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第一交響曲

古斯塔夫·馬勒創作的交響曲

《D大調第一交響曲》,是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的第一部交響曲作品。該作品創作於1884年到1888年之間,最初的版本被命名為“巨人”交響詩。該作品在1889年在布達佩斯首演,反響不佳,但現在已名列馬勒最受歡迎的作品。首演時所發表的曲目,並不是交響曲,而是兩篇交響詩。原來的詳細曲目一直被沿用到1892年後,才標以簡單的標題“巨人”(或“泰坦”)。

基本信息


勒:交響曲"巨"
:  .""
首交響曲,布達佩皇歌劇院指揮,勒指揮布達佩團,“交響詩”義首演。
馬勒第一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響曲
原創作時有標題,“第一部分:青年時代,花卉,果實,荊棘”。這一部分又分為3段,馬勒自己的說明為:“1.春日天涯,引子和舒適的快板,引子描寫大自然從漫長的冬眠中蘇醒;2.採花,柔板;3.滿帆,諧謔曲。”
“第二部分:人間喜劇”,分為兩段,標題分別為“1.擱淺,卡洛風格的葬札進行曲,啟發作曲者創作的外因是一幅諷刺畫《獵人的送葬行列》,這是一本童話故事中的插圖,奧地利的孩子們全都知道它。一群森林動物抬著去世獵人的靈樞送往墓地,兔子拿著小旗,走在它前面的是一隊波希米亞音樂家,貓、蟾蛛、烏鴉等為他們伴唱,牡鹿、鹿、狐狸及森林中其它飛禽走獸尾隨送葬行列,作出各種令人發笑的姿態。作曲者的意圖是使音樂交替表現諷刺性的歡樂和不可思議的陰鬱。緊跟在它後面的是:2.來自地獄,表現一個受嚴重創傷的心靈的一聲突然的絕望呼喊。”馬勒後來拋棄了這個說明,他聲稱這標題和說明材料是“在作品寫好后加上去的,我之所把它們棄而不用,不僅因為我發現它們完全不恰當,甚至不十分正確,而且還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它們曾如何把聽眾引人歧途。”
“在第三樂章中,我的確是直接受著名兒童畫《獵人的送葬行列》的啟發。但在這裡,表現的內容是無足輕重的,重要的是應該表現的那種氣氛。第四樂章便是從這種氣氛突然一躍而出,彷彿是烏雲背後出來一道閃電。這只是受嚴重創傷的心靈在經歷了送葬行列的陰風慘慘和愁雲密布的壓抑情緒之後發出的一聲呼喊。”

作者簡介


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浪漫主義晚期代表作曲家之一。早年深受布魯克納的影響,在後來的創作時期主要受到舒伯特舒曼瓦格納的影響。作為指揮家,他成功地指揮了格魯克、莫扎特、威伯、瓦格納的歌劇作品;作為作曲家,他的音樂創作多採用動機發展手法,承襲了瓦格納的傳統,其創作主要集中在兩個領域:藝術歌曲交響曲。他的音樂是通向20世紀無調性音樂的橋樑,在音樂風格上是浪漫主義的延續,在表現手法上則不時地先現勛伯格作品的無調性因素,他善於把哲理與通俗、個性與民族性、浪漫與現代的音樂糅合在一起。

配器


木管組

短笛(兼第三,四長笛)
2支長笛
4支雙簧管(4:兼英國管)
3支大管(3:兼倍低音管)
4支單簧管(bB,C)(4:兼低音單簧管)

銅管組

6支圓號
4支小號
2支次中音長號
1隻大號
打擊樂組
定音鼓(2)
鈸(鈸片與吊鈸)
大鼓
三角鐵

弦樂組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作品賞析


第一樂章

1.D大調,奏鳴曲式,指示以“緩慢而沉重”的序奏開始,在長大的泛音A持續音上,首先由大管、短笛奏出下行四度動機,待到小號產生動機時,圓號奏出優美的旋律,單簧管奏出下行四度動機以模擬杜鵑叫聲。雙簧管與低音管奏下行四度為特徵的動機,它極似杜鵑的啼吐囀。
呈示部演奏兩次。第一主題為D大調,首先由大提琴奏出,之後由小號奏出(發展至A大調),其旋律來自馬勒自己《打短工的流浪者之歌》中的第二首歌《清晨穿越草原》。這個動機串聯著全曲,成為全曲的靈魂,呼應它的是遠方的信號曲,充滿寧靜。第二主題為A大調,輕快的弦樂搭配亮麗的木管,構成了美妙的畫卷,小提琴在高音區奏出是,銅管樂器奏出了第一主題旋律與之對位。在結束呈示部之前,下行四度動機再一次出現。
發展部先是在高音弦背景上(小提琴、豎琴奏出a3音),長笛奏出了第二主題旋律,雙簧管的和弦表現田園性的安詳,大提琴乘著持續音,奏出像呼喚一樣的旋律。雙簧管與單簧管對話后,木管的杜鵑的啼囀再次強調寧靜。圓號將樂曲帶到D大調,長笛再一次奏出第二主題旋律,大提琴依然乘著歌聲的翅膀。然後長笛表現小鳥的歌唱,大提琴、小提琴發展至降D大調,木管奏出新旋律,小提琴在降A大調上奏出第二主題旋律,之後分別轉入F大調、f小調。高音樂器在上行發展,終於跳進還原A音,小號以ff力度奏出了引子中的信號動機,引入D大調再現部。最後,一面強調主導動機,一面以強烈的音響而結束。

