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高逸圖的結果 展開

高逸圖

同名郵票

高逸圖:2016年4月2日,《高逸圖》特種郵票全國首發儀式在中國浙江紹興博物館舉行。這套郵票以唐代著名畫家孫位僅存於世的作品《高逸圖》為內容,內有郵票3枚、小型張1枚,票麵價值共計9.9元人民幣。郵票根據原作畫面布局,3枚郵票採用不同郵票規格,巧妙切分畫面,突出主要人物形象,圖稿採用的是截取片段的方式,而不是直接連票。

這幅國寶級的晚唐名畫,畫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賢”。作者孫位是唐末書畫家,原籍會稽(今浙江紹興)。擅畫人物、鬼神、松石、墨竹以及宗教人物。

郵票信息


志號:2016-5
圖序 圖名 面值
(3-1)T 高逸圖(局部) 1.20元
(3-2)T 高逸圖(局部) 1.20元
(3-3)T 高逸圖(局部) 1.50元
小型張 高逸圖 6元
郵票規格:47×35毫米(一、三圖)
62×35毫米(二圖)
齒孔度數:13×13。5度
整張枚數:15枚(5套,3枚連票)
整張規格:187×218毫米
小型張郵票規格:134×34毫米
小型張外形規格:160×66毫米
小型張齒孔度數:13.5度
版 別:影寫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
郵票設計者:王虎鳴
小型張設計者:李群
資料提供:上海博物館
責任編輯:沙志輝
印 制 廠:北京郵票廠
高逸圖(小型張)
高逸圖(小型張)

票面設計


2016年4月2日,中國郵政發行《高逸圖》特種郵票1套3枚,小型張1枚,全套總面值為9.9元。據悉,中國傳世名畫《高逸圖》,為唐代晚期畫家孫位的《竹林七賢圖》殘卷,是存世罕見的唐代人物畫之一。郵票根據原作畫面布局,3枚郵票採用不同郵票規格,巧妙切分畫面,突出主要人物形象,圖稿採用的是截取片段的方式,而不是直接連票。小型張邊飾古樸典雅,主圖完整再現了古畫的風貌,該套郵票是中國郵政發行的古代繪畫系列郵票中又一精品。
《高逸圖》是繼《清明上河圖》、《洛神賦圖》、《搗練圖》、《浴馬圖》、《揮扇仕女圖》等名作之後,又一套以中國傳世名畫為主題的郵票。之前《搗練圖》、《浴馬圖》等名畫系列郵票的發行,已經形成了較大的社會影響,深受集郵愛好者歡迎。

背景資料


《高逸圖》(又名《七賢圖》)是孫位的代表作,是一幅彩色絹本的人物畫,最早見於《宣和畫譜》,圖前引首有宋徽宗趙佶瘦金體題籤“孫位高逸圖”。藏於上海博物館。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時期曹魏正始年間(240-249年)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博愛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后與地名竹林合稱。“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於當時的血腥統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採用比興、象徵、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高逸圖》曾藏於北宋內府及清宮養心殿,在北宋《宣和畫譜》及清朝《石渠寶笈》等皇家收藏清單中均有著錄。此件無作者款印,卷首有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題字“孫位高逸圖”。畫幅及前後裝裱絹素上鈐有北宋“宣和”、“雙龍”、“睿思東閣”,南宋“政和”、“宣和”、“御書”等歷代藏印及清梁清標和清內府諸藏印。1922年《高逸圖》從宮中流散於東北民間。建國初,經時任上海市市長陳毅批准,上海博物館花3萬元巨資,從一清皇族手中購得。現藏於上海博物館,是上博的鎮館之寶。
《高逸圖》中所畫人物一直不詳。20世紀60年代,承名世翻遍資料,在與宋代石刻及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上的人物神態、服飾及手持器具進行比較后,判斷《高逸圖》中的四位人物,為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中的四賢——山濤、王戎、劉伶和阮籍,而此畫是孫位《竹林七賢圖》的殘卷,其餘嵇康、向秀、阮咸三人的畫面,在北宋時就已缺佚。

藝術賞析


《高逸圖》採用早期橫卷式結構,四位人物分別列坐於華美的地毯上,動作、情態各具神采,著重眼神刻畫。他們旁邊,各有一侍者在小心侍候。人物之間用芭蕉、菊花、松樹、湖石等相隔,山石用細緊柔勁的線條勾出輪廓,然後渲染墨色,完密地皴擦出山石質感;樹木用線條勾出輪廓,然後用筆按結構皴擦。畫風在六朝的基礎上更趨工緻精巧,開啟了五代畫法的先路。
此圖為《竹林七賢圖》殘卷。圖中所剩四賢,四賢的面容、體態、表情各不相同,並以侍童、器皿作補充,豐富其個性特徵。人物著重眼神刻畫,得顧愷之“傳神阿堵”之妙。畫中山石用細緊柔勁的線條勾出輪廓,然後渲染墨色,完密地皴擦出山石的質感。畫樹木是用有變化的線條勾出輪廓,然後用筆按結構皴擦。幾株樹各有不同的畫法。兼有張僧繇“骨法奇偉”的特點。畫風在六朝的基礎上更趨工緻精巧,開啟了五代畫法的先路,是書畫中的瑰寶。
畫面自右向左的第一位人物是山濤,他袒胸露腹,披襟抱膝,豐腴的軀體倚著華麗的花墊,頭微微仰起,雙目凝視前方,那恢弘曠達的儀態,呼之欲出。第二位是王戎,他踝足跌坐,右手執如意,左腕懶懶地擱在右手上,正欲侃侃而談。第三位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酒鬼”劉伶,他滿頤髭鬚,痛飲初歇,正蹙眉回首,往身後侍童捧的唾壺作漱口狀,而雙手卻仍端著酒杯,對杯中之物戀戀不捨。畫中的最後一位是阮籍,他是曹魏時期的官吏,也是著名文學家。畫面上,他面露微笑,側身倚墊,盤膝而坐,灑脫傲然。雙手所執之扇,叫“麈尾”,是當時士大夫慣用之物,不僅能扇風辟蠅,還具有“領袖群倫”的象徵意義。
高逸圖[同名郵票]
高逸圖[同名郵票]
高逸圖[同名郵票]
高逸圖[同名郵票]
高逸圖[同名郵票]
高逸圖[同名郵票]
高逸圖[同名郵票]
高逸圖[同名郵票]

畫家簡介


孫位,生卒年不詳,唐代畫家。初名位,傳說后遇異人,得度世法,改名遇,一作異,號會稽山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擅畫人物、松石、墨竹和佛道,尤以畫水著名,筆力雄壯奔放,不以青色為工,與善畫火的張南本並稱於世。傳世作品有《高逸圖》、《春龍起蟄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