建高,環境優美,電化教育。原有二條公路穿過太平、大金馬。到目前為止,四個村小組都完成主幹道水泥路硬化,在道路建設中群眾集資一點、政府支持一點,其它渠道要一點,也就干好這些事情。新農村建設,如果基礎設施都干不好,就談不上建設,煙區道路、煙區水利工程、土地改造工程,這是中央惠農政策,為解決"三農"問題,為主,如果各級幹部素質不夠,那麼就更難。村間道路硬化、完善,逐年完善煙區農田水利改選工程,再建 垃圾池,改變村容村藐,環境衛生,更上一層樓。
三、調整產一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增產、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