第二樂章

2.行板,C大調,三段體。這個慢樂章選用了馬勒自己早期為馮·歇弗爾的詩《薩金根的號手》而譜寫的歌曲旋律作為基本主題。馬勒的朋友斯坦尼塞稱這個旋律為“沃納爾小號曲”,是“一首小夜曲,它飄越月光映照的萊茵河,飛向瑪格麗特所住的城堡。”斯坦厄塞說,馬勒認為這首小夜曲表達的是感傷。這個樂章的第一段,月光映照的環境下,這首小夜曲的旋律出現后,圓號與小提琴狂熱地強化熱情,優雅的中間段在小夜曲旋律基礎上脫穎而出,小提琴的獨奏精妙絕倫。第三段重複第一段,最後消失在黃昏的天空之中。這個慢樂章后曾被馬勒刪除(4個樂章版),直到1967年,才又有恢復5個樂章的演奏。

第三樂章

3.指示為“強有力的運動”,A大調,布魯克納式的激動的諧謔曲,音樂簡練而單純。樂曲的主題生動地描繪出一幅生活風俗性畫面,它的音調和節奏如連德勒舞曲,十分富有維也納圓舞曲的特點。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先強有力地奏出一個由全曲主導動機組成的固定音型,它與小提琴不斷反覆的八度跳躍音型共同組成背景。兩支雙簧管奏出了鄉村舞曲主題,之後由小提琴奏出。在主題重複后,木管樂器與銅管樂器特別的音響不斷調弄。
三聲中部在這背景上呈現蘭德勒舞曲節奏的主題中段為F大調,有田園風味的圓舞曲風格,以主導動機作為低音伴奏。在長笛、單簧管與弦樂進行中,新的旋律以對位形態顯示,圓號以八度的呼喚,引向作為再現的第三段。第三段比第一段更為單純。

第四樂章

4.指示“不要緩慢,莊重而威嚴地”,d小調,三段體,是一首卡洛風格的葬禮進行曲。音樂同前一樂章形成鮮明的對比,田園詩的氣氛消失了。卡洛是法國一位著名的版畫家,他偏愛塑造一些可怖和罕見的形象,這裡指的是關於樹林中一些小動物埋葬一位死難獵人的民間故事。作者把這個景象寫成一個卓越的樂章,這裡,噩夢、嘲弄、怪相和一本正經相互交融在一起。主導動機由定音鼓敲出,然後低音樂器以卡農方式表現古老的波希米亞民歌旋律,這個漫畫式的葬禮進行曲旋律,與低音提琴奏出的古老的大學生歌曲《你睡著了嗎,馬丁兄弟》(又名《約翰弟》、《兩隻老虎》,由歌曲的大調色彩變為同主音小調色彩)作對比,似乎是嘲笑畫中死去的獵人。樂曲中段同先前形成鮮明對比,是一首明朗、抒情的歌曲性主題,然而它並沒有得到廣闊的發展,不間斷地轉入終曲。用布魯諾·瓦爾特的說法,馬勒在創作這個樂章時,“保羅的《巨人》中那個魔鬼般的形象在作祟。在巨人身上,馬勒發現了那內含的可怕不協和音,那蔑視和絕望,那種在天國和地獄的衝動之間的游移擺動,這些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侵襲著他有創傷的心靈。”在這個樂章中,葬禮進行曲被兩次打斷: 先是一個故意要表現得陳腐的曲調(d小調,並不時加入機械的打擊樂器伴奏),然後是長時間引用馬勒自己《打短工的流浪者之歌》最後的絕望之歌(G大調-弦樂與木管奏出)。樂章結束時,一次次強調那個絕望的主導動機(並以低沉的吊鈸做伴奏)。

第五樂章

5.標示為“如暴風雨般的運動”,奏鳴曲式,由3大部分構成,表現從地獄到天國的過程。在第三樂章吊鈸的輕微演奏后,突然強奏,驚醒聽眾。第一段由F小調支配,先表現“閃電式的呼喊”。在弦樂粗獷的呼喚中,小號與長號的加強,在很長的鋪墊下,才出現律動性的第一主題。這一主題在漸弱過程中,長號的動機依然存在餘韻,並由F小調轉為降D大調,小提琴在圓號伴奏下奏出了憂鬱而惆悵的旋律,這段旋律后,單簧管在陰晦的背景下閃現第一樂章引子的動機(大管協助)然後又轉向“很粗暴”的部分(g小調-c小調),小號、長號重複第一主題,這一段似是表現地獄、人與命運的搏鬥。銅管樂器隱隱約約地閃現“天使的號角”這段復調旋律(C大調),在搏鬥后,此旋律構成了雛形(D大調),表現了作者已經信心十足。中間部分主要表現動的第一樂章主題,它引出種種溫馨的回憶,似乎是表現地獄向天堂,也是靈魂的升華(F大調)。然後第三段以中提琴、圓號呈示主導動機(f小調)開始,第四樂章第一主題后,轉而奏出第一樂章發展部結尾部分,輝煌地表現人的靈魂的勝利,人類的喜劇。小號、長號、圓號完整地奏出了“天使的號角”(回到D大調)。在越來越強烈的鼓盪下,最終是指示“以最高度的力”(圓號手起立),像是對戰勝絕望的人類的讚頌,形式輝煌的尾聲。

版本


馬勒第一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響曲
DG 431 769-2 Mahler Symphony No.1 Claudio Abbado BPO 1CD 阿巴多 柏林愛樂樂團 現場錄音
DG 400 033-2 Mahler Symphony No.1 Claudio Abbado CSO 1CD 阿巴多 芝加哥交響樂團
馬勒第一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響曲
CBS 32DC886 Mahler Symphony No.1 Lorin Maazel WPO 1CD 馬澤爾 維也納愛樂樂團
馬勒第一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響曲
DECCA 417 701-2Mahler Symphony No.1Sir Georg Solti LSO 1CD 索爾蒂爵士 倫敦交響樂團
馬勒第一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響曲
PHILIPS 475 622-2Mahler Symphony No.1,2Bernard Haitink BPO 2CD 海廷克 柏林愛樂樂團
馬勒第一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響曲
SONY 88697 45369-2Mahler SymphoniesLeonard Bernstein NYPO 12CD 伯恩斯坦 紐約愛樂樂團
馬勒第一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響曲
DG 427 303-2 Mahler S1 Leonard Bernstein RCO 1989 live 1CD 伯恩斯坦 皇家音樂廳大會堂樂團 現場錄音
馬勒第一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響曲
PHILIPS 470 872-2 Mahler Symphony No.1 Seiji Ozawa BSO 1CD 小澤征爾 波斯頓交響樂團
馬勒第一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響曲
EMI 764 287-2Mahler Symphony No.1Riccardo Muti PPO 1CD 穆蒂費城交響樂團
馬勒第一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響曲
DG 459 610-2Mahler Symphony No.1Pierre Boulez CSO 1CD 布列茲 芝加哥交響樂團
馬勒第一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響曲
EMI 068 651-7 Mahler Symphony No.1 Klaus Tennstedt LPO 1CD滕斯泰特 倫敦愛樂樂團
馬勒第一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響曲
EMI 754 217-2 Mahler Symphony No.1 Klaus Tennstedt CSO 1990 1CD 滕斯泰特芝加哥交響樂團 現場錄音
馬勒第一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響曲
EMI 586 994-2 Mahler Symphony No.1 Zubin Mehta IPO 1989 1CD (5樂章版本) 祖賓梅塔 以色列愛樂樂團
馬勒第一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響曲
Mahler Symphony No.1 Zubin Mehta BPO 1989 1CD (5樂章版本) 祖賓梅塔 柏林愛樂樂團 2011年現場演出
馬勒第一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響曲
ORFEO C628 041B Bartok PC3 Sz119, Mahler S1 Annie Fischer Sir Georg Solti WPO 1964 2CD 索爾蒂爵士 維也納愛樂樂團 現場錄音 單聲道
其他版本
1. 布魯諾·瓦爾特1961年指揮哥倫比亞交響樂團版,Sony,SMK64447(2張)。這兩張唱片上另有布魯諾·瓦爾特指揮的《第二交響曲》和《旅伴之歌》,《企鵝》評介三星。
2. 西諾波里1989年指揮愛樂樂團版,DG,CD編號429228-2,《企鵝》評介三星。
3. 殷巴爾指揮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版,DENO,CD編號C37-7537。
4. 馬舒爾指揮紐約愛樂樂團版,Teldec, CD編號9031 74868-2(+馬勒《旅伴之歌》),《企鵝》評介三星。
這首交響曲5個樂章的版本可選拉特爾1991年指揮伯明翰交響樂團版,EMI, CDC754647-2,《企鵝》僅評為兩星。